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的思想出发,探索它所包含的本体论意义、认识论意义和伦理学思想源远而流长,贯穿了佛教发展的始终。从探析佛教中
意义,寻找佛教“空”的思想与现代文明的契合点,为解脱现代人的精神困境作出有益的研究。
[关键词]空佛教伦理
文/王巢凤张智
佛教作为一种古老的宗教,在印度发源,之后传播到了广大的东亚和南亚地区,其对这些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过重要影响。不论是佛教在印度的发展演变,以及在中
连贯的。“空”作为佛教国的创新再生,其精神内核是一致的、
思想中的核心要素,对于形成佛教徒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于佛教思想的流变,以及对于佛教经典的正确解读,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回顾历史上众多高僧大德对于“空”的解读,探究其背后的伦理意义,为解脱现代人的精神迷茫寻找一条正确的道路。
一、佛教思想中“空”的含义
佛教思想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对俗世有着鲜明的批判
现实世界是痛苦的、不真实的,甚和质疑态度。在佛教看来,
人所感受到的东西都是虚幻的。这种理论起点,至人的观念、
使得佛教有了一种带有玄妙色彩的情结,认为知觉是不可靠的,这就为佛教的“空”理论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佛教虽发源于印度,然而在中国,经过与儒道玄学的融合,佛学理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理论体系不断完善,
“空”理论历来为高理论内容不断深化,逻辑论证日益充分。
僧们所看重。在南北朝时期,由于统治者的重视、社会环境的
魏晋玄学的流行,佛教也开始了第一个黄金发展期。在影响、
心无宗和即色宗的影响最大。本无宗从世这一时期,本无宗、
界本体论出发,认为世界的本性是空无所有的,对待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态度都应该符合“本无”的宗旨,不去计较本末、有无等,“本末等尔,有无均净”才能使心不受污染和蒙蔽。不仅外物是不存在的,意念也是不存在的,一切诸法,本性空
外物是实有的,但寂。心无宗则更加重视心灵的纯净和超脱,
只要心无杂念,即可空去一切。即色宗则提出了著名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概念。佛教中的色,包含了四大(地、火、水、风)、五根(眼、耳、鼻、舌、身)和五境(色、声、香、味、触)。色无自性,无恒常,无永固,因而色的本性是空。色的相是真实存在的,“空”是对于色的一种形而上的超越。
被誉为“解空第一人”的僧肇,把“空”的概念进一步丰富了。佛教哲学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一种缘起缘落、因缘幻化的结果。事物存在的本身,并不是“有”,必待
“有”;事物消亡的本身,并不是“无”,必待缘落而缘起然后才
后才“无”。所谓的“有”和“无”,只是一种虚托的假名。因此,他在《不真空论》中说,“虽无而非无,无者不绝虚;虽有而非
有,有者非真有”。僧肇的空不是绝对的空,而是性空,幻相是
存在的,不能说无;幻相又不是真实的,也不能说有。客观事物没有自身的规定性,不是自生的,而是条件、原因聚合离散的结果,因而万物是虚幻的,世界是不真实的。而在时空问题上,僧肇则提出了“物不迁”的观点。江河在每一个时间段和空间域,如果足够小,小到瞬间的范围,那么可以看作是不动的,如果动了证明时空可分,还不是瞬间。由此,他推及人世,各种幻象都在生灭之中,转瞬即逝,但这种变化是不真实的,
“空”。因而是
而到了唐代,由于文化政策的兼容并蓄,统治者的信奉和推崇,佛教思想迎来了第二个高峰。在这一阶段,大乘佛教发展为八个宗派,即天台宗、唯识宗、三论宗、华严宗、净土
[1]
律宗、密宗和禅宗。对于“空”有较为详细论述的,是法华宗、宗、唯识宗和禅宗三大派别。法华宗注重从心性的修养层面给人解脱,把人的精神也看作是空,人在醒时看来,梦中的漫长时间不过一瞬。那么,如果跳出醒时来看,醒时的短暂时间也是不真实的。精神本体的空虚是法华宗的一大特点。唯识宗则从心理分析的层面出发,把外物看作是“识”的结果,承认“识”的实有,外物都是“识”的造成。所谓的“境由心造”深刻地反映了这一观点。禅宗革命则把“空”观推向了极致,连佛、法本身也是空的,心外无佛,佛向性中作,强调顿悟和自主。藏传佛教在“空”论上独树一帜,尤其以觉朗派为代表,其教义认为:“事物有其真实体性,这个本体是存在的,是绝对
[2]
‘性空’。”所的,因此就不能说这种真实体性的本体自身是
