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家电业现状及发展走势

2023-11-01 来源:易榕旅网


中国家电业现状及发展走势

近年来,中国家电的增长速度非常快。到2000年我国主要的家用电器产品的产量分别为:微波炉产量已经达到1600多万台,空调器也已经超过了1600万多台,洗衣机产量超过1320万台,冰箱1220万台,冰柜是400万台,燃气热水器400万台,电热水器300万台。尽管目前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家用电器生产基地,但在未来的几年,特别是从2001年到2005年,中国家用电器的竞争形式应该是空前加剧的。

国内市场需求有限

首先我们从市场的需求来看,对于国内市场来讲,需求形势在未来的5年,应该说是不容乐观的。这主要基于3方面因素:

第一,我们判断一个行业是不是有良好的货币能力,主要是从产业成熟度和生命周期来看,也就是我们要判断一个产业是处于导入期、高速增长期、还是成熟期。经济学界都认为,当一个产业处于高速增长期的时候,是产业货币能力最好的时候。中国的家电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是处于高速增长的时期,这个时期企业的利润水平非常高,平均利润水平是在10%以上。这是我们判断一个产业的增长形式是不是好,需求形势是不是好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因;

第二,家用电器在目前中国的消费市场上,它还处于耐用消费品,因此判断耐用消费品需求,一定要从人口的结构状况来考虑,特别是要通过判断人口的新婚高峰期和低峰期来判断产业的成长周期,家电的第一次购买情况基本发生在新婚的家庭。中国的家用电器目前已经达到几个饱和状态,所以我们要判断这个行业是不是好,看人口结构状况是非常重要的理论。

第三,我们还要考察一个国家的经济周期与消费结构的变化。因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处于不同的增长时段,无论是高峰还是低谷时段,对于耐用消费品的消费起着决定的作用。不仅是在中国,而且全球所有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在经济处于比较兴盛的时候,都可以带动耐用消费品比较高速的增长,但是在处于经济低靡的时候,都会导致耐用消费品受到一些不利的影响。像美国和日本由于经济衰退都会直接导致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市场的萎缩。

从中国家电产业来看,目前,从90年代后期已经进入了成熟期,这个时段的市场空间就比较狭小了。主要家电产品的拥有量和市场已近饱和,因此留给企业的能够发展的空间就非常有限,这就会导致行业竞争加剧。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最近这几年,冰箱、空调和微波炉的出口在迅速增长。

从目前情况看,特别是空调和微波炉,中国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基地。90年代以来,特别是1993年以来,冰箱的出口这8年平均增长率为37%,空调这8年增长率是32%。空调器在2000年的时候出口就已经达到了370万台,电冰箱出口达到289万台,洗衣机出口101万台,微波炉出口837万台,与上年同比有一个非常高的增长。今年上半年洗衣机的出口出现了一些负增长,但是空调、冰箱和微波炉的出口量仍然保持非常高速的增长,比如空调出口在今年上半年已经超过350万台,这里面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第一,是中国企业的市场转移的战略。因为最近这几年中国国内的市场需求形势不是非常好,很多企业把开辟海外市场作为自己的一个市场转移战略,像顺德格兰仕、美的最近这几年的出口增长是非常快的。另外国内的著名的电器制造商---科龙最近这几年冰箱和空调等出口是非常快的。还有海尔的空调出口已经达到超过20%,冰箱、洗衣机也是,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第二,构成国外快速增长的原因就是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特别是像日本、韩国,还有中国香港和台湾的制造商都已经把中国大陆列为重要的出口和生产基地。像日本一些著名的公司,比如富士通、将军和夏普在2000年的出口增长也非常高;韩国的公司,像LG和三星,他们在冰箱、空调、微波炉的所占的比率也是非常大的,三星已经列为冰箱行业的前几名。

中国市场向国际转型的公司也在不断增长。我们要看到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生产基地、出口空间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空调和微波炉的出口空间,跨国公司基本上能够占50%以上,所以我们要看到,在中国实际上很多的订单最后没有落到中国公司的手里,特别是韩国建立在中国的生产基地。LG和三星两个公司对中国的出口市场构成了非常重要的威胁。

关键技术受制于人

我们再从中国家电产业结构变化、从制造商竞争主体变化来看家电生产企业所面临的形势。

跨国公司无论是在知识产权,还是在我们主要产品的关键技术中所占比例都是非常高。加入WTO之后,跨国公司已经进入主体行列,包括LG和三星,冰箱行业包括西门子和伊莱克斯。而主要是在空调器和微波炉这个行业,像松下,夏普还有富士通、将军等等在出口占有量上都非常高。

在加入了WTO之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公司还要加快在中国的投资步伐。像韩国的LG公司,我们曾经在去年年底和今年的一季度对他们高层的领导人做过专访,LG公司也是准备把几乎韩国的生产基地都要转移到中国来,产品包括空调器、空调压缩机,微波炉,

微波炉的磁控管,还有吸尘器和吸尘器的电机等,并且在三至五年之内,把中国天津发展成LG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像日本这些公司,可能动作更早一点。

所以加入WTO之后,这些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规模和他们的投资领域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因为我们知道,主机的利润率是比较低的。但是一些关键配件非常高,所以跨国公司能够制约其行业的发展。

家用电器产业跟IT产业一样,技术内核化趋势是非常明显的,跨国公司选择了专业配件作为它下一步的投资重点。我在跟日本第一银行谈论日本公司在中国的竞争形势的时候,他们认为日本从产业界到政府都感到自己对原来中国的战略趋于保守,因此日本在中国领域的发展速度落后于韩国,所以这个因素导致日本的一些电器制造商,如松下、夏普、东芝、日立都还要加速在中国电器领域发展,特别要注意他们在中国配件领域的动向。

第二个发展趋势,中国的家电企业正在出现一种向两极分化的趋势,逐渐分化为品牌厂和OEM供应商。

在80年代以前,全球化主要形势是体现在产品出口,比如说当时的日本是全球最大的产品出口国,以后出现的全球化趋势,把生产基地由本土转移到国外市场,这种趋势在中国体现很多。

90年代中期,一些跨国公司把生产基地直接转移到中国来,这是全球化的一个特点。在21世纪,全球化的非常重要的趋势,就是业务外包的趋势。因此,我们加入WTO之后,对中国的制造商,向两极分化的趋势会加速。

未来五年企业走向 中国家电企业未来的出路是什么?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中国

家电产业可能会推动收购和兼并达到进一步的整合,当然也不一定完全是靠收购和兼并,比如最近海信和荣事达这种战略联盟,在前年科龙已经率先和小天鹅组成战略联盟,我们预计在今后产业政策加剧的情况下,这个联盟的趋势是必然的,整合的趋势也是必然的。

一些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企业要逐渐的退出历史舞台,企业会进一步的去集中,这是第一。

第二,在目前的微利时代,企业怎么样能够通过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内功来降低成本,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降低成本直接的含义等于是赢利。

第三,就是制造商、配件提供商和原料商怎么能够在这里形成一些长久的战略联盟,这在国外已经有很多这样的案例了。

第四,就是改进企业信息化的水平,这也是我们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包括采用一些电子商务的手段等,这样能够迅速提高自己对市场的反应和应变的能力,尤其是在21世纪全球化经济时代,没有这个手段可能就会失去很多商业的机会,就没法进入国际大循环中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