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认真学习理论,学习会计,法规等知识,有利于同学们掌握一些根本的会计技能。下面是的会计实务的学习心得,分享给大家!
一、整体印象
读完根本准那么,我有以下三点整体印象:
(一)向会计准那么靠拢。准那么共11章,第一章总那么明确根本准那么的法律地位,以及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要素、会计记帐方法。在该局部,权责发生制位列会计假设之中,显然是受国际会计准那么编报框架的影响(当然原根本准那么也有)。在FASB等制定的概念框架中,权责发生制并不在会计假设之列(终究处于什么地位比拟模糊)。该局部关于“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的观点也是取材于国际会计准那么编报框架。第二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大局部也与国际会计准那么一致,将“实质重于形式”明确列为原那么之一,即显然受国际会计准那么影响。第三章资产、第四章负债和第九章会计计量关于会计要素的定义、确认和计量,受国际会计准那么影响较大。比方,将资产定义为资源,资产确实认的可计量标准将“本钱”可计量和“价值”可计量列为可选标准,都明显借鉴了国际会计准那么。国际会计准那么是折中产物,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比方前述可计量标准的选择),这是借鉴它的好处。但与FASB等制定的概念框架相比,国家会计准那么的水平就稍显缺乏,前瞻性相对差一些,这是借鉴它的害处。
(二)根据现代会计环境进展调整。一是原准那么提出“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新准那么完全抹去了这种“方案经济时代的遗迹”,政府成了与其他市场主体平等的“信息
使用者”,排序还靠后。二是结合了会计开展的大趋势,引入了公允价值。
(三)增强根本准那么的“根底性”,并尝试增强其可操作性。这是新根本准那么留给我最强烈的印象。前者表现为三、四、五、六、七、八关于会计要素的标准,剔除了原准那么对“详细要素工程”的内容,只描述根本要素本身。第十章对会计计量进展了一般性标准。后者突出表现在准那么制定者尝试对一些概念进展了定义,包括:对资产定义中的“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拥有”、“控制”、“预期带来的经济利益”等概念的解释;对负债定义中的“现时义务”的解释;立足会计主体角度对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对利得与损失的定义;在费用局部对本钱、费用、支出的区分等。不过,之所以称后者为“尝试”,在于依我之见,其结果很不,留待下面评述。
二、详细章节评述 (一)关于第一章总那么
1.关于持续经营假设。我认为第六条关于会计主体存续状态(持续经营)的假设是不完整的。企业会计准那么标准一切会计活动,根本准那么标准一切详细准那么。除了持续经营会计,还有清算会计、中止经营会计,这些会计也应是会计准那么标准的范畴。所以,我认为根本准那么将会计假设直接限定为“持续经营”这一种情况是不完整的。该条款应补充这类内容:企业处在非持续经营状态,应变更会计确认、计量和前提。相应地,根据该条款,应修改第九章会计计量等章节的内容,增加清算价值等计量属性。将来的详细准那么那么相应应将企业终止经营会计纳入标准。
2.关于会计要素。第十条提出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其中“经济特征”是模糊的。我个人的观点是会计要素是会计对交易或事项的构成要素的,而非其经济特征的抽象。其中资产是交易或事项中的价值物或权利,而负债或所有者权益那么是义务(企业本身就是股东之间的一项长期交易安排)。 (二)关于第二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十六条关于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的描述存在概念不清的问题。首先,“经济实质“的对应概念是”“经济形式”,“法律形式”的对应概念是“法律实质”,将“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并列,容易造成(法律形式反映法律实质,会计应该反映法律实质);其次,我个人认为这一条款近似于哲学,而且该条款的主旨已表达在第十二条“如实反映”的意蕴中(后者实际上也是哲学式的标准,属于难以检验的、形而上的终极理念)。 (三)关于第三章资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