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外国文学史上半期考试重点

2023-10-25 来源:易榕旅网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一般认为是吟颂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这两部史诗描写发生于公元前12世纪的特洛亚战争,各分二十四卷,反映了氏族制度趋于瓦解,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广泛的社会生活,塑造了一系列英雄形象,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艺术成就。 (1)人物形象分析 ●《伊利昂纪》

阿基琉斯:①古代英勇战士的理想形象,英勇善战;②阿基琉斯愤怒的情节展现了氏族英雄身上开始萌芽的个人意识 赫克托耳:①骁勇善战仅次于阿基琉斯;②更富于集体主义精神把为部落牺牲视为荣誉;③明知必然失败仍英勇奋战,视死如归,极富悲剧色彩 ●《奥德修纪》

奥德修斯:①聪明、勇敢、坚毅而又善用计谋;②对部落和和妻子的深厚情谊不为艰难险阻和荣华富贵所动摇;③在争夺和维护私有财产的斗争中狡猾多智、善用计谋,反映了早期奴隶主的主要特点 (2)艺术特色:

①贯穿这两部史诗的共同思想是热爱现实,肯定人生的奋斗精神,强调对人生采取积极的态度。虽有神参与战争,但英雄们依然以自己的力量夺取胜利,甚至敢于通神进行较量,并将其击败;

②结构巧妙,布局完整。《伊》从十年战争中截取最后51天,以阿基琉斯的愤怒贯穿全诗具体描写也只集中在4天的激战,从而突出了歌颂英雄主义的中心思想;《奥》以奥德修斯返乡为主线,以其为求婚者所纠缠,其子外出寻夫为副线。两线并行,时有交错,烘托出主人公返乡的急迫与消除家庭隐患的焦急心情;

③塑造了众多既有共性又富个性的英雄人物,采用直接描写(阿基琉斯、赫克托耳)、侧面烘托(海伦)等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时,很少心理描写,多用动作和语言描写人物性格; ④用自然质朴的口语写成,诗中比喻丰富多彩,贴切生动,新鲜自然而又奇特,形成了“荷马式比喻”; ⑤多用重章叠唱手法,适于吟诵,感染力强。 (3)局限性:

①由于形成于人类的幼年时代,往往把人的行为及其成败归结为神的意志; ②史诗带有明显的贵族阶级的观点 ●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 ●索福克勒斯——“戏剧艺术的荷马

●欧里庇得斯——民主倾向最强的剧作家、“舞台上的哲学家” ●“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

《鸟》——流传至今唯一以神话幻想为题材的喜剧作品(欧洲文学中最早的乌托邦思想的表现)

骑士文学:盛行于11—12世纪的西欧,反映了骑士阶层的生活理想。其主要内容多表现骑士为了赢得贵妇人的爱情而冒险,也有不少锄强扶弱和为宗教信仰去冒险的情节。往往体现出不顾基督教的禁欲主义,追求文化和生活享受的倾向。法国是骑士文学最兴盛的地方,主要体裁有抒情诗和叙事诗(诗体传奇)。前者的中心是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后者则为北方骑士文学的主要成就。骑士文学也表现出一定的反封建精神。

城市文学: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出现于10—11世纪的欧洲。它与教会文学不同,在内容上现实性极强,在风格上也生动活泼,主要使用讽刺手法。城市文学的出现,对于中世纪文化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在文学样式上,城市文学也有新的创造,产生了韵文故事、讽刺故事诗等新型体裁。作者主要是城市里的街头说唱者,作品取材于现实生活,表现市民阶级的机智和狡猾,讽刺专横的贵族、贪婪的教士和凶暴的骑士。代表作品有《列那狐传奇》等。 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也是这一时期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主要内容表现在:用人权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在政治思想上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其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理性精神来自古希腊罗马文化,其平等、博爱的思想来自基督教精神,因此人文主义可以说是古代文化与中世纪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一、人文主义思想的内容

(一)用人性反对神权;(二)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四)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二、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特点

(一)这一时期的文学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教会色彩;(二)这一时期的文学在现实主义方法的运用上更加自觉更加成熟;(三)这一时期是欧洲主要国家的民族文学诞生的时期。

七星诗社:指16世纪中期在法国由7个出身贵族的人文主义作家组成的一个文学团体。龙沙和杜贝莱是其中的领袖人物,由杜贝莱执笔的《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1549年)是七星诗社的宣言书。七星诗社在两方面对法国文学作出了贡献:第一,为法兰西语言的丰富和纯洁作出了贡献;第二,在诗歌理论方面,提出要创造法兰西自己的大型史诗和能语希腊罗马文学比美的民族文学,在诗歌风格上,提倡自然朴实,反对矫揉造作,要求韵律和谐响亮而富有变化。大力提倡亚历山大诗体,认为它最能代表法国诗歌的特色。 (四)西班牙文学

