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明史试题

2021-03-08 来源:易榕旅网


问答题:

1、试分析朱元璋成功原因 朱元璋成功原因之一: “缓称王”避免四面受敌

急于称王是历代农民起义军领袖的通病,只有少数头脑冷静的人是例外。陈胜不听张耳、陈余忠言,过早称王,导致内部分裂,将领不服从命令,被秦军各个击破。

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也大多犯了这个错误。刘福通把自称是宋徽宗第八代子孙的韩山童之子韩林儿推上皇帝宝座,固然有利于号召天下汉人反抗元朝,但同时也使元朝统治者把矛头指向北方红巾军。元朝的军事实力虽不如建国之初,蒙古铁骑却依然很有战斗力,加上北方红巾军活跃在中原和北方地区,对元大都产生直接的威胁,元朝统治者不得不全力对付北方红巾军,使刘福通的红巾军几乎独力承受元军的重压。

其他起义军领袖如徐寿辉、张士诚、陈友谅、明玉珍等也纷纷称王建立自己的政权,在强敌如林,称王条件尚不具备的前提下,这种做法显然是不明智的,称王的结果只会招来更多的对手。徐寿辉、陈友谅、张士诚先后被杀或被灭,明玉珍占据偏远的四川,也只能偏安一时,明玉珍死后,他的继承者虽负隅顽抗,但无力抵抗强大的明军,只好投降。

朱升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在当时是富有远见的战略思想,尤其是“缓称王”的建议被朱元璋采纳后,对朱元璋势力的生存发展起了很大作用。韩林儿、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当时实力最强,他们在朱元璋的北边,朱元璋在政治上臣属于小明王,没有独树一帜,避免了树大招风,四面受敌。由于有北方的红巾军对元军进行阻挡,朱元璋才有时间和力量对付东、西两面的张士诚和陈友谅。

遵循“缓称王”的原则,朱元璋在消灭陈友谅后才自称吴王,在推翻元朝统治后才称帝,成为名副其实的开国之君。 朱元璋成功原因之二: 战略战术正确所向披靡

韩林儿、刘福通领导的北方红巾军刚开始时声势浩大,各地起义军纷纷响应,把元军打得落花流水,随后在北宋故都汴梁建都,兵分三路伐元,东路军曾一度直逼元大都。这种战略无非是想尽快占领更多的地盘和尽早推翻元朝的统治。然而结果适得其反,北方红巾军不仅没有实现预期的战略目标,反而被元军打败。

徐寿辉领导的红巾军也占领了不少地方,但诸将均无“远志”,以至于“所得多不能守”。陈友谅阴险狡诈,虽然能征善战,但其战略战术远不如朱元璋高明。加上天不助他,在鄱阳湖大战中被朱元璋“乘风发火”打败。张士诚自占据东吴后不思进取,耽于逸乐,怠于政事,难怪刘基说他是“自守虏”。

在当时众多农民起义军领袖中,朱元璋的军事才能无人能及。在刚加入起义军时,他的才能就被郭子兴看重。后来攻滁阳,克和州,均出自他的谋略。在鄱阳湖大战即将开始时,朱元璋见陈友谅列巨舰当前,对诸将说:“彼臣舟首尾连接,不利进退,可破也”。便决定采用火攻的战术。在决定铲除张士诚的势力时,朱元璋派将先取被张士诚控制的高邮、淮安等地,另派将东向湖州、嘉兴及杭州,消灭了张士诚的主力军,然后集中优势兵力在苏州包围张士诚,使张士诚走投无路。

在兴师北伐中原前,朱元璋与诸将商议进军路线,常遇春提出挥兵直取元大都,朱元璋否定了他的意见,他说:“元建都百年,其守必固,若悬师深入,不能即破,顿于坚城之下,馈饷不继,援兵四集,进不得战,退无所据,非我利也。吾欲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枢。天下形势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则彼势孤援绝,不战可克。既克其都,鼓行云中、九原以及关陇,可席卷而下矣。”诸将无不称善。正是按照这一战略部署,由徐达率领的北伐军势如破竹,很快就占领了山东、河南等地,最后进军元大都,结束了蒙古人的统治。 朱元璋成功原因之三: 治军严整禁止烧杀抢掠

朱元璋不仅有过人的军事才能,在政治上也比其他起义军将领更有远见。他率领的军队纪律特别严明,他多次下令不准杀平民、俘虏,不准抢劫妇女、财物,不准烧房子,如有违者,必杀无赦。

