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住宅楼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面积超过40m2的大面积客厅现浇板设计,而在施工中我们亦屡次发现在沿板的跨中,或墙两侧四大角出现裂缝。钢筋混凝土构件是带裂缝工作的,裂缝宽度小于0.3mm是允许的,也是安全的,而宽度大于0.3mm的裂缝必须进行处理方能符合要求。裂缝处理效果不好且较为麻烦,故必须对大面积现浇板施工引起足够重视。
一、裂缝类型及成因
1.裂缝类型
1)裂缝在楼板上表面出现,分布不规则,成龟裂形式;或在楼板钢筋上方,沿钢筋方向裂缝。
2)裂缝为贯通裂缝,一般出现在板跨中位置。
2.裂缝成因
1)未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a.未按设计配筋进行布置,特别是支座负弯距筋布置不合理,浇注混凝土时没能有效地控制负筋保护层厚度,造成支座附近处板上部钢筋混凝土抗拉能力降低。
b.未按设计板厚进行施工,施工时没有设置足够的板厚控制标准点,致使板厚不足,引起楼板受弯承载力降低。
2)配合比不当。
混凝土坍落度过大,水灰比过大。混凝土在振捣时表面积聚大量浮浆,施工人员未清除,致使混凝土成型后表面强度不够,使得混凝土在凝结早期就出现伸缩裂缝;或是在施工时盲目按经验随意更改混凝土配合比,使混凝土强度发生变化。
3)原材料质量把关不严,计量不准。
采用手续不全的小厂水泥,以及不同品种标号的水泥混装、混用,采用细砂、特细砂以及石子级配差、砂石含泥量大的原材料,现场计量不准。
4)模板及支撑在安装过程中,由于强度、刚度、稳定性没有满足规范要求,以及立模的方式不当,致使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出现局部变形、沉降而导致混凝上楼面开裂;在未达到混凝土的拆模强度时拆模或虽然达到混凝土拆模强度但由于上部继续施工,其施工荷载远远大于设计允许的使用荷载,而采用先拆模后再加支撑的方法,从而导致现浇楼面裂缝。
5)未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由于楼板较厚,振捣不实造成沉降裂缝;养护时间上,只重视浇筑后1~2d的养护工作,后期就忽视了;另外有些工程上午浇筑完楼面混凝土,下午就弹线、上砖头,进行砌墙,没有必要的施工间隙,致使混凝土被压开裂。
二、裂缝控制预防措施
1)严格按照施工图及图纸会审文件要求进行施工。
2)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
水泥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并应对其检验安定性和强度,严禁不同品种、标号的水泥混装。混用;采用中粗砂,严禁使用细砂;石子应符合设计要求的质量和级配,控制含泥量和石粉含量。
石子中禁混煅烧过的白云石和石灰块。
钢材有出厂合格证和质保书,并经见证取样送检,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3)严格计量,确保混凝土质量。按现场施工配合比严格计量,严格控制,采用低水灰比。在确保强度和耐久性前提下,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避免由于过量水泥而产生内应力导致的裂缝。
4)加强过程控制
a.板支座负弯矩筋绑扎好后严禁施工人员在上面来回走动,以及运送混凝土的小推车在上面压走,并按间距不大于1.2m设置钢筋铁马蹬,以控制板支座负筋离板底的高度,浇筑混凝土时若发现板支座负筋有被压低的现象,应及时上提复位。
b.振捣混凝土时若出现局部过振须将表面浮浆刮去。楼板表面至少搓平3次,最后一次搓平压实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进行,以保证混凝土不再下沉引起裂缝。
c.严格控制现浇楼面浇筑后的上荷载时间,保持必要的施工间隙。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MPa时不准上人施工,堆载不允许集中,应尽可能均匀放置。
d.浇筑完的混凝土及时进行保温、覆盖。冬季特别注意保温工作,防止温度应力引起混凝土开裂。保温应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夏季施工须及时进行洒水养护,并用麻袋片覆盖,以保证水分不流失得太快,板面保持湿润。
5)拆模时间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执行,当设计没有具体要求时,应满足规范规定的最低拆模强度的要求;若因工程进度、模板周转需提前拆模,则应在支撑时对支撑个数进行计算,预设固定支撑,严禁将支撑拆除后重新支撑。
在我们所施工的贵阳市花果园“瑞苑”工程和贵阳市富源天地等工程中,由于严格按照上述措施进行施工,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