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品分析这个技能,是每个产品经理和产品运营都需要掌握的技能,没错,产品运营也需要掌握竞品分析。越是资深的互联网产品人,越是重视竞品分析,也越分析的深入。
他山之石,前车之鉴,别人做的好的地方我们可以借鉴,别人做的不好的地方我们要避免,这是竞品分析最直白的目的。
为什么说好的地方是借鉴而不是直接抄,是因为那只是竞品采用的策略,自身的产品在业务上、经营策略上、产品发展方向上、其他影响产品走向的因素等等,都会和竞品有差异,一定要消化之后,用最适合自身产品的方式把别人做的好的地方纳入进来。
对于产品新人来说,通常都会需要撰写竞品分析报告。其实报告只是一种产出形式,你用word写和用ppt汇报,其实效果都一样,关键看你能否做好竞品分析。一般来说竞品分析报告比较忌讳如下几个问题:
1、流水账,只是在描述竞品。长篇大论的把竞品的所有材料都收集一遍,把所有功能点就列示一遍,这样其实没什么意义,因为你能找到的材料,别人也能找到,一定要有自己的分析过程和结论在里面。
2、比较的标准不一致,界限模糊。不同竞品间的功能及数据比较是竞品分析常见的方法,一定要注意评测的标准是否统一,如果维度都不一致,就失去了对比的意义。
3、没有分析过程就下结论。任何结论都需要有相应的支撑,不管是比较得出的,抑或是数据分析后得出的,需要有实际的依据去支撑你的结论。
4、没有结合自身产品的特性去分析。如果只是为了写竞品分析报告练手是没有关系的,但日常工作当中,让你做竞品分析的目的就是找出竞品和自身产品之间的差异,最终要回归到自身产品上来,不能写报告写开心了,而忘记总结和建议。
上述问题大家可以对比一下是否有犯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那么一般来说竞品分析的步骤是怎样的呢?肯定不是一上来就开始找竞品。
第一步:深入了解自身产品,认清自己
如果你都还不清楚自家产品的业务特性、产品功能、运营策略,怎么去找到与之类似的竞品呢?所以上手做竞品分析之前,一定要先深入了解自家的产品。千万不能只知道个大概,就去找竞品了,那样找到的“竞品”就不一定是竞品。问自己如下几个问题:
产品的定位是什么:也即产品的定义,被哪些人使用和消费,并满足他们什么需求;
做的是什么产品:我们选择做什么种类的产品,是已存在的还是创新式的产品,是移动端还是WEB端;
谁使用产品:即目标用户群体,做成的产品谁会使用,产品的价值由谁来体现;
有哪些核心功能:产品的定位会影响到产品核心功能和内容的设置;
运营策略是怎样的:市场和运营推广的方式,即如何让更多的用户知道并使用;
第二步:确定竞品分析的目的
有的放矢,才会更有价值。在你开始做竞品分析之前,要先确定分析的目的,以便找到分析的对象并得出相应的分析结论。确定竞品分析的目的主要有两方面的考量:
确定分析的范围:是整个产品的分析还是单一功能的分析,是整体运营策略的分析还是单一节日活动的对比,范围很重要,不符合范围要求的分析内容,只是在做无用功。
确定想要的结论:是找出差异点、找出可借鉴的地方,还是找出竞品的不足,想要的结论不同,也会影响竞品分析的过程。
第三步:找到对应的竞品
根据第二步确定的目的去找相应的竞品就会容易的多,如果分析的范围只是某个功能点,此时找竞品的时候就不一定要把范围限制在同行业的产品里面,有类似功能点的其他行业的产品也可以找过来分析,关键就看谁做的比较好。
比如说登录注册流程这种功能点,没有行业和产品类别的限制,可以多看看各种产品的设计,然后结合自身产品在业务和安全性要求上的考虑,就能得出大致的分析结论。
找竞品的时候建议多找几个进行对比,一般至少要两个以上,也不需要把所有的竞品都列出来,一般来说有top5的分析已经足够了,建议用表格矩阵或二维象限图的方式去列示。
第四步:做竞品分析
找到竞品后就可以开始做分析了,如果是分析整体的产品,市面上有比较通用的竞品分析报告模板,会列示出来很多分析的维度。如果只是分析局部的功能或策略,就不一定要拘泥于模板的形式了,把对应功能或策略分析透就可以了。
分析的过程一定要亲自体验,切忌直接使用他人的结论和分析过程的产出,做好版本的登记。常见的分析模板如下:
第五步:总结和建议
上述模板中每个模块的分析结束后都需要有结论,基于分析的过程,去总结得出各个部分的小结论。然后在最后要有一次全盘的总结,把这次分析得出的一些要点进行罗列。
最关键的就是基于总结去得出自身产品改进的建议,实施的方法和步骤。所有得出的结论都是你给建议的依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