谓的“性空”,是人的“虚妄分别”加在本体之上的,所以只有
“虚妄分别”而增加上去的东西是空的。而事物本由于人的
“自”,加在事物真,自身不能说它是空的。事物本身是事物之
之上的“虚妄分别”是“他”。因此,说“性空”,不能是“自空”,而只能是“他空”。
俄国的舍尔巴茨基在《佛教逻辑》一书中,从佛教的时空
“空”界定为一种以太。在佛教看来,“时间的持续观谈起,把
性只是前后相继的点,而空间的延展也是同时而生的毗邻之点组成,运动时相续中、毗邻中的点的集合”。[3]时间和空间都是实体,并且包含了一切。人们通常所描述的不同的时间点,不同的空间场,只是把处于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中的对象分割开来,而时间和空间本身则是不可分的完整的“一”。空即一种生起性想象的构造物,仅仅是广延性的代名词而已。这种分析实质上与僧肇的“物不迁”是一致的。
二、“空”观的本体论意义
(一)作为诸法之源的“空”
70/文化
“空”既不是实体,也不是虚无,它实际上是统摄实体和虚无,双遣存在与非存在,包容有与无的最高层次的东西,龙树把“空”定义为“八不”: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
它是万物的根本相,来不去。空是一种世界的原生态或基础,
空蕴含着万事万物变化的可能性。宇宙间的众相,都是缘的作用,因而它们不是实在真有,它们不具有自性。这启示我们要把事物放在一个过程中去观察,去探究前因后果,反思过
割裂地、片面地、局限地去做出不往,明确方向,不能独立地、
完整的评价和结论。
(二)作为名实之辩的“空”依照佛教的观点,“因缘所生法,既是空,又是假名。假名指现象假有,空指现象的本性,假有与空是统一的,事物的本质与现象在空性的基础上得到统一。假名说揭示了名言与对
名与实的差别”。[4](P59)概念和本质之间不具有必然的合理象、
的联系。事物的本质和现象是在空性上得到统一的。因此,我们应当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去发现事物的本质属性,不能
所迷惑。幻相的产生缘于人的认识的被表面的因素所干扰、
不可靠,即感性认识的肤浅性,我们有必要在大量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发展出对于事物的理性认识,实现更高层次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
(三)作为至上恒定的“空”佛教所认为的“物不迁”,与西方的“飞矢不动”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种理论虽然否定了事物变化发展的连续性,将事物放在特定的时空中来观察,将事物的间断性绝对化
这种时间流逝的不真实性在一定条件下是存在的。了。然而,
因此,我们在研究事物时,不要过分地臆造和强加联系,不要把某种偏见和固有的模式顽固地坚持下去,从方法上进行解脱,才能认清此时此地的物,才能看到物的本质和恒常性。
不死不惑,生不虚度,淡然接受生死的缘起缘灭。对死不惧,
无畏处世,无惑于心,看淡一切的得到与失去。不过度关注生与死的分别,看到生与死的统一性,从一个超脱生死的角度
能看到相的变化无来对待人生。不过度怀旧或者希冀未来,
常,不关注虚浮而投身于不变的道德良知和人生追求。
四、“空”观的伦理学意义
(一)摆脱偏执,乐于奉献
“见山是山,见青原惟信禅师把自己参禅归为三个阶段: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水是水”
是水”。这三个阶段有着不同的认知水平,第一阶段仅仅是认识到表象,沉浸于“有”的世界,执着于法我两端。第二阶段开始发见本质,认识到性空,认识到法我和谐,认识到虚妄的自成性,对外在的认识更清晰,但对内在的认识却不足。只有到了第三个阶段,才是真正的不偏执,实现空去一切的目标,与世界保持若即若离,不即不离的关系。而在不执实我,私我的意义下发生与世界、他人关系,只能是一种无私奉献。这就是
。不逃离尘世而能够一尘不作为佛教人生高境界的“救世”
染,不迷恋尘世却能够心怀天下,佛的境界也就自然到来。
(二)不拘教条,直达本心
在禅宗之后,不立文字作为一项重要的原则被继承下来。不立文字,其目的在于使悟禅之人能够直达本心,佛从性中求,增强对自我的反思,不被教条化的经文所束缚。在伦理学上,这一点尤为重要。立法固然重要,然而,法治信仰才是更为关键的问题。一个有秩序的社会不在于有多么完备的法律体系,而在于每一个公民都对法律信条奉为圭臬,坚定信
应该变为鲜活的法治精神,仰,矢志不渝。冰冷的法律条文,
灌注进每位公民的脑海中,让每个人都能做到自觉自律,从良知上和道德需求上实现对善的遵从。
(三)重视因缘,除恶布善佛教告诉我们,“法与法之间有内在的必然的相互联系或因缘联系。这样我们的思维时空就广阔了。我们依因缘生法就知道,无论是人与人之间还是人与生物之间,或人与自
