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绪论
(选择或名词解释)
一、教育学的概念
1、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
2、 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3、 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的不同?
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规律,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作为一种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它是依据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当时的现实状况和需要制订出来的,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尽管如此,教育方针政策只是符合了教育规律,却不能代替教育规律。
4、 教育学与教育经验汇编的不同?
教育经验汇编多为教育实践经验的汇集,它们还只是表面的、局部的、个别的具体经验,尚未揭示出教育规律。当然,教育学不能离开教育的实际经验,经验之中有规律,我们应当重视教育经验,将教育的实践经验提高到理论高度,从教育经验中总结出教育规律,以丰富和发展教育学。
二、历史上部分教育家的代表作及其主要观点介绍★★★
1
(本部分是选择天空的考点集中区,至少会出5分的题目)
1、孔子的《论语》是我国最早论及教育问题的著作。★★
2、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在西方较早论及教育。
3、思孟学派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较早提出了教学相长,不凌节而实,长善而救其失等思想
4、韩愈的《师说》是我国最早针对教师专业性问题的论著★
5、捷克的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近代较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他论证了班级授课制。★★★
6、德国的康德最早讲授教育学,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
7、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我国五四之前的教育学也深受他的影响。他提出了著名的四段教学论: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强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学中心”的“三中心论”。★★★
8、德国的梅伊曼首先提出了“试验教育学”的概念。
9、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杜威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也做民本主义与教育),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主张,提出“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的“新三中心”。从此西方出现了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和以杜威为代表作现代教育学派的对立。★★★
2
10、苏联教育学家 凯洛夫 主编的《教育学》是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阐述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对我国建国以来的教育学影响深远。★★
11、我国杨贤江出版的《新教育学大纲》是我国第一本试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的专著。★★★
12、1956年美国教育家布卢姆制定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把教育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
13、1963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出版了《教育过程》,倡导“发现法”,提出“任何知识都可以按照某种正确的方式,交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儿童”的著名命题。★★★
14、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代表作《教学与发展》,利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采取高难度和高速度的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发展潜力。对我国理工科教育影响深远。★★
15、巴班斯基的代表作《教学过程最优化》,强调教学的系统化。★
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只可能出选择题,重点是实验法)
1、 常用的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历史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等。(本部分不可能考概念,需要理解后应对反向考察选择题目)
2、 历史法:就是要从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去进行考查,以弄清它的实质和发展规律。历史法的研究步骤:①是史料的搜集②对史料的鉴别③对史料进行分类 。
运用历史法研究教育问题时要注意:①要坚持全面分析的方法: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应当
3
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思想等联系起,全面地去进行考察与分析。②要把历史分析和阶级分析结合起来③要正确处理批判与继承的关系。
3、调查法的工作步骤:①要确定好调查的目的②选择适当的调查对象③拟定调查提纲④计划好调查的步骤和方法
调查的方法多种多样,经常采用的有:观察、谈话、问卷
4、实验法:一般是自然实验法即在教育活动的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实验,不是在专门的实验室里进行的实验,可以叫教育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对改善教育问题的设想,创设某种环境,控制一定条件,所进行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
教育实验法一般分为以下三种:单组实验法、等组实验法、循环实验法 (本部分最可能考的是这三种试验方法的理解反向选择考察)★★
第一章教育概论的概念
一、 教育质的规定性
1、 教育质的规定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2、 为什么说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
教育就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智慧、才能与品德,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发展,成为社会所要求的人。教育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与发展所必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必需。从这意义上说,教育是
4
人类永恒范畴,与人类共始终。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积累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就越来越显著,教育是为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在其他动物界是没有的。因为动物活动不管多复杂也只是一种程序化了的动作反射,动物既不会制造工具、也不会自觉地改造自然,更没有用语言来传授经验。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既要体现社会的要求又要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它是一个统一的活动过程。总之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区别其特点就是在于它是培养人的活动。
3、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一定会在这里出案例题,重点考察师生关系。非常重要★★★)
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
教育措施:是实现教育目的所采取的方法它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掌握着教育的目的,采用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手段,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着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使其达到预期目的。★★★
4 、现代的学校教育与古代的学校教育的主要区别?(简答题)★
现代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发生着密切联系,越来越紧密结合,自然科学的教育内容大为增加,学校教育的任务,不仅是培养政治上所需要的人才,而且还担负着培养生产工
5
作者的任务,学校教育不再为少数剥削阶级所垄断,而是逐渐走上大众化,具有民主性,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逐渐普及,成人教育日趋发展,班级授课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越来越被广泛地采用,学校教育不再受围墙的限制,走向多种形式的办学,并与社会发生密切联系,逐渐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
5、狭义教育的概念: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可能出名词解释,辨析题)★★★
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
注意:(1)教育不等于教唆,教育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2)教育含有道德的要求。(3)狭义的教育仅仅指的是学校教育。(4)广义的教育包括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正式教育即学校教育,含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正规教育是指有固定时间和固定学习时间,连续的全日制学校教育,非正规教育包括夜大,函授,成人教育,广电教育,网络教育等形式。非正式教育又叫非连续性教育,主要是指生活中的具有教育意义的事件,如遭遇,危机,唤起,劝诫和自我反省等。
第二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
(本章是简答题重点命题章节,至少考一道题)
一、前言:
发展的概念: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的发
6
育以及技能的增长,是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心理的发展是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和性格等方面的发展。人的生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理发展影响人的生理的发展。★★★ (名解)
注意:本概念是回答部分案例题目的依据,素质教育的理念容易与该概念结合。
