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点临床医学专业建设三年规划

2021-09-28 来源:易榕旅网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

临床医学专业建设规划

(2016-2018)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

2015年11月

(请设计封面)

目 录(需要重新做!)

一、建设背景与基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建设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建设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具体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建设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完善专业建设运行机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优化课程体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建设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夯实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建立现代化信息资源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健全教学管理体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提升临床专业社会服务能力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建设步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第一阶段 2015年8月—2016年12月,项目启动阶段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第二阶段 2017年1月—2017年12月,项目全面建设阶段和部分项目中期检查阶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第三阶段 2018年,临床医学专业完善和总结阶段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保障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组织保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经费保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临床医学专业建设是我校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办学水平、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增强学校生存和发展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根本措施之一。为增强学校临床医学专业建设的自觉性,规范专业建设行为,促进临床医学专业建设健康发展,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的有关规定和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为做好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建设工作,特制订本规划。

一、建设背景与基础

(一)建设背景

随着社会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关注自身健康和生活质量,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农村和社区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逐年增长。“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已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滞后是影响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重要问题之一,面对卫生事业发展的严峻现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推进建设健康中国的新目标,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要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国。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制度,已成为国家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最重要举措。但在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中起关键作用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和基层医疗机构医生的素质和能力却不容乐观。我们对湘潭市所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家,乡镇卫生院5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9个,村卫生室的调查结果和国家有关调查研究结果都表明基层医疗机构医生总体状况是:学历低、年龄高、执业(助理)医师数量严重不足、医疗技术水平低。截止2014年12月,湘潭市

全市设村卫生室871个,已配置村医503人,村医配备缺口368人,扣除三年期间自然减员(退休、辞职等因素)300人左右,乡村村医缺口总计668人;全市有村医生1560名,50岁以上的村医生505人,占村医生总人数%,年轻村医生较少,村医生队伍“青黄不接”现象严重,师承及无学历的村医生600人,占村医生总人数%;乡村医生队伍普遍年龄偏大,学历低,许多老年乡村医生未经过正规的教育、培训;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453人,只占村医生总人数%。这些表明我市卫生人力资源分布的不合理,特别是基层临床执业(助理)医师人才严重短缺,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要实现《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的2015年平均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人和2020年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达到人的目标,增加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和基层医疗机构执业(助理)医师将成为关键。《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2号)提出:“加快构建以“5+3”(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体、以“3+2”(3年临床医学专科教育+2年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为补充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推进临床医学高职(专科)人才培养改革,建立高职院校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合作机制,合理安排学生到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进行实习、实践,提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进临床医学高职(专科)教育教学标准与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标准有机衔接;积极开展面向农村基层的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教育;开展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培养高职(专科)起点的“3+2”执业助理医师,提高基层适用人才教育培训层次,努力提高基层医疗水平。”我校作为湘

潭地区唯一一所医学教育高校,开设的三年制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专科教育针对基层临床医学人才缺乏,具有培养周期短、岗位针对性强、培养对象来自本土的特点,比较适合我国和我市现阶段的现状。

另外,基层医生长期得不到培训提高,素质差、医疗技术水平低,是导致人们“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另一主要原因。通过开展高职大专层次临床医学专业建设,将探索构建市、县主管部门引导,学校与县、乡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深度合作的长效育人机制,形成学校、医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集基层医生培养和学历教育与基层医生继续教育和培训于一体,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奠定基础。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精神,未来三年我校全面提升临床医学专业建设水平,大力培养从事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实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服务湘潭及周边地区基层卫生服务事业建设,促进人们健康,具有重要社会效益,是落实中央民生政策的具体举措,是非常必要的。

(二)建设基础

我院医学教育始于1915年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创办的广德高级护士职业学校,有着百年医学职业教育办学经验,教学成绩斐然,享誉三湘。自1950年开办临床医学专业至今,已培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10000余人。2009年,省卫计委确定我校为乡村医生首批乡村医学专业培训基地,至今已培养乡村医生700多人,现有全日制在校临床医学专业(农村医学)学生200多人,办学成效得到了省教育厅和卫计委的充分肯定。2000年省教育厅、卫生厅组织专家到我校进行专业设置认定评估,我校临床医疗专业评定为A级。这为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层,

学校认真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紧紧抓住国家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新形势,把临床医学专业建设作为学校服务社会和自身发展的机遇,将临床医学专业定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在原有医学教育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围绕基层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争取经过三年的建设和完善,形成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基层医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条件。目前,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建设基础如下。

1.形成了“职业化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长期的医学教育办学中,学校注重与行业和医院的合作,成立了由紧密合作型医院的临床一线专家和学校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基层医生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岗位职业能力成长规律,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形成了“校院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化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2.构建了“四模块”的课程体系

行业、临床专家和专业教师对临床医学工作岗位开展调研、分析、归纳后,基于临床工作过程的真实工作任务,构建了以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知识和拓展知识“四模块”的课程体系。

3.建设了一支“双师结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教师团队,共有63人,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博士4人、硕士33人,共占%;正高级职称21人,占%,副高级职称25人,占%;“双师型”教师54人,占%。全部具有中级(或主治医师)以上职称,核心专业课程理论教学由具有10年以上临床经验的医生和专

家担任;实验、实习环节及见习、实习带教由讲师或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且具临床经验5年以上的老师担任。

