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硕士研究生初试统考招生政策价值分析
2020-10-30
来源:易榕旅网
2011年第12期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总第978期) HEIL0NGJIANG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Appraisa1) ●教育组织与管理 我国硕士研究生初试统考 招生政策价值分析 王铄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 摘要:本文从价值选择和有效性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硕士研究生初试招生政策,重点讨论了该政策的问题认 定、目标选择、评价标准和价值选择。从有效性的角度来看,由于初试即侧重知识层面的纸笔考试在整个招生考 试中发挥着“一票否决”的作用,所以强调能力和个性考察的复试在招生考试中的作用大打折扣。如何在保证公 平的情况下,选拔有研究潜质的优质生源是研究生招考政策制定者的未来探讨方向。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招生政策;价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1)12—0012—02 一、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的历史演 出台此政策之前,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究竟存在哪 7^ 又 些问题呢? 我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最早可以追溯到2O世纪 第一,考试的科学性和公平性得不到保障。硕士研 20年代北洋政府教育部以大总统名义颁布的《学校系 究生招生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硕士研究生统 统改革案》,史称“壬戌学制”。在此之前的“壬寅学制”、 考招生政策出台前,除工商管理硕士和法律硕士外,初 “癸卯学制”和“壬子癸丑学制”都没有规定研究生招生 试科目一般包括政治理论、外国语、基础课和专业基础 采取考试的形式,“壬戌学制”是仿美制而来,借鉴了美 课,其中政治和外语是由国家统一命题、考试,基础课和 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开创了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制 专业课由各招生单位自行组织命题和考试。在这种考试 度的先河。 制度下,政治和外语试卷的难度、区分度和评分标准可 新中国成立后,各项建设事业百废待兴,为了满足 以做到保持一致,但是各招生单位自主命题的基础课和 社会各界对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需求,研究生招生和教育 专业基础课考试试题的科学性令人堪忧。尽管国家对非 工作积极地开展起来。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研究生招 统考科目也进行了相应规定,但各招生单位在具体执行 生考试经历了“个人申请、学校推荐、招生单位自行考 过程中难以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加之各招生单位本身的 试”,“增设政治理论、外国语全国统一考试”,“增加复 命题水平参差不齐,从整体上看,试卷的质量难以保证。 试”,“全国统考试点”等阶段。 第二,各招生单位自主命题、考试、招生、录取等工 二、我国硕士研究生初试统考招生政策的价值 作带来巨大的资源浪费。由于硕士研究生统考招生政策 选择 出台前,各招生单位要自己进行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 任何一项政策的制定都是政府针对某一社会问题 命题、考试、招生、录取等工作,大约从每年6月份编制 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尽管以问题解决为导向政策表面看 招生专业目录开始,至次年的9月新生入学为止,一个 来是工具理性的,但每一项政策背后确实存在着价值选 研究生招生周期才全部完成。在这一周期中,无论是命 择,如此看来,政策同时又是价值理性的,这主要体现在 题考试、录取接收,还是其他相关工作,都要由招生单位 政策目标的确定、政策方案和手段的选定、政策评价标 自行完成,这实为一种资源浪费。由于学生录取工作和 准的确立等方面。 新生招收工作有交叉,加之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持续增 (一)政策问题的认定 长,招生单位会面临阶段性的繁忙,影响整体招生工作 政策产生的前提是社会问题的出现,政策作为政府 的质量和效率。另外,自主命题、考试也给考生的调剂设 行为就是为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在分析某一政策合 置了障碍,各招生单位的试题和评分标准的不同增加了 法性和有效性之前,首先要明确政策制定所针对的社会 考生调剂的复杂性。 问题是什么,只有清晰了解社会问题所在,才能够对政 (二)政策目标的确定 策进行评价。 面对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尤其是初试阶段出 教育政策作为公共政策的一种,在制定过程中必须 现的种种问题,2006年6月9 H,教育部发布了《教育 考虑其对应的教育问题。那么,我国硕士研究生初试统 部关于2007年改革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部分 考招生政策的出台要解决哪些教育问题呢?或者说,在 学科门类初试科目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 收稿日期:2011—05—22 作者简介:王铄(1986一),男,吉林吉林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所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12 我国硕士研究生初试统考招生政策价值分析 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选拔质量”,“进一步扩大高等学 校招生自主权”,“进一步精简、优化初试科目,改革初试 内容,使初试更加侧重考察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学科 基本素养”等。 (三)方案和手段的选定 为实现上述政策目标,《通知》规定,“调整教育学、 历史学、医学等三个学科门类的初试科目和内容。