●流浪汉小说:产生于16世纪中叶,它受中世纪市民文学的影响,以城市下层人物的活动为中心,以人物流浪史的形式,幽默俏皮的风格,简洁流畅的语言,广泛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小说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描写主人公的所见所闻,对欧洲近代长篇小说产生深远影响。代表作为西班牙无名氏的《小癞子》。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1.人物形象分析

堂吉诃德:①堂吉诃德追求正义与理想,醉心于铲除人间罪恶,且崇尚知识和人性,闪烁着人文主义的光辉,体现了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以及对现实的批判态度; ②但堂吉诃德又集清醒与糊涂、睿智与癫狂于一身,构成了其性格的复杂和矛盾性。这正是处于新旧交替时代西班牙社会现实矛盾的反映,同时也是作者人文主义理想与西班牙社会现实的矛盾及人文主义弱点的反映

桑丘:①桑丘的贫困处境反映了西班牙农民的现实状况,其特点是讲求实际、头脑清醒、生性机敏、有衡量得失的聪敏; ②另一方面他眼光短浅、愚昧、轻信、狭隘自私。这些弱点在跟随主人游侠过程中逐渐丧失,而西班牙农民机智善良和乐观精神在他身上放出光辉; ③桑丘当“海岛”总督的经历,显示了其超凡的才能和人文主义光辉,但任无法逃脱被玩弄的命运,充分表明了人文主义理想与黑暗现实的矛盾。 2.艺术特色

①现实主义描写在小说中占统治地位。《堂》的情节看似荒诞不经,实则隐含着作者对西班牙现实关系深刻的理解和概括。作者采用讽刺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现实与幻想结合起来,表达对时代的见解;②讽刺手法的运用。以多重讽刺视角描写生活和塑造人物,深刻鞭挞了当时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和骑士小说的矫揉造作;③借用骑士小说体裁。戏拟骑士小说的写法和口吻,以主仆游侠历程为主线穿插一些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故事,加深了主题的深度与广度 (五)英国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顶峰 ●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

●莫尔:《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的最初著作之一 ●斯宾赛——“诗人的诗人”:《仙后》

大学才子派:系指以马洛为首、包括格林、基德、•李雷在内的人文主义诗剧派别。他们都受过大学教育,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精通西欧各国的文艺复兴文学,对戏剧颇有创新,从而为莎士比亚戏剧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哈姆莱特》

⑴人物形象分析:哈姆雷特:①悲剧主人公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他深受人文主义思想影响,对“人”的价值和意义抱有美好的看法。但家庭的悲剧和和黑暗的现实使其人文主义理想破灭;②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他不相信暴力和群众,只是孤军奋战,终于抱恨死去

⑵艺术特色 ①出色的情节安排。首先,全局以哈姆莱特为父复仇为主线,以雷欧提斯和小福布斯拉丁为复线,三条线相互联系,又彼此衬托;其次,描绘的生活面很广阔;再次,突破古典戏剧的清规戒律,把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结合在一起 ②人物众多而又各具特点。通过对比来突出主人公性格,充分利用“独白”来揭示主人公的内心活动,使之性格更加深刻和丰富。 ③语言丰富而富于形象性。按照任务的身份与处境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语言,还善于运用比喻、隐喻等形象化的语言。

“巴罗克”文学:“巴罗克”原是葡萄牙语,是正其和奇妙的意思。在文学上是指夸张繁艳的藻饰,鲁殿灵光,花团锦簇的风格。巴洛克风格文学惯用的主题是宗教的狂热,人类在上帝的残酷威严面前无能为力;常用极端混乱、支离破碎的形式,表现悲剧性的沮丧;用夸张、雕饰的辞藻,冷僻的典故,谜语似的词汇来玩弄风雅。巴罗克文学十分复杂,思想倾向并不一致,只是作为一种风格流行一时,以意大利的马里诺派、西班牙的贡哥拉派、英国的玄学派为代表。 古典主义:17世纪产生于法国、•流行欧洲达两个世纪之久的一种文艺思潮,因其以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学为典范而得名。作为法国专制王权的产物,古典主义在政治上拥护王权,维护国家统一;在思想上崇尚理性;在艺术上提倡摹仿古典,重视规则。

1.特点:①具有为君主专制王权服务的鲜明倾向性; ②注重理性; ③模仿古代,重视格律

“三一律”:又称“三整一律”,是欧洲17世纪古典主义戏剧的重要规范,指时间、地点、情节三者的单一:一出戏只演一件事(情节单线索),剧情必须发生在同一地点,一昼夜之内。三一律可以便戏剧的情节高度集中,结构紧凑,矛盾突出;但到了后来则成了束缚戏剧创作的清规戒律,终于被浪漫主义赶下历史舞台。

●莫里哀

○《堂·璜》:人物性格复杂,情节发生地点多次转移,并不遵守三一律,是莫里哀剧作中独具一格的作品。 ○《恨世者》:诗体喜剧。把贵族社会的丑态写得淋漓尽致,在语言艺术方面达到了莫里哀的最高成就。全剧严格遵守古典主义法则,没有插科打诨式的笑料,被认为是“高级戏剧的典范”。