4.建立了“识岗—仿岗—协岗—准岗”的实践教学模式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技能习得规律,让学生通过识岗体验,形成对专业的初步认知,通过仿岗实训,掌握基本技能,通过协岗见习培养职业态度,通过准(顶)岗实习,强化职业能力,初步形成了“识岗—仿岗—协岗—准岗”“四阶梯”的实践教学模式。

5.拥有较为完善的专业实践教学条件

我院已拥有校内外实验、实训、见习、实习条件,其中校内建有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和临床实训中心,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包括人体解剖、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室,临床实训中心包括临床技能综合实训室、心肺复苏实训室、诊断学和内科学实训室、模拟手术室、外科学实训室、妇产科学实训室、儿科学实训室、康复实训室和模拟病房,设备总值近3000万元。

目前,我校拥有稳定的医学类教学实习医院130余家,有承担专业课教学的附属医院1家(湘潭市中心医院),拥有市二级以上教学医院2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实习基地10家。 (三)专业建设存在问题

1、教育理论有待进一步提升

大至学校的办学目标、发展定位,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小到课程的构建、教学方式的改革都需要现代高职教育理念的指导,因此进行高职教育理论学习、探索临床医学专业实用性人的培养模式都有待进一步提升。

2、院校合作有待进一步深入

由于临床医学专业岗位的特殊要求,培养具有实用性的临床专业人才很多临床技能都需要到医院实践,如何与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共同培养人、尤其是临床技能的培养,尚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深入,以求形成完善的基层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3、课程内容有待进一步优化

现有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同毕业生胜任基层医生岗位工作所具有的职业能力培养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依据职业能力,需要深入进行与人才培养定位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4、实训基地条件有待进一步建设

校内基层实验实训中设备还不能高标准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临床实训中心的仿真建设尚不能满足技能培训需要,校外实训基地还不能完全满足开展临床见习和实习的要求,这些都需要不断加强建设。

5、师资队伍有待进一步加强

校内专任教师专业实践能力都有待提高,校外兼职教师教学能力尚需培养与加强。

二、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遵循医学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规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岗位为目标、资格为要求”和“校院合作、工学结合”的原则,立足湘潭,面向周边地区,以培养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的实用性临床医学人才为基本任务,科学合理地规划临床医学专业建设,保证质

量,突出特色。

(二)建设目标

遵循“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现代医学教育理念,充分挖掘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的资源,完善“校院合作,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运行机制完善,进一步完善“职业化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基于工作任务、能力本位的“四模块”课程体系;加大高学历、高素质临床医学师资培养和引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专兼一体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夯实校内“模拟—仿真—真实”的临床医学专业实训教学基地;建成多个紧密合作型教学工作站,建立多层次、多方位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构建现代临床医学专业共享型资源和教学管理体系;加强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通过三年建设,把临床医学专业建设成为具有良好社会服务能力,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 三、建设内容

(一)完善临床医学专业建设运行机制 1、动态调整临床医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由卫生行业主管部门、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湘潭中心医院(附属医院)、县市级各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家共同组建临床医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校内“教学办公室”与医院“教学工作站”相结合的校院合作运行机制,完善组织结构及职责,院校双方共同制定合作办学的管理制度,搭建“政、行、校、院”合作平台和保障机制。建立人员互兼互聘、教学与临床医学工作双岗轮换、兼职教师团队聘用、基地共建、文化共建的校院合作运行机制,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全程参与临床医学专业建设的各项工作。根据临床医学专业的教

学需要与不同等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发展变化,根据临床医学专业建设需要,对临床医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有关成员进行动态调整,适当增加行业主管部门,示范基层医疗单位成员。

湘潭中心医院指导分会 制定专业发展规划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共建实习实训基地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下设 县市级医院指导分会 乡镇卫生院指导分会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指导分会 医院教学工作站 指导 职责 互聘共培专业人员 共建职业文化 共同开展培训 沟通协作 学校教学办公室 最终实现 专业发展定位与湘潭基层卫生行业对接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临床医生岗位要求对接 专业教学环境与临床工作环境、学生实践与临床实践对接 专业教学内容更新与卫生行业新技术新动向对接 学校文化与医院文化对接 学校毕业生就业与基层医疗人力资源需求对接

图1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示意图

2、完善“职业化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按城乡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对临床医学人才的要求为依据,以“能力本位培养”和“素质本位培养”相结合为培养目标,参照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标准,完善“职业认知—职业认同—职业熟练”的“职业化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化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内容是:(见图2) (1)第一级为职业认知阶段。主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入学教育、通识能力教育。组织学生到临床医院的典型职业环境进行职业体验,通过专职教师、临床导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接触临床职业群,了解临床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意识,明确努力方向,为职业认同阶段的角色转变打下基础。

(2)第二级为职业认同阶段。将医院病房作为医疗行业行为规范教育和临床能力培养的主要场所,通过“学中做、做中悟、悟中学”,突出临床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医疗行业行为规范教育,引导学生进入职业角色,规划职业生涯。通过职业认同阶段教育,让学生树立职业价值观,培养优良医德和掌握临床技能,为职业熟练阶段打下坚实的能力和素质基础。

(3)第三级为职业熟练阶段。开展为期10个月的“校院双主体指导管理”的准岗实习教育,实习监管部门按照相应的要求给予综合考核,通过职业熟练阶段教育,使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等方面达到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职业化要求,真正做到“能力、素质双本位”成才,为学生进入社会成为职业人做好充分准备。