二、影响人的发展诸因素及其作用
1、 影响人的发展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2、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简答题)★★★
①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自然的或生理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这些自然条件,人的发展就无法实现
② 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遗传素质有一个发展过程,它表现在人的身体的各种器官的构造及其机能的发展变化上,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为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可能与限制,制约着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
③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人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人的遗传素质的差异不仅表现在状态、感觉器官方面也表现在神经活动的类型上。
④ 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地发生变化。
7
3、 环境的概念:围绕在个体周围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地外部世界。★
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不过人的社会实践是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离开人的实距,单纯的客观环境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发展和成就。★★选择
4、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因为: ★★★简答
①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② 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实现,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
③ 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5、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理解)
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外因,况且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也只有通过学生身心的活动才能起作用。所以说在同样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每个学生发展的特点和成就主要到决定于他自身的态度,决定于他在学习、劳动、和科研活动中所付出的精力。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提高和社会经验的丰富,人的主观能动性将逐渐增强,人能有目的地去发展自身。这表现在对周围环境的事物,能作出有选择的反应,能自觉地作出抉择,控制自己的行为,还表现为自身的发展预定出目标,并为实现自定的目标,自觉地进行奋斗,这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人的发展的高度体现。总之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一意义上来说,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8
6、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非常重要可能出简答题或者案例题)
① 教育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②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
③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总之,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并不等于迁就学生身心发展的现有水平,而是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善于向他们提出经过他们努力能够达到的要求,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不断地提高他们身心发展的水平。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本章是论述题最可能出题地方)
1、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①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A、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因为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物质条件,并要求教育要有相应的发展,为物质生产提供所需要的人才。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C、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②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A、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B、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的手段。如果没有教育,前一辈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就无法被后一代人所掌握,科学知识也就无从得到继承和发展,所以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的再生的重要手段。C、教育
9
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2、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C、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②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伟大影响作用。A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B、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C、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3、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其他社会意识形式,不仅影响着教育思想,而且也构成为一定的教育内容,教育不能离开政治思想、哲学思想、道德观念、文学、科学、艺术等而架空地存在。而其他社会意识的传播也必须依靠教育 。注意:
(1)本部分可以命题为,试论教育对社会发展地作用或者论教育的社会功能。
(2)该题的答案就是前面1、2、3中②中的部分。
(3)该题答案得分的要领是:在讲清楚教育对生产力、政治经济和意思形态的影响后,简要指出在一定条件,教育还会对社会发展其阻碍作用,特别是教育的发展超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发展的承受力时,就对社会发展其阻碍作用。
(4)该题与第三讲中教育在促进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合称作教育的功能,前者叫做教育的个体功能,后者叫做教育的社会功能。
4、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
10
作用。★★★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简答题或选择题反向考察) ★★★
① 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要解决的问题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财富,形成受教育者的个性,这是教育所独有的特点。② 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而凭空产生。但它一经产生便具有了相对独立性,有了自己独立的发展道路,后来的教育要在以前的教育基础上向前发展,后来的教育发展与以往的教育有渊源的关系,都带有自已发展历程中的烙印,也就是说教育是具有历史继承性的。
③ 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并非完全同步,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由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往往落后于存在,教育的思想和内容也往往落后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另一种情况是由于认识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预见到教育发展的方向,在旧的政治经济制度下,也可能出现新的教育思想。
5、为什么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理解)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而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不培养足够数量的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才,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没有基础,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而这些人才的培养则需要依靠教育。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所以无论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1
的根本任务来看还是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来看,教育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应置于突出的战略地位,我们应以战略的眼光看教育,要认识到今日的教育,就是明日的生产,就是明日的社会发展。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质。所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6、 我们社会主义教育的改革从宏观方面的几点看法:
① 明确教育的战略方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② 改革不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教育思想。 ③ 作好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④ 进行合理的教育投资 ⑤ 调整教育结构 ⑥ 改革教育的管理体制,调动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
7、 制定教育总体规划的基本论据和方法★