早在至正十四年,李善长就对朱元璋说:“秦乱,汉高祖起布衣,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五载遂成帝业……法其所为,天下不足定也。”朱元璋对李善长的提醒十分重视,从此加强对军队的纪律教育。至正十九年春,朱元璋占领婺州,准备派将攻打浙东未下诸路,出发前他对诸将说:“克城以武,戡乱以仁。吾比入集庆,秋毫无犯,故一举而定。今新克婺州,正宜抚绥,使民乐向附,则彼未下诸路亦必闻风而归。吾每闻诸将下一城,得一郡,不妄杀人,辄喜不自胜。盖为将者能以不杀为武,岂惟国家之利,即子孙实受其福。”

至正二十年五月,徐达、常遇春大败陈友谅军,生擒三千人。常遇春认为这些俘虏不杀将成后患,徐达不同意,并派人上报朱元璋。常遇春夜杀俘虏,朱元璋派来的使者来到时,只剩三百人未杀。朱元璋获悉后很不高兴,命令徐达监督所有将领,禁止诸将杀俘。由于纪律严明,朱元璋的军队所到之处秋毫无犯,深受老百姓的欢迎。这样的军队不仅元军比不上,其他起义军也望尘莫及。 另:成功秘诀

1.对孔孟王道的尊崇、对百姓苍生的仁爱以及领导中国复国的信念和决心。

2.网罗天下名士。如:刘基、章溢、叶琛、宋濂、冯国用、冯胜、徐达、常遇春、李善长等。 3.恪守“九字方针”。“九字方针”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一方针是开国谋臣朱升提出的。 4.打造“铁军”,重用同乡。

5.打好关键战役。如灭了在武昌称汉王的陈友谅的鄱阳湖之战。

6.重视农业,兴修水利。

2、试分析朱允炆失败原因

建文帝在安定的生活中成长,接受的是儒家学说的熏陶,缺少对现实的了解,而且他所重用的大臣也多是读书人,因此改革中难免有理想主义色彩。他接受方孝孺的建议,甚至要恢复西周时期的井田制度。他还使用一些《周礼》中的官名,依古制改革某些官职。中国后世的知识分子有着强烈的崇古情结,言必称三代,似乎那时的制度是完美的,那时的社会是理想的,今不如昔。其实,且不说井田制是否真正的执行过还有争论,即使有过井田制但在今天的情况下,复古这些制度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从这一点我们不难发现,建文集团过重的文人气息,成为他最后失国的一个主要原因。

锐意削藩。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为保证大明国祚绵长,亲自设计、制定了多项重要政策,并以宝训的形式固定下来,要求后代子孙严格遵守,大臣有敢轻议者严惩不贷。分封宗藩就是其中一项重要政策。朱元璋先后于洪武三年(1370)、洪武十一年(1378)、洪武二十四年(1391)三次共封25人(二十四子和一个从孙)为藩王,分镇全国各地。朱元璋认为 ,“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 藩王的权势很重,拥有自己的军队,少则三千,多则数万。特别是北方边防线的几名“塞王 ”,拥有指挥军队的权力,如宁王朱权“带甲八万,革车六千”,连朵颜三卫都要听他调遣 。太祖朱元璋本意是要以藩王来确保朱家江山,却没有想到虽然为继任者去掉了骄兵悍将这根尖刺,却留下了拥兵自重、尾大不掉的宗藩这另一根尖刺。当时的有识之士,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宗藩为“三忧”之一(另两忧为边防和河患),多次上疏太祖。朱元璋不允许有人要改变这项政策,甚至加以杀戮。然而他没有想到,在他刚刚辞世不久,他亲立的皇太孙就因此而丢掉了皇位,真是莫大的讽刺。

3、试分析朱棣成功原因

燕王朱棣取胜的原因一共有三点。具体如下:

(1)燕王多年守边,又北征蒙古,故军中部将旧从众多。靖难兵起后,多归降.

