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解读《洛丽塔》的多重叙事策略

2024-06-08 来源:易榕旅网
第24卷第1期 VoI_24 No.1 鄂州 大学学报 2017年1月 Jan.2016 Journal of Ezhou University 解读《洛丽塔》的多重叙事策略 秀着 (盐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盐城224001) 摘要:俄裔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代表作品《洛丽塔》描写了一名法国移民男子因年幼时的情感挫折而患 上了“恋童癖”,并与继女产生了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该书之所以备受社会关注,除其题材耐人寻味、引人深思外,作者复杂 且玄妙的叙事技巧可谓功不可没。文章从制造同情、消解同情两个角度出发,分析《洛丽塔》中多重叙事策略的应用。 关键词:《洛丽塔》;文学作品;叙事策略;文本解读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004(2017)01-0067—02 俄裔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创作的 长篇小说《洛丽塔》主要讲述了一名定居美国的法 国人,因年幼时痛失初恋而患上“恋童癖”,并在定 居美国后爱上了房东的女儿——洛丽塔。为亲近 洛丽塔,这位来自法国的移民亨伯特选择与洛丽 塔的单身母亲结婚,并由此引发一连串的悲剧。 《洛丽塔》作品名字的由来出自故事中的女主人 公,年仅12岁的少女桃乐莉・海兹,因其名字在西 班牙语中被翻译为“洛丽塔”(Lolita),即“小妖精”。 在阅读《洛丽塔》的故事时,人们时时刻刻都接受 心灵的拷问,鄙夷男主人公的行为,深刻反诉悲剧 的内核,并由叙事结构中自省,最终顿悟到人性 “欲望”的可怕。可以说,作者利用《洛丽塔》极度扭 曲的故事与伦理关系,诠释了人性“欲望”的可怕, 揭示了“欲望”傀儡终将走向覆灭。然而,更加令人 叹为观止的是,作者诠释一切的过程是如此顺理 成章,其所运用的叙事策略也令人赏心悦目,在阅 读《洛丽塔》的过程中,人们沉浸在作者复杂而又 多变的叙事策略之中,于阅读中产生对故事主人 公的同情之时,不免质疑其病态背后“欲望”作祟 的本貌,并就此引发内心深处的反思。 《洛丽塔》与叙事策略 叙事作为文学创作者表达事件的一种方法, 往往通过叙述的方式来传达作者的思想、情感、价 值与信仰。在很多时间里,叙事这一行为本身便具 有一定的“说服”目的。其借助事件的绘声演绎来 引领聆听者走人叙事者的视野,去感受叙事者描 一、绘的故事与思想。因此,基于叙事构成的叙事策 略,其目的在于形成完整的叙事体系,以便故事讲 述过程中可更加引人人胜,诠释作者思想的同时, 亦能令阅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反思,在矛盾中自省 自查,进而实现引发社会思考的目的。[11纳博科夫 所著的《洛丽塔》正是借叙事构成的叙事策略来诠 释作者想要表述的内容。他极力将自己变成讲故 事者,巧妙地运用复杂的叙事策略,从而使故事变 得更具趣味性,且更意蕴深远。阅读《洛丽塔》后不 难发现,纳博科夫无时无刻不利用叙事策略来掌 控《洛丽塔》故事的内容与节奏。而且,更令人惊奇 的是,其选择了背德违常的撰写题材,但故事内容 中却并未放弃对道德的判断,正好相反,纳博科夫 利用对叙述者不加限制的纵容,以及隐在暗处来 自自身的反讽声音,对故事内容中道德沦丧的审 判进行了良好的掌控,促使文章形成了鲜明的对 比色彩,让读者在同情与抨击的摇摆中幡然惊觉, 审视起自身的存在,思考人性与人生。其实,《洛丽 塔》的深刻寓意与其名字一般,存在着表象上的含 义与内在的深意,很多人并不能全然理解隐藏在 《洛丽塔》下对于道德的审判与对于“欲望”的抨 击。正如批评家洛奇所言,《洛丽塔》在叙事过程中 真正要表达的意境,是借由多变的叙述策略来揭 露人性的本质,表现扭曲与隐瞒背后人性“欲望” 的丑陋与卑劣。因此,纳博科夫利用营造同情与消 除同情两种叙事策略,引读者从同情角度切人,却 又从反思角度走出,利用强烈的反讽策略来引发 收稿日期:2016-06-20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PZY2015A012) 作者简介:房芳(1981一),女,江苏盐城人,讲师,文化与传媒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与文化。 68 鄂州大学学报 第24卷 读者的深刻思考。 二、营造同情的叙事策略 纳博科夫在编撰《洛丽塔》的过程中,启用了 营造同情这一叙事策略,利用叙事角度与叙事声 的印象。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亨伯特反抗及批判 陪审团的行为也具备讨好读者、引发读者心底强 音的选择,受述群体与受述因由的变化来引导读 者理解主人公心理,明晰其思想走向。 (一)叙事角度与叙事声音的选择 纳博科夫在创作《洛丽塔》一文的过程中,所 选择的叙事视角主要以亨伯特为叙事主体,使其 烈共鸣的意图,借由同仇敌忾的情绪渲染来拉近 自己与读者的关系。