○《悭吝人》:最早揭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金钱如何破坏温情脉脉的家庭关系的作品之一。

莫里哀用夸张讽刺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阿巴贡这个典型的资产阶级守财奴形象。他爱财胜过一切,金钱是他的命根子,金钱泯灭了他的良心,父子之情、天伦之乐,全部淹没在金钱至上的冷酷之中。阿巴贡成了“守财奴”“吝啬鬼”的代名词。

○《乔治·唐丹》:是一部讽刺资产阶级的喜剧,揭露他们向上爬的虚荣心理。 ○《伪君子》 ◆人物形象分析

◎达尔杜弗:①他是17世纪法国封建贵族和教会势力的化身,是一个假虔徒、伪教士的典型。贪食贪睡贪财贪色是他的本性,上帝是他的工具,虚伪是他的手腕;②这个形象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与普遍性,人们从生活中的宗教界人士以及冒险家身上不难看到他的影子,这个形象的塑造体现了作者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民主倾向;③达尔杜弗成了“伪善者”的同义语,他跨越国界,飞渡时空,是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 ◎奥尔恭:①王权的支持者;②对于宗教的狂热使他受到达尔杜弗的欺骗而变得十分愚蠢③思想保守,害怕进步思想

◎桃丽娜:①身为女仆却头脑清醒,目光敏锐,最早是破达尔杜弗的伪善;②既反对奥尔恭的专制作风又痛恨达尔杜弗的伪善;③敢于斗争,积极支持年轻人争取婚姻自主,反映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 ◆主题和艺术特色:

《伪君子》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民主倾向。对宗教伪善的欺骗性与危害性的揭露与鞭挞,就是剧作的主题。①在艺术上渗透了古典主义的“三一律”原则。情节单纯集中,自始至终都是为了表现达尔杜弗的虚伪与欺骗;时间在24小时之内,地点在奥尔贡家的客厅; ②全剧结构严整紧凑,喜剧冲突集中,层次分明,中心人物的基本性格鲜明; ③喜剧还有机地综合了多种戏剧因素。如民间闹剧的因素、风俗喜剧的因素、悲剧因素;

④剧中人物的语言高度个性化。达尔杜弗的语言矫揉造作,堆砌辞藻,长篇大论地玩弄教义,符合他伪善的性格。桃丽娜语言犀利、明快、生动、朴素,显示出她爽朗的性格和来自民间的智慧。

感伤主义:出现在18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末的英国。当时候英国产业革命之后,出现很多社会弊病,人们对资产阶级政权感到失望,但又无可奈何,便将许多不满与无奈投诸于艺术,由此产生一股新的文学潮流,由斯泰恩的小说《感伤的旅行》而得名。感伤主义文学在形式上注重心理感觉,因此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的先驱,也是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源头,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狂飙突进 :18世纪70─80•年代德国发生的第一次全德性质的文学运动,因青年剧作家克林格尔的同名剧本而得名,其代表为歌德、席勒、赫尔德、瓦格纳等。这一运动在政治上追求自由,反对专制暴政;在文学上崇尚感情,反对古典主义,歌颂自然。“狂飙突进运动”具有强烈的反叛激情,但由于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局限,到80年代中便衰落了。 (赫尔德:狂飙突进运动的理论家和精神领袖)

●歌德○《浮士德》(欧洲的四大名著:歌德的《浮士德》、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1.浮士德精神

浮士德的形象深层的哲学涵义。这主要表现在著名的“浮士德难题”以及面对这种困境所表现出来的“浮士德精神”上: ①歌德以深刻的辩证法意识揭示了浮士德人格中的“肯定”和“善”的因素同“否定”和“恶”的因素之间的矛盾冲突,以乐观主义的态度表现了浮士德永不满足,不断地克服障碍、超越自我,“不断地向最高的存在奋勇”前进的可贵精神; ②“浮士德难题”其实是人类共同的难题,它是每个人在追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时都将无法逃避的“灵”与“肉”,自然欲求和道德灵境,个人幸福与社会责任之间的两难选择。这些二元对立给浮士德和所有人都提出了一个有待解决的的内在的严重矛盾。在《浮士德》中,这一矛盾贯穿了主人公的毕生的追求,体现为浮士德的内心冲突和他与靡非斯特的冲突的相互交织; ③不断追求,自强不息,勇于实践和自我否定是浮士德的主要性格特征,这使他免遭沉沦的厄运,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和理想。对善恶辩证关系的展示,揭示了人类正是在同恶的斗争中克服自身的矛盾而不断取得进步的深刻道理。