职业化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思想政治教育 公共基础教育 职业素质教育 专业基础项目 附属医院临床识岗 校外医院临床识岗 校内仿岗基本技能训练 疾病预防项目 疾病诊疗项目 疾病康复项目 校外实训基地准岗实习项目 校外综合实训项目 就业指导项目 人群健康保健项目 校内仿岗实训项目 校外实训基地协岗项目 生手 熟手 准职业人 职业认知阶段 职业认同阶段 职业熟练阶段

图2 职业化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图

(二)优化“四模块”课程体系

1. 优化课程结构,整合课程内容

根据城乡基层医疗机构特点和基层医生工作任务,优化核心课程,

紧紧围绕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方面,主要内容突出临床诊断技术,突出职业性、实践性。计划整合编写《常用疾病诊疗技术》,基于临床工作过程,侧重常用诊断技术的掌握和临床诊断思维的训练,例如在应用已相当普遍的超声诊断技术;突出人的整体性并融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岗位能力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标准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使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与实践,在知识和职业技能上均达到基层医生标准要求,毕业后经过一年以上的岗位工作,参加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获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为使学生尽早接触临床、认知临床,在第一学期增设《临床医学导论》课程。医学课程多,覆盖面广,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拟将内容相关的课程进行整合,如《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病理学》合并为《人体结构学》,将《生理学》、《生物化学》合并为《人体机能学》,将《精神病学》并入《内科学》。进一步强化实践技能训练,将临床专业技能汇编成《中西医基层适宜技术》,在实习前(第4学期)予以强化。

2.打造优质核心课程

加大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力度,重点扶持、集中建设,成立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小组,实行课程建设责任制,每门课程由骨干教师牵头,分期分批进行优质核心课程开发(见表1)。将5门专业核心课程建成省级一流优质课程。每门课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学习指导、试题库(试卷库)、电子教案、电子教材、课件、教学录像、操作标准、视频、图片、动画等资源。

表1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表

开发进度 序号 项 目 负责人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1 2 3 4 5 《诊断学》 《内科学》 《外科学》 《儿科学》 《妇产科学》 赵修斌 黄赛玉 谭进 肖建武 罗利萍 ● ● ● ● ● 3.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将校内外实验实训教学平台划分为基础实验技能训练平台、专业岗位临床技能训练平台和专业岗位综合实践平台,通过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三个实践平台训练,达到从“识岗—仿岗—协岗—准岗”四阶梯能力递进的目标,围绕三个平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

1)实践教学目标:根据基层医生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整体目标,涵盖职业素质、职业基本技能和职业综合技能;

2)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制订基层医生适宜的实践教学内容及方法体系,加强诊断学基本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制订乡村医生适宜的实践教学内容及方法体系,并完成实践教学大纲的编写工作;

3)实践教学保障:完善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教师队伍建设、指导性教学文件(包括实验实训教材、讲义、技能库、考核手册等)和保障体系建设;

4)实践教学评价:参照执业助理医师技能考试内容和临床医学专业技能模块,形成课程单项技能操作考核、“多站式”临床综合技能考核

和准岗实习出科考试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目标 基础实验技能训练平专业岗位技能训练平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内容与方实践教学保障 专业岗位综合实践平实践教学评价 图3 实践教学体系图

4.优化课程评价体系

优化全程性评价框架,不仅重视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把学生的临床技能和职业能力纳入评价核心。

(1)加强综合展示性评价: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基础上,每学期对学生进行综合展示性评价,形成以开展第二课堂、技能比赛等,给学生搭建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2)完善综合技能考核评价:各临床专业课程技能考核及毕业考试强调综合技能考核,采用“多站式”综合技能考核。举例如下:

表3 “多站式”综合技能考核表(外科)

(125分钟/生)

项目 考核内容 考核形式与方法 时间 分值 备 注 (分钟) (分) 第一站:病史现病史、既往史、采集 检查 第一部问题 诊病人 病历 沟通技巧等 点专科体格检查 答问题 写一份入院记录 根据所给的病例,第五站:病例分析 解答所提问题,考核诊断及依据、鉴笔试 别诊断、治疗方案等 第六站:影像X线片、CT片、MRI第二部分:检查判读和检验报告分析 学检查判读 第七站:心电图判读 片、超声图等5份 心电图5份 临床基础检验、化第八站:临床学检验、免疫学检检验报告分验、血液学检验、析 微生物检验等报告4份 消毒铺巾皮肤缝合及戴无菌第三部分: 技能操作 第九站:手术操作 手套、离体肠吻合两项中随机抽取1项 手术模型或真实动物进行操作20 笔试 多媒体演示与纸质试卷 10 20 10 20 口试 笔试 10 15 第二站:体格系统体格检查和重第三站:回答结合所查病人,回分:接第四站:书写根据所查病人,书床旁考核 20 20 20 20 20 病例包括普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骨外科,考生从中随机抽取1题 20 全部考生同一时间完成 50 30 全部考生同一时间完成 20 100 4.健全全程性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

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建设全程性评价框架,不仅

重视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把学生的临床技能和职业能力纳入评价核心。采用课程考核评价,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完善顶岗实习制度,实施精细化“院校双体”管理;实施以临床医学专业学会为主体的第三方评价体系,强化毕业生质量监控。

(1)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包括课堂评价、专业技能操作评价、专业实习评价,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沟通能力等融于各项评价中,并多次评价,及时反馈,及时改正。

(2)终结性评价

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实习的终结性评价,指在每一单元或每一个学期后或单个临床科室实习后,检验其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而做出的评价。

