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对现代医学模式下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方向的几点思考

2024-02-06 来源:易榕旅网
对现代医学模式下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方向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19-01-20T19:52:43.170Z 来源:《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第10期 作者: 苏炯升 卢锦华

[导读] 通过系统回顾康复医学发展史、康复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细致分析具有不同特点的康复治疗服务对象

1.长沙医学院临床学院2017级康复治疗1班 湖南长沙 410219;2.长沙医学院临床学院康复医学教研室 湖南长沙 410219

【摘 要】通过系统回顾康复医学发展史、康复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细致分析具有不同特点的康复治疗服务对象,在现代医学模式的大环境下,本文提出了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的三个方向。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要求康复治疗师能熟练掌握相关治疗手段,这样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并且能简化康复治疗师的分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康复治疗师在康复团队中比例失调的状况。 【关键词】现代医学模式;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方向

随着现代人们医疗观念的转变,医学模式作为医疗实践的指导思想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康复治疗学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也应作出一定的调整,以符合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 1.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简述

Lengle认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将考虑到病人和疾病的各种情况。医生的任务是解释导致一个人因焦躁不安和功能紊乱而寻求医学帮助的原因,使其适应病人的角色并接受患病状态。医生必须权衡社会、心理、生物因素之于病人的焦躁不安和功能紊乱的相关性,同时考虑病人接受或不接受患病状态及其在治疗上的合作责任方面的问题。”在这个主要从诊疗方式的角度做出定义中,恩格尔主要说明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一种整体的综合的而非单一的孤立的诊疗方式,需要将各种牵涉因素,特别是生物医学模式所忽略的心理、社会方面囊括进来[1]。 2.康复简述

2.1康复基本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将康复定义为“采取一切措施以减轻残疾带来的影响并使残疾人重返社会。”“康复不仅是指残疾人适应周围的环境,还包括调整残疾人的周围环境和社会条件以利于他们重返社会[2]。” 2.2康复医学基本概念

康复医学是具有独立的理论基础、功能测评方法、治疗技能和规范的医学应用学科,旨在加速人体伤病后的恢复进程,预防或减轻其后遗功能障碍程度,帮助病伤残者回归社会,提高其生存质量。 2.3康复治疗基本概念

康复治疗可定义为主动的、动态的过程,是帮助残疾人获得知识和技能,最大程度获得躯体、精神和社会的功能。康复治疗是最大可能地增加功能能力,将残疾与残疾降低到最低程度,从而促进活动能力和参与能力。 3.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方向 3.1传统意义下的

从国际上对康复的定义来看,康复的主要服务对象往往是“残疾人”,并帮助其回归社会。对于“残疾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给出了定义:“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包括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

在大部分人眼中,“残疾人”是一个弱势群体,与社会格格不入。即使如今各国政府都加大了社会保障力度,种种举措为残疾人提供了诸多的便利,然而这样区别对待的方式似乎加重了残疾人与非残疾人之间的隔阂,从心理上使残疾人思维固化难以改变自我定位。

所以为了应对永久性残疾的人群,要在康复工程学基础上,加大康复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并适当引入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和考证。心理模式是“人”的模式,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理念,通过心理干预,使其克服消极因素,发挥心理活动中的积极因素,调动起主观能动性,发挥机体代偿能力,使其能更早的适应社会。

而面对暂时性残疾的人群,需要进行常规的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培训,并结合中国传统治疗等手段。使其丧失的功能获得恢复或改善,能尽早重返社会。 3.2现代社会下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到如今人类的存活率已经大大提高。换句话说,除却因先天性疾病等不可抗因素导致的残疾,大部分人都是四肢健全,人体解剖结构正常的。但是社会生活的竞争压力以及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随之而来,这些都成为许多慢性疾病的潜在致病因素,如心脑血管病、消化性溃疡、糖尿病、肥胖症、神经衰弱等。

虽然许多人看起来很正常,但是并不能称之为“健康”。1947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著名的健康三维概念:“健康乃是一种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6]实际上他们大多数都处于一个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灰色地带—“亚健康状态”,其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三类:“以疲劳,或睡眠紊乱,或疼痛等躯体症状表现为主;以抑郁寡欢,或焦躁不安、急躁易怒,或恐惧胆怯,或短期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精神心理症状表现为主;以人际交往频率降低,或人际关系紧张等社会适应能力下降表现为主。即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社会交往亚健康。[3]”

