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如其文

2023-06-17 来源:易榕旅网
,文如其人 朱武兰 集序》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文人雅士的一次大集会,又指《兰亭集》这一诗文集; ③这是一篇书序。 2.介绍“序”:书序一般要交代写序的缘南,所 序之书的内容、体例、作用及写序者的意图。本文虽 《兰亭集序》是一篇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山水 游记类散文一般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它 往往包含着抒情和说理的成分,因此文章多将叙事、 写景、议论、抒情融为一体。 为书序,作者却善于借题发挥。 3.速读课文:找找看,文章哪些段落是在写集 会的事?哪些句子是在写诗文集?哪些段落又是在 借题发挥? 学生回答后明确:第1至第2自然段写集会,第 3至第4自然段借题发挥,第1、4自然段写诗文集。 二、自由诵读 这类文章的阅读,不但要欣赏其中描绘的自然 风物,还要联系作者的身世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品味 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旨趣。因此,如何引 导学生欣赏写景游记散文中丰富的思想情感因素, 就成了教学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其次,《兰亭集序》又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是 用古代汉语记录的以一定的文章体式呈现的中国古 代文化的结晶,由此,可以把《兰亭集序》看作文字、 要求:写集会、写诗集,是一种叙事;借题发挥是 一文章、文化的载体。理想的教学应该是文字、文章、 文化三者的水乳交融。但长久以来,文言文教学习 惯于先串讲后鉴赏感悟,这种方式在不断地消解着 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热情。怎样让学生既习得语言 文字又能鉴赏和感悟,是教学设计中要考虑的第二 个问题。 教学目标 体验古人徜徉山水、感悟人生的情趣,培养学生 对自然山水之美的感受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种议论、抒情。叙事、抒情、议论,在诵读的时候, 语气语调应该有所不同。请在自由诵读中,读出这 种不同。 三、学习第1至第2自然段 学习重点:理解产生“信可乐”感受的原因 1.谈初读体验:文章记叙的是一次发生在晋朝 的文人稚士们的大集会,这是怎样的一次集会?请 根据初读感受来谈谈。 (明确:是一次快乐的集会。因相聚而乐,因山 水而乐,因觞咏而乐,因沐春而乐,因禊事而乐。) 2.细品“乐”:通过两个句子的学习,体会作者 因何而“乐”。 1.重点:通过关键句子和重要虚词的讲解,理 解文章内容。 2.难点:作者情感走向的准确把握。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句子l: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 叙幽情。 课前任务 方法:通过“亦足以”三个字的含义,来体会“尽 情尽致”之乐。 引导:“亦足以”是“也足够用来”的意思。同后 文“足以极视听之娱”中“足以”相比,语气中似乎有 第一课时 借助课下注释,逐字逐句阅读课文,初步理解课 文内容。 教学过程 导入 些许的欠缺、遗憾。在一般人的眼里喝点酒,作点诗 一、是单调了些,但是在文人雅士的心中,觞咏足以“畅 叙幽情”。“幽情”本是不易抒发的,现在不仅可以 “叙”,还可“畅叙”,在“畅”与“幽”的对比中,足见“尽 情尽致”带给作者的“乐”之畅。 1.解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千古名篇——《兰亭 集序》。从题目中,你能读到哪些信息? 明确:①事情发生的地点在兰亭。②“集”既指 啊  I‘ L 万 三三三 羔 苯 末呈: ……… …一…一’’■l lj 句子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 学习 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痛” 方法:通过“所以”“足以极视听之娱”含意的理 提供 解,来体会“与天地精神往来”之乐。 