(3)综合展示性评价

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基础上,每学期对学生进行综合展示性评价,形成以开展第二课堂、技能比赛等,给学生搭建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5.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以教学做合一为原则,采取“行为导向式”的教学方法,主要有CBL教学、PBL教学、讨论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等,大力推进“团队学习教学模式”。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让学生主动参加全部的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互相合作解决学习的实际问题,完全突出了“能力培养”这一核心。 (三)建设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建设临床见习、实习承担职业核心能力

教学的师资队伍,在二级以上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建设一支稳定、素质较高的兼职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各学科的师资力量知识、年龄结构合理,学历、职称分布有序,专业分类,学缘结构优化,并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梯队,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40岁以下)教师比例>80%,“双师型”教师比例>70%,专业课专业教师与兼职教师之比为1:1,专任教师中具有中级(主治医师)以上职称比例在90%以上。到2018年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省内高职高专医学教育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教学团队。

建1个专业核心教学团队 聘临床医学专家团队 (名师、名医、专家10-20人) 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规划聘30个兼职教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聘请) 培养 带 头 人:省级2名,院级4名 教学名师:省级2名,院级4名 引1-2名骨干人才或博士 达到 专任教师40人、兼职教师30人左右 双师教师70% 硕士及以上教师60%以上 教师培训100% 教研科研:1项省级教学成果,4项省级课题 图4 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规划图

以专业教学名师培养为突破点,以临床顶岗实践锻炼、高职国培、

省培和外出进修等为手段,坚持“以培养和选拔为主,引进和兼聘为辅”的原则。重点培养专业带头人,每个临床核心课程培养或引进1名学科带头人;鼓励教师参与临床实践,使教师由单一的教学型向教学、临床实践一体化的“双师型”目标转变,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聘请各级医疗机构的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优化兼职教师队伍;培养和引进骨干教师,对我校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使专业师资力量配置更加合理,素质不断提高;加强实验、实训教师在职培训,要求学历均在专科及以上;争取引进或培养博士研究生1-2人,选招或培养硕士研究生6-8人,争取选派国内、外进修教师4人左右。(见表5、表6、表7)

表4 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内容 措 施 1.选择能力强、专业水平突出、具目 标 1.成为专业建设的龙头,学习备创新理念、具有教研教改能力和经验、最新的建设思路,主持专业建设与具有一定教学管理经验的副高职称骨干改革,课程建设等工作。主要负责教师作为院级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参课程开发。能够指导骨干教师。 加高职研讨会、经验交流会,进行国外2.完成2门以上专业主干课和国内优秀职院的考察,引入高职教学程的理论实践教学,主持院级以上主持或主要参与医院企专业办学新理念,引入教研教改新模式;进科研课题,主持优质核带头行现场实践,提升技能水平;与医院合业的技术应用性课题,心课程建设。 人培作完成科研项目,提升科研能力。 2.鼓励专业教师对教研教改各个方养 面开展课题研究和开发,支持申报省级以上课题。 年建设期限,通过年度考核,经验收合格,确定为院级专业带头人。 内容 措 施 1.选拔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突出的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目 标 1.完成2门以上专业主干课好。 2.在院级骨干教师基础上,每对象。 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中青年教师为专业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教学效果2.教师长期轮换在附属医院、教学实践经验。 3.鼓励参与专业建设和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并承担主要建设工作。 4.鼓励主持、参与各种科研、加强科研能力培养。 专业骨干教师培养 医院临床岗位开展一线临床工作,获得2年选拔1名为省级骨干教师培养1.按照临床医学专业发展需要,建主要承担临床医学课程的全设兼职教师队伍。在具有中级及以上职部或部分课堂教学任务;负责学生称、临床一线工作5年以上和市县级医见习、实习期间的现场指导,要求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院、社区及乡镇医院的临床医师中聘请选择典型病例进行教学。 30名左右兼职教师。 2.严格执行兼职教师试讲制、聘用制。为保证临床医学教学质量,学校每年举办兼职教师培训班,要求兼职教师与校内对应学科教师结对,互相听课、评课,共同提高。 1.每年引进6名左右本科、硕士生作为青年教师进行培养。 2.聘用临床、教学、社区临床医学1.成为专业课程教学主干力量。 2.积极参与各项教研教改活合格一线有丰富实践经验中级以上职称临床动。 3.理论联系实践紧密,每年下教师医学专家作为专职教师任教。 队伍3.建立传、帮、带制度,进行在岗临床不少于6个月。 建设 培训提高。鼓励专业教师参与教研教改活动;创造条件为专业教师到临床医学实践岗位教、研结合。

表5 临床医学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表

培养 内容 培养培养人数 时间 6 3月 培养地点 培养目的 1.熟练临床医学技术操作。 市、县级医院 顶岗 实践 城乡基层医疗机构 高职教育培训 学位 进修 2.掌握临床临床医学管理、理念。 3.收集临床临床医学实践资料,用于教学与科研。 1.带领学生进行临床社区、进家庭实践。 2.进行社会调研。 3.上门健康服务。 1.学习高职教育理论。 10 2月 中国高等职业教2.学习课程开发与改革方法。 育师资培训中心 3.进行专业建设思路研讨。 4.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高等医学院校 临床医学进修或在职硕士、博士学习。 1.学习先进高职教育经验。 4 1月 6 36人 12人/年 学术 全国性卫生职业2.能进行专业建设、课程教学与改革经验交流。 交流 技术教育研讨会 3.了解高职卫生教育新进展。 4.有大会获奖论文。 5-7天 表6 临床医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进度表