[6](P136)
既然这然界的一切事物之间,这一切的一切息息相通。”
种因缘是普遍存在的,那么我们就应当重视这种因缘,尊重这种因缘,遵从这种因缘。善的起点才能达致善的终点,阳光才能带来微笑,因此我们应当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要把和谐作为最高准则,要把互利作为最高追求,圆融合一,安定和幸福才能随之到来。
(四)刨除杂念,自造天地世间的万事万物,有固定的物质形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实在的。人们每天要面临的许多事务占据了人们一定的时空和精力,从占有即存在的论证角度而言,相也是存
人对于外界的感知、在的,不论是虚幻的还是实有的。然而,
情绪、体验,是由人的本心产生的。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很多的烦恼、恐惧、担忧,完全是由于自我认知上的偏差,由于各种莫名其妙的不必要的杂念,各种或者邪恶或者偏执的想法带来的。因此,我们应当刨除杂念,为自己造出一片宁静
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快乐的天地。
与痛苦就在我们的一念之间。
(下转第89页)
三、“空”观的认识论意义
(一)解开枷锁,意志自由
在认识世界的问题上,人们往往会存在着分别心。美与丑,善与恶,快与慢,乐与苦,理性化的、条块化的思维在帮助人们认清事物本质的同时,掩盖了另外一些联系。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例,“天人合一”的思想虽然很早就已提出,然而却很少能得到实践,大量出现的是天人对立、杞人忧天或者
是非心中人定胜天等极端分离的观点。我们在这种分别心、
损害了自我的意志自由。正如学者曾经指出的:“当我们说‘是’的时候,我们是在断定,而断定是自我限制;当我们说
[5](P47)
‘否’的时候,我们是在排斥,而排斥是自我拒绝。”佛教所倡导的“空”,似此而非此,似彼而非彼,跳出彼此的分别,才能实现意志的自由。
(二)无畏处世,无惑于心
生死的问题是终极哲学问题之一。孔子的学生曾经问孔子:死亡是什么?孔子淡然地回答:未知生,焉知死。告诫弟子着眼当前,不要关注那些虚无飘渺的东西。但佛教却直面这一问题,指出生死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每时每刻的生都是以上一刻的死为起点,而这一刻的死却带来下一刻的生。所谓生死,同僧肇的有无论一样,都只是假名,怎么跳出生死的窠臼,从空的角度发见生命的真谛,才是应当关注的问题。佛教教给我们的,不是贪生怕死,而是要探索追寻生命的意义,
71
/管理
参考。[10]张兆铭(2010)通过中法公务员培训制度对比,提出培训机构多元化,培训制度化,采用交换制度,培训信息网络化等建议。[11]
朱志凡(2010)从公务员培训的战略意义出发,结合国内外公务员培训实践梳理三种公务员培训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公务员培训多元化构建机制以满足公务员培训多元化的
[12]
庄海刚(2010)提出国家公务员培训的社会化途径,即需求。
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根据国家公务员培训的不同需求,由
私营部门、第三部门等组织,通过分工合作,共政府和学校、
[13]
同提供培训服务,有效促进国家公务员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刘志铭(2010)认为推行公务员培训有限市场化改革是突破我国公务员培训机制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之一。胡峥嵘
)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我国公务员培训的实践,按(2010
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提出公务员培训的有限市场化的基本思路。[14]
高选(2010)通过分析成人教育特点,针对公务员学习的基本情况,把案例教学方法运用到公务员培训中。[15]张
[17]
亮(2009)[16]、于乾春(2009)在公务员培训中引入拓展培训方式,对提高公务员素质,挖掘潜能,培养团队精神以及沟通
创新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具有极大的帮助。杨斌、协调能力、
黄创(2009)把行动学习法作为公务员培训模式创新的一种有益尝试,将其运用到我国西部地区公务员培训实践中。[18]
国人才,2009,(2).
