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调研报告
一、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当今,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机电技术正是这场新技术革命中产生的新兴领域,机电产品的功能,除了精度、动力、快速性外,更需要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智能化,逐步实现自适应、自控制、自组织、自管理,向智能化过渡。从典型的机电产品来看,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和机械手等,无一不是机械类、电子类、电脑类、电力电子类等技术集成融合成一体化,这必然需要机电设备操作、维修、检测及管理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济南地处山东省中心地区,优越的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给学校机电类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同时,随着行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组合,各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因此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增。尤其是机电技术,这种通用专业的技术人才需求量更大。另一方面,机电技术的应用面广,在诸如农、林、牧、渔产品的深加工企业,食品加工、造纸、印刷以及交通运输以至现代商业企业等都离不开机电技术。
二、行业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调查组对上述机电类岗位从业人员的年龄、学历、技术等级及工资收入进行了调研。
1、年龄结构
机电维修和装配类岗位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分别如表1所示。 表1:机电维修和装配类岗位人员年龄结构 年龄(岁) 18~30 比 例 35% 备 注
31~40 41~50 51~60 2、学历结构
39% 19% 7% 机电维修和装配类岗位从业人员学历结构如表2所示。初中毕业的人员一般只能从事简单机械的拆装;高中或中职毕业的人员除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流水线装配工作以外,中职毕业生经过较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也可从事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工作,大专或高职以上毕业的人员经过实践经验的积累,则可以担任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技术员的工作。
表2:企业机电维修或装配类岗位人员学历结构 学 历 初 中 高中或中职 大专或高职 本科以上 比 例 13% 67% 12% 8% 备 注 3、技能等级对应的人数比例及年收入
机电维修和装配类岗位从业人员一般都持有钳工、机修钳工、装配钳工、维修电工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及相关的上岗证。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五个等级对应的人数比例如表3所示。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技术员一般为大专或本科以上机械制造、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等专业毕业,经实践具备了高级以上技能水平的人员。
表3:企业机电维修或装配类岗位人员技能等级对应的人数比例及年收入 技能等级 初级以下 比 例 35% 年收入 2~3万
中 级 高 级 技 师 高级技师 43% 12% 8% 2% 3~4万 4~5万 5~6万 8万以上 三、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需求分析
调研情况表明,传统的机械工业已增加了新的内涵,产品的加工制造手段也逐渐被新技术所取代。机、电技术的融合交叉越来越多,以往的学科体系和过细的专业教学已满足不了现实的需要。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目前机械行业最缺的人才:一是复合型管理人才,即既懂技术又懂管理,能按市场经济规律组织产品生产,把握企业方向的中、高级人才;二是具有创新意识的中、高级技术人才;三是既懂技术又懂营销,了解市场行情,又能提出改进意见的人才;四是智能型中、高级技工。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对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使毕业生走入工作岗位后,经过锻炼最终成为后两种人才。
从几个单位调研的产品中看出,产品科技含量愈来愈高,不但包括机械、电子、微机、光电技术,还有激光、通信、各种新型传感器等内容,这些单位的产品已不是某单一技术领域的产品。这些产品已随着时代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的用人要求也随之而变,机电专业改革和调整正是弥补了这种不足,并突出了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更能适应企业与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的需求。我们通过对各企事业单位调研资料的汇总,发现用人单位急需以下岗位人才:
(1) 机电产品的制造加工; (2) 机电产品的组装、调试; (3) 机电设备的操作、维护;
(4) 机电产品的销售、技术服务、检验与管理;
(5) 自动化生产线的调试维护等; (6) 生产一线服务人才; (7) 生产现场工艺技术人员。
四、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方式分析
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所从事的主要工作,要求该专业的毕业生至少具有以下1-2种职业格证书:
1、制图员高级
制图员高级与机械制图课程紧密结合,要能利用CAXA(CAD)软件进行计算机制图,要求熟练使用软件并理解制图原理。
2、钳工高级
钳工高级使学生能熟练操作常用刀具,根据一般零件加工图的技术要求,确定加工工艺并实施加工。
3、维修电工高级
维修电工高级涉及到的课程有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机与拖动等。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分为应知、应会两大部分,要求较广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操作技能。
五、山东省机电一体化专业现状
目前山东省开设机电一体化专业的院校有40多所,几乎所有工科职业学院均开设此专业,比如山东职业学院,济南职业学院,山东省劳动职业学院等,另外部分民办本科院校也开设此专业,比如山东英才学院,青岛黄海学院,青岛滨海学院等。相关院校本专业招生一般在40-100人左右,就业岗位集中在机械行业一线生产、技术、销售、车间管理等岗位。
本专业教师一般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具备中级以上职称,有相关企业工作经验或企业培训经验,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技能。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就业范围宽,一次性就业率较高。
六、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小结
调研结果表明企业要求学生的知识面宽,专业技能要好,工作态度端正,人际交往要友善并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所以企业不仅看重知识技能,更看重工作态度、学习态度、团队精神、沟通能力。所以对于该专业人才的培养建议,课程知识不要太深、但应具有一定的宽度。人才定位应该是具有相关社会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2、对课程设置的建议
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按照职业教育的要求和本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律,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安排,都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应用为主要目标,打破按照学科体系、知识体系设课的惯例。在整个教学课程体系中,以专业技能为主要项目,每个项目彻底改变原有的教学课程体系。以项目为中心,设置多个技能模块。专业课种类与课时合理配置。对本专业而言,因学生主要从事机电设备安装、维护、维修,故在技能训练的项目应有一定的宽度,而在必备技能上要达到应有的职业资格等级工要求。
3、对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根据调研,为实现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人才的目标,应打破以学科体系的课程模式。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对原有的课程内容进行解构和重组,制定全新的课程标准,选择适宜学生发展、适合企业要求的教学内容,并兼顾技能证书的需求。课程内容的实施宜采用项目教学法.应特别加强实践性环节教学,如对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电气控制器的应用等环节的教学应采用项目教学法,并有课程大作业及毕业设计作为综合性能力训练的课程,社会能力的培养应在所有的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渗透,要求专业教师在自己承担的专业
课教学中特别注意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的引导,在课程考核中应有对相关社会能力的考核指标。
4、对专业师资配置及任职要求的建议
本专业教师应具有高等院校教师资格证书,具有本专业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应技术职称,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能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态与相关行业保持紧密联系,具备本专业领域坚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正确分析、评价、设计、实施及评价教学,具备一定的课程开发和专业研究能力,具有处理相关公共关系的能力。
5、对专业实验实训资源配置的建议
为了达到知识,理论,实践教学在时间上、场所上、教师上均实现一体化,高标准建设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最大程度地建设与生产实际接近的实习环境,对本专业特别加强液压与气动、电气设备维修、PCL、机电一体化设备调试、钳工工场、机械拆装实训室等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并加强校外相关机电类实习基地建设。
2015年3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