(2)燕王口口声声称自己是迫不得已求生,以获得道义上的同情;同时燕王治军严明,注意约束燕军不嗜杀掠,以争取人心,故南军多愿归降。也就是说,燕王在起兵后,注意做思想宣传工作,为日后当皇帝收揽人心。

(3)靖难之役是明初皇族内部为争夺最高统治权而爆发的一场内战,非改朝易姓。故而文臣武将多持观望之态,因为是朱元璋的子孙之间的内讧,所以无论支持谁都没有原则上的错误。因此燕王所遇的阻力(包括道义上的,军事上的)就大为减少。这是燕王能够取胜的关键. 另:

其一,他和朝廷官员差别,由于他没有退路,是决战苦战。相反那些命官就少了决胜的决心 其二,朱允文的脆弱,以及朱元璋杀的文官为他发明了精良的条件

其三,熟读兵书,从小的历练少不了功绩,更缺不了坚固残暴的心思本质

其四,有良将相伴,朱棣事先虽与民意背道(日子战争是人民的愿望)但他有军心,有道衍,有妻子,有儿子另有谁人姓黄的算命老师,更有朵颜三骑。

其五,故意理战术,他之前装疯之时,做了与陈胜叛逆之前相反的是:装神弄鬼。要晓得封建社会的最大缺点便是鬼神。当人民承认你时,就能以最小的伤亡,或从某方面的意义上不战而胜。

4、简述朱棣治国的历史贡献。

简版: 明成祖即位后五次北征蒙古,追击蒙古残部,缓解其对明朝的威胁;疏通大运河;迁都并营建北京,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定都北京的汉人皇帝,奠定了北京此后500余年的首都地位;组织学者编撰长达3.7亿字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设立奴儿干都司,以招抚为主要手段管辖东北少数民族。更令他闻名世界的是郑和下西洋,前后七次(前六次在永乐年间进行,第七次下西洋在宣德年间进行),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沟通了中国同东南亚和印度河沿岸国家。明成祖可谓功绩累累的一代雄主。

详细版:明成祖朱棣(1360年-1424年)是明朝第三代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时事征伐,并受封为燕王,后发动靖难之役,起事攻打侄儿建文帝,夺位登基。死后原庙号为“太宗”,百多年后由明世宗朱厚熜改为“成祖”,明成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永乐盛世”。 毛泽东在读清人古英泰所撰《明史纪事本末》时,仔细揣摩了朱棣造反夺位的过程,并有过多处评论。 朱棣在与南京对峙的过程中冲锋陷阵,打了不少漂亮的胜仗。特别是建文二年的白沟河战役,朱棣将李景隆率领的勤王之师打得大败,使其“委弃器械辎重山积,斩首及溺死者十余万”。但随后在东昌战役中朱棣骄傲轻敌,结果被盛庸等击败,被斩万余,“燕兵大败,遂北奔”。朱棣身处重围,奋力死战才得以逃脱。毛泽东在此评道:“白沟河大胜之后。宜有此败”。就是说朱棣在被胜利冲昏头脑,注定会有闪失。 朱棣重振旗鼓,千里奔袭,竟然兵临南京城下。建文帝多次派人前往朱棣大营,以割地求和。朱棣不为所动,口口声声要捉拿“奸臣”,显出咄咄逼人之态势。毛泽东读至此写道:“始终以索战犯为词,使南京无法答允。”朱棣兵临南京城下,实际上是孤军深入,带有相当的冒险性。这是如果朱允炆弃城而走,作战略转移不是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可是方孝孺等人竟然无半策匡时艰,“唯剩一死报君王。”方孝孺以名节自励,一心想以死留名千载,实际上形同愚人。朱棣令其草即位诏不果,威胁道:“你不怕灭九族吗?”哪知方孝孺说“灭十族又何妨!”结果陪方孝孺去死的亲戚、学生达800多人。毛泽东对这位智谋不足。呆滞有余的书生没什么好印象。据陈伯达回忆有次向毛推荐方孝孺写的《深虑论》,毛泽东说:“他自己命运怎样?他自己命运都虑不到,还谈什么深虑?”

5、简述土木堡之变

简版:土木堡之变指明军在土木堡被瓦剌军打败,明英宗被俘事件。行至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被瓦剌军队追赶上来,把明军团团围住,两军会战,明军全军覆没,王振被部下杀死,明英宗被瓦剌军俘虏。史称土木之变。

详细版:明军士兵四处奔逃,逾山坠谷,连日饥饿,蓬发赤身,弃尸数百里,惨不忍睹。明军“骡马二十余万,并衣甲器械辎重,尽为也先所得”(《明史纪事本末·卷三十二》)。皇帝被俘虏,五十万大军死伤过半,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土木之变”。

数月后,明军打扫土木堡一带战场,捡拾瓦剌军队无法带走的明军头盔就有九千多顶,甲五千多领,神枪一万一千多把,神铳火器二千八百多个,炮八百个,火药十八桶,可见此战明军损失之惨重。

