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课程的探究》课题的开题报告
一、 课题的基本情况
1、课题由来
本课题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国十条”为引领,紧密联系当今社会发展需要,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策略。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二五”科研规划课题《幼儿科学素养早期介入的研究》,我园承担子课题《幼儿科学课程的探究》
2、课题起始时间
本课题从2013年10月正式筹划准备,拟到2015年12月结题
二、 课题的提出
从国内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正迈入知识化、信息化的新世纪来看,国际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一种科技竞争、人才竞争。国民的综合素养,尤其是科学素养水平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党和政府确定的科教兴国和全民实施素质教育战略、推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放在了首位,把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发展幼儿的潜能,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依据。从国外的研究现状来看,近20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一直比较注重儿童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体验式学习和幼儿科学素养的早期培养。
在了解国内外科学教育的发展动态和趋势,结合我园实际情况,最终确立子课题为“幼儿科学实验课程的探究”。通过幼儿对科学实验体验式探究的过程来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
力。在学习中,注重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教师通过对科学实验课程的预设,引导幼儿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幼儿的潜能,激发幼儿探究科学的兴趣,增强幼儿在园的幸福感,提高幼儿科学素养的水平。
三、 课题概念的界定
1、本课题幼儿园是指3-6岁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2、科学实验——幼儿园科学教育方法之一。指教师或幼儿按照预想的目的,设计和利用少量的材料,用简便的方法进行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活动
3、幼儿应具有的科学实验态度――①好奇心。善于提出问题,并且积极地寻求答案;②尊重实证,思路开阔,积极主动地去考虑不同的有冲突的实证;③批评地思考、权衡、观察和对观察到事实进行评价;④灵活性。积极主动地接受经证实的结论和重新考虑自己的认识;⑤对变化世界敏感,有尊重生命和环境的觉悟。
4、本课题中的“幼儿园科学实验课程的探究”――是以培养幼儿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是一个让幼儿亲历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
四、 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及方法
目标:
1、查阅、学习有关“科学实验课程”项目的国内外文献资料,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和课程标准,形成对本幼儿园的科学小实验体验教学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雏形。
2、以“科学实验课程”的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国内外“科学实验”项目的实践经验,研究和探索出适合本幼儿园科学体验教学,具有一定操作性、实用性、对本园教师具有较强指导价值的方法体系。
3、幼儿方面,通过研究,使幼儿体验生活、自然之美,幼儿可以完善人格。增进幼儿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发展和判断力与责任感的提升。使幼儿更好地认识生命、自我、他人、事、物、境。
4、通过教师科学的教育方法,科学实验课程对幼儿的引导,最终能够达到早期介入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以提高幼儿整体科学素养的水平。
内容:
1、实验活动促进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的研究。
2、在科学小实验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3、如何让幼儿在科学小实验中提高科学素养水平。
方法:
本课题主要在小、中、大班年龄阶段进行,研究的方式方法多样化。主要包括:活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实验研究法、对照班的研究等。
1、活动研究法:在已有的活动方案进行逐一实验研究,在研究中找到适合的内容的全
过程。
2、行动研究法:我们将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筛选出来自实际的相关发现教育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以此提高本课题的应用价值。
3、实验研究法:通过与一线教师的配合,将所归纳整理的结论进行实验,在验证的基础上再次进行总结。
五、课题研究的原则
(一)自主性原则
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我们强调幼儿的自主性,通过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为幼儿的自主性开辟更加广阔的天地。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活动、体验与创造。使其享受探究的乐趣,活动的愉悦,服务的充实。
(二)趣味性原则
运用科学实验特有的魅力,充分发挥实验工具材料的独特性和表现手法的独特性。根据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状况和认识特征,设计活泼多样的科学小实验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以赋予趣味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
(三)发展性原则
通过本课题的活动,使幼儿自觉感触到从生活的点滴中去发现科学小实验无处不在。激发幼儿养成乐于动手、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意识。
五、课题研究操作措施
1、建立课题组成员学习制度
为确保研究工作能够正常、规范地开展,课题组全体成员必须统一认识,转变观念,加强学习,提高参研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操作能力,为研究工作做好理论与技术的基础,课题组将建立定期学习制度。
2.开展组内交流研讨活动
每两周进行一次参与有课题研究的人员会议,组织教师进行本课题的研究讨论和进行阶段性研究工作。核心组成员每月集中一次例行会议,进行对本课题的探讨、小结工作。
3.“专家引领”,提升研究层次
在适当时机,请从事学前教育研究和教育科研方面的专家来园讲学,进行专题指导,获得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提升研究的层次。
4.跟踪同类研究的发展轨迹
利用报刊、网络、论文数据库等现代媒体工具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跟踪同类研究的发展轨迹,了解同类研究、相关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最新进展,才能做到与时俱进、克服盲目、方向明确,方法正确,避免低水平的重复研究。
5.规范研究的过程管理
①在各年龄班建立科学实验班,每月保证二至三次科学实验教学活动。
②做好各研究阶段的计划与实施方案并按照程序开展研究工作,及时进行阶段总结。
③做好研究过程各种资料的档案整理,包括围绕课题的学习材料、学习体会;围绕课题的研究课实录或教案、说课、评课、教者自我反思、课堂评价表;光盘、图片、相关简报;课题组成员发表的与课题有关的文章;获奖论文(注明级别、等次);课题组成员所写的课题小结、随笔、案例评析等等。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1、第一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3月,课题立项的前期准备阶段)
组成课题实验小组,确定课题研究人员;课题组负责人对全体课题组人员进行集中式培训和集体研论;收集资料,拟定课题研究方案;充实和完备课题研究中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网络平台,为课题研究提供环境和资源支持;重点解决实验教师的认识问题、方法问题,使实验教师明确“幼儿科学实验课程的探究 ”课题研究在落实科教兴国、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师成长和幼儿发展等方面的深远意义。
2、第二阶段(2014年4月—2015年7月,课题实施阶段)
广泛了解和把握相关的理论和实践资料,进行理论研究;组织课题研究人员进行课题研讨,对各方面资料进行各阶段整理。
3、第三阶段(2015年8月—2015年12月,课题结题阶段)
对课题资料(理论资料和实践资料)进行全面的整理、提炼、归纳概括,撰写能够全面反映课题研究过程和成果的研究报告和相关论文、教学案例。
五、 主研人员分工
1、本课题由钱璐璐园长负责。主持和管理整个研究工作;主持撰写实施方案;组织研究人员的理论学习;审定参研教师的教学设计;检查、调整研究进度;指导学科的教研活动;主持典型案例分析、阶段总结和综合总结;主持撰写综合总结报告。
2、教学研究组成员
王丽坤 邢 双 程秀明 赵 欣 张庆梅 张 蕊
凌 晨 郭丽欣 吴 丹 林 琳 张 巍 张 鹏
所有成员均有进行教学设计、个案分析、上研究课、经验总结、论文撰写的任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