问题:文章说“足以极视听之娱”,这里作者看到 兰亭 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山水 (预设说明:借此梳理作者描绘的自然山水之 者,但更多的可能跟王羲之此时的年龄有关。对照 景,以此感受文章真实而又空灵的氛围。) 注释,我们可以计算出王羲之当时已51岁。古人云 明确:看到的(略)。 “五十而知天命”,所谓知“天命”,即知客观限制之领 听到的有水流声、鸟鸣声、风声、人声、朋友间交 域的意思。换言之,就是在自己人生中,既知道人能 流的心声…… 主宰的领域,又知道不能主宰的领域——受包括自 问题:怎样理解“所以游目骋怀”? 然和社会等客体限制。对五十而知天命的人,人生 (预设说明:理解作者之所以产生“信可乐”感受 轨迹像秋天的枫叶脉胳那样清晰,在这清晰的脉络 的真正原因。) 中,不免生出“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之感。所以,这 引导:是借此纵展眼力,开畅胸怀的意思。“此” 句话是一个重要的过渡句,前一句照应兰亭的集会, 指代的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因能仰 后一句启开下面关于生死问题的议论。 观、俯察,所以视线可远、可近、可上、可下,如“游”一 ②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 般,自由从容。在俯仰之问体认宇宙之大、品类之 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 盛,其心情当如纵马奔揽(骋怀),心胸岂能不开阔。 事迁,感慨系之矣。 在山水的赏会中,进入到与天地往来的境界,这是更 问题:句中“静躁”分别指代什么内容? 高一层的“畅叙”——自由地观察、思考,满足人们目 (预设说明:围绕“生死观”,作者从几个层面谈 视耳闻的需求(足以极视听之娱)。 论这个问题,是学生又一糊涂的地方。从“静躁”切 3.听读课文:教师范读第1至第2自然段,学生 入,引导学生理解正是不同爱好、不同性情的人会有 闭上眼睛,带着想象听读课文,静心体验这场最有情 共同的生命体验,才会让作者心生“岂不痛哉” 致的集会。 之感。) 引导:这里“静”“躁”指代上句说的两种生命存 四、学习第3自然段 在形式——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 学习重点:分析作者因什么而痛 托,放浪形骸之外。全句强调的是不同爱好、不同性 1.教师引导:这段文字在借题发挥,所以我们 格的人有着共同的生命体验。 首先要理出作者借题发挥的是什么。其次,作者在 问题:句子中两个“其”分别指代什么?两个 借题发挥时候,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第三,这段 “之”又指代什么? 议论性的文字由几句话组成,句与句之间是什么 (预设说明:这是一个很长的句子,借助四个虚 关系? 词各自的指代内容,能帮助学生迅速廓清思路,理解 2.默读课文:学生对照注释,试着理解作者的 这个句子的内容——胜景难再的感慨是不同性情和 借题发挥。 爱好的人共同的生命体验。) 3.学习关键字和关键句:通过教师的引导,疏 引导:两个“其”,都代指“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通句子之间的关系,概括出本段议论的中心问题,理 的人。两个“之”,前一个指“到,往”,后一个指“情随 解作者的感情怎样由“乐”转为“痛”。 事迁”。理解了这四个虚词后,再根据句式“当……; 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及……”的主语是“趣舍万殊,静躁不同”,也就明白 问题:这个句子中“相与”是什么意思?同上文 了这个长句子的意思,即虽然人的性情、爱好不同, 有什么关系?王羲之为什么会产生这种“人之相与, 但他们的心理体验却是相同的:生命置于美好的境 俯仰一世”的感慨? 地(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总是“快然自足”“不知老 (预设说明:对王羲之由“乐”转“痛”再“悲”的情 之将至”;而随着欲求的满足,感官体验的疲惫,又不 感质疑,是学生解读糊涂的地方。通过这个句子的 免感慨横生。 啊 ; \ \ / 一 _ 0一j i -■, ~__ lI ¨∥ 触 - 0 ③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 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2)教师引领:有谁知道魏晋是一个什么样的时 代吗? 问题:从句式“犹……况……”分析,让作者感伤 的另一个原因是什么? 