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自相矛盾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自相矛盾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4.发展学生想象思维能力,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重难点]
理解自相矛盾的含义,发挥想象,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成语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又将开始新的学习。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已经积累了许多成语。提起成语,我想你们的脑海中一定会涌现出许多成语吧?我们来个成语填字大比拼,看谁
掌握的成语最多。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很大一部分成语就出自古代典籍,比如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自相矛盾》。(指名说,教师相机板书课题,释题)
2.简要介绍作者韩非子。(课件出示)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出示生字卡片,读准字音,结合注释,理解字词。(重点指导“鬻,吾,弗”的读音。)
2.学生自由诵读后,个别抽查,小组竞读。
3.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师生一同读文章,疏通阅读障碍。
(1)教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知道如何断句,读出句子的语气。
(2)学生练习把语气读通顺、读流畅。
(3)不理解的词句圈起来,同桌互相探讨,整体把握寓言大意,
4.指导书写。
(1)重点指导:“誉”与“誊”不同,形近易误。
(2)学生在生字本上练写,师巡视指导。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共同熟悉了课文,学习了生字。下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这则寓言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方法
这则寓言故事与以前学过的有哪些不同?(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学习文言文先要把语句读通顺,再借助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理解寓言故事,明白其中道理,最后熟读成诵。)
二、细读课文,明白寓意
1.喜欢这个故事吗?那谁愿意来读读课文?
2.小组交流不便于理解和读不通顺的语句。
3.全班交流,师重点检查难理解的句子。
(1)课件出示:“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引导学生注意,三句之中“之”字的意思。
(2)谁能告诉大家,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4.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指名朗读,学生评议。谁来学着文中的人夸夸矛和盾。
5.自主思考,集体交流讨论:他为什么要这样夸耀自己的矛和盾?之前他会想什么?叫卖的语气、神态、动作是怎样的?周围的人听后又会有哪些表现呢?
6.读了他的话后,你有什么想法?
7.人群中,有这样一个人,他不仅在听,更在想。于是,他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
(指名读,谈理解)楚国人的反映怎样?(其人弗能应也)不能够回答,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吗?(无言以对、哑口无言、瞠目结舌)
8.想一想“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
(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矛和盾的作用,结果出现了说话内容互相矛盾的情境。)
9.你怎样理解“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呢?
(比喻说话、做事互相抵触,不能自圆其说。)
10.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
三、课堂小结
1.学习古文没有捷径,只有多读多背,才能学以致用。学生齐背诵。
2.教师小结:课文学到这儿,我们不仅把这则寓言故事读通了,弄懂了,而且还明白了其中蕴含的道理。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个字,但却向我们展示了如此丰富的内涵,我们不得不佩服文言文的凝练之美。
[教学板书]
15自相矛盾
矛(利)——于物无不陷
盾(坚)——物莫能陷
自相矛盾
(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
[教学反思]
本文形式简洁、含义精辟。课前,我引导学生搜集与寓言有关的知识,有助于理解语言的意思,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课上,我渗透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有助于学生语文常识的积累,自主学会分析文言文。分析寓意时,抓住重点词句,采用反复朗读和学生讨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此外,我还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力求让学生读出感情。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考点梳理(全册)
第一单元考点梳理
考点一:字音
1.易混的多音字
gōng(供给) huǎng(晃眼) yān(燕园)
供gòng(口供) 晃huàng(摇晃) 燕yàn(燕子)
2.易读错的字
稚子(zhì) 涟漪(yī) 蚌壳(bàng) 倭瓜(wō) 徘徊(huái) .....
点缀(zhuì)旖旎(yǐ nǐ)顷刻(qǐng)澄澈(chéng) .....
