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指导思想
为迎接本学期期末复习考试,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和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要求,以及2019年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教材编写特点,为了引导本年级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及能力进行系统梳理,扎实打好基础,查漏补缺,更好地提优补差,加深理解、巩固知识,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特制订本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计划。 二、 复习宗旨
系统整理, 查漏补缺, 巩固提高。
复习:重温语文课程目 标和部编版教材编写说明, 对本册教材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再次做到心中明确。 本册教材是第二学段的第一册教材, 通过期末复习, 以《课程标准》 要求为目 标, 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 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达到本册教材和第一学段的教学目 标; 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 习 惯, 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思考: 思考知识重点难点, 突出复习重点, 思考轻松愉悦复习 的办法和策略。
整理: 帮助学生进行系统整理, 整理知识重点难点, 整理学生在学习 过程中容易错的知识点。
分析: 根据期中检测试卷分析和下半学期学习的情况, 面向全体学生, 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分析, 列出培优辅差的计划, 寻找学生发展提高的空间,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使好、 中、 差不同的学生的语文能力都得到提高, 发挥他们的潜能。
归纳: 在学习,思考、整理、分析的基础上, 综合知识点、生现状等,进行归纳,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课教案, 扎扎实实, 高效开展复习 工作。 复习课要内容新
颖、 形式多样。 拓宽学生参与的渠道, 调动学生复习 的主动性, 激发他们复习 的兴趣;
复习课的主动权要交给学生。 师生合作、 生生合作更要密切, 探究程度更要深入。
三、 学生情况分析 1 . 学习态度方面
本学期四年级共有学生49名。大部分学生能够严格要求, 认真听课,做好预习和复习,作业能够及时完成, 持之以恒,落到实处。但也有部分学生家长要求不严,爷爷奶奶溺爱,自 己也缺乏进取心,成绩不够好。
因此在期末复习 时要联系家长, 家校及学生本人齐心协力,尽快提升成绩。同时号召班级结成帮扶对子,共同提升班级整体语文水平。 2. 习 惯养成方面
开学以来一直狠抓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大部分书写习 惯良好,但初步理解短文的能力不强,要强化阅读习 惯的培养,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开始答题。习作方面,要养成学生搜索素材、积累素材的习惯,培养认真检查所写作文的习惯, 把每一句话写清楚,写通顺。 3. 知识能力掌握方面
(1 ) 积累部分: 大部分学生对汉语拼音的掌握较好, 但是有极个别同学还需要进行拼音的复习巩固。 在复习中,加强听写, 强化巩固,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另 外,必须实施拓展, 把生字词语放在新的语言环境中认读、书写。学生的书写情况良好,大部分学生书写卷面整洁, 字迹端正, 字体较美观, 但是也有相当多的孩子卷面潦草,写字态度不认真的,需要严格要求。
(2) 阅读部分: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认真读书的指导,提升大部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对待一篇短文,也有些学生由于理解力不够强的原因,不能完全理解,要强化阅读习 惯的培养。要反复提醒、训练学生,要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再开始答题。
(3) 习作部分:重视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读” 与“写” 的关系。大部分学生能够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 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重视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提升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提升语文综合素养。但是存在部分学生不会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现象,或者是写作能力弱,无话可写的现象。要孩子拓展思路,多让他们说说或写写, 并提供一些丰富有趣的习作内容以及优美的范文。
四、 复习内容
1 . 汉语拼音: (1) 重温汉语拼音, 能正确拼读, 掌握拼写规则。 (2) 熟练掌握看拼音写汉字、 词语和句子。 (3) 掌握汉语拼音中声调及其变化。 2. 字: (1 ) 掌握本册生字, 继续练习 用钢笔书写正楷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2) 正确区分同音字、 形近字并能组成词语。 (3) 按要求写字;(4) 选字填空;(5)改正错别字;(6) 选择带点字的正确字义;(7) 会使用字典、 词典, 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3. 词语: (1 ) 正确地读出写出学过的词, 并注意积累词语。 (2) 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 辨析近义词、 反义词, 领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会词语搭配、 选词填空等各种词语训练。
4. 句子: (1 ) 懂得运用常用词和关联词造句。 (2) 背诵指定和自 己喜欢的内容;(3)按要求摘录词句;(4) 按课文内容或积累· 运用中的“日 积月 累” 填空;(5) 默写;(6) 补足词语;(7) 词语搭配;(8) 会修改病句;(9) 能辨别比喻、 排比等修辞的作用, 能缩写句子, 扩写句子。
5. 标点符号: 能正确使用常用的九种标点符号: 逗号、 句号、 问号、 叹号、 冒号、
引号、 顿号、 书名号、 省略号, 认识破折号。