多媒体展示时代背景: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 痛苦的时代。一一宗白华 (预设说明:由句式切入,理清作者“痛”之原 因二。) (3)问题:当保全性命成为首要任务时,人们往 往从哪里寻找生命的出口? 引导:从句式来看,这句话强调的是后半句,即 人的寿天、生死非人力能左右。全句是说不管人以 什么样的方式活着,都会滋生出生命在不知不觉中 逝去的感伤,因寿命的长短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 (预设说明:在背景的体验中,鼓励学生自我发 现,让作者的情感与学生的体验产生共鸣。) 明确:当朝不保夕、生命无着时,人们常常感到 生命的无常。每当这时,中国古代的文人要么归隐 于山林,在自然的赏会中安放现实中无着的心灵;要 么到老庄的思想中寻找心灵的给养。魏晋的文人也 结束而更加浓重,这种俯瞰众生的悲悯情怀使得作 品具有了深深的感染力。 4.分析本段同前两段的关系。 问题:我们常说“触景生情”。联系第1、2自然 段,想一想是什么引发了王羲之的这些苦痛? 不例外,至少本文中兰亭集会的大部分人都有此举。 所以,当时的人们对生死持有“一死生,齐彭殇”的观 念,也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6.自主诵读课文,体验作者情感由乐到痛的 转变。 第二课时 五、学习第4自然段 (预设说明:让学生有自己的发现,能使王羲之 的“痛”可感可触。这样既尊重了作者的独特情感, 又避免了贴标签式的概括。) 明确:与春色清新而富有生机相照应的迟暮之 感 “老之将至”;由第l自然段浩瀚无边的宇宙、 生生不息的自然所照应的“俯仰一世”,“况修短随 化,终期于尽”;由王羲之起草这篇序文时兰亭雅会 学习重点:分析作者因何而“悲”。以及篇末情绪 由激荡趋于平静的走向。 1.教师启发:最后一段,作者以自己的阅读经 已接近尾声照应的“暂得于己,情随事迁,已为陈 迹”。作者在关注宇宙自然之时,就越发认识到生命 的短暂和无助。在这个古今共同面临的无奈面前, 验为例,谈到对生命短促的感慨是不同时代的人类 所共有的一种体验。学习本段,抓住一个句子,就可 以读到这些信息。你认为是哪一个句子? 明确: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作者自然会想到“死生亦大矣”的古训,进而发出“岂 不痛哉”的嗟悼。 5.联系时代背景,感受作者的情感。 (1)教师启发:青山绿水激起的沐春之乐,被胜 景难再、人生不永的苦痛所代替。王羲之对生命存 在的体验是悲剧性的。这种苦痛不仅弥漫在王羲之 的心头,也弥漫在不同性情、不同爱好的人的心头, 一2.学习句子: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 也。 问题:“其”指代的是哪些人?“世殊事异”一句 强调的是什么? (预设说明:抓住关键句,是教会学生阅读的方 法之一。) 更弥漫在整个时代。 多媒体展示魏晋诗句: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 明确:“其”指代的是“昔人,今人,后人”。“世殊 事异”一句强调的是不同时代的人思想情趣、兴感之 多。——曹操《短歌行》 人生一世间,忽如暮春草。——徐平《宝思》 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阮籍《咏怀》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陶渊明《归 去来兮辞》 由是相同的,因为道义上的持守(一死生,齐彭殇)与 人生的具体感受(故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 作)总是矛盾的。虽然可以从道义上将生死看作一 样,将寿命的长短等同起来,但现实中却又真实地感 受到生死、寿天是完全不同的,生与死是无法混淆 的。将这个问题放在历史的长河中,会发现胜景难 再、人生不永的苦痛,昔人、今人、后人都是一样的, 足见因生命的局限无法超越而生的苦痛是人类亘古 不变的。想到此,“悲夫”——扼腕长叹,令人深思。 多媒体展示资料: 我们念魏晋人的诗,感到最普遍、最深刻、最能 激动人心的,便是那在诗中充满了时光飘忽和人生 短促的思想和情感。一一王瑶《中古文学史论》 嘲 、 一 、、 , 一 、 =3 i 7__1 ~ 1-f == _—]r 7 ] F 7/‘ I// [== ) \J { \ / == 一_-y 艘 lj 2/LJ ,L===二0,/ 』 川 J 7I¨l_ /_,、\、 \r∞ J gI迥嫱 一J 3.理清本段思路 问题:作者为什么肯定地说“后之览者,亦将有 感于斯文”?请据此理清本段的思路。 (预设说明:《兰亭集序》总结出了的感慨千古同 (预设说明:谈论生死,是文学中一个永恒的话 题。