初试 科目为三门,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对 三个学科门类的大部分学科专业初试的专业基础综合 科目实行统一命题,其中,对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等 三个一级学科各设置一门统一命题科目,名称待定;医 学门类设‘西医综合’、‘中医综合’统一命题科目”。 2008、2009年,又在2007年的基础上增设了农学和计 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门类的统考。 (四)评价标准的确立 项政策的出台,不仅需要明确政策问题、政策目 标和政策实施方案,而且需要相应的评价标准作为政策 一实施效果的评估依据。但就目前来看,教育部出台的这 些政策文件均未提及政策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方式和 标准,教育部也没有发布针对部分研究生初试统考改革 的评估报告,这是该政策的一大缺失。 (五)硕士研究生初试统考招生政策的价值选择 公共政策究竟是否应该保持价值中立的问题,一直 是公共政策研究领域争论的焦点之一。在此问题上,笔 者十分认同劳凯声、刘复兴主张的公共政策应该涉入价 值的观点。硕士研究生初试统考政策在公平与效率、统 与多样价值中进行了选择,虽然该政策没有决然地选 择一方而放弃另一方,但还是在权衡比较下偏向了一 方,即在公平与效率中优先选择了公平,在统一与多样 中优先选择了统一。 公平和效率问题是任一公共政策都要考虑的两个 方面,就研究生招生考试而言,公平是其存在和正常运 转的基础。效率是考试功能得以发挥的保证,尤其对于 研究生入学考试这种选拔性考试来说更是如此。在公平 和效率的博弈中,最终公平战胜了效率,这种选择打消 了考生的担忧,有利于增强广大考生考研的信心,但却 忽视了学术活动的性质。众所周知,千人一面的学术界 很难生发创新的意识和行动。但是,硕士研究生入学考 试恰恰选择了统一性而忽视了多样性,因为初试是统 考,有统一的试题和评分标准,而且只有通过初试才有 参加复试的资格,但初试统考的考核方式无法彰显考生 的个性化特点,每位考生都只得到了反映其学术水平和 研究能力的分数。尽管研究生招生考试在制度设计上试 图用复试来弥补这一问题,但是有许多很有研究潜质的 高素质人才已经在初始阶段被过滤掉,这种损失无法弥 一制定评分标准,各地区统一阅卷,增强了试题的科学性 和安全性,也减轻了各招生单位在招生工作上的压力, 实现了“进一步精简、优化初试科目,改革初试内容”的 既定目标。 与其他目标相比,统考政策的效果可谓差强人意。 具体而言,政策的既定目标之一是“进一步提高研究生 选拔质量”。但无论从该政策本身的手段还是政策实施 后的外部评价来看,提高研究生选拔质量这一目标都没 有实现。首先,从政策手段来看,统考政策只是把原有的 四个科目改为 科,把各招生单位自由命题改为全围统 命题,这些都只是形式上的改动,对于提高选拔质量 没有直接帮助。从具体的考核内容来看,统考科目的考 试内容包括政治理论、外国语和专业基础综合。自20世 纪60年代以来政治理论和外国语就是统考科目,在此 不作讨论。专业基础综合是统考政策出台后的新生事 物,它涉及的专业科目与研究生质量有一定关系。以教 育学统考为例,教育学基础综合共包括五门课程,这五 门课都是教育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育学专业的学生 的确应该熟练掌握这五门课,但是如果作为选拔性考试 的考试科目,这五门课就显现出不足之处。与初试改革 政策出台之前,研究生初试会考两门业务课,即专业基 础课和专业课相比,如今的初试统考只考基础课,这样 来,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优势无法体现,即便复试阶 段会重视专业方向上的考核,但在某一专业方向上很有 优势、更加适合在这个领域继续钻研的考生可能已被效 度不高的初试所过滤,这对于考生显然是不公平的,而 且对于学术事业的长远发展也是不利的,这一制度设计 上的缺陷如果得不到修正,制度本身也就处于合理性危 一一机之中。 综上所述,该政策的手段距离其目标的实现仍有一 段距离,但该政策的政策目标是正确的,只是政策手段 亟待改进。当然,我们同样需要看到,统考政策有效地解 决了统考政策出台前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出现的一些问 题。任何新政策的出台都需要一段时间来调整和完善, 研究生统考政策也不例外,这项政策的完善需要政府、 高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考试的形式本身无足轻重,提 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扩大高校的自主权才是这项政 策的最终归宿 参考文献: [1]刘复兴.教育政策价值分析的三维模式[J].教育研究, 2002,(4). [2]张亚群.大众化阶段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演化趋向[J].学 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 [3]陈睿.对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的历史回顾[J].考试 研究,2006,(4). 补。 4]覃红霞.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中的价值选择[J].学位与 三、我国硕士研究生初试统考招生政策的有效 [研究生教育,2008,(1). 性分析 [5]巨玉霞.我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 [D].厦门:厦门大学,2007. [6]郭钊,屠中华,赵永庆.对硕士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策有效性的评估报告,所以只能通过衡量其政策目标的 制度的思考[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如前所述,硕士研究生初试统考政策出台之时没有 将政策评价标准包含在内,教育部也没有发布关于该政 实现程度来评价该政策是否有效。 2007,(12). 客观地说,硕士研究生初试统考政策在很大程度上 [7]覃红霞.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中的两难问题[J].高教探 解决了统考政策出台前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的一些弊 索,2008,(2). 端。统考一改以往招生单位自主命题、考试、评分、录取 的招考流程,改由全国不同高校的专家团队统一命题、 【责任编辑李爱华】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