2.人物形象分析

浮士德:浮士德自强不息、追求真理,经历了书斋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业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高度浓缩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期几百年间德国乃至欧洲资产阶级探索和奋斗的精神历程: ①浮士德走出阴暗的书斋,走向大自然和广阔的现实人生,体现了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直到“狂飙突进”运动资产阶级思想觉醒、否定宗教神学、批判黑暗现实的反封建精神; ②浮士德与玛甘泪的爱情悲剧,则是对追求狭隘的个人幸福和享乐主义的利己哲学的反思和否定; ③从政的失败,表明了启蒙主义者开明君主的政治理想的虚幻性。与海伦结合的不幸结局,则宣告了以古典美对现代人进行审美教化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幻灭。

④最终,浮士德在发动大众改造自然,创建人间乐园的宏伟事业中找到了人生的真理。从中我们不难看到18世纪启蒙主义者一再描绘的“理性王国”的影子,并依稀可闻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呼唤未来的声音。 3.艺术特色

《浮士德》具有庞大的艺术结构,其中包括古往今来的各种人物和各种场面,构成一幅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 ①采用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②采用了多种多样的诗歌形式,以便更好的描写环境,烘托气氛,塑造形象; ③善于运用矛盾对比的方法来安排场面,配置人物; ④内容庞杂艰深,大量运用典故和象征手法,致使作品晦涩难懂

浪漫主义文学:是出现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一股文学思潮。英国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一方面刺激了人的精神个性觉醒,另一方面又使人们对现实产生失望,在这个大背景上,出现了一大批作家、诗人,他们打破了传统古典主义的束缚,着重抒发个人感受和体验,歌颂大自然,喜欢异国情调,在诗歌、小说、戏剧各领域均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代表作家有雨果、拜论、普希金等。 一、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一)浓重的感情色彩,自由的思想抒发,强烈的个性张扬是浪漫主义文学一个最突出、最基本的特征;

(二)浪漫主义文学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对大自然的歌颂。由于对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厌恶,对庸俗丑恶现实的反感,雄伟瑰丽的大自然和远方奇异的情景,便成为浪漫主义作家寄托自由主义思想之所在。在他们的笔下,大自然的美和崇高往往同城市生活的丑恶鄙俗形成强烈的对比,一些非凡的人物往往出没在大自然中间或奇异的和具有异国情调的环境里。

湖畔派: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诗派,包括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他们都喜欢歌颂大自然,描写淳朴的乡村生活,厌恶城市工业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由于他们曾经隐居远离城市的昆布兰湖区,由此人称湖畔派三诗人。

拜伦式英雄:在拜伦的《东方叙事诗》中,出现了一批侠骨柔肠的硬汉,他们有海盗、异教徒、被放逐者,这些大都是高傲、孤独、倔强的叛逆者,他们与罪恶社会势不两立,孤军奋战与命运抗争,追求自由,最后总是以失败告终。拜伦通过他们的斗争表现出对社会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同时反映出自己的忧郁、孤独和彷徨的苦闷。由于这些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因此被称作拜伦式英雄。

雨果美丑对照原则:在《克伦威尔序言》中,雨果提出了著名的“美丑对照原则”。其主要内容:大自然中美丑并存;艺术想要取得好的效果,就应该通过强烈的美丑对照,同时采取艺术的夸张,于是“渺小变成了伟大,畸形变成了美好”。他的《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面人》等代表作都是对该原则的杰出实践。 ○代表作《巴黎圣母院》(第一部长篇小说): 1.人物形象分析

①爱斯梅拉尔达是作者理想中“美”的化身。

②伽西莫多是作者理想中“恶”的化身(外表令人恐怖、滑稽)。作者根据“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的美学原则创造的人物形象。

③副主教克洛德是宗教恶势力的代表。他道貌岸然,内心阴险毒辣。

2.艺术特色:运用对照方法:①人物自身(外表,内心)伽西莫多、克洛德;②人物之间:伽西莫多、克洛德; ③两个阶级、两种朝廷:路易十一、平民王国。

○《悲惨世界》(人道主义思想;主要人物:冉阿让、芳汀、小柯塞特。)

A雨果代表作《悲惨世界》,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①对贫苦人民的不幸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对当时社会的控诉。 如:冉阿让被监禁19年的罪行“只不过是偷了一块面包”;芳汀从一个天真善良的姑娘,被迫害成流落街头,终因贫病交加而死的妓女。 ②以满腔热情歌颂了共和党人的英勇斗争精神,表达了他的人道主义理想。 小说通过米里哀主教和冉阿让宣扬了以“仁爱”、“慈善”为中心的人道主义。米里哀主教是雨果理想中善的化身,收留冉阿

让以仁慈感化他,使一心要报复社会的冉阿让变成了一个乐善好施、广施济贫的市长。 ③谴责了资产阶级的法律。现存法律是低级法律,使罪犯重复犯罪,而人道主义才是高级法律,使罪弃恶从善、终止犯罪。 ④塑造了人道主义最高理想“冉阿让”。 如冉阿让被米里哀主教感化后,也像主教一样以德报怨,终使沙威“人性”复活,最后精神崩溃而投河自杀。 ⑤人道主义的局限性:借人道主义感化统治阶级的矛盾,这是不可能的、是腐蚀剂。

