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精品教案)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自相矛盾》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2023-11-18 来源:易榕旅网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 《自相矛盾》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自相矛盾”的故事。

2.通过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深刻寓意。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全班齐读课文,边读边回顾词句意思。 2.指名学生翻译重点字词的意思。

3.请学生概述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适时引导口语表达。 4.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课文的生字,把握了课文的朗读停顿,弄清了课文的意思。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看看这个故事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吧!

板块二 理清情节,讲述故事

1.梳理故事情节。 (1)探究故事的起因。

①提问启思:楚国的集市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瞧,这个楚国人在干什么呢?(卖盾与矛)那么他又分别是如何夸他的盾和矛的呢?

②学生速读课文,指名学生进行回答,教师适时引导并

明确。

夸他的盾不会被任何东西刺破,夸他的矛能刺破所有东西。

③课件出示课文前面两句的内容,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想象楚人说这两句话的语气是怎样的。

④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夸自己的东西时的心情和语气等生活经验来明确此处是夸耀、吹嘘的语气。

⑤指名学生帮助这个楚人吆喝生意,加深理解,再全班齐读。

(2)探究故事的经过。

①提问启思:这个楚国人啊,吆喝得很卖力,引来了围观者,却不知道有围观者听到了他话里的问题,便站出来质问他了,围观者问了什么呢?

②学生速读课文,指名学生进行回答,教师适时引导并明确。

用楚人卖的矛去刺他卖的盾,会怎么样呢?

③课件出示课文第3句话的内容,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想象质问者说这句话的语气是怎样的。

④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引导明确质问者质问时的语气是嘲讽的。

(3)探究故事的结果。

①提问启思:面对围观者的质问,这个卖矛和盾的楚国人又有怎样的反应呢?

②指名学生进行回答,教师适时引导并明确。

这个人回答不了了。

③课件出示课文第4句话的内容,全班齐读,体会楚人面对质问的尴尬。

(4)得出结论。

①提问启思:这个故事引发了人们怎样的议论呢? ②指名学生进行回答,教师适时引导并明确。

不被任何东西穿破的盾与什么都能穿破的矛,不能同时存在。

③课件出示课文第5句话的内容,全班齐读,借助“夫”字在句首的作用,引导学生读出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语气。

④借助“夫”在句首的作用,引导学生明确这一句是议论。

⑤学生自读这一句,思考这句话的作用。

⑥指名学生进行分享自己的理解,其他学生补充,教师适时指导。

得出结论,总结全文,揭示课文寓意。点明楚国人自夸

海口将自己陷入自相矛盾和尴尬的境地。

2.学生自主讲故事。

(1)小组内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说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派小组代表全班交流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一个卖盾和矛的人自夸他的盾能挡住所有的东西,又自夸他的矛能刺穿所有东西。当别人问他用他自己的矛刺他自己的盾结果会如何时,他便无法回答了。

3.创设情境,提问启思:假如你是那个楚国人,你会怎样推销自己的矛和盾?

4.小组合作,共同交流,代表发言,教师适时指导。

卖矛的时候,可以用一支质量不如自己的矛来刺自己的盾,卖盾的时候也用同样的方法来演示、比较。这样既可以试出自己的矛的优势,也能比较出自己的盾的质量。

板块三 联系实际,感悟寓意

1.出示句子,要求学生读一读,并说说这个句子有什么问题。

今天天气真好,艳阳高照,大雨滂沱。

2.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艳阳高照的天气,想想艳阳高照的填空是怎样的,会不会“大

雨滂沱”;再结合前面的“天气真好”,明确“大雨滂沱”与前面的“艳阳高照”“天气真好”矛盾。

3.引导学生结合例句中说法前后矛盾的情况,理解“自相矛盾”的意思。

人说话或其行动前后不一致,互相抵触。

4.小组相互讲述自己知道的关于自相矛盾的故事。

(1)我去文具店买绳子和剪刀,老板说绳子结实得任何东西都剪不断,接着又介绍剪刀锋利得能剪断任何东西。

(2)一个年轻人对大发明家爱迪生说:“我有一个伟大的理想,那就是我想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爱迪生听罢,惊奇地问:“什么!那你想用什么器皿来放置这种万能溶液?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吗?”

5.提问启思: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6.指名回答,其他学生补充,教师适时引导,相机梳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应该三思而后行。

7.小结:生活中自相矛盾的故事有很多,为了避免自相矛盾的事情发生,我们应该要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

板块四 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课文内容,并利用图示结构指导学生背诵。

自相盾:物莫能陷也

→

矛盾矛:于物无不陷世而立求是

不可同实事

2.情境表演,场景再现。一名同学扮演卖矛与盾的楚国人,一名同学扮演提出质问的围观者,另外安排几名其他围观者和从旁边经过的路人等。(可分小组进行表演)

3.小结:这是一篇文言文形式的寓言故事,本文用短短的几十个字就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楚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盾和矛,因自相抵牾而不能自圆其说的故事。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说话不顾事实,把事物夸大到绝对的程度,使自己陷入自相矛盾、尴尬境地的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都要谨言慎行、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1.寓言导入,激发兴趣。以寓言故事来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去。通过课文标题,引导学生认识“矛”和“盾”两个事物,不仅加深学生的兴趣,还为理解课文的意思做铺垫。

2.朗读课文,合作解意。文言文在文字表达上与现代白话文有很大的差异,学生学起来会有些困难,甚至觉得枯燥,

因此在朗读中采用多种朗读方式结合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读通课文。在理解课文意思上,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向老师提问的方式一步步让学生理顺文意。

3.创设情境,课堂表演。指导学生想象文中人物的说话语气,并让学生模仿说话者说话,让学生讲解故事并分组进行场景再现,通过表演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更加深刻地明白寓言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