建设内容 2016年 2.培养或引进专业建设带头人2名 专业带头人 2017年 选派2名专业建设带头人国内外进修学习 2018年 选派2名专业建设带头人国内外进修学习 培养或引进具有双师素质、掌握农村卫生服务基本现况的骨干骨干教师 2016年 教师3名院级、省级 建 设 任 务 1.制定专业建设带头人标准和培养计划 建设内容 2017年 教师4名 建 设 任 务 培养或引进具有双师素质、掌握农村卫生服务基本现况的骨干培养具有双师素质、掌握农村卫生服务基本现况的骨干教师32018年 名 1.召开教学研讨会、学术讲座、师资培训班3~4次。 2016年 2.选派2~3人到高校进修 附属医院、1.召开教学研讨会、学术讲座、师资培训班3~4次。 教学医院师2017年 2.培养骨干教师6~8名 资队伍 1. 组织实习观摩教学、召开教学研讨会1~2次 2018年 2.兼职教师实践指导教师数量达到每个医院10人以上 2016年 组织实习观摩教学、召开教学研讨会2~3次 社区、乡镇2017年 组织实习观摩教学、召开教学研讨会2~3次 卫生院师资队伍 1. 组织实习观摩教学、召开教学研讨会1~2次 2018年 2.兼职教师实践指导教师数量达到每个医院2人以上 (四)夯实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1.增建和提质改建基础医学和临床技能各实验实训室,增添先进的仪器、设备,进一步完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2.依托临床医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与医院深度合作,开发多层次、多方位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完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建成“医院有教室,医院有课堂”的紧密合作型教学工作站。

3.建立“识岗体验”实施管理与考核评价制度,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体系,建立学校与各实习教学医院共同参与的“准岗实习”管理空间平台,实行“准岗实习”管理校院一体,确保“识岗—仿岗—协岗—

准岗”四阶梯实践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

图5 临床医学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图

1.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见表8)

(1)建设和完善基础医学实验实训中心

在现有的基础医学实验中心的基础上,根据临床医学专业教学需要,

提质改建人体解剖学及胚胎学实验室2间,改造生理学实验室、病理学实验室、药理学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室和病原生物及免疫学实验室各1间,通过建设在校内形成一个基础实验技能训练平台。

(2)建设和完善融教学、服务于一体的临床技能实训中心 在现有的临床技能实训中心的基础上,提质改建校内临床各学科实训室,另增建诊断学实训室、内科学实训室、外科学实训室、标准手术室、妇产科学实训室、儿科学实训室、眼耳鼻喉学实训室、中医学实训室各1个和模拟病房4间,最终建成融教学、实践、培训、技能鉴定于一体的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充分满足临床专业实训的需要,通过建设在校内形成一个临床技能训练平台。

(3)引入医院文化,加强校内模拟、仿真实训中心环境建设 以医院人文及物理环境为参照,对校内实训中心的功能分区、设施设备摆放、制度上墙和环境布置等内容进行布局调整,营造专业建设环境和人文氛围,实现环境育人功能。在制定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基础上,实践基地将强化专业职业文化氛围营造,展示行为规范、职业操守等文字和图片资料。