① 要根据人口的调查和预测。 ② 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③ 要根据国家财政、地方财政全民与集体企业单位所能提供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条件 ④ 要因地制宜,不应强调划一
8、教育结构: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和专业的组织形式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
9、义务教育: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名词解释)★★★ 注意: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全面性、免费性和基础性的特点,强制性是首要特点。
第四章 教育目的
12
一、教育的目的
1、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2、教育目的的结构:是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教育目的一般有两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是教育目的结构的核心部分)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
3、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不同社会、不现国家的教育目的都各不相同,有的还有本质差别。这是为什么呢,这主要是因为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4、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5、试评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论。
个人本位论者主张提出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这种观点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在他们看来,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也应当以其对个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来稳量。社会本位论者相反,他们主张教育目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在他们看来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和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
13
二、我国的教育目的
1、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① 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② 要求全面发展。(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
③ 具有独立个性
2、 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独立个性的关系?对个性自由发展的看法。(论述题★★★)
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也就是说要使受教育者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形成受教育者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培养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就是说受教育者个体必须在体、智、德、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即个性的全面发展。而独立个性即全面发展的个性。二者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互不排斥。全面发展不能不是个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过程,不能不是个人的个性形成过程,独立个性是全面发展的独立个性,所说的个性化是与社会同向的个性化,所说的自由发展是与社会同向的自由发展。我们并不先赞成与社会利益、社会秩序背道而驰,为所欲为的个性。对于损害社会利益和破坏社会秩序的极端自私自利的个性化或自由发展,必须加以教育、约束,使其回到教育目的所要求的轨道上来。
3、普通中小学的性质:基础教育★★★(选择)
普通中小学的任务: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
14
4、我国的教育目的:即我国的教育方针(1995年教育法版本),教育必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五章 教育制度
一、学制
1、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学制建立依据是什么?简答题★★★
①学制的建立,首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
②学制的建立又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
③学制的建立还要考虑到人口状况。
④ 学制的建立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
⑤ 学制的建立还要吸取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
3、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
(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小学教育的衔接。这种既不把幼儿教育小学化,又重视即将入学的獐适应小学教育和教学的新起点,从生理、心里方面做好准备的做法,对我国是有借
15
鉴意义的。
(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德国是世界上最早推行义务教育的国家★★★)
(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法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推出终身教育法案的国家★★★)
在经济发达的国家,高等教育的结构和类型正在发生变化,具体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
①层次增多。不仅有两年制的短期大学也有四年制的本科,而且有二到三年的研究生院等。
②短期大学迅速发展。
③开放性的招生政策和严格的选拔考试相结合,不拘一格培养人才。
④加强大学与新兴工业的联系,建立起多种形式的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
二、我国学制
1、1902年清政府首次制定了现代学制,即壬寅学制;1904年又颁布了癸卯学制,是中国实行近代学制的开始,它是以日本学制为蓝本;1922年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
16
制为蓝本制定了壬戌学制,合成六三三学制,我国建国初之前一致沿用这个学制。(选择高发区★★★)
2、1951年新中国颁布了新学制,我国新学制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①明确地和充分地保障了全国人民特别是工农干部受教育的机会,体现教育为工农服务的方针。 ②新学制明确规定了各类技术学校和专门学院在学制中的地位,保证了各种人才的培养,体现了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
③保证了一切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都有受革命的政治教育的机会。
3、1985年,国家提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普及义务教育是学校教育系统的基础,提高发族文化心理素质的保证,是现代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
第六章 课程 (重点★★★)
一、课程的有关概念
1、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
狭义的课程指的是一门学科。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即教学目标)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2、学科:是根据教学目的而划分的教学内容的各门科目,但有时也会和狭义的课程混用。
3、教材:是各门学科的具体内容。
17
4、课程论:是研究学校课程设置体系和内容结构的理论。
5、教学计划:是课程安排的具体形式。是指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6、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7、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学用书。
8、学科课程论、活动课程论、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的特点和缺点: (★理解,防止出简答题)
(1)学科课程论主张分科教学。它的特点为:重视成人生活的分析和准备;重视教材的逻辑组织;强调训练的价值。缺点:是完全从成人的生活需要出发,不重视甚至忽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以赫尔巴特为代表。
(2)活动课程论是要求以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特点: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重视教材的心理组织;认为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缺点:夸大了儿童个人的经验,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结果只能使学生学到一些片断、零碎的知识,降低了教学质量。
以美国的杜威和克伯屈为代表。
(3)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的特点和缺点:
形式教育论是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这种主张看到了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性和学科的智力训练作用,但片面强调古典学科,忽视了学科和教材的实用性,曲解了智力发展与知识掌握的关系,使学校脱离生活,因而是片面的。
18
实质教育论正相反,主张学校应开设现代语文、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天文、化学、商业、法律等具有实用意义的所谓实质学科,这种理论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性质,忽视了发展智力,因而也是片面的。
总之学科课程论注重课程教材的逻辑组织,可以保证生掌握各门学科的系统知识,较好地认识客观世界,但是活动课程论也不能完全否定,课程的编订也必须注意儿童的需要,兴趣与心理规律,重视课程教材的心理组织,考虑知识的综合性。我国长期以来是采用学科课程的,但在一定条件下也不妨试用一些活动课程。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把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人为地割裂开来则都是错误的,必须把二者统一于系统的科学知识基础之上。
9、当代国外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 (★★★)
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说就是课程现代化的问题。总的趋势就是课程的现代化。具体表现为:
① 重视课程内容的现论化、综合化。
② 强调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