可以说,利用受述群体的反 差,亨伯特在叙事因由上有了极为明显的变化,针 对陪审团,其据理力争,面对读者,他又抒发自己 真诚的爱,以及因无法克制欲望而走上背德之路 的痛苦,并就此引发读者同情,建立读者对其叙述 内容的信任感。 以第一人称进行叙事,全文的叙事声音也多半来 自于他。所以,纳博科夫以第一人称视角的形式营 造了读者对亨伯特的同情感,其利用亨伯特的第 一视角来认知《洛丽塔》的世界,使读者很容易被 带人到亨伯特的思想世界中,通过窥视亨伯特的 思想变化来了解这个人心中的变化、情感的起伏, 以及行动背后隐藏的思维情感。在阅读《洛丽塔》 的过程中,读者很容易便被亨伯特焦虑、恐慌、痛 苦与欲望所感染,从而走人亨伯特的视角,去认知 他眼中所见之世界。亨伯特作为故事中主要的叙 事人,他是故事整个中心的主角,无论是谈论,亦 或是被谈论,都由己开始,因己延续。纳博科夫营 造同情的过程中,给了主角很大的控制权,其未用 其他可靠的声音来佐证或者批判亨伯特本人,而 是任由其去描述,给了他充分的自由。在这种叙事 策略的强力攻势下,阅读者并不能佐证叙事者话 语的真伪I生,所以只能任由叙事者引领,抱着质疑 与信任的矛盾心情去理解事情的经过。当然,纳博 科夫并非单纯地驱使亨伯特描述经历的事情,他 赋予了这位家教良好的矜持绅士以能言善辩的本 领,使其在自述中将自身设定成了被害者,选择对 己有利的方向阐述事情,以此博得读者的同情。纳 博科夫以赋予亨伯特绝对的话语权,剥夺洛丽塔 声音的方式来营造故事表层上对亨伯特的同情感 引人,以引导人们深思与惋惜他的遭遇与悲惨的 人生。【2】 (二)受述群体与受述因由的变化 选定亨伯特为《洛丽塔》叙事策略的叙事视角 后,叙事过程的策略方案更凸显出纳博科夫的描 绘精妙之处。在亨伯特全篇的叙事中,其主要针对 的受述群体有两类,第一类是代表着权利、守旧思 想的统治阶级,即法院与陪审团;第二类则是其成 为“我的读者”的阅读群体。针对两类人的叙事过 程,亨伯特表现出全然不同的态度,面对陪审团, 其带着批判、辩驳的态度,在后来,甚至夹杂着指 责与讥讽;然而对待读者,他变得平易近人,随和 有礼,妄图建立平等友善的关系来留给读者良好 三、消减同情的叙事策略 纳博科夫在《洛丽塔》的叙事策略中巧妙地应 用了营造同情的手法来引发读者对亨伯特的同情 之感。然而,如果文章仅止于此,那么该部作品的 魅力将荡然无存,仅剩下肤浅与失德而已。因此, 为进一步激发《洛丽塔》肤浅表象下深刻的批判与 反思性,作者在营造同情的同时,亦采用了消减同 情的叙事策略,并用此来深化《洛丽塔》的内涵。 (一)叙述者本身的不可信设定 原本在《洛丽塔》的叙事策略中利用亨伯特为 唯一叙事视角可令读者对其产生同情,但是,纳博 科夫却并非仅止于此,他为了消减自身为亨伯特 营造的同情感,利用弱化其本身的可信度来引发 读者同情后的质疑与反思。在纳博科夫的故事内 容中,曾提及亨伯特多次出入精神病院的事实,并 就此来弱化其言语的可信度,因为,人们并不知 道,这个名为亨伯特的英国绅士,究竟是一个智力 健全的可信之人,还是个精神错乱的呓语者,他表 现出的精神状态,究竟是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还 是本身便真的是个疯子。在纳博科夫的设计中,亨 伯特成为了不可信的叙事者,他表示的内容中究 竟何为真何为假成为人们不断思索的内容。因此, 在这个不可信的呓语者面前,洛丽塔是否曾诱惑 过他,他的童年经历真假难辨。但是,这反而衬托 出他欲望膨胀下丑陋的嘴脸,以及为了满足自己 的欲望与逃避伦理道德审判时狼狈的模样。[31此 外,在亨伯特的叙事过程中,趋于表象的忏悔下实 在是自我辩护,自我洗刷罪名的行为。其实,监禁、 控制、强奸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但其无耻地将罪 名推脱给年幼的受害者以及自己童年经历的行径 却令人不免唾弃。对此,早在故事序章内纳博科夫 便借雷博士之口评价亨伯特是反常且变态的典 型,不配为上流社会绅士,行为卑劣且令人发指。 当然,为进一步消磨读者对亨伯特的同情,纳博科 夫还利用亨伯特偷洛丽塔藏起来的钱,喂洛丽塔服 食安眠药等行为来增加读者对其卑劣行为的厌恶, 以及质疑其博取同情背后的真实。(下转第84页) 鄂州大学学报 第24卷 明,团体心理咨询对改善大学生强迫症状【垌、增强 自我概念 、提升自我接纳水平㈣,促进自我和谐Il8 J【8】【奥]Melanie Klein.嫉羡和感恩【M】//姚峰,李新雨,译.赵晨 滨,审校.梅兰妮・克莱因后期著作选fM】.北京:中国轻工 业出版社.2014:205—270. 等具有显著的效果。 在高校贫困生群体中,开展各种形式的团体 心理辅导(团体训练,团体心理咨询等),能够为学 生提供一个真实的人际交往场所,为妒忌心理提供 个抱持性的环境,引导学生反思自我,改变不合 一【9]Etchegoyen,R.,&Nemas,C.Salieri’S dilemma:A coucount— erpoint between envy and appreciation[J].International Jou— rnal of Psychoanalysis,2003,84(1):45—58. 【10]Stein,M.Sibling Privalry and the Problem of Envy.J.Ana1. Psycho1.,35:161—174. 理的想法和人际交往模式,化解内心的妒忌情绪。 参考文献: 【l】吴宝沛,张雷.妒忌:一种带有敌意的社会情绪[J】.