此战中,明军以五十万大军对抗追袭的两万余瓦剌军,竟致全军覆没,实为中外战争史上所罕见。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偶发事件,既有战略的失误,又有战术的失策。而土木之变还有更严重的后果,明军精锐毁于一旦,勇将重臣多人战死,英宗朱祁镇被俘,朝野上下震动,明王朝遭遇到自建国以来从所未有的严重危机。

土木堡之变被明朝廷视为奇耻大辱,成为明朝历史上的转折点,在此以后,直接出击蒙古被认为是危险的、不明智的,所以促成了明后期调整边防政策,并开始大规模地修建万里长城。

6、简述南宫复辟

中国明代将领石亨、太监曹吉祥等于景泰八年(1457)拥明英宗朱祁镇复位的政变。又名南宫复辟。以石亨等攻破南宫门,奉英宗升奉天殿复辟,故名。正统十四年(1449)八月,明英宗在土木之变中被俘。九月,兵部尚书于谦、吏部尚书王文等拥立英宗弟郕王朱祁钰为帝(即明代宗景泰景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次年,英宗被释归,为景帝幽禁于南宫。景泰八年正月,景帝病重,不能临朝,石亨见帝疾甚,即与都督张軏(yuè)、太监曹吉祥等密谋发动政变,拥英宗复辟,以邀功赏 。是月十六日夜 ,徐有贞、石亨等引军千余潜入长安门,急奔南宫,毁墙破门而入,掖英宗登辇,自东华门入宫,升奉天殿,并开宫门告知百官太上皇已复位。英宗复位后,下于谦、王文于狱。后又以谋逆罪杀于谦、王文,迫害于谦所荐之文武官员。论复辟功,对石亨、张軏、徐有贞等人分别晋官加爵。二月,废景帝仍为郕王,迁于西内。

此事变乃为土木之变的延伸。英宗草率亲征瓦剌的下场,以一国之尊,身陷北族几十年;在国家一日不能无君之前提下,其惟一异母弟祁钰由监国而继位。于谦等毅然挺身卫国,主战到底,功成望隆;而主南迁最力的徐有贞,及以功自居的武人

石亨,对谦等甚表不快,朝廷派系於是形成。迨英宗南返,被景帝幽锢南内,兄弟间以皇位故,遂生慊隙。至景泰八年(西元一四五六)初,景帝以病,召石亨等至榻前,亨见帝病甚,退与同党谋,认为立太子(宪宗)不如迎复上皇(英宗),可邀功赏,於是结合宦官曹吉祥、失意政客徐有贞等,於夜勒兵强行入大内,迎复英宗,演成以武力夺门之事变。景帝继位,本出於一时权宜,只以眷位故,演成景帝惟恐其兄之入,英宗惟恐其弟之生。兄弟失和,授野心分子以机会。当景帝病革之际,前立太子已故,已无子嗣,皇位理当归还英宗一系,原可和缓而自然的转移,其理甚明,其事至易,直以英宗庸愔,而小人从中滋生事端。 英宗复位,景帝竟以暴薨,甚至英宗也在有意无意间,任令迎复诸辈冒功滥赏,大事报复,谦等冤死。当时人已甚不以为然,如阁臣李贤;而时久事平,英宗后也懊悔昔日之妄杀。故曰:明代皇位之争,而甚无意义者,夺门是也。

7、简述明长城规模

明长城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亦称边墙,区别于由秦始皇所修的万里长城。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采经近两年的调查与测量,于2009年4月18日首次公布明长城数据:其东起鸭绿江畔辽宁虎山,西至祁连山东麓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一百五十六个县域,总长度8851.8公里。其中,人工墙体的长度为六千二百五十九点六公里;壕堑长度为三百五十九点七公里;天然险长度为二千二百三十二点四公里。

8、试论述张居正的历史贡献

张居正,是明万历年间曾因厉行改革而彪炳史册的一位传奇人物。他荣登首辅之位后,理政十年:整饬吏治,刷新颓风;整肃教育,延揽济世之才;革新税赋,梳理财政。拯朱明王朝将倾之厦,使万历时期成为明王朝最为富庶的时代。他清查地主隐瞒的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改变赋税制度,使明朝政府的财政状况有所改善;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练兵,加强北部边防,整饬边镇防务;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南方少数民族叛乱;严厉整肃朝廷上下。在张居正功成名就之时,他把矛头对准了曾给他带来巨大利益的阶层——文官集团。张居正除了推行一条鞭法,使得税收统一收钱不收物,节省了很多土地,更实行考成法最终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生机。