考点二:词语听写
昼夜 耘田 桑树 报晓 蝴蝶 蚂蚱 樱花 拔草 瞎闹 锄草 铲地
割掉 承认 拴着 瓢虫 闲逛 明晃晃 圆滚滚 孤零零 不可胜数
恍然大悟 乐此不疲 离乡背井 风欺雪压 顶天立地 低头折节
美妙绝伦 良辰美景 烟波浩渺 茂林修竹 一动不动
考点三:词语积累
1.动词
(拼尽)力气 (睁开)眼睛 (钻出)地面
(刮去)污迹 (珍藏)梅花图 (撩乱)银发
2.修饰词
(风光旖旎)的莱蒙湖 (碧波万顷)的大海 (巍峨雄奇)的高山
(缕缕幽芳)的梅花 (远远)地抛 (随意)地飞 (郑重)地递给
考点四:句子赏析
1.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赏析:在作者的心中,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灵性的,是自由快乐的,是由着自己的性子生长的。这句话运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世界在孩子心里的样子,表现了“我”的自由和快乐。
2.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赏析:外祖父希望“我”和梅花一样能在任何环境里,不忘自己是中国人,要做一个有骨气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考点五:背诵、默写
1.背诵《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村晚》。
2.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考点六:课文理解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的那些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也写出了(农村初夏时紧张的劳动)气氛。《稚子弄冰》选取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片段,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性格特点。《村晚》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祖父的园子》通过对(“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情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3.《月是故乡明》通过讲季羡林小时候在家乡玩耍时所见美景,借离乡所见之月逊色于家乡之月来寄托(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
4.《梅花魂》三次写到外祖父的眼泪——(读诗时无声地落泪)、(不能回国时呜呜地哭泣)以及(送别时泪眼蒙眬),整篇文章通过赞美梅花来颂扬(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中国人),寄托了外祖父(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考点七:日积月累
1.古诗
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思乡的名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第二单元考点梳理
考点一:字音
1.易混的多音字
léi(擂鼓) pō(血泊)
擂lèi(擂台) 泊bó(停泊)
2.易读错的字
幔子(màn) 遂心(suì) 弓弩(nǔ) 踉跄(liàng)抓耳挠腮(náo) .....
绰起(chāo)迸裂(bèng)山涧(jiàn) 碗碟(dié) 拖男挈女(qiè) .....
顽劣(liè) 嫣红(yān) 镌刻(juān) 肋骨(lèi) 瞑目蹲身(míng) .....
考点二:词语听写
妒忌 曹操 都督 委托 遮住 水寨 擂鼓 呐喊 插满 饥渴 碗碟
榜文 手杖 申请 兼顾 熟悉 肋骨 拖着 坠下 胸膛 两截 景阳冈
请勿自误 神机妙算 一饮而尽 结伙成队 喜不自胜 天造地设
力倦神疲 三更半夜 七手八脚
考点三:词语积累
1.词语理解
客官:客人 印信:印章 伙计:伙伴 郎中:医生 客舍:旅馆
货郎:商贩 墨客:文人 筛酒:斟酒、倒酒
2.人物及绰号
及时雨——宋江 玉麒麟——卢俊义 智多星——吴用 黑旋风——李逵
豹子头——林冲 入云龙——公孙胜 行者——武松 浪里白条——张顺
3.歇后语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猪八戒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
宋江上梁山——官逼民反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李逵打宋江——过后赔礼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
考点四:古诗积累
鸟鸣涧
[唐]王 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考点五:课文理解
1.《草船借箭》以“(借箭)”为明线,以“(斗智)”为暗线,写了诸葛亮巧设妙计“草船借箭”的故事,赞扬了诸葛亮(杰出的才能和顾全大局的宽广胸怀)。
2.《景阳冈》讲述了武松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文章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和(神态)进行描写,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
3.《猴王出世》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主要写了一个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的故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无所畏惧)的特点。
4.《红楼春趣》讲的是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曹雪芹写了很多风筝,有(大蝴蝶)、(美人)、(大螃蟹)、(大蝙蝠)、(七个大雁)等等。从这些风筝中,可以看出每个人的风筝和(各自命运)相关。
考点六:名著知识
1.四大名著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清代小说家。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
2.有关名著的知识
(1)《红楼梦》的两条主线,一是贾府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二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
(2)《水浒传》中著名的故事有: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倒拔垂杨柳、醉打蒋门神、火并王伦等。
(3)《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有关他的事迹有很多,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挥泪斩马谡等。
(4)《西游记》中,机智灵活、疾恶如仇的是孙悟空;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猪八戒;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沙僧。《西游记》中的故事有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等。
第三单元考点梳理
考点一:字音
1.易混的多音字
jiān(监督) yān(殷红) chuāng(创口) jūn(龟裂)
监jiàn(国子监) 殷yīn(殷商) 创chuàng(创造) 龟guī(乌龟)
2.易读错的字
隶书(lì) 领域(yù) 蜀国(shǔ) 枇杷(pí pa) 皋陶(gāo yáo) .......