B.艺术特色:①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是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小说中很多内容闪烁着现实主义的光辉,如冉阿让被迫害的经历,芳汀的悲惨命运,滑铁卢战役等都写得比较真实。而对冉而让、沙威和德纳第等人物的塑造以及众多戏剧化情节的安排则又体现出浪漫主义色彩; ②《悲惨世界》风格上的另一特色是它的政论性。雨果力图把作品变成社会讲坛,不断亲自表达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③小说的语言表现出雨果的特色:高昂、激动和热情,经常运用多义词,富有隐喻性,有的句子类似成语格言。从而使作品具有崇高的史诗风格。 ○悲剧《艾尔那尼》引起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决战,最终浪漫派取得胜利 ○《克伦威尔序言》——浪漫主义的理论纲领

现实主义: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自然科学实证哲学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确立,欧洲逐渐形成一种比较冷静务实的社会心理。文学上,浪漫主义逐渐衰退,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用人道主义批判社会弊病和人性缺陷,追求细节真实性,塑造典型性格,逐渐成为作家们的主要倾向。20年代,斯丹达尔率先提出现实主义的文学纲领,后经巴尔扎克、俄国的别林斯基的进一步发展,形成理论支柱。创作上各国出现一系列大作家,大作品,在19世纪成为主要的文学潮流。

一、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一)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的反映生活;

(二)现实主义文学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三)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

(四)现实主义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

●斯丹达尔——“人类心灵的观察家”

○文艺论著《拉辛与莎士比亚》阐明其现实主义文论观点,是第一部现实主义的宣言书。 ○《红与黑》——标志着批判现实主义的真正开端 1.思想内容。

①斯丹达尔的长篇小说《红与黑》以于连的遭遇为线索,以维立尔市,贝尚松神学院和巴黎木尔侯爵府为活动舞台,形象地展示了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和错杂的阶级矛盾。 ②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贵族、教会的黑暗和罪恶。 ③辛辣地嘲讽了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本质,表现了强烈的政治倾向。

2.人物形象分析:斯丹达尔的长篇小说《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于连是法国复辟王朝时期个人奋斗者的典型。

①于连的阶级地位和所受的教育,决定了他的英雄主义热情和虚荣心。 出生地位低下,于连很早就形成了一种反抗和仇恨贵族大资产阶级的心理。爱读书身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培养了他的平民崇拜拿破仑,希望自己能建功立业,然而封建等级制使他希望破灭;而后他看到教会盛极一时,他投靠了教会,于连以虚伪为武器、以反抗和投协为手段,开始了个人奋斗式的道路。 ②于连的性格是矛盾的。受压后就反抗,当个人名利得到满足后就妥协、投降。 在德•瑞拉市长家做家庭教师,具有平民意识的他应聘的条件是和主人桌吃饭,显示出反抗的精神。在贝尚神学院,逐渐成了一个和教会同流合污的野心家。在木尔侯爵府:于连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忠心为侯爵效劳、和侯爵女儿玛特儿恋爱、结婚最终得到了一份颇丰的地产和官衔。 ③于连的平民阶级意识并未完全泯灭。入狱后,他开始反省,认识所走的道路的虚伪和痛苦。法庭演说是于连对贵族大资产阶级的谴责和对社会的抗议,也是他反抗精神的爆发和悲剧命运的总结。 ④人物形象的局限性。他的行动是个人盲目的,他的反抗具有极大的动摇性,一旦个人的追求满足后就妥协投降。 3.艺术成就 斯丹达尔的《红与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①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典型材料,通过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来反映时代特征。 小说通过了3个典型环境(维立叶尔、贝尚松神学院、巴黎)中个人奋斗的悲剧过程,揭露了复辟时期大革命的深刻影响,资产阶级的压迫、平民的反抗、贵族和社会的腐败统治等时代特征;又说明了个人奋斗在专制特权社会中失败的客观真理

②特别善于把握和分析人物心理。 于连收到玛特儿小姐约他半夜来的信时的心理活动。他即高兴又怀疑,即犹豫又自责心理活动互相冲突,揭示了他内心的冲突和感情的瞬间变化,突出了他的性格。(“要准备战斗”)

③情节紧凑、结构严谨。 以于连的个人奋斗史为“经”,以他和德•瑞娜市长夫人、玛特儿小姐恋爱生活为“纬”。 经纬交织、条理明晰。三个典型环境的转换衔接自然顺畅,出场的人物都与主人公有关。人物、情节和环境都显得严整清晰,井井有条,形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巴尔扎克

○《人间喜剧》以其丰富的历史内容和典型化的创作方法,代表了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最高成就。 全部作品分为3大类: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

小说总集的主干部分“风俗研究”又分:“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事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场景”6个部分。 1.巴尔扎克的思想矛盾与创作关系。

