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人 张少宏
第一节 父母的爱,我们收到了吗(1课时)
教学目标:
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和为自己付出的辛劳,理解体谅父母的言行,尊重父母、孝敬父母和长辈,从而使自己的心与父母的心贴得更近,更好地爱父母及其他家人,主动承担家庭责任。
教学重点:
1、“他们这样做的原因”。
2、孝敬父母,为家分忧,落实具体行动。 教学难点:
1、能理解随着子女的成长,父母爱子女的方式可能会有所改变,但他们的爱是永恒的。 2、要让学生明白,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在家中应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又是一个难点。
教具学具补充材料:
1、让学生搜集表现亲情的感人文章或自己以前写的以父母为内容的作文。 2、回忆父母对自己爱的细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母亲节、父亲节的具体日期,是否给父母过过此节日。
2、回答母亲节、父亲节的日期,并让曾经为父母过节的同学谈一谈他们及父母当时的感受。
3、了解学生对这两个节日的了解情况和他们为父母亲做了哪些事情。 二、新课学习
(一)讲授“真爱阅读”
1、引导学生阅读《抱紧啊,千万不能松手》和交流难忘的“表现亲情之爱的场面”;引导学生谈谈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表现亲情之爱的动人场面。
2、指名朗读《抱紧啊,千万不能松手》
3、让学生写出母亲最后一眼所包含的话语并用真情朗诵。 4、学生谈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表现亲情之爱的动人场面。
(二)讲读“涟漪片片”
1、讲述:父母对子女的爱可能是轰轰烈烈的,但更多的是平平淡淡的,平平淡淡才是真。
布置问题(P5右上)。 阅读《拐弯处的回头》。举自己的例子。
体会父母的爱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要教育学生能理解父母。 (三)小活动“旧作重读”
1课前布置让学生收集,查看以前有关写父母的文章。 2点评文章。 3阅读旧作。
4在旧作重读的基础上再写一篇新作。
(四)爱我们的不仅是父母 1、设问:你的家庭构成?
用心 爱心 专心
1
2、其他家人对你怎么样? 3、指名回答两个问题。
4、引导学生加快其他亲人对自己爱的细节。 (五)课堂小结、朗诵会
组织一场“亲情朗诵会”。 通过学习本节课让我们感受到了父母的爱,理解、体谅父母的言行,从而一定使自己的心与父母的心贴得更近。
板书设计
真爱阅读——感人之至 涟漪片片——细微之处见真情 父母的爱,我们收到了吗?
旧作重读——爱我们的不只是父母
第二节 他们这样做的原因(1课时)用心 爱心 专心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父母爱的表示方式是多样的,知道不论是轰轰烈烈的牺牲自己生命的爱,还是如涓涓细流的日常生活的爱,都是父母对我们爱的方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自己亲身体验,回忆亲情等方式,让学生明白父母的爱是最无私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父母的爱,理解父母的爱,从而知道怎样去尊重父母、报答父母。
教学重难点:对父母要理解和尊重。 教学过程:
一、复习第一节有关内容。
二、学习新课:父母这样做的原因
1、探究交流:如何看待5岁孩子花钱买回父亲的爱?
点拔:问题设置的目的是让我们从多方面去理解、尊重我们的父母。你母对我们的爱的表达方式是多种形式的,父母除了家庭,还有自己的工作、事业和朋友。作为具有多重身份的社会成员,他们不可能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子女身上,所以我们要学会理解、尊重自己的父母。
2、探究交流:你对父母的哪些行为不理解?了解他们这样做的原因。
点拔:目的是让我们关注平日里不太能理解父母的地方,然后通过交流去理解父母、尊重父母,体会父母对家庭的贡献,明确我们有一个舒适的家,感受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都是父母长辈们的辛勤劳动而创造的。
3、让学生感受父母爱的方式的变化。 以前:„„ 现在:„„
4:相关链接:家庭是什么?
情感栖息:家庭是绿洲,我们受了委屈,常常回家诉说„„
经济来源:我们穿衣、吃饭、居住、出行、学习、娱乐等基本费用,大都来自父母。 身体保健:当我们生病时,父母会无微不至地呵护我们,带我们看病,给我们喂药,帮我们保暧,陪我们散步„„
娱乐天地:父母与我们一起说家常,做游戏,看影视片,逛公园,外出旅游等。
天然学校:父母和我们同吃、同住、现生活,时刻影响和教育我们,关心我们的学习,关注我们的品行和未来发展。
发展的大本营:父母对我闪寄予厚望,参与规划我们的未来,给我们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条件,不时地鼓励我们,激励我们创造精彩的人生。
5、我们要学习理解父母,不能不顾父母的经济状况,一味地要求父母满足自己的一切要求。
三、小结 四、课后作业
1、怎样理解父母的爱?
