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心得体会1000字1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堂上,曾多次听老师提到______同志的《实践论》,便找来读了一下,仔细思考后,觉得受益颇深.我觉得它有重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下面我想就此阐述一下个人观点.
一.《实践论》的世界观意义
这篇文章的重大理论意义,不仅在于它革新了我们的世界观,更在于它对中国革命的巨大推动作用.它批判了两种不良倾向,其一是经验主义,其二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有什么害处呢?不妨举一例说明.一队科研人员要到某雪山顶上探险.一位专家指出,高山顶上酷寒,煤气孔容易被冻住,需多带几根钢针以防不测.但是负责装备的是个老队员,他仅凭经验认为,一根钢针就足够了,因而没有听从专家的劝告.结果这群人全部被冻死在山顶,就因为那根钢针不小心弄断了,煤气孔堵塞,无法取暖.这个例子能够极好的说明,经验是要得的,但经验主义是万万要不得的.
重要的是《实践论》对教条主义的批判.与经验主义者相反,教条主义者只讲理论,不联系实际,一切硬往理论上套.我们学生往往容易如此.学校为我们安排了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就是为了要我们多联系实际,少说空话,避免教条主义.同时,实践又有利于加深对理论的认识.我们学习了关于数据库的理论,为什么还要做实验呢?就是要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把握.
同时,我们也可以理解到,实践固然重要,但实践不是一切.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们通
过接受外部信息,通过主动观察,形成了对事物表象的认识,即感性认识,这是不自觉完成的.如果我们掌握了足够的资料,并对其加以整理.归纳和总结,便会得到事物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即规律.形成了对规律的认识,这才到了理论层面.而理论还需经过实践的检验.正如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一样,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不一定是正确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被实践证明了是正确的理论,才可以推广应用.
但是,事物是在不断发展的,因为运动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在物质的运动中,矛盾不断推动事物之间的联系发生变化,从而使事物联系的形式——现象更加趋于复杂.经历了实践检验的理论,还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这时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已经发生变化.在不断地检验中,理论也就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比如力学的相对性原理,在牛顿的经典力学中它可以找到足够的支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出现了与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矛盾,于是产生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对性原理又一次被证明是正确的.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实践论在世界观上的重要性.而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所以,实践论还有其重大的方法论意义.
二.《实践论》的方法论意义
我认为,这篇文章的方法论意义就在于两点,既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坚持与时俱进.一切认识都具有其时代局限性.______同志就指出:〝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不能在封建社会就预先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律,因为资本主义还未出现,还无这种实践.马克思主义只能是资本主义的产物.马克思不能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就预先具体地认识帝国主义时代的某些特异的规
律,因为帝国主义这个资本主义最后阶段还未到来,还无这种实践,只有列宁和斯大林才能担当此项任务.〞下面我想就此再举一例,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_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全国人民一道,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实践.但在当时,许多事情无先例可循(实践已经证明,苏联的经济模式不适合中国国情,并且它自身也存在重大缺陷),一切的实践由于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还处于摸索阶段.就像李光耀指出的,这难免犯一些错误,比如_58年的人民公社和大跃进运动.并且由于政治路线的偏差,导致了反右扩大化和---等浩劫,从而使本已困难的经济雪上加霜.这是一个极大的损失.众所周知,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就是在这段时间完成经济腾飞的.
而_80年代______理论的提出,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振兴.为什么呢?因为______理论不是空想的结果,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经历了先试验后推广这一认识过程的正确的理论,是经历了实践和时间检验的思想的结晶.有目共睹,______理论不仅解决了中国经济中的一些沉疴痼疾,使国民生产总值突飞猛进,更重要的,使它将中国带入了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并为中国经济指明了永恒的发展方向.
但是,如______所述,______仍不能预见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后的一些具体问题,不能预见到在当代日趋复杂的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具体争端,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遇到的种.种具体问题.同时,在经济开始复苏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显得更加迫切.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______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他指出,中国共产党应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更将〝三个代表〞写进了党章,从而更好的指导了我们的实践.
我个人认为,〝三个代表〞思想中最本质的内涵在于与时俱进.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来看,我们就要不断的经历一个〝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在这个不断进行的过程中,认识才能不断深化,理论才能日趋完善.
实践论心得体会1000字2
《实践论》是______同志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______同志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在读完《实践论》全文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实践论》文题虽为〝实践论〞,但其论述的过程却始终不离开认识.通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解释实践.
《实践论》首先说明了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里,人的社会实践其内容正是生产活动.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等等.因此认识对社会实践同样有着依赖关系.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______同志对于这句话给了更加深刻准确的诠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认识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此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失败者成功之母〞.
通过阐述认识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
首先,认识来源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而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无不基于实践这一基础.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以及战争的领导者对于战争的认识等等皆是如此.
