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欧美一些作家借用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把人的意识比喻为流动的“河流”或“流水”的概念,认为文学应表现人的意识流动,尤其是表现潜意识的活动,而人的意识流动遵循的是“心理时间”而非物理时间,这就形成了意识流文学。其特色是采用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自由联想和内心独白的表现手法。 代表作家作品是[法]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爱]乔伊斯《尤利西斯》、 [英]弗吉尼亚·沃尔夫《到灯塔去》、[美]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等。
社会问题剧
社会问题剧指挪威戏剧家易卜生响应丹麦评论家勃兰兑斯“文学要有生气,就必须提出问题来”的号召,用现实主义方法描写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戏剧。共有十几部,著名的四大社会问题剧有《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以犀利的笔锋饱含着愤激的热情,戳穿了资产阶级在道德、法律、宗教、教育以及家庭关系多方面的假面具,揭露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和荒谬。
“我从高处看人群,看清了他们的真正本性„„”——易卜生《在高原》
“自然派”
19世纪40年代俄国形成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流派,以果戈理的创作为基础,以别林斯基的理论为指导,屠格涅夫、涅克拉索夫、冈察洛夫、谢德林、陀思妥耶夫斯基等都是这一流派的重要成员。其文学主题继承发扬了由果戈理开创的传统,特点是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批判黑暗腐朽的专制农奴制,描写下层小人物的不幸命运,具有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倾向,对俄国社会方方面面的现状予以了深刻的批判。
《草叶集》
《草叶集》是19世纪美国作家惠特曼的浪漫主义诗集,共收有诗歌三百余首,诗集得名于集里的一句诗:“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长着草。”草叶代表理想希望平等,象征发展活力,诗风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和乐观精神,《草叶集》是惠特曼一生创作的总汇,也是美国诗歌史上一座灿烂的里程碑。作品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充分反映了19世纪中叶美国的时代精神。诗人站在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立场上讴歌美国这块“民主的大地”,以民主的内容与革新的形式对美国及世界诗坛产生了深刻影响。
二、论述题
19世纪后期法国文学的主要成就(结合具体作家作品,大家可自己再看看书) 1. 批判现实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自然主义文学流行。
[法]左拉:《卢贡-马卡尔家族》 都德:《小东西》 [英]萧伯纳:《不愉快的戏剧集》:《鳏夫的房产》、《好逑者》、《华伦夫人的职业》 [苏]伏尼契:《牛虻》 [德]冯达诺:《艾菲·布里斯特》 剧作家霍普特曼:《日出之前》、《织工》 [意]乔万尼奥里:《斯巴达克斯》 [挪]易卜生:“社会问题剧”
[俄]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美]马克·吐温、欧·亨利、杰克·伦敦
现实主义深入发展下去,其科学、客观的原则得到不断强化,现实主义逐渐演变成自然主义。这一流派忽视人的社会属性,将人类看作自然界的一个简单的组成部分。福楼拜的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创作,以及左拉的小说都具有自然主义文学的特色。
左拉:他是19世纪后期法国著名作家,法国自然主义文学的主要倡导者,但是他的优秀作品往往突破了他的自然主义理论的框框,而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
《卢贡-马卡尔家族》:“第二帝国时代一个家族的自然史和社会史”
“第一,研究一个家族的血统和环境的问题„„以生理学新的发现为线索,用一种科学的方法,到那里面去挖掘。”
“第二,研究整个的第二帝国时代,„„通过各种事实和情感,并且在千万种风格和发生的时间的细节中,来描写这个社会时期。”