①恩格斯评论巴尔扎克时指出:“巴尔扎克在政治上是一个正统派”、“他的全部同情在注定灭亡的那个阶级方面,为”上流社会的必然崩溃唱挽歌,但又辛辣地讽刺了“贵族男女”描写他们在资产阶级暴发户的逼攻下必然失败、毁灭,赞扬他的政敌“共和党人英雄们”。这就是小说主义的最伟大胜利之一。

②巴尔扎克之所以能自觉地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往往决定于他世界观中进步的倾向。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具有的积极作用,可以某中程度削弱作家思想中的消极部分。

2.《人间喜剧》的现实主义思想内容。 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为我们展现了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现实主义历史: ①作品深刻描写了封建贵族衰亡史。 在《古物陈列室》和《农民》中:作者通过描写资产阶级和贵族间的矛盾,来揭露封建贵族必将灭亡的客观历史规律。 名门贵妇鲍赛昂夫人的盛衰史和贵族阶级的盛衰史紧密相联;《高老头》中她情场失意,被资产阶级小姐击败逼迫离开巴黎,是贵族厄运的写照;《弃妇》中男爵卡斯顿经不起金钱的诱惑,抛弃了她。贵妇人再次受到社会的弃绝,就这样资产阶级妇女靠金钱击败了贵族妇女并代替她们活跃于上流社会。 ②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发家史。 作者通过一系列本质相同而形象各异的资产阶级人物真实地再现了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如: 高利贷者》中的高布赛克是单纯的高利贷者,不懂商品的流通和资本的周转。 《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懂得在流通中使资本增值。 《纽沁根银行家》中纽沁根是交融资产阶级的典型,不仅懂得怎样获得高利润,还会制造谣言、假象等。

③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金钱罪恶。 《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不让女儿爱破了产的查理,断送了女儿的青春。被查理抛弃,使她即遭到金钱关系的摧残,又受到金钱关系的毒害,罪恶,是其父的牺牲品。 ④对共和主义者的赞美和对社会理想的探索。 对共和主义者即不完全理解他们的思想实质,但又看不到他们是高尚品德的人,如: 《幻灭》中的克雷斯蒂安、《农民》中的尼雪龙艺术形象虽不够丰满,但描写他们的精神却十分突出。 ○《高老头》

1.主题思想 巴尔扎克创作的小说《高老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

①小说真实地反映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资产阶级暴发户对封建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子爵夫人告别巴黎)。 ②小说描写资产阶级凭借金钱和财富的力量打败封建贵族。揭露了金钱的罪恶,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③小说揭露了与资产阶级野心家极端利己投机取巧完全不同的诚实的个人奋斗之路。 2. 人物形象分析

(1)高老头父爱悲剧的社会意义 巴尔扎克的小说《高老头》中的高老头是一个具有浓厚封建宗教观念的商业资产者的典型。 ①高老头爱女儿十真诚的,但只懂得用金钱培养女儿对父亲的爱,用金钱维系父女之间的感情使她们成为自私自利的拜金主义者,使自己成为拜金主义的牺牲品。②他的悲剧是一个通晓资产阶级生意经却不通晓资产阶级人生哲学的资产者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是封建宗法制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这一新旧交替时期社会现象的反映。他的父爱反衬出女儿的无情无义,他的人性反衬出社会的残忍。有力地控诉了金钱败坏道德,腐蚀社会的罪恶,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化。特别是家庭关系金钱化的可悲景象。

(2)拉斯底涅的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巴尔扎克的小说《高老头》中的主人公拉斯底涅是复辟王朝后期到七月王朝时期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野心家的典型。小说描写他由一个没落贵族子弟腐化成资产阶级野心家的典型过程。他的性格发展有三个阶段: ①他到巴黎上大学,想通过勤奋努力,刻苦攻读争取一番功名。但是经不起上流社会的诱惑;②年的巴黎生活使他看清了社会的本质:法律和道德对有钱人无效,财产才是金科玉律。于是他决定不顾一切地往上爬; ③经过鲍赛昂和伏脱冷夫人两位人生导师的教唆,拉斯底涅开始了明显的蜕变。使他进一步认识到金钱的重要作用和利己主义社会本质; ④高老头的苦难和死亡,最后完成了他的社会教育。当他埋葬了高老头后,埋掉了最后一点人性。这曾清白的青年,已堕落成向财富和权势进攻的资产阶级野心家。

意义:小说通过拉斯底涅的演变,反映了贵族阶级的衰亡和资产阶级的兴起,揭露了金钱的罪恶及其对健康人性的腐蚀。

3.艺术特色 ①结构精致,情节富有戏剧性。 小说围绕拉斯底涅向上爬安排情节,有主有次、多情节、多故事。拉斯底涅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其它人主要围绕他的性格形成而展开的。伏脱冷完成了教育的使命后被捕;鲍赛昂夫人完