但是,认识的目的不是认识本身,而是用于实践.改造世界.因而认识来源与实践,并要回归实践.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在获得理性认识之后,还有更重要的过程,那便是从理性的认识到指导实践又一个飞跃.通过得来的认识指导实践,并且在实践中检验的发展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继续.理论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在由感性到理性的运动过程中是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
认识运用于实践并得到证实之后,人们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运动便是完成了,对于过程的推移来说认识并没有完成.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实践活动也会跟着变化发展,所以,认识同样要不断变化和发展.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阶段变化发展时,认识就要继续,就要适应新的情况.客观过程的发展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因而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同样充满矛盾和斗争;社会实践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过程也应当是无穷的.
于是,我们得出,在单个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中,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我们又可以得出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以至无穷,并且每个新的循环都代表着更高的内容.
《实践论》不仅深刻而又系统地论述了认识与实践密切关系,同时也对一些与实践相关的问题给予了精辟独到的见解,使我深受启发.
关于人们在面临新的实践活动的信心问题.通常人们都不愿在没有把握.不清楚情况的时候去进行某种实践.在《实践论》的论述中,谈到了一个人的勇气与信心跟他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有没有规律性的了解直接相关.这对于我们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大学生在学习.研究以至将来的工作都会面临各种机会与挑战,而对于面临的实践活动我们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我们的信心.许多人总埋怨机会太少,机会从来就不是少,而是机会来了我们没有信心和能力抓住它.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要积极提升自我,积极了解各方面知识与经验,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才能把握机会,创造成功.
关于正确.深刻的认识来源问题.《实践论》谈到,〝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这说法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正是许多人忽略了的真理.比如说游泳.骑自行车,一个人因为不会而不去游.不去骑,总在一旁看别人做,那么他永远也不可能会.又比如说我们学英语,因为说得差而不说,总是把话放在心里念,那么我们就不可能说好英语.许多事物,必须我们亲身实践才能得到真实的.正确的感知,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以旁观者的心态,是不能学到东西的.
关于真理的绝对与相对的问题.这是一个极为深刻的哲学问题.〝没有绝对真理〞,这句话如果是正确的话,那这句话本身是否看作是绝对真理呢?这似乎存在着不小的矛盾.《实践论》认为:〝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绝对真理是存在的,但不能被人单独认识,
不能被某一句话阐述,因为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
《实践论》是______同志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于指导当时的中国革命,指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它,并领悟其中的思想,应用于我们的实践,从而使我们更好的参与实践,收获成功.
实践论心得体会1000字3
_37年7月,正是中国革命的生死关头,党内却出现了两种非常不好的思想,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妨害着革命的发展.为了揭露这种不好的现象,从而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______写了这篇著名的文章.通观全篇,此文几乎是一篇完美无缺的哲学论文,到处闪耀着思辩的哲学光芒;同时又因为______是文学家,身上流着中国文人的血,理所当然地使这篇文章充满了文学气息.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中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内在实质,〝认识——实践——再认识〞是《实践论》的实践路线.
实践,就是一个怎样验证真理是否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来面目的过程.实践具有时间性.地点性.局部性.偶然性.层次性和主观性.上述特性的共同作用,则形成了人类实践的〝隐蔽性〞,或曰局限性.正因如此,仅仅依靠一时一地的.个别的.局部的具体实践,来完全否定或肯定
某种认识,那是不充分的;仅仅依靠具体实践所得出的具体结论,而不给予理性地抽象.概括和总结,却来完全否定或肯定某种认识,同样是不充分的.具体实践只能用以证明具体结论,基本实践只能用以证明基本结论,普遍实践则可用以证明普遍结论;而唯有借助于人类的理性思维能力(能动),把人类的全部实践从局部上升到基本.从基本上升到普遍.进而抽象地形成人类的普遍实践(绝对实践),才能足够地证明客观事物的真理.另外,还要预防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这篇文章,对当时中国革命的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它批判了当时革命中存在的两种不良倾向,其一是经验主义,其二是教条主义.实践要注意总结.总结的过程是一个认识飞跃的过程.要善于在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中学习,在再认识的环节上下功夫.
不论是学习还是总结,都要找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在结合中升华,在结合中创新,在结合中发展.为此,要把调查与研究结合,既弄清情况,又理出头绪;把经验与教训结合,成功的经验固然重要,但失败的教训更可贵,从教训中学习往往使人更聪明;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既要有丰富的材料,又要找出本质;把集中起来与坚持下去结合,既要善于集中正确的意见形成科学的决策,又要持之以恒的抓好落实.这样,经常不断地升华,使零碎的变成系统的,朴素的上升为理性的,又回到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发展.从而,形成实践.认识.总结.再实践.再认识.再总结的良性循环.就好像我们的大学生活一样注重实践,我们要趁在大学期间多积累社会经验,为了将来我们能更容易投身于社会.我们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把我们学的知识与实际有效的联系起来,尤其是我们的专业知识.我们要更早的了解现今社会的形势,以便我们可以更早地与社会接轨.
