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墙上柱

2020-12-09 来源:易榕旅网
墙上柱、梁上柱节点

1、墙上柱节点

在11G101-1 P61,墙上柱节点,较03G101-1 P39有以下变化:

墙上柱嵌固部位为墙顶面;墙上柱纵筋锚固长度为1.2lae+150;

墙上起柱,在墙顶面标高以下锚固范围内的柱箍筋按上柱非加密区箍筋要求 配置;墙上起柱时,在墙体的平面外方向应设梁,以平衡柱脚在该方向的 弯矩;当柱宽大于梁宽时,梁应设水平腋。 2、梁上柱节点

在11G101-1 P61梁上柱节点中,梁顶面是嵌固部位。弯折长度和箍筋配置 与原图集一致。同时,梁上起柱时,在梁的平面外方向应设梁,以平衡 柱脚在该方向的弯矩;当柱宽大于梁宽时,梁应设水平腋。 3、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中应用

针对墙上柱、梁上柱构造做法,GGJ2009中新增和调整了相应节点设置:

柱变截面节点

在11G101-1 P60介绍了柱变截面的节点,较03G101-1 P38有了很大变化。

变截面一侧有梁时,下柱钢筋若弯折,则弯折长度为12d(03图集中是C+200); 上柱纵筋下插长度为1.2lae(03图集是1.5lae)。

新图集中增加了一侧无梁的变截面构造,下柱钢筋若弯折, 则弯折长度=变截面差值-bhc+lae。 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中应用

针对变截面构造做法,GGJ2009中新增和调整了相应节点设置:

柱边角柱、中柱节点 1、边角柱节点

在11G101-1 P59边角柱构造中,介绍了5个节点,较03G101-1 P37有较大变化:

节点A、B、C、D应配合使用,节点D不应单独使用(仅用于未伸入梁内的柱外侧 纵筋锚固),伸入梁内的柱外侧纵筋不宜少于柱外侧全部纵筋面积的65%。可以 选择B+D或C+D或A+B+D或A+C+D的做法;

在承受以静力荷载为主的框架中,顶层端节点处的梁、柱端均主要承受负弯矩 作用,相当于90°的折梁。当梁上部钢筋和柱外侧钢筋数量匹配时,可将柱外侧 处于梁截面宽度内的纵向钢筋直接弯入梁上部,作梁的负弯矩钢筋使用,

如A节点。也可使梁上部钢筋与柱外侧钢筋在顶层端节点区域搭接,如B、C节点。 B、C节点采用了从梁底算起1.5labE是否超过柱内侧的判断条件。

节点E用于梁、柱纵向钢筋接头沿节点柱顶外侧直线布置的情况,可与节点A

组合使用;由于设计、施工不便,取消原规范梁钢筋在中间节点中弯折锚固的做法 。当梁纵筋与柱外出钢筋竖向搭接1.7la时,此时取消了原规范中将柱外侧纵 筋伸至柱顶弯折12d的做法,按照新规范,只需将柱外侧纵筋伸至柱顶截断即可; 当梁上部柱外侧钢筋数量较多时,该方案将造成节点顶部钢筋拥挤,不利于 自上而下的浇筑混凝土。此时,宜改用梁、柱钢筋直线搭接,接头位于柱顶部 外侧。新规范明确规定了什么时候采用柱纵筋和梁纵筋搭接1.5la的构造, 什么时候采用梁纵筋与柱纵筋竖直搭接1.7la的构造,对于这点,原有规范 没有强制进行规定,只是说了可以采用这两种构造方式。 2、中柱节点

在11G101-1 P60中柱节点构造中,介绍了4个节点,较03G101-1 P38有了变化;

当顶层节点高度不足以容纳柱筋的直线锚固长度时,柱筋可在柱顶向节点内弯折 ,或在有现浇板且板厚大于100mm时可向节点外弯折,锚固于板内。实验研究表明, 当充分利用柱筋的受拉强度时,其锚固条件不如水平钢筋,因此在柱筋弯折前

的竖向锚固长度不应小于0.5labE,弯折后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宜小于12d,以保证可靠受力。

D节点,伸入顶层中间节点的全部柱筋及伸入顶层端节点的内侧柱筋应可靠 锚固在节点内。规范强调柱筋应伸至柱顶。

C节点,本次修订还增加了采用机械锚固锚头的方法,以提高锚固效果,减

少锚固长度。但要求柱纵向钢筋应伸到柱顶以增大锚固力。有关的实验研究表明, 这种做法有效,而且方便施工。 3、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中应用

