复测报告
1、工程概况
福永高速公路概况。
2、复测内容、依据及安排
2.1 复测内容
2.1.1 平面控制网
本标段含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交桩平面控制点共计7个,本次复核平面控制点共计8个,含本标段控制点6个(即YG02、YN01、YN02、YN03、YN04、YN06),及相邻标段A2标协议共用平面控制点2个(即YN08、YN09)。由于YN05与相邻控制点YN04、YN06均不能通视,因此未能进行联测。
2.1.2 水准网
本标段含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交桩水准点共计7个,本次复核水准点共计7个,其中含本标段水准点5个(即YG02、YN01、YN03、YN04、YN06)及相邻标段A2标协议共用水准点2个(YN08、YN09)。
2.2 复测依据
2.2.1《公路勘测规范》JTJ061-99
2.2.2《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T 17942—2000 2.2.3《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 2.2.4《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GB/T 16818—2008 2.2.5 福永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下发《技术联系单》
1
2.3复测组织与人员分工
经理部组成复测领导组和精测队。领导组由经理部副总工程师xxx和精测队队长xxx组成,负责福永高速公路A1标复测工作的总体安排、部署,由精测队具体施测。
精测队成员及分工如下: 队长: 队员:
在平面控制网复测中
xxx负责司镜及数据分析处理,xxx负责记录与数据整理,xxx、xxx负责前后视棱镜。
在四等水准网复测中
xxx,xxx负责司镜,xxx、xxx负责记录与数据整理,xxx、xxx负责立尺,xxx负责数据分析处理。
在三角高程复测中
xxx负责司镜及数据分析处理,xxx负责记录与数据整理,xxx、xxx负责前后视棱镜
2.4工作安排
平面控制网复测:2010年4月2日 水准网复测:2010年9月16日~22日
3、平面控制网复测报告
3.1测量仪器
采用Leica TS02power型全站仪,配置Leica原装棱镜,棱镜参
2
数0mm,设备测角为精度2″,测距精度为2mm±2ppm。本套仪器已于2010年02月26号进行了常规检定,精度合格(检定证书复印件附后),设备精度可满足一级导线测量要求。
3.2施测要求
3.2.1技术要求 平面控制测量等级
三角测量技术要求
三边测量技术要求
导线测量技术要求
3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各项限差
光电测距技术要求
内业计算数字取位
3.2.2外业要求
为了保证外业数据采集的质量,现场测量调度采取多项技术措施并注意观察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卫星观测精度是否与预报一致,如出入较大时根据实际情况整调观测时间(增加观测时间),特别要注意卫星健康状况的
4
改变。
(2)、避免使用受限桩点,当不能避开时应根据卫星预报和现场精度选择精度高的时段进行观测。
(3)、合理选择桩位,以改善控制网的图像条件。 (4)、在迁站前确认已经将采集的数据正确储存。
(5)、观测过程中随时注意仪器显示的GDOP值必须保证≤8,否则延长观测时间。观测人员要保证通信畅通及时。
(6)、所有参加人员在观测过程中及时填写“徕卡GPS1230静态野外记录卡片”。
3.2.3测量程序
到达指定点位后,确认点号,观察桩位是否牢固,有无破损。确认无误,架设仪器,进行对中整平,测量仪高,连接数据线,开机输入点号、仪高,察看并向总机汇报卫星数量及精度,等待总机下达观测指令。待总机下达观测指令,开始观测并回复总机已开始接收数据,盖好仪器箱,填写徕卡GPS1230静态野外记录卡片(包含点号、仪器号、仪高、开始时间、观测人、观测日期),并确保手机、对讲机等通讯设备远离天线20m,避免干扰仪器采集数据,影响数据精度。观测过程中要留意观察卫星数量及精度变化,当精度大于8时,应及时向总机汇报,待接受数据满足精度要求,总机下达结束命令后,停止观测,保存数据,并记录结束时间,再次测量仪高,并计算观测前后仪高高差是否合限,等待中心下一步指令。
3.3 平面控制网复测成果
5
3.3.1 数据分析
3.3.2网平差与后处理结果 3.3.3复测与设计成果比较
将转换后的坐标与设计院提供的设计坐标进行对比分析。对比情况详见下表:
厦深铁路(广东段)XSGW-2标CPI复测坐标对比表
中央子午线115度35分 投影大地高80米
序 1 点名 CPI036 设计坐标 (m) 2545684.850 527539.073 2543704.115 复测坐标 (m) 2545684.8508 527539.0742 2543704.1136 523800.1335 2542111.7359 519973.7506 2539977.8645 517134.7319 2538378.0192 512861.5760 较差 (mm) 1 限差(mm) 20 合限状态 满足 1 -1 20 1 3 20 1 -1 20 2 CPI037 523800.133 2542111.733 满足 3 CPI038 519973.752 2539977.866 满足 4 CPI039 517134.731 2538378.019 1 0 满足 5 CPI040 512861.575 1 20 满足 3.5结论