③ 重视智力开发与学习能力的培养
④ 重视个别差异
10、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课程安排的具体形式,是指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方面作出全面安排。教学计划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办学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
19
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学科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11、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的制订所表现的特点:
①整体性②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③全面性
12、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反映某一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教材内容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教学大纲的结构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说明部分;本文部分;其它.
13、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①在内容上要做到科学性、思想性、实用性的统一★★
②在教材的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③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增考点,必考内容★★★)
1.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1)追求卓越的整体性课程目标。(2)注重课程编制的时代性、基础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强调把握课程内容的时代性,一方面反映科学发展的新趋势,另一方面,关注时代发展对人的生存方式及其必备素质的新要求,注重处理基础知识与学科发展的关系,增强课程对学生的适应性。
20
(3)讲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4)课程管理体制呈现出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2.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的课程理念
倡导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生成方式。扭转以“知识授受”为特征的教学局面,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的着眼点,以尊重学生学习方式的独特性和个性化为基本信条,从而使教、学、师生关系等概念获得了新的涵义。
促进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增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让学科课程增添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活力。
具体课程设置以分科课程为主,开设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课程。所有课程均包括若干必修和选修模块。
3.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第一,“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第二,“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第三,“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21
第四,“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第五,“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第六,“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第七八九章 教学(重点★★★)
一、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1、什么是教学?教学、教育与智育、教学与自学有何区别与联系?
教学: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教学与教育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是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只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活动等途径向学生进行教育。
教学与智育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智育,即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发展学生的智力,主要是通过教学进行的。但不能把两者等同。一方面,教学也是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途径,另一方面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流动等才能全面实现,把教学等同于智育将阻碍全面发挥教学的作用。
22
2、教学的意义:
①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②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3、教学的任务:
①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首要任务是双基。
②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③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基础知识:是指构成各门科学的基本事实及其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等及其系统。
二、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
1、孔子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躬行”,这是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这一思想被儒家思孟学派发展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完整的教学过程对后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2、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理论和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教学过程理论。
德国教育学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理论(五段论教学法)---“传统教育”:注意运用心理学于教学,重视系统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领导作用,加强了课堂了教
23
学并使上课规范化,这都使教学得到改进、质量得到提高。但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传统的教学理论与做法日益暴露出严重的弊病。它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忽视学生个人经验和能力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严重脱离社会生活实际,把课堂教学变成千篇一律的五个阶段(分析、综合、联想、系统、方法的教学过程)僵化格式,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教学的改进。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现代教育”: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个人的探索活动进行学习,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确实容易使学生产生兴趣,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创造性,能在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提高个人的能力。这些积极的方面,符合工业生产和科技发展的需要,所以这种活动教学很难组织好,要求儿童事事经过实践获知识,违反了生学习的特点,忽视了教师和教材的作用,因而使学生学不到系统的科学知识,导致教学质量的降低。
3、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为代表的教学理论:
他提出了知觉具体事物,理解事物的特点、关系或联系,形成概念,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实践运用等六个环节的教学过程。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科学地解释教学过程,揭示学生认识的特点,概括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提出并阐明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4、赞科夫的教学过程理论
4、布鲁纳的教学过程理论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关心的是教育质量与智育目标,主张搞好中学课程设计,编写出“既重视内容范围,又重视结构体系的教材。”发扬了杜威教学理论中的积极因素,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发现、探索活动掌握知识,但和杜威不同,重视科学知识,重视发挥教师的作用,主张在发现与讲述“两者之间取得恰当的平衡”。他认为,教学过程
24
应依据于儿童的智力发展过程,认为学习包括三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第一个是新知识的获得,第二个是转换,第三个是评价。他的教学过程理论与杜威的相比,有较大的改进,提出了许多宝贵的见解。但他的学科结构理论很难掌握,教学内容现代化的要求过高,对发现法的作用也估计过头,片面强调了教学过程的智力目标,所以他的理论很难被教育工作付诸实践。
5、我国当前对教学过程的认识
①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要受认识论的一般规律所制约,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即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具有不同于人类总体认识的显著特点: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
②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总之,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能动地进行认识活动,自觉地调节自己的志趣和情感,循序渐进地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促进学生智力、体力和社会主义品德、审美情趣的发展,并为学生奠定科学世界观的基础。
三、教学过程的规律★★★
1、教学过程的规律表现在哪些方面,掌握教学过程规律对教学工作有何意义?