表7 临床医学专业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一览表

实训室 名称 临床技能实训诊断实训室 提制改建1间,增建设 状况 主要教学仪器设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含投影仪)、配有听诊触诊多媒体教学系统、腹部触诊多媒体教学系统、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多头听诊器、心电图机、B超、实训项目 病史采集、基本检查法、一般检查和血压测量及全身体格检查、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医疗文书书写、心电图及常见X照片分析、诊断思维方法等实训项目 建1间 显微镜、离心机、血细胞计数仪、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快速血糖仪、半自实训室 名称 中心 建设 状况 主要教学仪器设备 动生化分析仪、电冰箱、必要的消毒灭菌设施 多媒体教学设备(含投影仪)、多参数心电监护仪、动态心电图机(DCG)、快速血糖分析仪、心电图教学与考核实训项目 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完整病历书写及各种记录书写方法;各种注射方法如皮试、输液、输血、抽血;各种常见穿刺胸腔穿刺、腹腔穿刺、内科实训室 提制改建1间,增建1间 软件、观片灯、体检检查录像资料、心肺听诊放录设备、听诊器、血压计、腰椎穿刺、骨髓穿刺、心内注射;体温计、多头听诊器、心电图机、多功能模拟人、心肺复苏急救模拟人、心肺腹听诊、触诊模拟人、胸、腹、肝、骨、心包穿刺包、简易呼吸机、除颤仪、高档新型全自动多种穿刺叩诊电脑模拟人等 多媒体教学设备(含投影仪)、洗手衣、手术衣、手术室专用鞋、外科常见手外科常用手术器械识别和使用;手术无菌术基本操作:外科洗手、穿手术衣、戴手套、皮肤消毒、铺手术巾;手术基本操作:切开、止血、结扎、缝合;清创、换药、拆线、拔除引流条、脓肿、血肿穿刺等实训项目 正常心电图、常见异常心电图分析;胸部及胃肠道X线照片识别;三大常规及出凝血时间、肝功能、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血和尿淀粉酶脑脊液检查分析等教学实训项目 外科实训室 提制改建1间,增建1间 术器械、术前无菌操作训练仿真标准化模型、外科手术台、外科缝合打结技能训练模型、甲级外科手术包、高级手术床、麻醉机、急救车、急救器材、心电图机、除颤仪、多功能监护仪、微量输液泵、注射泵、吸痰、吸氧装置等必备设备 网络化急救情景仿真实训室 提质改建1间 网络化急救医学情景仿真训练系统(教师机)和网络化急救医学情景仿真训练系统(学生机) 可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如气道管理、胸外按压、电除颤等项目的虚拟操作训练,同时可通过教师机来进行病例的考核与训练,通过数据传输掌控所有小组的施救情况并可实时干预 实训室 名称 建设 状况 提制改建1间,增建1间 主要教学仪器设备 配有多功能手术模拟人、多功能电控手术台、无影灯、麻醉机、呼吸机、吸引器、监护仪、牵引架等,同时设有更衣室、器械准备间、敷料间等配套房间 多媒体教学设备(含投影仪)、ICU电实训项目 标准手术室 见外科技能实训项目 重症监护室(ICU) 提质改建1间 开展心肺复苏术、输液泵、除颤器、呼吸球囊的使用、呼吸机的使用与维护、心电图技术、亚低温治疗仪应用、气管切开及插管术、心电监护技术等项目训练。 产前检查:四步触诊、胎位、胎心、动监护床、急救车、急救器材、心电图机、除颤仪、多功能监护仪、微量输液泵、注射泵、吸痰、吸氧装置等必备设备及全功能高端模拟人等 多媒体教学设备(含投影仪)、女性内外生殖器、骨盆、胎盘脐带模型、骨提制改建1间,增建1间 盆测量器、高级全自动分娩模型、全功能分娩床、人流电动吸引器、配有高级孕妇检查模型、胎心听诊仪、分娩机转模型、高级胎儿模型、会阴切开缝合模型、高级妇科检查模型、阴道镜、宫内节育器放置模型以及多功能产床等仪器设备 宫高、腹围的测定;骨盆测定;妇产科检查:包括双合诊、三合诊、窥阴器的使用;会阴擦洗技术、阴道冲洗;正常分娩处理:包括产程观察、临产检查、接生过程、会阴切开、缝合、新生儿处理及检查、产程观察、分娩机转、产时会阴冲洗与消毒、正常接生技术、会阴侧切缝合、妇科检查、阴道擦洗(冲洗)、上/取环术等实训项目 妇产科实训室 多媒体教学设备(含投影仪)、新生儿培养箱+蓝光箱、新生儿监护仪、新生儿科实训室 提质改建1间 儿抢救台、小儿重症监护模型、高级婴儿模型、高级婴儿复苏模拟人、小儿横膈膜上的心脏模型、小儿心脏搏动与血液循环模型、小儿呼吸机、小儿穿刺模型、微量元素检测仪等仪器设备 儿科体查、穿刺和抢救治疗等操作技能训练;小儿头皮静脉注射,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小儿心肺复苏,婴儿支气管异物急救、婴儿配乳、喂乳法等实训项目 实训室 名称 建设 状况 主要教学仪器设备 实训项目 眼耳鼻喉实训室 眼科检查:翻上眼睑、瞳孔直接间提质改建1间 多媒体教学设备(含投影仪)、检眼镜、接反应、眼肌运动、指压眼压、视裂隙灯显微镜台、视野仪、耳鼻喉内镜实训系统、听力系统等 力、色盲、眼底检查;额镜使用方法、前鼻镜、咽部、耳镜、听力、间接喉镜检等 多媒体教学设备(含投影仪)、舌象仪、中医 实训室 提质改建1间 智能型中医脉象仪、中医经络检测分析仪、中医辅助诊疗系统、中药熏蒸治疗仪、多功能康复设施、针灸、火罐、针刀、治疗床等 前臂旋转训练器、踝关节矫正踏板、望、闻、问、切基本操作技能和中医治疗康复操作训练如中药熏蒸治疗、艾灸治疗、肌力测定与康复、颈椎悬吊、腰椎牵引。 康复实训室 提质改建1间 股四头肌训练器、儿童站立架、沙袋系列、上肢协调功能练习器、沙磨板及附件、分指板、木插板、对视镜、语言训练桌椅、语言训练用的卡片、针灸按摩仪器。 物理康复疗法实训、运动康复疗法实训、针灸疗法实训、按摩疗法等实训项目 模拟病房 增建4间 配备床单元(床、床头柜、椅)及有壁式供氧呼叫吸引系统装置、模拟人等 示教全身体格检查、各种穿刺技各项诊断、临床科室的综合实训 多媒体示提质改建3术、病案分析、无菌术、消毒法、拥有多媒体教学设备两套,示教床全套及座位120个 床上擦浴、热疗法、药物抽吸法、雾化吸入、搬运技术、洗胃术、隔离技术、测生命体征、吸氧法、注射法、导尿术、灌肠术等实训项目 教室 间 基础医学实验解剖及组胚学实验室 提质改建2间 多媒体教学设备(含投影仪)、显微镜、尸体解剖台、男女性全身骨架、人体全身散股、尸体、全人体脏器模型、胎儿发育模型、脑心脏感觉器官肝胆肾模型、手动升降灌注机、微型多用刨、电动砂轮机、断层解剖用电锯、人体各系统、器官组成、形态结构、位置和功能特点 实训室 名称 中心 建设 状况 主要教学仪器设备 电冰箱等 实训项目 生理学实验室 提质改建1间 多媒体教学设备(含投影仪)、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肺量计、动物心电图仪、动物呼吸机、LANGDNDORFF离体心脏灌流系统、电冰箱等 阈刺激、阈上刺激、最大刺激;骨骼肌的单收缩和强直收缩;人体心电图的描记;人体心音听诊;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ABO血型测定、尿液的生成及影响等实训项目 多媒体教学设备(含投影仪)、生物信药理学实验室 提质改建1间 号采集处理系统、智能热板机、水浴恒温振荡机、大鼠尾动脉无创血压测定装置、血糖仪、反渗透去离子纯水机、电子天平、动物心电图仪、电冰箱 药理学实验基本技能及实验常用仪器的操作技术、处方学及药物剂型的介绍、常用药物作用观察、半数致死量的测定、利尿药对家兔血糖的影响等实训项目 组织细胞的损伤与修复、局部血液多媒体教学设备(含投影仪)、隔水恒病理学实验室 提质改建1间 温培养箱、手摇轮转式切片机、电脑全自动磨刀机、显微镜、电冰箱、生物组织摊烤片机、生物组织脱水机、全自动组织包埋机、生化培养箱、超声波清洗机、压力蒸汽灭菌器 循环障碍、炎症、肿瘤、动脉粥样硬化、风湿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肌炎、高血压病肾脏主动脉粥样硬化、大叶肺炎、小叶肺炎、肺结核病、溃疡病、病毒性肝炎、门脉性肝硬变、各型肾小球肾炎等常见疾病的组织学变化、结构特点 多媒体教学设备(含投影仪)、双稳定生物化学实验室 提质改建1间 时电泳仪、迷你双垂直电泳槽、电热恒温水箱、酸度计、电热干燥箱、生化培养箱、恒温磁力搅拌器、超净工作台(单人双面)、超声波清洗机、分光光度仪 蛋白质性质实验、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糖的性质实验及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测定、氨基酸的分离鉴定 实训室 名称 建设 状况 主要教学仪器设备 实训项目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室 提质改建1间 多媒体教学设备(含投影仪)、显微镜、高速离心机、数显三用恒温水箱、生化培养箱、二氧化碳培养箱、电冰箱、高压蒸汽消毒器、电热干燥箱、超净工作台(单人双面)、超声波清洗机、厌氧培养箱、低温冷藏箱、菌种 细菌形态结构、细菌培养与代谢、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与细菌的变异、病原性球菌杆菌、凝集反应与沉淀反应、免疫标记技术、细胞免疫体外检测、 显微镜观察室 提质改建2间 显微镜观察室2间,办公室1间。 细胞的观察、组织切片的观察等实训项目 2.多层次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1)校院合作共建紧密合作型教学工作站

