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

2023-07-28 来源:易榕旅网


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

【摘 要】公路的发展速度直接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步伐,因此,随着国家公路建设的投入增大,相应的公路桥梁工程数量也是与日俱增。钻孔灌注桩在各等级公路桥梁施工中被广泛应用。但由于钻孔灌注桩为地下隐蔽工程,成桩后质量检查比较困难。施工中受多种因素影响,经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以下根据笔者多年参与公路桥梁施工的建设实践,对钻孔过程、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些主要的质量通病进行剖析,就如何做好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浅谈自己的若干看法。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防治措施

1.钻孔过程常见的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1.1桩位偏移,钻孔偏斜

1.1.1产生原因

(1)定位放线错误或偏差过大造成桩位偏移,桩机对位不准或现场地面不平整也会使桩位机机架歪斜造成偏移;(2)钻杆不垂直,钻头导向部分太短,导向性差,没有按照桩的要求而选定,或钻孔是钻头遇到地下障碍物阻碍,例如遇到较大的孤石等造成斜孔;(3)地下土质软硬度不一,或岩土自身的强度不均匀,在钻孔时造成桩孔的偏斜。

1.1.2防治措施

(1)认真审阅设计图纸,现场放线定出桩位后,做号标记,先用管线探测器探测桩位下面是否埋有管线,确无管线埋在地下时,方可埋设护筒;开工前对已预埋的桩尖位置进行复孩和校正,每日开工前再根据基准轴线引点复核预埋的桩尖是否仍在设计位置。(2)察看是否有障碍物,如发现障碍物,属浅部障碍物的用人工挖除,如深部障碍物无法排除者,应该修改设计桩位或进行加桩补强处理(3)钻孔前确保钻头垂直准确对在桩位上,可用经纬仪观测钻杆垂直度。如出现偏孔,先检查钻头是否垂直,如偏斜须加黄泥,片块石挤密后,将孤石影响的斜度纠正钻头要加工精确,钻杆要安装垂直。在钻孔过程中应注意经常检查,如发现钻杆有偏差,应减慢速度,并提起钻头,上下反复扫钻几次,以便有足够的力量削区硬层,然后转入正常钻孔状态。

1.2护筒冒水

1.2.1产生原因

(1)埋设护筒的周围土不密实;(2)护筒水位差太大;(3)钻头起落时碰撞。

1.2.2防治措施

在埋筒时,坑地与四周应选用最佳含水量的粘土分层夯实。在护筒的适当高度开孔。使护筒内保持1.0-1.5m的水头高度。钻头起落时,应防止碰撞护筒。发现护筒冒水时,应立即停止钻孔,用粘土在四周填实加固,若护筒严重下沉或移位时,则应重新安装护筒。

1.3孔壁坍陷

1.3.1产生原因

(1)若孔内水压力小于孔外水压力,不能保持原静水平衡而坍孔。(2)进尺过大,出渣另突然增多,泥浆稠度减小,孔内压力变小,也会造成坍孔。(3)由于土质松散,加之泥浆护壁不好,护简水位不高,造成坍孔。

1.3.2防止措施

(1)了解各墩桩位的地质情况,注意护筒的下口回填处理;钻孔时经常检查泥浆相对密度,一般控制在1.2以上,在特殊情况下。还应加大水泥浆相对密度,以增加泥浆护壁的强度。(2)施工时应经常注意水位情况,以避免造成内外水压力差过大。(3)扩大进尺不能超过规定值,维持护周内的水位,应使它比护筒外的水位高出1.2-1.5m,同时,泥浆的稠度和相对密度要控制适当,操作中要避免碰撞孔壁。(4)发现塌孔,首先应保持孔内水位,如是小塌,可能浓泥浆或投入劾上继续钻孔;如大塌,应立即根据地质资料分析塌孔部位,用劾土回填到已塌孔壁的高度以上,停一段时间,待土尽水位稳定后再行重钻。

1.4缩颈

1.4.1产生原因

塑性土膨胀。

1.4.2防治措施

选用带保径装置钻头,钻头直径应满足成孔直径要求,并应经常检查,及时修复。易缩径孔段钻进时,可适当提高泥浆的粘度。对易缩径部位也可采用上下反复扫孔的方法来扩大孔径。

1.5桩底沉渣量过多

1.5.1产生原因

(1)清孔不干净或未进行二次清孔;泥浆比重过小或泥浆注入量不足而难

于将沉渣浮起;(2)钢筋笼吊放过程中,未对准孔位而碰撞孔壁使泥土坍落桩底;(3)清孔后,待灌时间过长,致使泥浆沉积。

1.5.2防治措施

成孔后。钻头提高孔底10-20cm。保持慢速空转,维持循环清孔时间不少于30分钟。采用性能较好的泥浆,控制泥浆的比重和粘度.不要用清水进行置换。钢筋笼吊放时。使钢筋笼的中心与桩中心保持一致。避免碰撞孔壁。可采用钢筋笼冷压接头工艺加快对接钢筋笼速度。减少空孔时间。从而减少沉渣。下完钢筋笼后,检查沉渣量,如沉渣量超过规范要求,则应利用导管进行二次清孔,直至孔口返浆比重及沉渣厚度均符合规范要求。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30-40cm,应有足够的混凝土储备量,使导管一次埋入混凝土面以下1.0m以上。以利用混凝土的巨大冲击力溅除孔底沉渣,达到清除孔底沉渣的目的。

2.水下混凝土灌注常见的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2.1卡管

2.1.1产生原因

(1)初灌时隔水栓卡管;或由于混凝土本身的流动性差、夹有大卵石、拌和不均匀,以及运输途中产生离析、导管接缝处漏水、雨天运送混凝土未遮盖等,使混凝土中的水泥浆被冲走,粗集料集中而造成导管堵塞。(2)机械发生故障或其它原因使混凝土在导管内停留时间过久,或灌注时间持续过长,最初灌注的混凝土已经初凝,增大了导管内混凝土下落的阻力,混凝土堵在管内。

2.1.2防治措施

处理办法可用长杆冲捣管内混凝土,用吊绳抖动导管,或在导管上安装附着式振捣器等使隔水栓下落。如仍不能下落时,则需将导管连同其内的混凝土提出钻孔,进行清理修整(注意切勿使导管内的混凝土落入井孔),然后重新吊装导管,重新灌注。一旦有混凝土拌和物落入井孔,须按前述第二项处理方法将散落在孔底的拌和物粒料等予以清除。灌注前应仔细检修灌注机械,并准备备用机械,发生故障时立即调换备用机械;同时采取措施,加速混凝土灌注速度,必要时,可在首批混凝土中掺入缓凝剂,以延缓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当灌注时间已久,孔内首批混凝土已初凝,导管内又堵塞有混凝土,此时应将导管拔出,重新安设钻机,利用较小钻头将钢筋笼以内的混凝土钻挖吸出,用冲抓锥将钢筋骨架逐一拔出。然后以粘土掺沙砾填塞井孔,待沉实后重新钻孔成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