心理科 学进展,2012(9):1467~1478. 【2]van de Ven,N.,et 1a.”Leveling up and down:the expefie— nces ofbenign and malicious envy”【J】.Emotion 9(3):419--429. [3]Festinger,L.A Theory of 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es[J]. Human Relations,1954,7(2):1 17-140. [4】杨丽娴,张锦坤.社会比较中的妒忌:基于不同测量方式【JJ. 心理科学,2008,31(3):685—688. 【5]Piskorz,J.E.,&Piskorz,Z—Situational determinants of envy and schadenfreude[J].Polish Psychological Bulle— tin,40(3):137—144. [6Ⅱ美]David J.Wallin.心理治疗中的依恋——从养育到治愈, 从理论到实践【M】.巴彤,李斌彬,施以德,等,译.北京:中国 轻工业出版社,2014:13~19. 【7]Bartholomew,K.&Horowite,L.M.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1.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la Psychology,1991(61):226--244. (上接第68页) (-)故事内涵中的反讽之音 利用弱化叙事者叙事可信度的叙事策略,纳 博科夫有效消减了营造同情时为亨伯特引发的读 者同情,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批判与质疑亨伯特 其人,纳博科夫将自身的反讽之音融汇到故事内 涵之中。其实,从故事的描写手法上不难看出,这 篇副标题名为《一个白人鳏夫的自白》的故事,是 极力模仿欧洲盛行的《忏悔录》形式的自自,这种 贯穿全文的忏悔模式写作,突出了叙事者巧言善 变背后不争的犯罪事实,从而使人--IE便看出谁 在说谎,谁的话不可尽信。利用内涵深刻的反讽之 音,作者从始至终便呈现出一个卑鄙背德又不诚 不实之人。从而使人对其又同情惋惜,又厌恶憎 恨,并在这矛盾情绪之中,深刻审视“欲望”带给人 性可怕的冲击与破坏。 【1 1]Richard H.Smith,Sung Hee Kim.Comprehending Envy. Psychological Bulletin.2007。Vo1.1 33。No.1,46—64. 【12]Gross,J.J.(2002).Emotion regulation:afeetive,cognitive, and social consequences fJ1.Psychophysiology,2002,39: 281—291. [13】肖建国,王立仁.高校家庭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思想 教育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3(2):94—98. 【l4】张小乔.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操作【M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1998:283—283. [15】方双虎,郑凯.团体心理咨询对大学生强迫症状的干预 效果[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5):671—674. [1613 ̄海荣.人际交往团体训练对改善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实 效研究【J1.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2):194—195. 【171何昭红,梁永锋,周建波.团体咨询提高贫困大学生自我 接纳水平的实验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 (7):847—849. 【1815E海荣.人际交往团体心理咨询对大学生自我和谐的影 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208—210. (责任编校:熊小平) 综合而论,《洛丽塔》一文在表象的背德题材 下是深刻的人性揭露,不仅凸显了“欲望”对人性 的剥夺,同时亦揭示了伪善君子推诿责任的嘴脸, 并就此引发人们的反思,提醒人们把握人性,认知 道德。 参考文献: 【1】杨丽娟.迷失在叙事的狂欢中——纳博科夫小说《洛丽 塔》叙事艺术浅析【J】.东岳论丛,2009(6):87—90. [2】饶芳.《洛丽塔》中的叙述与聚焦——认知诗学视野下的 叙事策略『J1_夕 国语文,2009(5):72—75. 【3】金宗静.众语喧哗的世界——论《洛丽塔》的叙事聚焦[J]. 时代文学f双月上半月),2008(23):47—48. (责任编校:李青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