教学过程的规律主要表现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掌握知识过程的阶段上和教学过程内部一些因素之间的必然联系上。掌握这些规律有助于阐明教学的基本原理,能够指导我们比较科学地进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25
2、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引起求知欲,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
3、教学过程中的几种必然联系★★★:
①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必然联系
②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必然联系
③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的必然联系
④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必然联系
⑤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必然联系
4、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有何联系?
直接经验: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
间接经验:他人的认识成果,主要指人类在长期认识过程中积累并整理而成的书本知识,此外还包括以各种现代技术形式表现的知识与信息。
两者之间必然联系:①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②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③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
26
5、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必然联系:
①智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智力的发展。
②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
③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
6、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之间有何联系,由知识转化为思想有何条件?
①学生思想的提高以知识为基础。
②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积极的态度才能使他们的思想得到提高。
③学生思想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
学生掌握了知识并不定能够提高思想,因为由知识转化为思想还有一个态度问题、情感问题,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只是听听而已、态度消极、漠然置之,那么他们掌握的知识很难转化为他们的观点,因此要使教学中传授的知识能给学生以深刻的思想影响,不仅要使学生深刻领悟知识,而且要善于引导和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社会意义产生积极的态度,在思想深处产生共鸣,受到熏陶与感染,形成自己的善恶观念、爱憎情感和价值追求。只有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和情感吸取知识,科学知识中所蕴含的思想观点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观点、信念,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思想修养。
7、怎样处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
①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
27
②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
③防止忽视学生积极性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偏向。
8、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各有何合理因素与片面性?
形式教育论认为的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知识的传授则是无关紧要的。实质教育论认为的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到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需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显然,两派的主张都是片面的,都把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人为地割裂开来了。形式教育论者虽然强调了对学生智力加以训练的必要,但是他们看不到智力的发展依靠于知识的掌握,离开基本科学知识的掌握去进行思维形式的训练,其效果是不好的。
实质教育论者虽然强调了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必要,但是他们看不到认识能力发展与知识掌握的区别,以为掌握了知识也就是自然地发展了智力,实质上忽视了智力的发展。如在今天的教学中出现的“双基”教学,就是认为双基教学抓好了,学生的智力就自然地发展了,这也是片面的。
四、教学原则★★★
1、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它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2、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主要有: ★★★
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28
(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这世界观教育。
贯彻科学性和思想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 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② 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③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 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② 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③ 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④ 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3)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29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 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② 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③ 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4)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②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③ 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 发扬教学民主。
(5)循序渐进原则: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又称系统性原则.
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
30
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②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6)固性原则: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巩固原则是否意味着呆读死书?
巩固掌握知识是学生接受新知识、顺利进行学习的基础,是学生熟练地运用知识的条件,要使学生的学习有坚实的基础,提高学习能力和创造性,必须要求学生牢固而熟练的掌握知识。
(7)可接受性原则:指教学的内容、方法、份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贯彻可接受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31
①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②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8)因材施教原则: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五、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的概念
2、教学方式的概念
3、教学方式选择的依据
4、中小学常用教学方法的概念及其要求
(1)讲授法 (2)谈话法 (3)读书指导法 作业法 (8)讨论法 (9)研究法
5、几种主要的教学方法组合★★★
(1)传授-接受教学法。概念,优点和缺点。(2)问题-发现教学法。概念,优点和缺点。六、教学组织形式
4)练习法5)演示法 6)实习32
( ((
1、概念
2、主要形式,内容,优点和缺点
(1)个别教学制
(2)班级上课制★★★
(3)道尔顿制★★★
(4)分组教学制★★★
(5)特朗普制。
3、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上课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4、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1)作业、(2)参观、(3)讲座、(4)辅导
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三种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三项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材。(2)上课(3)课后的教导工作
七、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的概念
33
2、教学评价的意义
3、教学评价的分类:
(1)按作用分:诊断性教学评价、形成性教学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2)按方法和标准分: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参照性评价)
4、教学评价的原则( 案例分析中会用到,要求理解运用) ★★★
(1)客观性 (2)发展性★★★(3)指导性 (4)计划性
5、教学评价的方法:
(1)观察法 (2)测验法 (指标有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
(3)调查法 (4)自我评价法
第十章 德 育★★★
一、德育概述:
1、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德育与智育的区别?
