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2021-02-26 来源:易榕旅网
.

(一)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或者“工作时数与工资率的变化”)

下面考察工资率的变化对工作时数的影响。下图a、b中描述了两个不同劳动者的情况。 假定工资率为每小时W1,预算线为AB,两图中均衡的工作时数为每周H1小时(点V)。如果工资率每小时由W1上升到W2,工作时数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对于劳动者1和2而言,预算线将围绕A点向上旋转至新的位置,即AC。新的均衡点位于新的预算线AC与最高的无差异曲线相切的点。在图a中,新的均衡点为无差异曲线I2的X点。在图b中,新的均衡点为无差异曲线I’2的X’点。

在图a中,新的均衡点X表示工作时数从H1上升到H2,而图b中正好相反,新的均衡点X’表示工作时数从H1下降到H’2,图示表明,工资率的上升可能会使工作时数上升或下降。我们考察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这种行为差异的原因是工资率的变化对闲暇的需求形成两个相互冲突和对立的影响。

图a 图b

1、 工资率的上升意味着如果劳动者工作与以前同样的工作时数,每天的收入会更高一些。收入的上升又会增加对闲暇的需求,并降低工作时数,体现收入效应。收入效应:在保持工资不变(W)的条件下,收入变动(△Y)所引起的工作时数变动(△H)的比例。如果闲暇是正常品,收入效应的符号为负。

收入效应=△H/△Y<0

2、 工资率的上升不仅导致收入效应,而且也会导致闲暇的机会成本上升或者闲暇的价格

上升。当闲暇的价格上升时,人们对闲暇的需求下降,导致劳动者每天的工作更多的工作时数,体现为替代效应。替代效应: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即,效用不变或收入不变)改变闲暇的相对价格(工资),当闲暇的价格上升时,人们对闲暇的需求应该下降,导致劳动者每周工作更多的工作时数。

替代效应 = △H/△W > 0

,..

.

总之,工资率的变动既会产生收入效应又会产生替代效应。工资增加时,工作时数实际上是增加还是减少依赖于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相对强度或大小。

图a: 图b:

注明:

(1) 图a中,H1至H3,收入效应(-);H3至H2,替代效应(+),H1至H2,总

效应。

也就是说,对劳动者1来说,正的替代效应大于负的收入效应,故工作时数增加。

(2) 图b中,H’1至H’3,收入效应(-);H’3至H’2,替代效应(+),H’1至H’2,

总效应。

也就是说,对劳动者2来说,正的替代效应小于负的收入效应,故工作时数减

少。

(二) 个人与市场劳动供给曲线

1、个人劳动供给曲线

个人劳动供给曲线:代表了工资率与个人供给市场的劳动时数之间的关系。劳动供给曲线的推导:

(1)在下图中,点V表示在每小时工资率为W1和劳动供给每天工作时数(H1)。如果工资率上升到W2,工作时数会发生如下变化: 对劳动者1(图a),工作时数上升到每天H2小时,对于劳动者2(图b),工作时数下降到H’2;

,..

.

对于劳动者1而言,供给曲线S1向右上方倾斜,表明劳动者1愿意在更高的工资率下工作更多的时间,这反映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然而,对于劳动者2而言,供给曲线S1为负,表明劳动者2愿意在更高的工资率下工作较少的时间,这反映了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1W W2W2 W12W1

O

H1H2工作时间H2H1工作时间 (1)(2)

(2)事实上,劳动供给曲线很可能是一条既包含有正斜率部分又包含有负斜率部分的曲线。在低工资率下,劳动者希望额外增加收入的愿望很大以至于替代效应超过了收入效应。然而,当工资率超过某一数值以后,劳动者的收入足够高以至于他对更高工资率采取的反映是愿意购买更多的闲暇而减少工作时数,即收入效应超过了替代效应。经济学家称之为“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见下图:

wsso图: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

,..

.

2、市场劳动供给曲线

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将所有的单个劳动者的供给曲线水平相加,即得到整个市场的劳动力供给曲线。为什么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不向后弯曲?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尽管单个劳动力供给曲线有可能向后弯曲,劳动力的市场供给曲线却一般不会如此,这是因为,在较高的工资水平上,现有的工人也许会提供较少的劳动,但高工资也会吸引新的工人进来,因而,总的市场劳动力供给一般还是随工资的上升而增加,从而市场供给曲线仍然向右上方倾斜的。wo劳动数量图十四:劳动力总供给27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