造诣(yì) 祭祀(sì) 蜷曲(quán) 外甥(sheng) 提供(gōng) .....
楷模(mó)书籍(jí) 报刊(kān) 小篆(zhuàn) 匈奴(xiōng) .....
考点二:词语听写
遨游 应声 蜷曲 祭祀 趣味 信息量 悠久 规范 报刊 狩猎 纤细铸刻 繁琐 楷模 造诣 途径 搜集 奠定 蕴含 涌现 古往今来
笑而不答 力所能及 源远流长 威名远扬 举世闻名
考点三:词语积累
1.词语搭配
(古老)的文字 (漫长)的演变过程 (独特)的艺术 (著名)的书法家
(悠久)的历史 (丰富)的文化 (仔细)地研究 (创造)文字
(奠定)基础 (治疗)创伤 (查阅)书籍 (搜集)资料
2.词语拓展(描写书法的词语)
笔酣墨饱 笔走龙蛇 力透纸背 入木三分 龙飞凤舞 龙蛇飞动
铁画银钩 方刚圆柔
3.谐音歇后语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考点四:汉字的演变
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按时代和字体的对应,大体上可以分为六种字体,具体如下:形成时代代表性文字主要载体商周甲骨文龟甲、兽骨商周、春秋、战国金文青铜器、石秦
小篆石战国隶书竹简、帛魏晋楷书东汉末年行草帛、纸。
考点五:课文理解
1.《字谜七则》中根据字的形状、拆字解意和会意等方法猜字谜。
2.《有趣的谐音》中有六组歇后语,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
3.形声字是指汉字的一种造字方式,表示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
4.汉字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汉字的演变从(甲骨文)开始,经过了(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字体的发展演变过程。
5.甲骨文一般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我国文化领域中研究甲骨文的学科叫“(甲骨学)”。
6.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有:一是(有利于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二是(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三是(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7.《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是一则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的内容一般包含四个部分: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资料整理)、研究结论。
考点五:单元知识链接
汉字是音、形、义三结合的表意字,从结构规律上分析,汉字主要有六种形式:(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
第四单元考点梳理
考点一:字音
1.易混的多音字
hè(威吓)
吓xià(吓唬)
2.易读错的字
绷带(bēng)由衷(zhōng)堪称(kān)拟定(nǐ)踌躇(chóu ch......ú)
被俘(fú)金镯(zhuó)矜持(jīn)企望(qǐ)汗褂(guà)深山坞(wù) ......