大学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但其健康状态却不乐观。千人以上的调查结果均显示大学生中的亚健康状态已较为普遍,如王伟伟等对泰安市1396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亚健康者占54.1%;李玉良等对郑州市220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亚健康者占62.44%;范存欣等对广州市5所高校的1712名本科生的抽查显示亚健康者占61.74%[4]。

不难想象,当大学生们步入社会,走上各自的岗位后,依然会受到来自环境、社会、家庭及自身心理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据调查,世界上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20%的人患有各种疾病,仅有5%的人真正健康。[5]可见,亚健康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而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难免会向疾病发展。在没有发生器质性病变之前,则需要康复治疗师及时引导他们进行预防与康复,帮助他们

早日摆脱亚健康状态,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例如上班族等久坐一族人群,臀部肌肉过度放松,髋部僵硬、紧绷,平衡能力降低,容易摔倒;孕妇产后盆底肌受到一定程度地损伤,会导致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这就需要定期进行臀部肌肉训练及产后盆地康复训练,同时也要求康复治疗师有扎实的功能解剖学、康复功能评定学、肌肉骨骼康复学等相关知识的基础。 3.3未来趋势下的

医学的实践正在迅速地从信息时代过渡到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时代,而转变的后果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重新定义医学教育。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未来的医疗实践将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有专家学者指出:“新兴的医疗团队将整合人工智能的方法,一对一的医患关系将被多种形式的医患关系所取代(除医生以外还包括护士、社工、物理和职业治疗师、家庭医生、家庭成员等)。” [6] 在康复工作的主要方式—康复团队中,康复治疗师显得尤为重要。据调查,我国现有残疾人大约8千万左右,但我国的康复治疗师不足6000人,治疗师与残疾的比例不到十万分之零点四。[7]而且目前康复治疗师的职责分工过于细化,缺少掌握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两种及以上治疗手段的通用型治疗师。除此之外,未来趋势下康复治疗的服务对象不再局限于残疾病患,将扩大到亚健康人群甚至是健康人群;康复治疗师的作用也不再局限于康复治疗,将会向保健医学、运动健身等方面拓展延伸。

未来趋势下的康复治疗学人才应该做到,综合考虑个人、心理、社会等因素,以提高服务对象的幸福指数为宗旨,制定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这就要求康复治疗学人才在掌握常规治疗手段的基础上,结合保健养生的疗法,以及掌握小器械康复及徒手训练、大型器械的使用、制定营养食谱等运动健身方面的技能。 4.总结

笔者看来,在现代医学模式下对康复治疗学人才的培养方向有三个侧重点。第一,为了使暂时性残疾人群尽早重返社会,要求康复治疗学人才掌握好基本的治疗方法和手段;为了使永久性残疾人群早日适应社会,要求康复治疗学人才在掌握常规康复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还要增强康复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的学习。第二,在面对亚健康人群,为了防止其发生器质性病变,提高其生活质量,需要康复治疗学人才加强功能解剖学、康复功能评定学、肌肉骨骼康复学等相关知识的学习,能解决一些不是很严重以及部分敏感的“疑难杂症”。第三,为了提高服务对象的幸福指数,需要康复治疗学人才在掌握常规治疗手段的基础上,结合保健养生的疗法,以及掌握小器械康复及徒手训练、大型器械的使用、制定营养食谱等运动健身方面的技能。

康复治疗学是一个较为新颖的专业,而国家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纵观目前大部分高校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的专业课程,其内容跨度广、难度深,难以保证所有学生都能熟练掌握全面的理论知识及治疗手段,故无法保证人才培养的效果和质量。希望以上几点思考能为康复治疗学人才队伍的壮大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月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理论的历史与现实——以恩格尔为中心的学术史考察[J].科学经济社会,2018,36(02):18-25. [2]王宁华.康复医学概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3,9-10,25-26,72-75,91-92. [3]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4]李白坤,湛宇灿,朱继民.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干预研究现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7,23(03):177-180. [5]赵雁楠.辽宁省高校学生健康认知、评价与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冶金教育,2018(04):121-124.

[6]应明真,刘夙璇,陈晰辉,徐晓璐,徐茂锦.变革中的医学教育——从信息时代到人工智能[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26(05):721-723.

[7]刘华.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探索[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5):173+17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