成任务后隐退;高老头的悲剧促进了他性格的最后形成。 ②从现实的精致观察进行精确生动的典型环境的描写。 对典型环境的描写为人物性格发展提供依据。如伏盖公寓的颓废、寒酸与上流社会灯红酒绿形成强烈的对比,刺激出拉斯底涅向上爬的野心,形成了典型环境相适应的典型性格。 ③广泛地运用了对比的原则。

如高老头对女儿的溺爱与泰伊番将女儿赶出家门;高老头的痴情与女儿的绝情,从中引出抑恶扬善的教训。(人物对比) 上流社会和伏盖公寓下层社会对比,刺激了拉斯底涅的野心,揭露了贵族表面兴盛和资产阶级暴发户的粗俗。(环境对比) ④语言多姿多彩、比喻深刻。 人物语言充分个性化:如伏脱冷语言锋利、充满强烈味、赤裸裸一针见血;高老头的语言中充满对女儿的痴情。 比喻:高老头没钱是遭到女儿们的遗弃“就像柠檬榨干了”,她们“把剩下的皮扔在街上”。 ⑤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如高老头的父爱持久不变;同为野心家拉斯底涅涉事不深,伏脱冷老谋深算。

●戈蒂耶——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 ●波德莱尔——象征主义的先驱 ○《恶之花》 一、分析《荷马史诗》的艺术成就?

史诗时代还是人类的童年期,但是这《荷马史诗》却达到了当时历史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惊人的水平。① 结构的巧妙和完整。《伊利亚特》一开头就交代说:“阿基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全篇围绕着他的发怒和息怒这一情节线索来组织材料,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选取精彩的战争部分来描写,有利于突出史诗所要歌颂的英雄主义思想,也有利于塑造英雄人物。主要情节好比是史诗的主干,在这个大的支架当中,史诗还包含有很多插曲。约占全诗的2/3,主干与插曲相结合的方法,使得整个诗篇像一棵大树,主干分明、枝叶繁茂,更显得宏伟丰满。②史诗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法是把人物放在一定的情势中,以夸张的手法和色彩浓重的诗句,具体地描绘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他的性格。史诗的诗句优美动听,采用六音步长短短格的诗体,不用尾韵,节奏感强,与史诗所要表现的内容是很协调的。有些手法与朗诵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成为欧洲文学史上的典范。③史诗有丰富瑰丽的想象和出色的比喻。因此全诗极富生活气息,而且五光十色,绚丽多彩。

二、但丁的《神曲》的思想内容:①《神曲》是但丁从政治上道德上探索意大利民族出路和寓言性的总结。②《神曲》在宗教性的构思中反映了中世纪晚期意大利的现实生活,而且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反教会的倾向。③是中世纪文化的总结,是人文主义思想的最初的萌芽。

三、《堂吉诃德》对欧洲小说的贡献,为什么说它是具有划时代意义?

《堂吉诃德》在欧洲小说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总结了中世纪以来长篇叙事作品的成就,又为近代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欧洲文学做出巨大的贡献。①它摧毁了骑士文学,同时又继承了骑士文学的成就,吸收了流浪汉小说、英雄史诗等其他方面的成就,创造了新型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②描写生活极其广泛,但不像流浪汉小说那样,随着主人公的足迹,到一个地方写一个地方,而是注意环境的选择和典型概括。小说比较集中描写了客店和贵族城堡,当做环境的交叉点,出现多种人物引出各种事件。③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是用夸张和反复的手法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五、分析《哈姆雷特》思想的进步性与弱点:悲剧主人公‘哈’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形象。进步性:对人抱有美好的看法。认为‘人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爱情、友谊,‘哈’不但抱有美好的理想,本人还多才多艺都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是一个具有先进思想和美好品德的青年。弱点:他在剧中第一次出现,就表现了他的忧郁。这并不是他的天性,导致忧郁的原因客观上讲,是由于反动势力的过于强大;他所代表的人文主义思想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他的思想局限更突出地表现在他脱离群众,孤军奋战,只依靠个人的力量来完成改造社会的巨大任务,此外,他身上还存在不少旧思想的重担,这也束缚住他的思想和行动。

六、莎士比亚化戏剧创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莎士比亚对戏剧艺术的突出贡献、莎突出的艺术成就体现在哪些地方、莎士比亚化)

他的剧作是欧洲戏剧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①内容具有极强的写实性,题材绝大部分取之于现成的材料或剧本,反映时代的精神与风貌,注入了时代的灵魂,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② 他的戏剧能通过丰富生动的情节来反映现实生活。这种“福斯塔夫式的背景”为刻画主人公形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典型环境。③ 表现了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④他在一部戏中把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能够很好的结合在一起。⑤描绘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他笔下的人物性格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有重大的贡献。⑴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时候,常常 由某一种意向、某一种情欲占主导倾向。⑵塑造人物的性格在不断地变化发展,处在内外两种矛盾及内心冲突之中。⑶莎善于在人物对比中突出主人公的性格,采用独白手法。⑷在文学语言的运动上,语言丰富多彩,词汇量非常大,剧本主要是用诗体写成,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谓的“莎士比亚化”。

七、分析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

古典主义作为一种方式文艺思潮,仍有其共同特征。①在政治上拥护王权,维护国家统一,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对王权的态度也存在矛盾。②另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它的唯理主义。③ 在艺术创作上提倡师法古人,模仿古典,遵循一定的规则。④此外,就是提倡‘三一律’,即时间、地点、动作的三个统一,同一事件,事件发生在同一地点,剧情包含的时间只能在二十四小时之内。

八、莫里哀《伪君子》的艺术特色?