34
智育主要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掌握知识、发展认识能力,致力于分清真假,解决科学真理观问题。德育也要以认识为基础,但它主要引导学生掌握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发展他们分辨善恶的能力以解决道德价值观问题。
2、德育的内容:道德品质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
3、德育的功能:①培养学生的品德,制约他们的发展方向。 ②决定学校教育的性质。 ③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4、德育的任务:
①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力和形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观。 ②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③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5、德育的内容:
我国学校德育的内容包含两个层次。一是我们要注重德育的现实性。二是我们也要讲德育的理想性。
二、德育的过程
1、德育的过程: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的品德的过程。
2、德育过程与品德发展过程的联系。
它们之间有内在的联系。两者是有区别的。教师组织与领导的德育过程只是学生品德
35
发展的一个外在重要条件,而不是学生的品德发展过程本身。品德的发展过程是学生自身的心理品质的发展过程,它有自己的规律。这些品德发展的规律不是德育过程的规律,只是进行德育的依据。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他们的品德。
3、什么是德育过程?
① 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的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②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③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 ④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问答: 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知即道德认识,人的品德的形成离不开认识,一定的品德总是以一定的道德认识为必要条件。不能进行正常的认识的人是不可能形成品德。一个人的道德认识水平总是制约着他的修养水平,所以说德育过程常常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开始。
情即道德情感,情感在品德形成与发展中有重要作用,道德情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推动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发展为道德信念,如果缺乏相应的情感即使有了某种道德认识也将停留在口头上。在德育过程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意即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能排除各种干扰和障碍,使决定采取的道德行为顽强地坚持下去。在德育过程中,要注意培养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使他们有顽强的毅力。这有助于学生坚持道德认识,深化道德情感,调节道德行为,以形成他们的信
行即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人的品德的一个重要的外部表现,一个人的道德只有通过
36
道德行为才能表明,因而道德行为是衡量人们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道德行为在人们的品德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只有在履行道德规范的活动中,人们才能深化道德认识和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增强道德信念,从而使自己的品德得到发展、道德能力得到提高。在德育过程要特别着重学生的道德行为的培养。
品德结构中的知、情、意、行等因素,各有自己的特点与作用,四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进,推动品德的发展在进德育时要注意全面性和针对性。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而学生的品德又由知情意行等四个因素构成,所以德育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4、学生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按性质划分表现在哪些方面?应当怎样解决?
①认识性质的矛盾,是由于学生缺乏道德知识、经验而呈出认识上的差距或产生的错误思想、行为与道德要求的矛盾。解决这种矛盾,需要向他们反复讲解道德规范,提高他们的理论修养、认识水平。 (有错不知错)
②能力性质的矛盾,是由于青少年学生道德能力不强、未能履行道德要求而出差错产生的矛盾。对于这种矛盾必须引导学生注意总结生活经验和加强道德的实际锻炼,通过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和道德修养能力来解决。 (犯错不自觉)
③思想性质的矛盾,是由于学生沾染上或已形成某些不良的思想与习气,因而不能遵循或根本不愿遵循道德规范犯了错误而产生的矛盾。对这种矛盾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引导他们认识自己思想与行为上的问题与错误的性质,严重程度与危害性,使他们积极而认真地进行思想斗争、自我反省,找出错误根源,悔悟自新,并督促他们努力改下错误,这样才能解决矛盾。 (知错也犯错)
37
5、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在德育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能动地进行道德活动,培养他们的知、情、意、行和促进他们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都有赖于培养和发挥学生个人的自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能力。
自我教育能力在德育过程中有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自我教育能力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注意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这种能力,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才能转化,德育才能进行得更顺利、更有效。另一方面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又是学生品德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德育的任务就在于把青少年学生从缺乏道德经验与能力、依赖性较强的孩子逐步培养成为具有自我教育能力、能独立自主地待人接物的社会成员。所以说德育过程也是提高学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6、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的关系?