但是《兰亭集序》谈论这个话题的却是晋人王羲 之,一位胸怀旷放、识见脱俗、不乐繁华、爱好山水、 风神清俊而飘逸的名士,那么,只有了解了谈论生死 的这个人的个性之所在,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文中 特殊情境中的山水和充满情感浸染的思想。) 教师启发:“旷达”是一种生存状态。有谁知道 王羲之的一些事情吗? 悲。只有让学生体验到这种情感,才能感受到王羲 之对人及人生的某种希冀,对人生苦难、生命意义、 生活理想的深刻思索与大胆探求。) 明确:是因为“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 也”。作者“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发现昔人对生命的 体验与自己别无二致,只能“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 怀”,并据此推断“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学生在阅读课文后关于王羲之的三则轶事后 回答。) 教师引导:三则小故事,给我们勾勒出的是王羲 之的“自然真率”。这种自然真率的发展便是“任达 旷放”的生存状态。体现在写文章中,就是写山写 林,写水写风,处处透着一个“清”字;写悲写喜,写生 由此可以理出作者的思路:第一步,作者根据自 己的阅读经验指出今人的“兴感之由”和古人完全相 同。第二步,强调人终有一死,意在说明“兴感之由” 相同的原因,同时也为下文的推断张本。第三步,推 测后人看今人的文章也会“若合一契”,也会“临文嗟 悼”。第四步,作者点出作此书序的主旨:既然人生 变迁如此迅速,此次宴集的情况就该记录下来,以免 湮没不彰,同时也使将来之人了解作者心中的感触。 写死,凸显一个“畅”字。正是真率,让王羲之不回避 自己对死亡的感伤和恐惧,敢于正视人生之痛,不逃 避;不迷信古人,不苟同于已有的成见,敢于大胆地 发表对宇宙、生死的看法,揭示生命本来的面目。这 就是《古文观止》中所说的“逸趣”,一种自然率真的 生存状态。正所谓“人如其文”“文如其人”。 5.师生共读全文,体会王羲之的情感走向。 六、从书序写作的角度。分析作者对文章结构 的安排 4.知人论世,体会王羲之超越生命存在悲剧体 验的旷达情怀。 问题:面对无尽的悲痛,王羲之是如何消解的? 到篇末,他的情绪又有怎样的变化? (预设说明:王羲之篇末的情感,历来是评家的 争论点,有人认为消极伤感,有人认为积极昂扬。由 此,基于文本的合理的判断,是该文的教学价值 所在。) 问题:从“序”的文体来看,作者是如何布局谋 篇的? (预设说明:作为一篇序文,有它内在的结构特 明确:“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是其消解的方 式。作者到篇末的情绪是趋于平静的。作者的情绪 在“由乐生痛,痛而转悲”的心路历程中,虽然流露出 一点。本课的教学也是从“序”这一文体的特点开始 的,教学的结束,也应回到本文作为序文的特质 上来。) 种感伤的情绪。但是从议论中也流露出人事在变 明确:作者先交代结集的原因——聚会兰亭,饮 酒赋诗;接着交代诗集的内容——畅叙幽情;最后交 迁,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认 同感。正因为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所以才要著文流 传后世,以承袭前人,启示来者。在坦承生命虚无的 同时,又从现实中找到了对抗虚无的途径,如此一 来,作者的心绪也就渐渐平静下来。 问题:《古文观止》这样的评价《兰亭集序》:“通 代结集的目的——使后之览者,有感于斯文。 七、总结学习山水游记的方法。布置课外阅读 1.阅读古代山水游记类的散文,不但要欣赏其 中描绘的自然风物,还要联系作者的身世和作品的 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 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 时代背景,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旨趣。 2.课外阅读《晋书・王羲之传》。 (甘肃省兰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730046) 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 有无穷逸趣。”你是怎样理解“逸趣”二字的? 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