1.本次我单位GPS复测控制网精度满足《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程》GTB/T18314-2001中GPS-C级要求,基线边长度复测较差远小于1/80000。
2.本次GPS复测以CPI作为约束平差点,复测控制桩坐标与设计坐标相差均在规范允许范围内,与相邻标段的衔接不存在问题,因此在下步控制测量时为了保证整体网的精度仍采用设计单位测量结果。
6
4、四等水准复测报告
本标段水准点……………. 4.1四等水准测量 4.1.1复测原则
严格按照四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复测工作。整个标段分六个测段施测。各测段均采用往返闭合水准路线复测,并自行往返闭合水准平差计算,以检验复测精度,在确认各测段测量精度满足规范要求后,整个标段内水准点整体平差计算。标段起点与XSGZQ-6标水准点CPI036进行联测,终点与XSGZQ-7标水准点CPI040联测。
4.1.2复测仪器配备
采用苏州一光DSZ2型水准仪,精度2mm;配备3m曲格木尺及1kg尺垫。测量精度满足四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水准仪主机为新购,并通过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计量检定站检定,检定证书复印件见附件。
4.1.3技术要求
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视线长度 (m) ≦65 前后视距差 (m) ≦3 前后视距 红黑面读数差 红黑面所测 累计差(m) (mm) 高差之差(mm) ≦6 ≦2 ≦3 线路跨越江河、深沟时,在视线长度为200m以内时,采用一般的方法施测;在视线长度大于200m时,采用四等跨河水准测量方法和精度施测。本标段在水准联测过程中未有视线长度大于200m的跨
7
河水准测量。
4.1.4测量方法及平差精度 4.1.4.1四等水准测量方法
四等水准测量观测应在通视良好、望远镜成像清晰及稳定的情况下进行。
1) 一站观测顺序
① 在测站上安置水准仪,使圆水准气泡居中,后视水准尺黑面,用上、下视距丝读数,记入表中(1)、(2)位置;旋转微倾螺旋,使管水准气泡居中,用中丝读数,记入表中(3)位置。
② 前视水准尺黑面,用上、下视距丝读数,记入表中(4)、(5)位置;旋转微倾螺旋,使管水准气泡居中,用中丝读数,记入表中(6)位置。
③ 前视水准尺红面,旋转微倾螺旋,使管水准气泡居中,用中丝读数,记入表中(7)位置。
④ 后视水准尺红面,旋转微倾螺旋,使管水准气泡居中,用中丝读数,记入表中(8)位置。
2) 一站计算与检核 ① 视距计算与检核
根据前、后视的上、下丝读数计算前、后视的视距(9)和(10): 后视距离(9)={(1)-(2)}×100 前视距离(10)={(4)-(5)}×100 计算前、后视距差(11):(11)=(9)-(10)
8
计算前、后视视距累积差(12):(12)=上站(12)+本站(11) ② 水准尺读数检核
同一水准尺黑面与红面读数差的检核: (13)=(6)+K-(7) (14)=(3)+K-(8) ③ 高差计算与检核
按前、后视水准尺红、黑面中丝读数分别计算一站高差: 黑面高差(15)={(3)-(6)} 红面高差(16)={(8)-(7)}
红黑面高差之差(17)=(15)-{(16)±0.1}=(14)-(13)
红、黑面高差之差在容许范围以内时,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站的观测高差:(18)= {(15)+(16)}/2
详见三等水准记录表 4.1.4.2水准测量精度要求
水准测量等级 四等水准 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 M△ 每千米水准测量全中误差MW 限 差 检测已测段高差之差 附合路线往返测 或环线闭不符值 合差 左右路线高差或不符值 ≤3.0 ≤6.0 20L 12L 12L 8L 相邻水准点往返闭合水准差≤12L,其中:L表示往返测段水准线路长度,单位km。
4.1.4.3复测高差与设计院勘测成果的不符值≤12L时,采用设计成果,否则,重新测量。当设计交付的桩橛有松动下沉或确定设计
9
成果精度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及时与设计院联系,进行确认和更正。
4.2复测成果与结论
4.2.1复测成果 见复测精度统计表 4.2.2结论
三等水准测量容许闭合差f容=12L=67mm,实测闭合差f测=27mm 水准仪/水准尺检定证书 Leica GPS GX1230 检定证书 测量人员资质证书 相邻标段共用桩协议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