自我教育能力主要由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所构成。自我评价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认识基础。没有自我评价就不可能有自我教育。一个人只有能够认识和评价自已的思想与行为时,他才能进行自我教育,他愈能正确评价自己、分析自己的优点与缺点、进步与不足,就愈能明确自我教育的目标与要求,有效地进行自我教育。
三、德育原则★★★
1、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概括了德育的宝贵经验,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
2我国学校的德育原则有:
38
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②疏导原则,③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④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想结合原则,⑤因材施教原则,⑥在集体中进行教育原则,⑦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他们言行一致。
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①理论学习要结合实际,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 ②注重实践,培养道德行为。
(2)为什么德育要遵循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道德认识迅猛发展时期,他们对社会生活有所认识,但缺乏社会经验和识别是非、善恶的能力,看问题容易简单片面,然而只要他们的认识一提高,改起来也快,故进行德育要注意正面教育、说服诱导,提高思想认识,况且青少年学生单纯、热情、耿直,敢想也说,他们的思想认识总是要表现出来的,就像河水奔流一样,要堵是堵不住的,就只能疏导、引导,只能说明不能压服。在疏导中也要注意一些要求:讲明道理,疏通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什么是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39
(4)为什么德育既要尊重学生又要严格要求学生?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依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人们都具有自觉性、自尊心和荣誉感,只有受到尊重与信赖,他们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青少年学生尤其这样,他们单纯、热情、积极向上,如果得到师长的尊重、信赖与鼓励,他们将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努力提高个人的品德。这样对他们的德育就事半功倍。但是在尊重信赖学生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学生,这咱严格要求应当是正确的、简明的、有计划的和严格的。也就是说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丝毫不能放松教育,不能因其事小或因其年轻而原谅、姑息,要注意防微杜渐、从小培养好。对学生的要求一旦提出,就要坚持不渝地引导和督导学生做到,这样才能形成学生的良好品拢
四、德育途径与方法
1、我国德育的途径:
①政治课与其它学科教学②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③劳动④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⑤班主任工作
2、德育的方法
①说服②榜样③锻炼④修养(慎独★★★)⑤陶冶⑥表扬、奖励和批评处分
第十三章 综合实践活动
1.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特征
4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三级管理的课程。我国新课改强调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即国家、地方、学校对课程的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2.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
(1)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
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
学会并提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合作,形成合作与分享的意识。
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形成尊重科学的意识和认真实践、努力钻研的态度。
培养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
培养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1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进入社会,参与社区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各种力所能及的社区服务性、公益性和体验性的学习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3)劳动与技术教育
其开发与实施应遵循以下基本理念:
注重手脑结合地进行技术探究和技术学习,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以制作项目或产品活动为载体开展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
立足学生所处的现实世界,逐步加强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技术含量。
拓展学生劳动与技术学习经历,追求工具价值与发展价值的统一。
第十四、十五章教师与班主任
一、教师劳动的特点
1.强烈的示范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活动的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强烈的示范性。韩愈(768—824)讲:“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传道、授业、解惑,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教师的示范来进行的。所以,“师者,人之模范”。
42
(1)教师劳动与其他劳动的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教师主要是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
(2)教师的劳动之所以具有示范性,还在于模仿是青少年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几乎表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对学生提出要求时,如有必要,都要先做示范,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直观性和规范性。特别是在课文朗读、例题分析、实验操作,以及音、体、美和劳动技术的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显得更加重要。此外,教师的思维方式、思维品质、知识结构、学习习惯等等,无形当中都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
在思想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文明习惯、道德风貌,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都有赖于教师的言传身教。在这方面,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学生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2.独特的创造性
(1)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比一般劳动的创造性更具有灵活性。主要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再者教师的劳动对像还具有主观能动性,是自我教育的主体。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在于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情景中塑造发展中的人。
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和加工,同样是创造性的劳动。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对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内容的运用、选择和处理上。
43
还表现在教师在教育机智上。教育机智就是一种对突发性教育情景作出迅速、恰当处理的随机应变的能力。
3.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不仅仅限于学校。既然学生接受外界影响没时空的界限,教师的劳动自然也无时空界限可言。因此教师必须广泛深入学生的活动范围中去,把握自己的教育对象,协调各种影响,使学校教育始终能够发挥主导作用。