6. 阅读理解: (1) 学习 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 理解词句的意思, 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2) 按要求找出相关的词句、 回答问题;(3) 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4) 领悟句子的表达特点;(5) 理解、 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6) 学会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7) 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等。
7. 口语交际: .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 养成向人请教, 与人商讨的习 惯。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 并能简要转述。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 并说出自 己的感受和想法。
8. 习作: (1 ) 留心周围事物, 勤于书面表达。 复习 写自 己熟悉的人、事、景、物的文章,能表达真情实感;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 比较具体。 (2) 复习 写简短的书信便条和写想象作文。 (3) 能修改习 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 综合实践:温故本学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 语
文运用语文, 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五、 复习目标
1 .主动复习巩固本册要求学会的 250 个生字, 会认的 250 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精读课文中的词语, 做到书写公整、 规范, 不写错别字, 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主动复习本册课文和语文园地中的“日 积月 累”, 对阅读有较浓厚的兴趣,通过阅读训练, 进一步掌握理解、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一些读书方法,培养阅读能力,受到情感的熏陶。
3.能主动积极地与别人进行交际, 能认真耐心地听别人讲话,理解主要意思,并能转述, 讨论交流能讲清楚自 己的意思。
4.主动参与习 作训练, 弥补平时习 作的不足, 能写出内容具体、 有一定条理、 有真情实感的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5.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实践活动, 以达到课内外互补、 相得益彰的效果。 六、 复习重点
1 . 从学生角度来看,多注意差生,多帮助他们,从而提高及格率。 2. 在阅读的复习中,词、句、段的理解是重点。
3. 在作文复习中,怎样审题、选材,话写通顺,把意思基本表达清楚是重点。 七、 复习 难点
1.能对词语进行逻辑归类;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会修改简单的病句。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体会思想感情,初步领悟表达方法;发表自 己的阅读见解或体会;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书信及常见的应用文。 3.综合运用,补缺补漏。 八、 复习 措施
(一) 关注心理, 有效调节
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来自 学生心理方面一些不利于复习 的因素, 及时有效地利用一切利用的时间机会释放和减轻他们的压力, 让他们轻装上阵, 正如前面提到的用学生感兴趣的一些形式开展复习, 根据学生复习 过程中的心理情况随时调整自 己的复习计划和设计相应 的复习 内容与形式。 (二) 主导到位, 主体参与
在复习 的过程中教师的“教” 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关系到学生复习的效率和质量,而且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和能力的提高。 这里的教不是单一的老师的讲,注入式的满堂灌, 而是学生在教师不断变化的教学组织形式的过程中习 得语言, 运用语言,真正实现把复习 课也上成新授课一样的精彩。 同时, 只有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使复习省时高效, 收到最佳的复习 效果, 机械重复是复习 的大忌,应该努力避免。 应努力求“活 ”, 就是在复习中引导学生通过“变式、 变序、 综合” 的方法,把知识活学活用;另 一层含义就是如前面所说的开展丰富多采的综合性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身心愉快地投入到复习中来, 并且尽力做到鼓励学生自 己组织, 自己准备,自己主持,自己总结,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巩固知识, 提高能力,或者说引导学生对某一题型进行变式训练,让他们自 己能真正把握题型的变化。进一步激发主动探究的精神。
(三) 螺旋上升, 有效复习
课程标准的核心思想是尊重学生的发展,而双基是发展的重要内容,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发展的载体。 为此有以下几点建议: 1.准链接点。 教师要找准分类知识及分类知识之间的链接点, 围绕这个“点” 设计有针对性的复习内容, 并且从这个点发射开,逐渐增加复习的量和相应的练习难度,以此减缓复习的坡度(即量的增加、面的扩大和相应迁移变式等训练)2.注意控制复习 时间, 每天复习的量不宜太大, 应根据本班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来把握。3.面向全体学生, 特别注重补差工作, 帮助他们把这些缺少的知识补起来,引导他们真正掌握牢固。 总之:要做到
1.调动学生复习 积极性, 调整好心态, 学生自 订复习 计划和老师计划要配合实施。
2.有效利用复时间,提高复习效率。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共同进步。 3.教育学生考试前要有信心,考试中要细心。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九、 具体复习 安排
12月30日——1月2月 日单元复习 1月3日——1月7日 归类复习
1月7日——1 月10日 综合复习
总之, 教师要在复习 中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 及时、 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复习 情况。不断调整复习 方案和复习 方法。 注重学习 方法的指导, 激发学生潜能,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 细心检查的好习 惯, 争取在期末测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