考点二:词语听写
万仞 五岳 摩天 遗民 拟定 瑞士 姓彭 光泽 锻炼 眷恋 奔赴
签名 重庆 诊所 肥沃 年龄 土匪 绷带 审视 施行 崭新 由衷
慈祥 荣幸 麻醉剂 搞特殊 一声不吭 一针见血 从容镇定 汗如雨下
肃然起敬 若有所思 情不自禁
考点三:背诵、默写
1.古诗背诵
背诵《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人民服务》第二自然段;
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背诵日积月累。
考点四:句子理解
1.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品析:说他是真正的男子汉,是因为他在手术中能忍受剧痛,具有不怕苦难的大无畏的精神;说他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是因为他表现出来的意志跟钢板一样坚强,自我克制的毅力是超人的。“你堪称军神!”这是对刘伯承将军在做手术时表现出来的精神的高度评价和赞扬。
2.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品析:这句话既是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又表明了毛主席对儿子遗体安葬问题的态度,即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将儿子葬于朝鲜,充分显示了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襟。
考点五:课文理解
1.《从军行》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借以渲染战争气氛。后两句集中概括了戍边将士(身处的酷烈战争生活以及决心破敌)的豪情。《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强烈地反映出诗人(渴望尽快收复大好山河,统一祖国)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未能收复失地的(失望与悲愤)。《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主要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十分喜悦,收拾行李立即还乡)的事,抒发了诗人无法抑制的(喜悦之情)以及表达了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怀)。
2.《青山处处埋忠骨》主要讲了毛主席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主席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骨是否归葬抉择时的矛盾心理,表现了毛主席(常人的情感和超人的情怀)。
3.《军神》一文通过记叙德国医生沃克为刘伯承将军开刀摘除坏死的眼球一事,高度赞扬了刘伯承将军具有(钢铁般的毅力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4.《清贫》一文记叙了方志敏被俘后,国方兵士向他索要钱财的事。通过对人物的动作、神态等描写,体现出了国方兵士(凶残、贪婪)的特点,也体现出方志敏(淡定、镇定自若和对国方兵士的轻视)。
考点六:单元知识链接
表现爱国情感的诗句:
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第五单元考点梳理
考点一:字音
1.易混的多音字 zhā(扎针)
jiān(监听) mú(模样) píng(屏障) zhá(挣扎)
监jiàn(监生) 模mó(模型) 屏bǐng(屏息凝视) 扎zā(包扎)
2.易读错的字
揪住(jiū) 颧骨(quán) 铸就(zhù) 揩油(kāi) 扳倒(bān) .....
蘸水(zhàn)刷浆(jiāng) 发怔(zhèng) ...
考点二:词语听写
摔跤 剃头 搂抱 依仗 鞭子 欺负 挠头 伤疤 监生 侄子 喉咙
刷浆 师傅 木桶 包袱 蘸浆 有诈 发怔 屏障 芝麻 神圣 侵犯
轰然 难堪 发傻 捏住 腮帮子 冷绊子 扳手腕 揩眼泪 手疾眼快精神抖擞 膀大腰粗 仰面朝天 半信半疑 派头十足 天衣无缝
考点三:词语积累
1.量词
一(块)疤 一(盏)灯 一(身)牛劲儿 一(茎)灯草
一(笔)银子 一(面)屏障
2.动词
(欺负)对手 (鼓着)眼珠子 (铸成)格局 (伸着)指头
(揩揩)眼泪 (伴着)鼓点 (和着)琴音 (打开)屏障
(搜索)全身
考点四:句子理解
露馅儿
1.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品析:这是对严监生的神态以及动作描写,形象地写出了严监生内心的焦急,短短一句话把严监生吝啬、爱财如命的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
2.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品析:这段话描写了刷子李刷墙时的情景,通过描写他刷墙时的动作和刷后的效果表现他的技艺高超。刷子李刷墙时的动作是那样的娴熟优雅,透着满满的自信。“天衣无缝”是说一道道浆之间衔接得紧密自然,根本看不出什么痕迹。“真好比……”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他刷墙后的效果,平整匀实,洁白无瑕,烘托了刷子李技艺的高。
考点五:课文理解
1.《人物描写一组》这篇课文通过描述三个片段,运用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为我们刻画出了(顽皮、机灵、争强好胜)的小嘎子,(充满自信、健壮)的祥子和(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严监生三个人物形象。
2.《刷子李》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艺为话题,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教育人们(本事是靠勤学苦练得来的,有本事才能有尊严,一个人要不断地挑战自己、锻炼自己、完善自己)。
考点六:单元相关链接
课文作品出处作者主要人物
《摔跤》——《小兵张嘎》徐光耀 小嘎子、小胖墩儿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骆驼祥子》 老舍 祥子
《两茎灯草》——《儒林外史》吴敬梓 严监生
《刷子李》——《俗世奇人》冯骥才 刷子李、曹小三。
考点七:写人的基本方法
首先,选择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件,把它写具体。
其次,用多种方法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如细致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把人物的特点写出来,使人物的形象更鲜活。
再次,描述周围人的反应或者周围的环境,间接写出人物的特点。
第六单元考点梳理
考点一:字音
1.易混的多音字
huǎnɡ(晃眼) mú(模样) jiāng(将来) héng(横竖)
晃huànɡ(摇晃) 模mó(模范) 将jiàng(大将) 横hèng(强横)
2.易读错的字
引荐(jiàn) 顶端(duān) 放肆(sì) 撕开(sī) 桅杆(wéi) .....
