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表 工程名称 施工图号 内 容: 一、材料要求: 1、 土料:宜优先利用基坑中挖出的原土,并清楚其中有机杂质和粒径大于500mm的颗粒,含水量应符合要求。 2、 粘性土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可用做个层填料。 二、主要机具设备:铁锹、手推车、木夯、蛙式打夯机、筛子、喷壶等。 三、作业条件: 1、 回填土前应清楚基底上草皮、杂物、和淤泥,排除积水,并在四周设排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填方区,浸泡地基,造成基土下陷。 2、 施工完地面以下基础、管道填写好地面以下工程的隐蔽记录,并经质量检查验收、签证认可。混凝土应达到规定强度。 3、 作好水平高程的测设,室内边墙上作好水平标记。 四、施工操作工艺: 1、 填土前应检查其土料、含水量是否再控制范围内。土料含水量一般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适宜。当含水量过大时,应采取翻松、凉干、风干、换土回填、掺入干土或其他吸水性材料等措施,防止出现橡皮土。如土料过干时,应预先洒水润湿,增加压实变数或使用较大功率的压实机械等措施。 2、 回填土应分层滩铺和夯压实,每层铺土厚度和压实变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和机具性能而定。一般铺土厚度应小于压实机械的作用深度,应能使土方压实而机械的功耗最少。 3、 填方应从最低处开始,由下而上整个宽度水平分层均匀铺添和夯实。底层如为耕土或松土时,应先夯实,然后在全面回填。 4、 深浅基坑相连时应先添深坑,相平后与浅坑全面分层填夯。如分段填筑,交接填成阶梯形,分层交接处应错开,上下层接缝距离不小于1.0米。每层碾及重叠应达到0.5---1.0米。墙基及管道回填应在两侧用细土同时回填夯实。 5、 再地势起伏之处回填,应做好接茬,修筑1:2阶梯形边坡,每台阶可取50cm,宽100 cm。分段填筑时,每层接缝处应作成大于1:1.5的斜坡。接缝部位不得在基础、墙角、拄墩等重要部位。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安达街西侧综合楼 结施——18、19 施工部位 施工班组 力工班 基础土方回填 日期 2004年5月20日 技术交底记录(附页)
编号: 表 6、人工回填打夯前应将土方初步平整,打夯要按一定方向进行,一夯压一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两遍纵横交叉,分层夯打。夯实基槽时,行夯路线应由四边开始,然后再夯向中间。用蛙式打夯机等小型机具夯实时,打夯之前应对填土初步平整,打夯机依次夯打,均匀分开,不留间歇。基坑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回填与夯实。回填高差不可相差太多,以面将墙挤歪。较长的管沟墙,应采取内部加支撑的措施。 6、 填土层如有地下水或滞水时,应在四周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将水位降低。已填好的土层如遇水侵,应把稀泥铲除后,方能进行上层回填;填土区应保持一定横坡,或中间稍高两边稍底,以利排水;当天填土应在当天压实。 7、 雨期基坑回填,工作面不一过大,应逐段、逐片地分期完成。从运土、铺添到压实各道工序应连续进行。雨前应压完以填土层,并形成一定坡势,以利排水。 五、质量标准: (一) 主控项目: 1、 基地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2、 回填土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3、 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取样测定压实后的干密度,其合格率不应小于90‰;不合格干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的差不应大于0.08t/m3,且不应集中。 六、成品保护: 1、 回填时,应注意妥善保护定位标准桩、轴线桩、标准高程桩,防止碰撞损坏或下沉。 2、 基础或管沟的混凝土应达到一定强度,不致因填土受到损坏时,方可进行回填。 3、 基坑回填应分层对称进行,防止一侧回填造成两侧压力不平横,使基础变形或倾倒。 4、 夜间作业,应合理按排施工顺序,设置足够照明。 5、 已填完土应将表面压实,作成一定坡向或作好排水设施,防止地面雨水基坑,浸泡地基。 七、安全措施: 1、 基坑回填前,应检查基坑壁有无塌方迹象,下坑操作人员要戴安全帽。 2、 再填土夯实过成中,要随时注意边坡土的变化,对基坑壁有松土掉落或塌方的危险时,应采取适当的支护措施。基坑边上不得堆放重物。 3、 基坑回填土时,支撑的拆除,应接回填顺序,从下而上逐步拆除,不得全部拆除后在回填,以免边坡矢稳;更换支撑时必须先装新的,再拆除旧的。 4、 非机电设备操作人员不准擅自动用机电设备。使用蛙式打夯机时,要两人操作,其中一人负责移动胶皮线。操作夯机人员必须带胶皮手套,以防触电。打夯时要精神集中,两机平行间距不得小于3米;再同一夯行路线上,前后距离不得小于10米。 八、施工注意事项: 1、对有密实度要求的填方,应按规定每层取样测定夯实后的干密度,在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后,才能填筑上层,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应有处理措施。
术交底记录(附页)
编号: 表 2、严格选用回填土料,控制含水率、夯实遍数。不同的土填筑时,应按土类有规则的分层铺填,将透水性大的土层至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之下,不得混杂使用,以利水分排除和基土稳定,并可避免在填方内形成水囊和产生滑动现象。 3、严格控制每层填土厚度,并应禁止用水浇、水憾方法使土下沉,代替夯实。 4、管沟下部、机械夯压不道的边角部位、墙与地坪、散水的交接处,应用细粒土料回填,并仔细夯实。 5、室内地坪等部位的回填土,应有一段自然沉时的时间,测定沉降变化,稳定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6、雨天不宜进行回填施工,必须回填时,应分段尽快完成,且宜采用沙土、石屑等填料,周围应有防雨和排水设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