以附属医院为示范和龙头,加强与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湘乡市人民医院、湘潭县人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深度合作建设紧密合作型教学工作站,提供必备的教学条件,满足学生第四学期的核心专业课程的临床教学和教师顶岗实践,实现“医院有教室,医院设课堂”,形成一个专业岗位综合实践平台。

表8 临床医学专业计划建设紧密合作型教学工作站

序号 1 2 3 3 4 5 6 7 8 9 临床医学教学工作站 附属中心医院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 湘潭市第二人民医院 湘乡市人民医院 湘潭县人民医院 韶山市人民医院 湘潭市岳塘区建设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湘潭市雨湖区平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湘潭县射埠镇中心卫生院 湘潭县花石镇中心卫生院 (2)完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体系

遵循分级建设、分类管理、立足湘潭、拓展周边地区的原则,以有利于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满足基层医疗机构医生岗位需要为宗旨,在巩固原有实习实训基地的基础上,三年内开拓至40多家多层次的实习实训基地,包括附属医院1家、紧密型教学医院12家、实习医院27家。建成完善的校外多层次、多方位实习实训基地,深化实训基地深度合作,共同参与人才培养,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五)建立现代化信息资源库

以核心课程资源建设为中心,与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建立集教学、培训、自主学习、服务为一体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型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资源库和健康教育资源库。

图6 专业信息资源库架构图

(1)教学资源库:包括专业建设标准文件库,课程标准资源库,实训资源库,职业培训资源库,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资源库,医院、社区和乡镇卫生院信息资源库,专家和名医资源库等;每门课程的内容包含:课程标准、校本教材、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实训指导、在线练习、网络测试、教学答疑平台、微课资源等。

(2)健康教育资源库:包括健康科普知识资源库,健康保健指导资源库,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预防保健资源库等。

(六)健全教学管理体系

完善“校—院—教研室”校内教学三级督导考核监管体系,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式,以改革考试模式为抓手,全面促进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由学校教务处和实习就业处、二级学院、医院科教科及其他各科室组成的“校院主体、多方参与、层级管理”的“准岗实习”全程监管制度;健全学校、用人单位、行业组织、学生及家长及社会机构参与,以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为基本标准、以社会满意为最高标准的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1.完善“三级督导”的校内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1)完善由临床医学专家和教授、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各学科教研室主任组成的校、院、教研室教学督导小组,实施对教学各环节的及时督导检查,内容包括教师修养、教学改革、教学效果。

(2)完善现有教学常规与教学事故处理办法,建立教师教学质量奖励等长效机制,通过常规教学考核评价和各种教学竞赛活动,让教师获得全面、准确、真实的教学反馈信息,实现教师的自我提高,也为教师评优、晋级提高客观依据。

(3)实施全面、综合的课程考核评价。坚持以实训项目任务为依托,参考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考核标准,着重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采取闭卷考试与综合项目考核、职业现场考核等形式,最终形成“4-4-2”的综合考核模式,即基础理论占综合评价的40%,技能考核占综合评价的40%,职业道德与素养占综合评价的20%,以课程