在艺术上,《伪君子》是按照古典主义的“三一律”写成的;是一出典型的性格喜剧;全剧的结构严整紧凑、层次分明。根据戏剧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部分;这部作品独特之处还在于它的戏剧冲突本身带有许多悲剧性的因素。 十、《浮士德》的艺术特点:《浮士德》具有庞大的结构,宏伟的构思,包括古往今来的种种人物各种场面,构成一幅千变万化、包罗万象的历史画卷。①显著特点是现实因素和幻想因素互相交织,现实主义手法和浪漫主义手法的巧妙结合。②丰富多样、变化多端的诗歌艺术手段。③善于运用矛盾对比的方法来配置人物,安排场面。浮士德与靡非斯特之间的辩证关系更是贯穿全剧。在各种场面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光明与黑暗,崇高与卑劣等等,通过这样的对比,使得诗中描写的美好事物更加鲜明突出。

十一、浪漫主义文学特征:浪漫主义作家在思想上和政治上立场并不相同,风格各异,但是在艺术上具有共同的特征。⑴浪漫主义文学着重表现作家的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具有主观性、重理想重感情的本质特征。⑵ 浪漫主义文学将大自然和资本主义文明对立,着力于歌颂大自然。受卢梭的“返回自然”和泛神论的影响。⑶浪漫主义作家重视民间文学。⑷浪漫主义作家喜欢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好写中世纪和异国题材,曲折离奇的情节,塑造非凡的传奇性的人物形象。

十二、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三十年代最早在法国出现。①现实主义要求作家真实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这和浪漫主义作家通过主观折射来反映社会不同。反映生活的真实性也成为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个基本特征。往往从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取材,用平凡的题材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广阔生活,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②强烈的暴露性和批判性。③人道主义思想。它的矛头主要指向贵族资产阶级的统治,金钱的罪恶,社会上种种恶行败德,以及资本主义制度,它同情受侮辱受损害的弱者,主张宽恕、仁爱,赞美自我牺牲。反对无产阶级暴力革命,宣传抽象的人类爱和改良主义。④第四个特征是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现实主义作家认为人是社会的产物。在代表作中把人物性格和时代、社会环境结合起来描写,最突出的是个人反抗社会、个人奋斗的典型。如司汤达《红与黑》中的于连,马尔扎克《高老头》中的拉斯蒂涅。。

十四、《红与黑》的艺术特色:《红与黑》是第一部真实地反映法国当代社会风貌的现实主义杰作,具有现实主义文学共有的艺术特征。也体现司汤达独特的艺术风格。① 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②司汤达认为写人物不仅要描写他的肖像,更重要的是要描写心理,通过展现他们的内心世界来刻画他们的性格。③具有完整严密的结构,以于连生活史为主线,随于连向上爬的过程自然地分成三个部分,反映社会的各个方面。 十五、《人间喜剧》的社会历史内容:

①写封建贵族的衰亡史。如《高老头》中的鲍赛昂夫人的衰亡。②写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如《高利贷者》的高布赛克是早期资本家的典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老葛发家的方式比前者进了一步,是著名的资产者典型。《纽沁根银行》的银行家纽沁根的发家史是典型的金融资产阶级的发家史。③揭露金钱的罪恶和资本主义 人与人之间冷酷的金钱关系。如《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郎台除了钱,六亲不认,生活吝啬。④对共和主义者的赞美。⑤对理想社会的探索。

十六、《人间喜剧》的现实主义特征?

① 把小说创作提高到社会研究和历史哲学的高度。②运用典型化的原则,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巴尔扎克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很重视对环境的描写;除了采用描写肖像、语言和等多种手法来塑造人物以外,特别是把欲望作为人物性格的特征,用夸张和手法来突出代表该人物性格特征的情欲,让他们在这种欲望支配下活动。③从经济角落去反映社会变革和阶级关系。

十八、《悲惨世界》的艺术特点:⑴主要表现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紧密结合。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明显地表现出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典型特点。小说的情节基本上是浪漫主义的,离奇之处不少,巧合巧遇很多,且富有戏剧性。⑵除了浪漫主义的因素外,还有着明显的现实主义成分。如冉阿让的一生,芳汀的悲惨命运,珂赛特普痛苦的童年等都写得比较真实,闪烁着现实主义的光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