针对边角柱、中柱构造做法,GGJ2009中新增和调整了相应节点设置:

柱地下室顶节点

在11G101-1 P58新增了地下一层抗震柱KZ增加钢筋在嵌固部位的构造。 适用于地下一层比上层多出的钢筋

此节点为本次修编新增构造做法,主要是为了加强嵌固部位。 当伸至柱顶≥laE时, 则将柱纵筋伸至柱顶截断;当伸至柱顶>=laE时,则将柱纵筋伸至柱顶弯折12d即可。 强调柱纵筋一定要伸至柱顶高度。 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中应用:

针对新增的构造做法,GGJ2009中新增了相应节点设置:

节点一按11G101-1图集算法;节点二是结合下柱比上柱多出钢筋构造的算法。

柱基础插筋

柱插筋在基础中锚固,11G101-3 P59给出了锚固构造四种。 相比04G101-3 P32构造判断条件和构造形式更加复杂。

图中hj为基础底面至基础顶面的高度,对于带基础梁的基础为基础梁顶面 至基础梁底面的高度。当柱两侧基础梁标高不同时取较低标高;

在11G101-3的构造中,柱纵筋插至基础底板支在底板钢筋网上,插筋的 长度=露出长度+hj(基础厚度)-bhc(基底保护层)+弯折。

其中弯折长度,根据hj与lae(la)大小比较。若hj>lae(la), 则弯折=max(6d,150);若hj<=lae(la),则弯折=15d。

柱在基础中的锚固除了插筋外,还有箍筋。柱在基础内的箍筋是非复合箍筋。 其根数计算,需要根据柱插筋保护层厚度与5d大小比较。其中柱插筋 保护层厚度是指:纵筋(竖直段)外侧距基础边缘的厚度。

当插筋保护层厚度>5d,则箍筋在基础高度范围的间距<=500,且不少于2道 。当插筋保护层厚度<=5d,需要在基础锚固区设置横向箍筋。 箍筋间距为min(10d,100)(d为插筋的最小直径)。

柱纵筋和箍筋

在11G101-1 P57、P58介绍了抗震柱KZ的纵筋构造,P61介绍了

抗震柱KZ、QZ、LZ的箍筋构造。P63、P66分别介绍了非抗震柱KZ的纵筋和箍筋构造。 1、抗震柱纵筋

较03G101系列图集除了嵌固部位位置有区别外,纵筋构造:

都是嵌固部位纵筋露出长度为Hn/3,为非连接区,其余非嵌固部位纵筋露

出长度为max(Hn/6,hc,500),节点区上下的max(Hn/6,hc,500)为非连接区;

对于地下室抗震柱KZ,嵌固部位为地下室顶面;所以地下室顶面处柱纵筋 露出长度为Hn/3,为非连接区,其余位置非连接区按max(Hn/6,hc,500) 计算(包括基础顶面)。

2、抗震柱箍筋

按照11G101-1图集构造,柱箍筋加密范围为:柱根(嵌固部位)Hn/3、

柱框架节点范围内、节点上下max(Hn/6,hc,500)、绑扎搭接范围1.3lle。 其余为非加密范围。

对于地下室柱来说,地下室顶面为嵌固部位,因此地下顶面以上的Hn/3为 加密范围,基础顶面不是嵌固部位,基础顶面以上max(Hn/6,hc,500) 为加密范围。其余同上面描述。

3、非抗震柱纵筋和箍筋

非抗震柱纵筋和箍筋构造基本和原03G101图集构造一致。 4、不变截面柱纵筋变化

在11G101-1 P57给出了上柱钢筋根数比下柱多,下柱钢筋根数比上柱多, 上柱钢筋直径比下柱大,下柱钢筋直径比下柱大四种情况。 较03G101-1 P36多出“下柱钢筋直径比下柱大”的构造说明。 5、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中应用

在GGJ2009中,提供了多项计算设置,给用户提供了灵活的处理方式,如: (1)抗震柱纵筋露出长度

(2)纵筋搭接范围箍筋间距

(3)非抗震柱纵筋露出长度

(4)箍筋加密区设置

(5)柱纵筋变化,在软件计算设置中给出了不变截面上柱多出的钢筋锚固、 下柱多出的钢筋锚固设置;对于直径大小变化,软件自动按照大直径钢筋 向上或向下露出长度max(Hn/6,hc,500)计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