9、简述大仪礼事件的经过。

大礼议是指发生在1521年到1539年间的一场规模巨大、旷日持久的争论,为明朝嘉靖年间因明世宗生父称号问题引起的政治纷争,发生于明世宗登基不久之时。明世宗以地方藩王入主皇位后,统治阶级内部在皇统问题上的政治论争。“始而争考﹑争帝﹑争皇﹐继而争庙及路,终而争庙谒及乐舞。”斗争的焦点是如何确定世宗生父朱祐杬的尊号。 实质是世宗通过议礼之争,打击杨廷和等先朝阁臣和言官,确立和巩固自身的统治,推行新政。这一事件最终以世宗一方胜利结束,在嘉靖年间的政治生活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0、简述一条鞭法。

又称“条鞭法”、“类编法”、“明编法”、“总赋法”等。明代中后期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农民暴动此起彼伏。 一条鞭法”是明朝张居正在经济改革方面的重要内容。主要指把各种徭役、田赋和各种杂费归并为一,并规定不得再征收其它费用。以州县为单位,原有赋役总额不变;改粮长征收为官府统一征收、解运;改里甲轮流充役为官府统一雇役;田赋、银差、力差、额办、派办、京库岁需及官府所需其他物品一概以地计丁,并为一条,统一征收银两。自此赋役趋于合一,实物税改为货币税,是我国赋税史上继两税法后的又一重大改革。后因豪强阻挠、官府推行不力,此制未能彻底实施。一条鞭法的实行使赋役合征,使国家赋税收入大有增加,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这项制度是我国赋役史上的一大变革。

11、简述靖难之役的历史过程。

明太祖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他死后,孙子建文帝即位。建文帝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严重威胁藩王利益,坐镇北平的燕王朱棣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1402年,朱棣攻破明朝京城南京,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同年,朱棣即位,就是明成祖。第二年,改元永乐,改北平为北京。1421年,迁都北京,称北京为京师,南京为留都。靖难之役,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战争。

12、简述明朝锦衣卫的设置情况。

答:锦衣卫,明朝官署名,即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皇帝的侍卫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时所设御用拱卫司。为了监视、侦查、镇压官吏的不法行为,太祖先后任用亲信文武官员充当“检校”,“专主察听在京大小衙门官吏不公不法及风闻之事,无不奏闻”。明洪武二年(1369)改设大内亲军都督府,十五年(1382)设锦衣卫,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特令其掌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之权,从事侦察、逮捕、审问活动。 靖难成功后,明成祖朱棣重新启用了锦衣卫,锦衣卫的特务性质进一步加强。

他们直接听命于皇上,明朝锦衣卫(20张)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部分功能形同汉代的监察官司隶校尉和现代的宪兵、国家安全局及总统府参军长。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类似于今天的CIA,如在朝鲜万历之战中收集了大量的日军军情。古人惯以朝廷鹰犬暗称呼锦衣卫与东厂、西厂。

13、简述戚继光的历史贡献。

答:组建戚家军,平倭寇,镇守蓟州,台州大捷,镇压起义流民,灭吴平之战,

14、简述朱元璋惩贪三大案。

朱元璋的治国理想就是要建立一个廉洁的、高效率的政府,因而在惩贪问题上毫不留情。但是在明王朝建立不久,就接连发生了影响广泛的三件大案。

不可宽恕的空印案

第一件大案是空印案,发生在洪武九年(1376年)。什么叫空印?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盖了公章的空白介绍信。明朝有个制度,规定各地府州县的钱粮、户口要在年底的时候核校,以便核对一下可以上多少赋税,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府州县核对后,再到布政司核对,布政司再带着材料到京师户部来核对。

明朝考校钱粮,从各个省来到京师,往返常常需要很长的时间,如果到了京师考校钱粮的时候,数字不准确,需要返回重新填写,填完后要盖公章,这对边远省份来说,路上就要好几个月。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个习惯――使用空印。带上一份盖好公章的文书,到南京考校钱粮,数字不对就重新填写,很省事。后来,这种情况被朱元璋知道了,朱元璋说:“其中必有奸。”钱粮的数字怎么能随便填写?这种统计是不能够作为国家税收财政的依据的。朱元璋要处罚使用空印的人,凡是掌印的人一律处死,凡是牵连到空印案里的人,不是掌印者也要杖责一百,发配到远方。这桩空印案牵连到很多人,最终,所有使用空印的人无一幸免。