实践论心得体会1000字4
《实践论》中具体地论述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论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它指出,人们的认识运动,首先经历由实践到认
识的过程,即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能动的飞跃;经过实践得到的理性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中去,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是更重要的飞跃.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从实践论中,可以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而实践是用来检验理论的.两者不可分割.如果理论离开了实践,那理论的正确性便无法知道.当然实践也不能没有了理论,在做任何事之前都需要理论的支持,没有了理论的实践,只会浪费人力物力.列宁说〝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偏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理论只是人们根据前人的经验,或其自己的推理,而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想要知道一件事的真伪,必须自己动手才能明白,大概______深知其中的道理,才写出《实践论》.想让更多的人能理解其中的重要性.
读完______的《实践论》,从中我明白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内在实质,〝认识——实践——再认识〞是《实践论》的实践路线.实践要注意方法实践,就是一个怎样验证真理是否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来面目的过程.《实践论》让我懂得对待事情基本原理和方法.需要我们在做事的时候,不急不躁.由表及里.全面观察.由感性到理性.了解事物的演进变化.分清事物彼此间的区别联系.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循环往复.不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在大学里学到很多知识,往往觉得自己什么都会了,但实际却不是,一但毕业了,出去找工作才发现学校的知识大多数不适用,所以我现阶段在大学不单单只是学知识,还会尽可能找一些机会锻炼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实践是锻炼自己能力的最好手段.
《实践论》是______同志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于指导当时的中国革命,指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它,并领悟其中的思想,应
用于我们的实践,从而使我们更好的参与实践,收获成功.我个人认为,从建国以来所确定的理论性认识最重要的是在于与时俱进.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来看,我们就要不断的经历一个〝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在这个不断进行的过程中,认识才能不断深化,理论才能日趋完善,并形成真理指导实践.
实践论心得体会1000字5
马克思认为:世界时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起能动作用.马克思还认为:一切从实际出发,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只有主观能动性,没有客观实践性是无法取得成功.
小时候学过一篇课文叫《小马过河》.老马看到小马长大了,让他独自驮一袋麦子去磨坊,然而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是深是浅小马发愁了,老牛个子高,认为河水很浅,刚没小腿.松鼠个子小,认为河水很深,还淹死了他的一个同伴.小马不知道怎么办,只有回去问妈妈.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 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最终的结果是:河水既没有老牛说的那样浅,也没有松鼠说的那样深,小马成功渡过河,完成了妈妈交代的任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______的《实践论》,对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剖析得非常透彻,是在马克思哲学的基础上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论述.
中国有个 闭门造车 的成语,比喻做事不考虑客观情况,脱离实际.至于我们现在所说的 闭门造车 ,则是形容不顾实际,也不吸取别人的经验,一味主观地杜撰瞎造的意思,好比关起门
来在家里制造车子,而完全不考虑门外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结果就不合规格,不能适用.
当然,意识对物质起能动作用.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革命运动的成功离不开实践经验,就象过去的战争,战争的领导者,如果是一些没有经验的人,不是那些经过无数次失败的教训,再结合具体实际,总结经验和教训,使得战术和战略上取得成功的经验,从而再一次次的取得胜利,最终取得革命的最大胜利.
联想到最近的 钓鱼岛 事件.日本掀起购岛闹剧后,国人喊打声一片.特别是那些所谓的爱国者,直接把矛头指向政府,认为政府无能,实则是那些人不懂得从实际出发的真理,不懂得运用______的实践论.
钓鱼岛是钓鱼岛列岛的主岛,位于中国东海,距温州市约356千米.福州市约385千米.基隆市约_0千米,距离冲绳约420公里,面积4.3平方公里,周围海域面积约为_万平方公里.钓鱼岛本岛面积狭小,没有可以供大部队部署的基础设施,特别是缺乏机场设施.必须注意的是,钓鱼岛东南方向是日本控制的琉球群岛所属八重山列岛,其中石垣岛距离钓鱼岛仅有_0公里,面积达到了_2.6平方公里,可以部署大型雷达设备和机场,是日方距离钓鱼岛最近的重要前进基地.对我方不利的是,八重山列岛处于台湾本岛以东,我方空中力量若要打击八重山列岛,最佳攻击航线会掠过台湾,须穿越世界上防空火力密度最高的台北防空区.尽管钓鱼岛是两岸中国人的共同利益,但目前台湾当局明确拒绝两岸共同保钓,战时解放军战机能否借道台湾上空攻击八重山列岛实在是难以预测的变量,也即是说日本一定程度上拥有了一个可以不受惩罚的安全后方.
当然,有人说,直接攻击日本本土.______的实践论告诉我们,万物是普遍联系的,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对那些手无寸铁的百姓是无辜的伤害.所以,面对钓鱼岛之争,我们还得拿出更加
稳妥,更加安全的办法.
实践论心得体会1000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