《萌芽》:《卢贡-马卡尔家族》的第13部小说,内容描写煤矿工人反抗资本家剥削的斗争。小说中的罢工是有阶级觉悟的工人的集体行动,带有一定的政治斗争性质,罢工浪潮席卷矿区,罢工工人表现出团结、信任和为共同事业献身的精神。马赫嫂的形象是一个成功的现实主义典型,体现了工人阶级的勤劳、淳朴、坚强和富于自我牺牲的精神。《萌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在描写矿工艰苦的井下劳动、恶劣的生活环境、大规模罢工斗争等方面的成就是空前的。左拉的独到之处在于他能够把粗犷和细致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勾画出雄浑磅礴的其实,又有极其精微细致的描写。
不足在于仍然受到自然主义理论的束缚,有时过于沉迷于自然主义的细节。 莫泊桑:19世纪后期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以中短篇小说描绘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刻画了各个社会阶层、各种职业的人物形象,多角度地表现了1870-90年间法国社会生活的状况。
《漂亮朋友》:莫泊桑代表作,社会画面最广阔,暴露最深刻,批判最有力。 通过主人公乔治·杜洛瓦利用种种无耻手段发迹的过程,深刻反映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政治生活的黑暗腐败、媒体与官员的勾结交易、资产阶级的淫荡堕落、特别是报界的污浊肮脏。
杜洛阿是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冒险家的典型。资产阶级统治集团操控社会的利益需要是杜洛阿发迹的深层原因。
2. 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开始泛滥。
重主观,重幻觉,求神秘、求怪异 共同的美学纲领是“为艺术而艺术”,哲学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
唯美主义最初由19世纪60年代帕纳斯派提倡,受英国作家响应,后影响到德、俄等国。戈蒂耶:《珐琅和宝石》(1852)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1891)、《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1893)、《莎乐美》(1893)
象征主义出现于40、50年代的法国,80年代由莫瑞亚斯发表《象征主义宣言》而得到正式承认,90年代在欧美广泛传播。
象征主义反对描写客观世界,认为客观世界只是主观世界的“象征”,主张诗歌应当表现超现实的“理想世界”。这个“理想世界”存在于人的意识和下意识之间,非理性可感知,唯有默悟才能达到,唯有象征可以揭示。因此,象征主义重幻觉而轻客观描写,重艺术想象而轻视现实再现,重启发暗示而轻明确表达。
爱伦·坡、波德莱尔、马拉美、魏尔兰、兰波、梅特林克
表达对现实的失望不满,宣扬个人主义、悲观主义、颓废主义、神秘主义。艺术手法
创新,加深了诗的表现力。
3. 无产阶级文学在革命斗争中发展壮大。
以巴黎公社文学为代表。
革命活动家兼马克思主义文艺评论家:拉法格、蔡特金、卢森堡、普列汉诺夫 鲍狄埃《国际歌》(1871)
巴黎公社时期有《国际歌》的作者鲍狄埃、巴黎公社的女英雄路易丝•米歇尔、诗人克莱芒、小说家瓦莱斯等。
一、巴黎公社文学
19世纪70年代,法国爆发了巴黎公社革命。巴黎公社文学包括革命参加者在公社酝酿期间、存在期间及失败后所写的诗歌、小说和散文。它的主要代表有鲍狄埃、米雪尔、葛莱蒙等人。
二、现实主义文学
(一)都德(1840—1897):
“五人聚餐会”的成员;这一文学圈子由福楼拜、左拉、爱德蒙·龚古尔、都德与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组成,主要活动于70年代,因每周五聚餐而得名。
长篇小说《小东西》(1868)是都德的代表作。作品描写了贫困的青年爱赛特在巴黎和外省的经历,揭露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冷酷的、充满了恶意与欺诈的关系;与此相对照,家庭关系在作家笔下则充满爱与温情。小说的自述性质,使其带有浓郁的感情色彩;而温和的讽刺和含蓄的感伤,则集中体现了作家惯有的艺术风格。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1873),均以普法战争为背景,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卓越的现实主义技巧。
(二)莫泊桑(1850—1893)
“梅塘集团”的成员。该团体以左拉的梅塘别墅命名,包括左拉、莫泊桑、阿莱克斯、于斯曼等6位作家。1880年出版作品集《梅塘之夜》,莫泊桑的成名作《羊脂球》从这部文集中脱颖而出。
