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互联网+医疗,如何发力?

2021-04-18 来源:易榕旅网
新闻发布

的迅速显现,一些国家开始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以促进社会应用创新。

自2009年开始,美国、英国等国家先后出台相关政策,建立国家统一数据开放平台。但数据开放共享也对个人隐私与数据安全带来严峻挑战,在开放共享的同时必须强化健康医疗信息安全的技术支撑。

一要加强健康医疗行业网络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网络信任体系建设,提高

信息安全监测、预警和应对能力;二要建立信息安全认证审查机制、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影响评估体系,以流程化、制度化确保信息安全;三要从技术上采取数据封装、数据分离、去除个人标识信息等措施以保护个人隐私。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

( 来源:《 人民日报》)

互联网+医疗,如何发力?

间支持、交流、指导。

苗艳青表示,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大陆于2010年开始建设医疗卫生信息网,并且选了一些省份做试点,如江苏省连云港市作为卫生试点市,利用网络提供医疗指导的相关信息。此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之间的服务,苗艳青解释说,通过网络化管理居民的健

“除了挂号等一些大众所熟知的运用,‘互联网+医疗’还有哪些方面的应用?”第八届两岸互联网发展论坛10月30日在北京举行,活动现场,记者采访了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苗艳青。

“首先是诊断方面的运用,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检查,如拍片子,上级医院可以协助诊断,并且这个诊断是实时的,在5分钟内就可以给出结果。这是医院与医院之间的交流。”苗艳青向记者介绍,利用终端系统,患者在检查时,基层医生有读不懂的地方,上级医院的专科医生还可以利用智能手机,指导其检查结果以及如何治疗。利用终端,医生之间实现相互

康档案,病人去医院看病,医生可以看到病人的体检信息;病人做检查时,检查医生可以看到该病人在医疗机构的治疗过程。

“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诊断,尤其对皮肤病而言,将拍的片子传过去,有什么问题可以通过网上诊断”,苗艳青表示,这是最容易实现“互联网+医疗”的专业。“比较高端、复杂的内科,暂时还没办法通过互联网实现”。因此苗艳青认为,“互联网+医疗”目前在大陆只能部分发力,而不能全部发力。

苗艳青指出,目前大陆发展“互联网+医疗”主要内容是信息的互联互通。她指出,互联互通包括病人、药品、医疗、

收费、供应、保障等方面的信息。“但是在大陆,很多信息还未实现互联互通,如在基层医疗机构,网络有些还没有搭建起来,有些可能时断时续,没有稳定性。”

苗艳青表示,“我们也在探索服务提供过程中怎么去监管它,如‘互联网+健康管理’,这属于行政部门、医疗服务提供部门、患者、居民之间的互联互通。”

针对如何利用相关信息做一些分析与治疗,苗艳青认为,目前在大陆,大数据还没有利用起来,还未集成。相对台湾,大陆游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十几亿人生活在不同区域内,经济、文化、生活差异很大,因此目前在大陆实现大数据不太可能,这是目前遇到的挑战。

苗艳青介绍,为因应老龄化,“大陆目前正在推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发展民营养老机构,以及让一级、二级的医疗机构做养老”,以推进医养结合。

她表示,“社区养老,老人住在家里,政府部门在社区内提供医疗服务,老人不出家就可以做。对失能率较高的老人,一是由专业的养老机构养老,派一些医疗机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2016.11

3

新闻发布

构人员定期或一直驻点在养老机构,对老人做一些量血压之类的照护。二是利用医疗机构做养老。现在很多人小病去社区、大病去三甲,一些一级、二级的养老机构在提供医疗方面较为困难,可以将它们转成养老机构。”“在农村,有乡镇卫生院,作为医疗机构,它可以让失能老人住到这边来。一些老年病的护理、失能照护都可以在一级医疗机构内解决。”苗艳青说。2016第八届两岸互联网发展论坛30日上午在北京盛大开幕。论坛以“共享两岸+平台,网聚健康新生活”为主题,聚医养结合与健康产业之力、集互联网创新之智,构建智慧健康养老新生态。两岸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两岸互联网助力医养结合”与“大健康产业发展”等热点话题交流经验,共享智慧。卫计委官员:全国2.2亿老人 1.5亿患有慢性病除了经济方面,从长远看,老龄化的影响还包括给养老、医疗事业带来长期压力,冲击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由于中国的老龄化进程与城镇化和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随,并与经济社会转型期各类矛盾相交织,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照料者缺失的问题。当前我国居民预期寿命为76.3岁,全国2.2亿60岁以上的老人中,有近1.5亿患有慢性病,这使得中国老人的健康程度堪忧。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在31日召开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老龄工作重要讲话精神高层论坛上透露了上述数字。他表示,中国下一步要加强老年健康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做好医养结合工作,更好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王培安介绍,从发达国家发展历程看,老年抚养比超过17.5%后,老年抚养比每升高一%,人均GDP的下降会0.2%。2020年左右我国老年抚养比将超过17.5%,那时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将进一步显现。居民健康总体处于中高收入国家的水平,但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老年人健康状况不佳已经成为养老挑战中最严峻的一面。根据卫计委的调查,慢性病患病率成为影响老年人群健康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2.22亿老年人中近1.5亿患有慢性病,多病共存现象普遍,91.2%的已故老人死于慢性病,老年痴呆患者700多万,约占全世界总病例的四分之一。失能和部分失能老人近4000万,完全失能老年人近1000万人,预计2050年失能老人将达到9750万。此外,三分之一以上的老人患有不同的心理疾病。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巨大,家庭照料负担严重。今年第32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此后,医养结合成为构建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王培安认为,从实际工作来看,目前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四大问题。首先是法律制度和制度支持有待完善。目前中国亟需在借鉴国际经验和地方试点基础上建立符合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保护医疗护理和生活护理在内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其次,需要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医养结合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其三是医保政策有待进一步衔接。其四是专业护理人员缺口较大,亟待加快培养。据了解,目前卫计委已联合民政部在全国确定90个国家级医养结合的试点城市,力求通过先行先试产出一批可持续可复制的政策措施和创新成果,探索符合国情的医养结合模式。(来源: 第一财经·民生)4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2016.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