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们的情感世界 》教学案 2022年部编版道法精品教案

2024-09-03 来源:易榕旅网
第5课第1课时我们的情感世界教学设计

❶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情感与情绪的关系;情感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媒体和各种活动创造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

性,积极参与课堂的讨论,

倡导自主探究、自主交流,认识我们的情感世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中的情感问题,保持健

康、积极、愉快、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情感与情绪的关系;情感的作用。

教学难点:情感与情绪的关系

❷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视频)

升国旗仪式 想一想:

面对国旗、听着国歌你会有什么想法或什么感受?

提示:自豪、激动……

教师讲述: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情感世界。关注自己的情感状态,不断创造、积累美好的情感体验,向他人传递情感正能量,会让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这一节课就让我们共同品味我们的情感世界这

个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丰富的情感

(多媒体显示)

提示:学生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在书上,与同学分享。

活动一:说一说(多媒体显示活动内容)

问题:(1)你有过以下情感体验吗?在生活中还有那些情感体验? 教师强调:生活中我们因为不同的情境会有着不同的情绪表现。同时作为社会的人,我们需要与他人交往,渴望得到真挚的友谊。我们通过情感来体验

生命、体验生活;同时,情感让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

分组讨论:

(2)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①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我们对某些人或者事物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比较稳定的倾向,就可能产生某种情

感。

②情感与情绪也有区别。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

变化;情感则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相对稳定。

(3)阅读教材,归纳情感分类 提示:根据不同层面情感要求分类

教师总结:情感的分类

基础性情感:安全感;高级情感:道德感;正面的体验:爱的情感;负面

情感:恐惧感;还有两方面混杂的体验:敬畏感。

目标导学二:情感作用

活动二忆一忆

(1)回顾你的成长经历,让你体验深刻的情感有哪些?

(2)你现在最希望获得哪些情感?你会怎样的方式表达你的情感需要? 教师强调:在社会生活中,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例如:我们需要基本的安全感、信任感;我们都渴望得到爱与关怀;我们参与社会事务离不开

责任感、胜任感。

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

我们做出行动。 活动三:情景分析 (多媒体显示情景)

情景一

教数学的张老师很严肃,一开始我和一些同学都怕他,可现在我觉得他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老师。前一段时间我生病在家,张老师来看我,给我补课,还给我带来他亲手包的鸡汤,虽然我不喜欢鸡汤,但因为是张老师为我做的,我还是很开心的喝了。现在,数学是我最喜欢的一门课,每天放学一定先做数学

作业,虽然有的题比较难,可我一点儿也不害怕,不懂就去问张老师。 (1)”我“对张老师的情感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我“学数学有什么

影响?

提示:态度转变、对老师的情绪变化

教师总结:我对张老师有害怕到喜欢,我感觉到安全感和信任感等,从而

影响我喜欢学习数学。

也就说,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

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

情境二

(1) 为什么钱学森要感谢他的爱人?这种情感对他有什么影响?

提示:音乐给钱教授帮助,让他产生一种愉悦的情感。

教师总结:情感在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它也与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相关。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

探索未知。 情境三

在不同时期我对妈妈的需求

(1) 在上面的情境中,“我”对妈妈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提示:注意不同时期,我们对妈妈的需要不一样,从而产生不同情感。 教师总结:从小时候对妈妈要求到后来关心妈妈。从需要妈妈的爱,到我

们爱妈妈,关心妈妈。

让我们知道,情感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经历不断积累、发展,在生活经验的不断扩展中,我们的情感才可能更加丰富、深刻、我们的情怀才可能更加宽

广、博大。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让我们学习到情感与情绪不是一样的,它们二者是有联系和区别的。在生活、学习中,我们要利用好情感对我们的作用,培养正面的情感体验,克服负面影响。让丰富的情感世界使我们的学习、生活更加美好。

❸板书设计

丰富的情感安全感、道德感、爱的情感、恐惧感、敬畏感 我们的情感世界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

情感的作用有助于我们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

培养宽广、博大情怀

❹教学反思

学生对情绪有了解但是对于情感了解甚少,甚至有的学生不知道情感是怎么回事。为了增加学生的理解、分析,运用了情景设置的方式、抽题讨论探究。学生对情感有了初步的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让多培养学生爱国、责任等