瞄准(miáo) 龇(zī)牙咧(liě)嘴 ...
考点二:词语听写
脚力 引荐 赢得 一艘 航行 放肆 帽子 桅杆 撕开 逗笑 吓唬
钩住 扭动 咧嘴 船舱 海鸥 瞄准 自相矛盾 跃跃欲试 摩拳擦掌
出谋划策 胸有成竹 兴致勃勃 不动声色 风平浪静 哭笑不得
龇牙咧嘴 心惊胆战
考点三:词语积累
1.近义词
赏识——欣赏 引荐——推荐 满意——满足 风平浪静——一帆风顺
心惊胆战——大惊失色
2.反义词
赏识——讨厌 着急——镇定 满意——失望 兴致勃勃——百无聊赖
心惊胆战——泰然自若
3.词语搭配
(满意)地笑 (好奇)地问 (胸有成竹)地说 (兴致勃勃)地猜测
4.文言文释义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卖 或曰:有的人 物莫能陷也:刺破 ...
其人弗能应也:不 不可同世而立:存在 誉之曰:夸耀、吹嘘 ...
考点四:句子赏析
1.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品析:这句话运用夸张的手法,破折号起到转折的作用,把四十秒的时间拉长了,因为心情的着急,就会觉得时间很漫长。
2.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只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
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
品析:采用夸张的手法起到了强调的作用,更加突出了时间的长久。
考点五:背诵、默写
背诵:《自相矛盾》,日积月累。
考点六:课文理解
1.《自相矛盾》讲述一个楚国商人自夸他的矛和盾的威力很大,当别人问他用他自己的矛刺他自己的盾结果会如何时,他便无法回答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
2.《田忌赛马》讲述了齐国的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在孙膑的帮助下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从而赢了齐威王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善用自己的长处,规避自己的短处,从而在竞技中获胜)。
3.《跳水》描写了船长的儿子为了追回猴子拿走的帽子,走上桅杆顶端最高的横木,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儿子跳水,使儿子转危为安的事。这件事告诉我们:(遇到事情先要冷静地想办法,不能凭一时冲动办事)。
考点七:日积月累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及笄:指女子年满十五岁。
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而立:指人三十岁。
不惑:指人四十岁。 花甲:指人六十岁。 古稀:指人七十岁。
期颐:指人一百岁。
第七单元考点梳理
考点一:字音
1.易混的多音字
huā(哗啦啦) xù(畜牧)
哗huá(哗笑) 畜chù(牲畜)
2.易读错的字
船艄(shāo) 祈祷(dǎo) 哞哞声(mōu) 黏稠(nián) 呼噜(lū) ......
精湛(zhàn) 不愧(kuì) 膘肥体壮(biāo)熠熠发光(yì) .....