牵连甚广的郭桓案

第二件大案是郭桓案。郭桓犯了什么事呢?仅列入朱元璋指定编制、记录有众多案例的《大诰》当中的就有这么几项。 第一项,朱元璋曾下令:太平、镇江、广德有几个府减免官田钱粮一半,但是这些地方没有一粒米收到国库里,都被郭桓私分了。

第二项,郭桓收了浙西的秋粮,应该是450万担,实际上只交上去60万担,还交了一些钞,两者相加才合粮食200多万担,其他的200多万担又被郭桓私分了。

第三项,郭桓等在征收赋税时,一石粮折钞两贯,但两贯钱以外,又跟老百姓要了水脚钱100文,是用船来运输的费用;车脚钱300文,是用车来运输的费用;口食钱100文,是人马所要吃的粮食的钱;库子钱100文,是要给掌管仓库的人的钱;蒲篓钱100文,是粮食打包需要的钱;竹篓钱100文,是用来装粮食的筐子所需要的钱;还要交沿江的神佛钱100文,是拜佛保佑运输粮食的船平安抵达所需要的钱。这些巧立名目的费用全部进入郭桓等人的口袋里了。

第四项,当时官府养马,草料要从民间征收,谁给郭桓贿赂了,草就可以免征,他把这些负担分摊到其他没有给他贿赂的地区。还有在粮食里掺水以增加重量,最后造成仓库的粮食大批腐烂。

这起案子引发了朱元璋在全国范围内的反腐运动,牵连甚广,“天下中产以上人家破产大半”。

欧阳伦驸马案

洪武三十年(1397年),又发生了一起大案。明朝用中原地区的茶叶交换西南地区的马匹,控制了茶叶,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因而明朝把茶叶列为战略物资,严禁私自出口。

驸马欧阳伦仗着自己是皇亲,指使手下走私茶叶,这些人动用官府车辆,擅自闯关,不纳税,任意殴打把关的官员,地方官员不堪忍受,向皇上递上奏折。朱元璋知道后非常气氛,把欧阳伦抓起来杀掉了。

朱元璋在惩治贪官污吏时,宁可扩大范围也不放过一个贪官污吏。朱元璋规定,贪污60两以上银子的要将其处死,尸体

要剥皮后塞满草立在公堂上。每个县都有一个剥皮的场所,叫皮场庙。郭桓案发生后,朱元璋就把那些枉法的管仓库的官员割断脚筋、挖掉膝盖,让他们走不了路,成为残废。朱元璋的这种做法,使明初的吏治得到了澄清,但是他留下的严刑峻法也给后世开了恶劣的先例。

填空题:

东厂是明成祖设立的,由亲信 宦官 担任首领,地点位于京师(今 北京 )东安门之北。东厂权利在锦衣卫之上,只对 皇帝 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

严嵩通过仇鸾将正直的首辅 夏言 治死,自己登上首辅之位。

徐阶 隐忍多年,一举消灭严嵩一党。

明朝第一硬汉 杨继盛 死劾严嵩,最后惨死。

明朝统治最长时间的皇帝是 万历皇帝,统治 48 年。

明朝统治时间最短的皇帝是 明光宗朱常洛 ,统治 1 年。

高迎祥是在 子午谷 被擒住的?

徐达经历 滁州 , 镇江 , 鄱阳湖 , 定西 大战役。

明朝第一名将是 徐达 。 明朝第一名相是 张居正 。

土木堡之后,北京保卫战的主帅是 于谦 。

朱元璋在 鄱阳湖 战役中,以少胜多,战胜陈友谅,奠定了他问鼎天下的基础。

辅佐朱允炆的三个人是 齐泰,黄子澄 ,方孝孺 。

明朝中后期二十岁左右即中举的首辅分别是 张居正 ,杨廷和 ,周延儒 , 解缙 , 杨一清 。

土木堡之变,哪位皇帝被俘? 明英宗朱祁镇 。 朱棣一直鼓动朱棣造反的僧人是 道衍 。

郑和下西洋是奉 明成祖 朱棣(永乐)皇帝之命,进行的航海活动。

明朝 明成祖 朱棣(永乐) 皇帝曾5次亲征漠北,大败蒙古兵。 重用戚继光的是 张居正 。(33) 严嵩是 嘉靖 皇帝当政时的内阁首辅。

张居正与冯保联合通过皇帝将当时的内阁首辅 高拱 请下野。

张居正的《陈六事疏》分别是哪六事? 省议论,振纲纪,重召令,核名实,固邦本,饬武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