[2]刘志铭.我国公务员培训有限市场化的可行性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0,(8).
[3]王昊旸.美国公务员培训制度及对中国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4]邓岩.英国公务员培训制度评述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管理观察,2009,(3).
[5]罗同文,姜晶.英国公务员培训制度及启示[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
[6]朱兴旺.法国公务员培训机制对人民检察院教育培训工作的启发[J].法制与经济,2010,(8).
[7]傅兴国.对增强公务员培训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09,(4).
[8]袁金辉.中国公务员培训的回顾与展望[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1).
[9]代祥芬.国家公务员培训中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1).
[10]张丽.英国公务员培训保障机制建设及对中国的启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4).
[11]张兆铭.中法公务员培训制度对比[J].消费导刊,2010,(6).[12]朱志凡.公务员培训多元化机制构建研究———基于国外的经验与我国的实际[J].硅谷,2010,(7).
[13]庄海刚.国家公务员培训的社会化途径[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0,(1).
[14]胡峥嵘.我国公务员培训有限市场化问题研究[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
[15]高选.论公务员培训中的案例教学[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3).
[16]张亮.拓展训练在公务员培训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行政与法,2009,(8).
[17]于乾春.公务员培训引入拓展培训研究[J].消费导刊,2009,(4).—[18]杨斌,黄创.行动学习法是公务员培训模式创新的有益尝试——行动学习法在我国西部地区公务员培训中的实践[J].攀登,2009,(1).
四、结语
对于公务员培训中所存在的问题,许多专家学者从各种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有价值的对策和措施,对我国公务员培训的研究作出积极贡献。笔者认为,这些研究中还有几点不足之处:第一,研究视角的局限性。不少学者对公务员培训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这个视角,运用其他学科或者理论来探讨该问题的研究较
研究方法绝大多数采用文献分析方法和比较分析少。第二,
方法,很少采用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等方法。第三,专门研究
有些学者提出的对策与公务员培训方面的专著不多。第四,
措施可行性和操作性不强。上述这四点不足将是我们以后研究的重心和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王乐夫,倪星.加强管理、健全制度,完善公务员培训体系[J].中
(上接第71页)
[作者简介]1.黄日升(1983-),男,瑶族,广西扶绥人,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2011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2.李贵(1983-),男,壮族,广西上林人,广西中医学院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办公室文员,硕士。广西南宁530006。
【责任编辑/梁梅婷】
!!!!!!!!!!!!!!!!!!!!!!!!!!!!!!!!!!!!!!!!!!!!!!!!总之,佛教中关于“空”的理论和思想是十分丰富的,对我们现实生活也具有十分巨大的指导意义。本文仅仅挂一漏万地谈及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空”观,对于概念的辨析和理解上仍显浅薄。我们有必要对“空”这一佛教的核心理念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为精神的解脱乃至寄托找到根基。
[参考文献]
[1]韦政通.中国思想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2]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3](俄)舍尔巴茨基.佛教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4]方立天.佛教“空”义解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6).[5]黄文杰.佛教“空”观的终极蕴涵———论“空”作为一种绝对的存在论立场[J].人文杂志,2004,(7).
[6]张含峰,董文芳.佛学空心思想之探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22,(6).
[作者简介]1.王巢凤(1989-),女,湖南长沙人,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2.张智(1988-),男,山西运城人,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湖南长沙410083。
【责任编辑/梁梅婷】
8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