考点二:词语听写
威尼斯 小艇 船艄 翘起 皮垫 窗帘 保姆 祷告 雇佣 簇拥 哗笑
码头 仪态 笼罩 远眺 骏马 飞驰 辽阔 绵羊 板凳 吆喝 铃铛
奶罐 踢开 牲畜 恢复 左拐右拐 纵横交叉 操纵自如 手忙脚乱
膘肥体壮 极目远眺 辽阔无垠 悠然自得 成群结队 默默无言
熠熠发光 不由自主 思绪激荡
考点三:词语积累
1.近义词
轻快——轻巧 拥挤——拥堵 簇拥——蜂拥 消失——消散 开阔——广阔
2.反义词
拥挤——宽松 飞驰——缓慢 端庄——轻浮 尊严——耻辱
3.词语搭配
新鲜——鲜嫩 安闲——悠闲 寂静——喧哗 庄严——威严
欣赏——观赏
专注——分心
(沉睡)的牲畜 (辽阔无限)的原野 (微弱)的光芒
(金色)的夕阳 (古老)的金字塔 (神奇)的境界
考点四:句子赏析
1.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品析:晚霞消逝,夜幕降临,牲畜沉睡,一切都显得无声无息,只有远处的灯塔像瞌睡人的眼闪着昏黄暗淡的光,这是多么安然与宁静的境界!
2.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品析:这句话充分调动读者的视觉器官,充分运用文字表现色彩,给人呈现一种立体的画面感,绝美的意境。
考点五:课文理解
1.《威尼斯的小艇》主要介绍了小艇是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分别描写了(小艇的外观)、(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和(小艇的重要作用),展示了这座水上城市特有的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威尼斯美丽风光的热爱)之情。
2.《牧场之国》为我们描绘了荷兰牧场(辽阔无际、宁静、和谐)的白天和(祥和、寂静、神秘)的夜晚,把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表达了作者对荷兰
由衷地赞美。
3.《金字塔》一文用不同的方式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赞美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凡的才干)。
考点六:日积月累
乡村四月
[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第八单元考点梳理
考点一:字音
1.易混的多音字
báo(薄饼) jīn(情不自禁) zhǎng(涨潮) pēn(香喷喷)
薄bó(薄弱) 禁jìn(禁止) 涨zhàng(涨红) 喷pèn(喷香)
2.易读错的字
造诣(yì) 琴弦(xián) 揿电铃(qìn) 爱憎(zēng) 窈窕(yǎo t......iǎo)
轧伤(yà) 纽扣(niǔ) 困窘(jiǒng) 秽物(huì) ....
考点二:词语听写
梁国 造诣 家禽 拇指 搔痒 秽物 轧伤 纽扣 相貌 仓库 渺小
拧螺丝 享乐 附庸 爱憎 养尊处优 情不自禁 随心所欲 翻来覆去
绞尽脑汁 运转自如 不怀好意 左膀右臂
考点三:词语积累
1.近义词
舒服——舒适 堂皇——华贵 祸患——灾害 舒展——伸展
妨碍——损害 天赋——天资 澄澈——清澈 渴望——盼望
驱逐——驱赶
2.反义词
聪慧——笨拙 优美——丑陋 澄澈——浑浊 独立——依靠
迷恋——厌恶 淘气——乖巧 遥远——邻近 随心所欲——瞻前顾后
3.动词搭配
(揿)电铃 (拧)螺丝 (蘸)药末 (推动)笔杆 (遇到)危险
(发现)规律 (具有)天赋 (解答)问题 (激发)想象力
考点四:背诵、默写
背诵《杨氏之子》全文和日积月累。
考点五:含义深刻的句子
1.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含义: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我们既要看到别人的长处,也要看到他的短处。彼此谅解,相互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2.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含义:“我”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将自己与世界上有重大发现的人放在一起,这是真正能让自己得到安慰的理由。
考点六:课文理解
1.《杨氏之子》讲述了梁国杨姓人家的九岁男孩妙答客人问题的故事,赞扬了他的(思维敏捷、机智幽默)。
2.《手指》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最后说明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3.《童年的发现》描述作者发现了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按照(提出疑问——请教老师——发现规律——得到证实)的顺序来叙述的,体现了“我”是一个(敢于想象、善于提问、乐于探索)的孩子。
考点七:日积月累
(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
(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3)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孟子》
(4)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5)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朱子语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