方面的情感。 第二课时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道平等、尊重、真诚等是交友的品德;学会与同学、朋友交往的知识目标 方法技巧以及应坚持的原则 能力目标 学会与同学、朋友正确交往与沟通,提高与同学、朋友交往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初步树立正确的友谊观,学会和同学、朋友建立发展真正的友谊 价值观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如何使友谊之树常青

教学难点:掌握理解和宽容他人时要讲原则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周华健的歌曲《朋友》。

2.师:友情是朋友间真挚的情感、心灵的交流,是经过岁月洗礼的真金,是精神世界宝贵的财富。我们播种了友情,更希望能让我们的友谊之树常青!一起来吧!为我们的友谊之树保鲜。(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建立友谊 1.你们是如何成为朋友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自己建立友谊的经过,了解建立友谊需要具备的心态、应掌握的策略和方法。

(1)营造氛围:可以先请学生写好剧本并分组拍摄,在课堂上展示交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2)反思分享:在良好、热烈的课堂氛围中,引导学生回到自己:我们如何与我的朋友开始建立一段友谊的?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3)聚焦主题: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建立新的友谊,需要我们做些什么?在学生充分表达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聚焦主题,开始交友智慧的探索之旅。

(1)交朋友,任何时候都需要主动吗? (2)交朋友,怎样做才算是主动?

(3)我采取主动,但是对方不理我,这是不是很尴尬? (4)小强一直内向又安静,他能不能交到朋友?

(5)学生分小组选择话题进行探讨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6)全班交流,小组发表观点。 提示:

(1)交朋友需要主动,这是我们建立友谊的重要方法之一。交朋友是否任何时候都主动,这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该主动时才主动,掌握交朋友的艺术,友谊才更加牢固。

(2)对同学要做到热情和关心,主动帮助同学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小事;主动与他人寒暄;等等。

教师总结: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无论怎样,敞开心扉,主动表达,朋友才不会彼此错过。建立友谊,需要持续的行动。在行动前要有恰当的期待,即使对方拒绝,也并不意味着自己不好。

目标导学二:呵护友谊

1.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

(1)当遇到下列情况时,你会怎样做?

(2)让学生填写卡片,并通过自己与朋友的具体事例进行分享。 当同学、朋友生病不能到校上课时,________; 当同学、朋友遇到烦恼时,________; 当同学、朋友生活有困难时,________; 当同学、朋友学习遇到疑难时,________。

教师总结: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体会朋友的需要,在朋友需要的时候站到他的身旁,以行动向朋友表达关心和支持。

2.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

小波喜欢给别人起“绰号”,把“费迪”叫“飞碟”、把“曹明”叫“草民”、把“袁浩”叫“猿猴”……而且不分场合地乱叫。同学们都不愿意理他,他感到很伤心,你能帮帮他吗?

(1)从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教师总结:孔子说过:“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要给朋友一些空间,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

你和朋友发生过冲突吗?如果有,请写出自己的故事,不要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请同学一起讨论:在与朋友发生冲突时,应如何处理。

提示:冲突发生时,可以相互协商,寻找彼此能够接受的解决方式。

(教材P553)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承受并处理受到的伤害。

(1)阅读思考:教师提问学生:发生了什么?如果你是主人公,对两个朋

友不同的做法,你的感受是什么?你会怎么做?

讨论总结:友谊并总是甜蜜、美好的,在友谊中我们有时也会受到伤害。我们采取的行动会影响到和朋友之间的关系。可以选择宽容对方,也可以选择结束这段友谊。两者都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相逢是缘,短暂的一堂课结束了。记住,让我们一起在交往中做到平等、尊重、真诚、理解、宽容、关爱、帮助,只有这样我们的友谊之树才能常青不老。记住,我们永远是朋友。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从教学目标出发,通过新学期结识新朋友,到与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让学生体会到了友谊是可以建立的,并且需要大家共同维护。

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中与朋友之间发生的小矛盾,通过各个小组的讨论,共同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从认知阶段到情感、态度、价值观阶段,最后达到行动阶段,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

就课堂而言,在细节之处还有待改进。首先,在分组环节,由于事先没有规定好规则,导致分组时课堂秩序有点乱;其次,评价语言不够丰富,甚至会以重复学生语言代替评价学生语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