考核的改革带动教学活动质量的提升。

2.加强学生实习管理,形成“全程参与”的“四位一体”准岗实习监管体系

进一步完善由学校实习就业处、实训基地医院科教科、学生实习队、学生家长参与的“四位一体”准岗实习全程化监管制度。每个实习单位指定1名专任教师负责,从送学生到达实习单位、与实习单位科教科交接学生、安排学生住宿、定期与实习单位沟通联系、下病房指导学生实习及参与对学生的考核等;为了提高准岗实习的质量,在临床医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将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准岗实习大纲、实习鉴定手册与准岗实习带教制度等;拟增加准岗实习作业手册,该手册将要求学生每天填写实习内容、实习心得与体会,并定期进行反思与总结。结束实习后,要求提交实习鉴定手册和实习作业手册。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较好的实现准岗实习的全称监控。

3.形成完整的“多元化、多途径”的人才评价体系

为确保人才质量,重视行业、用人单位及患者等第三方评价,形成多元化评价体系。校院双方共同制定教学及培训标准,采用“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及时收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完善毕业生信息采集系统,随时采集毕业生信息;同时,拓宽基地监督考评渠道,校院双方共同实施实训教学和师资培训考核评价,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依托实习、学生就业单位,定期反馈我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信息,以及医院对毕业生的数量需求、质量要求等,并以此为依据动态修订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七)提升临床专业社会服务能力

充分利用我校医学教育和临床医学专业资源优势,与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紧密合作,以培训和毕业后教育为重点,拓展专业健康教育等社会服务能力。

1.继续开展在岗卫生人员中专学历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

在省卫计委的领导下,作为湖南省乡村医生培训基地,继续开展农村在岗卫生人员中专学历教育。针对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学历教育需求,开展成人教育、电大半脱产和远程教育等多形式的继续教育。

2.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在岗培训

充分利用我校教学资源优势,与市卫计委密切合作,形成由政府组织协调,我院牵头,开展各种形式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在岗培训。建立湘潭市乡村医生个人业务档案,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培训方案,使乡村医生的在职培训经常化和制度化,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农村卫生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

3.开展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培训

依托我院临床医学实训中心,与湘潭市卫计委合作,开展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核考前培训,使在校教育与毕业后培训合理衔接,学生毕业一年内回校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考核培训,外请专家、内聘学校专业老师为培训师资,为毕业生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提供针对性的培训。

4.发挥医学健康教育能力

充分发挥临床医学专业专兼职教师队伍人才优势,与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院合作,成立由专业教师、临床专家带队,学生参与的健康服务团队。利用暑期“三下乡”和特殊医学健康教育日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培

训,制作专题手册、宣传海报、开展常见病和慢性病健康教育、妇幼保健、健康饮食等主题活动,在农村和城市社区开展专题健康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保健知识的需求,提高居民的保健意识及能力。

5.拓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

充分发挥我院国家卫计委职业鉴定中心资质,面向社会和学生,积极开展医疗急救员、保健按摩师、康复治疗师等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年鉴定200人/次。 四、建设步骤

临床医学专业建设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项目建设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 2016年1月—2016年12月,项目启动阶段 年11月~12月,完成建设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论证工作。 年1月~6月,根据建设资金年度安排计划,围绕建设规划,详细编制建设任务书,制定详实的分阶段工作任务,责任落实到人。制订相关制度,组织项目具体实施。确保按时、保质完成项目的各个内容。

年1月~12月,全面实施2016年度建设内容。

(二)第二阶段 2017年1月—2017年12月,项目全面建设阶段和部分项目中期检查阶段

1.全面实施2017年度建设内容。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建设,按学期落实任务,学校每学期开展专业建设专项工作布置。

2.按照专业建设的目标和指标开展自查整改,准备学校的中期检查。 3.按照项目规划,对已经开展建设的内容,继续整改完善,不断加强管理,确保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

(三)第三阶段 2018年,临床医学专业完善和总结阶段 年9月前完成全部规划内容。

年9月~2018年11月,对临床医学专业三年建设情况进行总结。学校临床医学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对各建设检查评估,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和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并进行扎实的整改。

年12月,撰写《临床医学专业三年建设总结报告》,接受学校专业建设委员会验收。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临床医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学校主要领导、附属医院及教学医院领导、临床医学专家和专业教学专家组成,充分发挥他们在专业建设中的指导作用,使专业建设更有针对性和前瞻性,使专业建设在组织、制度和经费上得以保障。

临床医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其工作职能是指导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协调产学合作,按相关管理规定,通过申报、审批、建设、验收的程序组织实施。主要内容包括:

(1)对本专业社会需求及发展前景进行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计划,保证学科建设健康有序的开展。

(2)参与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写,并深入到教学一线,对实施情况提出指导性意见,保障教学质量。

(3)指导实验实训室、仿真医院、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建设,对其规划、配置、管理等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并指导专业见习、实习及实训。

(4)指导临床医院和教学单位的在岗人员培训和科研工作,并参与

学生的毕业考核。

(二)经费保障

通过多渠道、多途径筹措建设经费,确保建设资金足额到位。学校将通过省教育厅下拨、合作单位投入和学校自筹3个途径筹措专业建设经费。计划在建设期间总共投入800万元经费,其中,湖南省财政投入100万元,湘潭市财政100万元,行业单位投入50万元,学校自筹550万元。学校自筹经费将通过学校投入、社会服务性收入等方式筹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