教师劳动之所以具有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广大、延性还在于在每一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劳动不能机械地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随意中数据。
4、教师劳动的专业性
二、教师劳动的价值
1.社会价值
最突出地表现在教师对延续和发展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上。教师是社会发展的“中介人”是人类文明继往开来的传递者和传播者。教师的工作,联系着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教师的劳动不仅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而且也牵动着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发展和幸福。
2.个人价值
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首先在于这种劳动能够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因为个人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他对社会的贡献。当然,教师的劳动的个人价值并不仅仅表现为奉献,同样
44
也有个人所得。这集中表现在这种劳动能有力地促进个人自身的完善和发展,教师的劳动还能得到一般劳动所享受不到的乐趣。
教师劳动所具有的个人价值,这种价值应该得到人们的理解和社会的尊重。但是不管现在人们对教师怎么看,教师自己首先应该自尊、自爱、自强、自乐。
三、 教师的素养
1、高尚的师德
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A教师的道德首先表现在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上。
B热爱教育事业必须具体体现在热爱学生上。
C教师的道德还突出地表现在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上。
2、现代人的素质
进取意识、独立性、主人翁态度、群体意识、效率感等。教师自身个性品质的现代化不仅是促使学生个性品质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搞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教师必须自觉加强之这方面的修养,抛弃积淀在自己头脑中的陈腐落后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跟上时代精神的步伐。
3、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
45
首先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燕尾服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
其次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比较广博的文化修养。
4、掌握教育科学和教育能力
掌握教学科学不仅可以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也是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所必须。为了须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师还必须把所掌握的教育理论转变成教育教学的实际能力。而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即语言素养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四、 班主任工作概述
(一)班主任素质的要求
1.高尚的思想品德2.坚定的教育信念3.家长的心肠4.较强的组织能力5.多方面的兴趣与才能6.善于待人接物
(二)班集体与学生群体
1.班集体的概念: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一个真正的班集体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系统,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作风与传统。★★
2.学生群体
( 1)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46
①正式群体:是在校行政、班主任或社会团体的领导下,按一定章程起来的学生群体。它通常包括:班学生群体、班共青团和等少先队等,负责组织开展全班性的活动。★★★
②非正式群体:是学生自发形成或组织起来的群体。它包括因志趣相同、感情融洽、或因邻居、亲友、老同学等关系以及其他需要而形成的学生群体。★★★
③两者的区别:
正式群体行到学校的支持,班主任和有关教师的领导。它的目的与任明确,成员稳定,有一事实上的组织纪律与工作计划,活动开展经常。正式群体如果组织行好就能有力地团结、教育全班学生菜同前进,在一个班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起重要作用。
非正式群体大都自愿组合,三五成群,人数不等,一般偏小,成员性情相近,志趣相投,有菜同的需要,由较有威信与能力者领头,活动由大家商量确定或由头根据大家需要而定,易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交往与活动频繁,有活力,但它没有正式的组织机和长远的活动计划,其成员也不稳定,易受外部条件和内部人际关系变化的影响,特别是其主要成员的变化会严重影响它的活动,导致群体解体与重组。
★★★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有无积极的一面?应当怎样对待它?
非正式群体有积极的一面,如它有活力,是学生进行学习、娱乐、生活和交往所必需的,可以弥补正式集体活动之不足。班主任要公正、热情地对待各种学生群体,不可偏爱正式群体,非难、歧视和打击非正式群体,而要关怀它和尊重它,看到它的积极一面是主要的。要善于引导非正式群体的发展,使它与正式群体的奋斗目标一致起来,把那些在非正式群体中涌现出来的有威信、有能力的学生选拔出来,担任正式群体的适当工作。这样就能使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之间关系融洽、目标一致,为了集体的共同目标和利益,积极地发挥各自的作用。
47
不过非正式群体也有盲目性消极的一面,只要班主任真诚地翔和帮助他们,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就可能缩小其不良影响,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2)参照群体 :是学生个人乐意把它的目标、标准和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动机、调节自己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群体。通俗地说,参照群体是学生个人心目中向往和崇尚的群体。
班主任只有系统、深入了解学生,才能弄清学生选择的参照群体,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追求,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及时地给予正确的引导。
3、班集体的教育功能
(1)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教育的巨大力量
(2)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巨大力量
(3)能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五、集体的发展阶段
1.组建阶段2.核心初步形成阶段3.集体自主活动阶段。
六、培养集体的方法
①确定集体的奋斗目标②健全组织、提高干部以形成集体核心。
③有计划地开展集体活动。④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48
七、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1、了解和研究学生
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主要方法:观察、谈话、分析书面材料、调查研究
2、教导学生学好功课
①注意学习目的与态度的教育。
②加强学习纪律教育③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3、组织班会活动
组织一次班会需注意的问题:①要先确定能引人注目、激动人心、吸引青少年学生的主题。
②要选择好能表现主题,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内容与形式。
③要尽可能多地发动学生来进行准备。
4、组织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
5、组织学生的劳动
6、协调个方面对学生的要求
49
7、评定学生操行、评选三好学生
8、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简答: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①了解和研究学生。②教导学生学好功课。③组织班会活动。④组织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⑤组织学生的劳动。⑥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⑦评定学生操行、评选三好学生。⑧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5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