短篇小说创作:
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作品:《羊脂球》(1880)。描写世俗风尚、展示道德面貌、表现世态炎凉的作品:《项链》(1884)。描写下层人民的悲苦,对他们的不幸寄予同情的作品,如《西孟的爸爸》 (1881) 、《壁橱》 (1884)等。
长篇小说创作
莫泊桑共写有6部长篇小说,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前两部:《一生》、《漂亮朋友》。 此外,莫泊桑还写有4部长篇小说:《温泉》(1886)、《皮埃尔与若望》(1887)、《像死一般强》(1889)、《我们的心》(1890)。这些作品的批判锋芒有所减弱,更偏重于揭示人的内心世界、各种心理现象(包括病态心理)。这是西方文学中现代主义思潮已开始涌动的征兆之一。
三、象征主义诗人
波德莱尔之后,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有魏尔伦、兰波、马拉美等。魏尔伦(1844—1896)的《忧郁诗章》(1866)等诗作,着重表现模糊、飘忽、难以捉摸的精神状态和宗教神秘主题,一切都被笼罩在朦胧的气氛中。
兰波(1854—1891)认为诗人要彻底摆脱现实、投身于梦幻世界,诗人应当成为具有超人智慧的幻觉者。他的诗集《彩图集》(1872-73)就体现了上述主张。
总之,象征主义诗人讲究诗歌的暗示性、朦胧性和音乐性;偏重表现梦境、幻觉,追求神秘感。
四、唯美主义文学
戈蒂耶(1811—1872)是唯美主义的代表诗人,诗集《珐琅与宝石》(1852)是他的代表作。
五、自然主义文学
自然主义的倡导者及其理论的系统表述者是左拉,但是他本人的创作并不遵守自然主义原则。法国自然主义创作的代表者是龚古尔兄弟(爱德蒙,1822-1896;于勒,1830-1870)。他们俩合写的小说《日尔米尼·拉塞德》(1865)是一部典型的自然主义作品。
左拉(1840-1902)自然主义理论的主要倡导者和系统表述者,但其优秀作品却突破了自然主义理论的框架,显示出现实主义特色。
比较萧伯纳和易卜生的戏剧
萧伯纳是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家,其思想观念和戏剧创作都受到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重要影响。易卜生是影响深远的挪威剧作家,被认为是现代现实主义戏剧的创始人。 在戏剧创作中,易卜生的创作经过了一个发展的过程,创作了不同风格的戏剧作品,而萧伯纳则主要关注的是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忽视了易卜生后期的象征主义心理剧。萧伯纳自身的戏剧创作主要都是揭露社会弊端的现实主义戏剧,风格较为单一。
就聚焦社会问题的这类戏剧创作来看,萧伯纳将易卜生问题剧的内容和特征予以发扬,并更加突出了讨论在戏剧中的作用。 就影响上来看,萧伯纳继承了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的传统,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反对把戏剧当做消遣,重视戏剧的教谕作用。在这种戏剧观指导下,他创作了反映英国社会现实的剧作,极大地冲击了英国剧坛的形式主义风尚,奠定了英国现代戏剧的基础。而就易卜生的影响来看,其范围所及的广度和深度都超过了萧伯纳。易卜生戏剧的风格更加多样,成就更大,对西方戏剧的影响也更加深远。易卜生创作了浪漫主义历史剧、现实主义社会问题剧和象征主义的心理剧,融合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表现主义、象征主义和意识流文学等表现方法,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持续到今天,超越了戏剧领域,涉及到世界各地,其中自然也包括英国文学。
《百年孤独》的艺术特色
首先,小说以大量的奇迹描绘、鬼魂形象和荒诞不经的情节,营造了无所不在的魔幻氛围。其次,小说的叙事角度颇具特色,总体保持了一种倒述的风格,即作家以俯视整个布恩迪亚家族命运的姿态,向读者讲述一个已然逝去的故事,同时又将故事的逻辑起点置于“现在”,突出了作品的现实意义。
再次,与叙事手法相应,小说采用了环形结构,马孔多的兴衰、布恩迪亚家族中每个人的命运,都是经历了一个“徒劳”的圆形轨迹,由此营造出巨大的沧桑感和悲凉感,引发读者对拉美文明之命运的严肃思考。 最后,小说大量运用象征手法,对布恩迪亚家族的描绘往往亦可以扩展成为对人类命运、现代人处境的诗化描写,尤其具有跨文化的感染力。 马尔克斯在娴熟化用西方现代文学技法的同时,始终将其艺术之根扎在拉美的文化沃土中。高屋建瓴的气魄、强烈的忧患意识、鲜明的时代感与细腻独特的景物描绘,使小说真正成为一部反映拉美人民精神面貌与生存斗争的巨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