2、你与父母产生隔阂的客观原因是什么?
第三、四节 给父母的爱,我们发出了吗
用心 爱心 专心
3
我们的心一起跳(1课时)
学习目标:
1,让学生懂得孝敬父母是美德,同时也是义务。
2,让学生懂得作为家庭的一员,有义务跟父母一起同甘共苦,共同承担责任。 教学重难点:
孝敬是我们的天职,也是我们应承担的责任 教学过程: 导入。
1、如果天平的两头分别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和子女对父母的爱,你认为该怎样填?对你有什么样的感悟?
二、学习新课:孝敬父母,与父母同呼吸、共患难。
1、刚才提到了那恩重如山的父爱,母爱,那么给父母的爱,我们发出了吗?我们又用怎么样的方式来爱和孝敬自己的父母呢?
给父母的爱的细节 端一杯茶 做一顿饭 洗一件衣服 自己的感受 看到父母的笑,我非常高兴 孝敬父母,赶紧行动。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孝敬父母。 补充: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答:①父母不但赋予了我们生命,而且为家庭做出了诸多贡献②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孝亲敬长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④孝敬父母收获的是甜蜜。
孝敬父母的具体表现?(如何孝敬父母?)
答:①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之中,从小事做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②多与父母沟通交流,多征求他们的意见。③承担自己对家庭的责任。④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⑤而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一件件小事上。
2、给大家留个课后作业,自己当一天“家长”并做记录填表格。体会一下父母平日的辛苦与繁忙。
3、阅读教材第10页《勇敢的人》并回答问题。
(1)大家会很敬佩罗军,觉得罗军是一个孝顺、懂事、勇敢的孩子。敢于与父母同呼吸、共患难,有家庭责任感。
(2)嘲笑别人父母的人,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也不会受到别人尊重的。天下的父母都一样,都会把自己全部的爱给自己的孩子,但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所以不管贫穷富裕,都应受到别人的尊重
(3)我不会嘲笑别人的父母。
5、我们要与父母同呼吸、共甘苦,共同承担责任。生活顺利时,一起分享。生活困难时,一起面对。
三、材料分析:
1、小明因为自己父母是下岗工人,收入低还没有文化,觉得在同学中没有面子。于是他向当地法院请求“换父母”,他在法庭上提出对父母的要求是:一不能是工人,收入要高;二要有文化,最好是干部或者是医生。
2、看教材11页漫画《邻居》。怎么看他们的行为。
儿不嫌母丑,有志者不嫌家贫。生命是父母给予的,父母又抚育我们成长,这种关系无
用心 爱心 专心
4
可选择,无法改变。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和家庭,自己的家境不富裕,但同样要尊重和爱戴自己的父母。
3、张大爷辛辛苦苦培养儿子长大成人,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城里成家立业,开始幸福的生活。张大爷夫妇年纪大了,生活困难,就希望儿子寄点钱回家,不过,没想到钱没有寄来,却寄来一封信:
父同志母同志:
新时代新风尚,自己挣钱自己花, 哪有余钱寄回家!
儿子
请你给写封回信,并评析儿子的做法。 子同志:
新时代新风尚, 自己挣钱自己花。 二十年来白养大, 抚养费可不能差。
父亲 四、补充资料(孝敬是我们的天职,也是我们应承担的责任)
洪战辉,河南省西华县人。湖南怀化学院03级学生,中南大学在读大学生。因带着捡来的妹妹艰难求学12年,2005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成为时代偶像。
1994年,洪战辉的父亲突发间歇性精神病,造成妻子受伤骨折,女儿意外死亡,家里欠下巨债。随后,父亲又捡来了一个和女儿年龄相仿的女婴。面对沉重的家庭负担,母亲离家出走了。年仅13岁的洪战辉,默默地挑起了伺候患病父亲、照顾年幼弟弟、抚养捡来妹妹的家庭重担。这副重担,对于成年人来说尚且不易,何况一个10多岁的孩子!但洪战辉没有退缩,一挑就是12年。为了挣钱养家,他像大人一样,做小生意,打零工,拾荒,种地。他利用课余时间卖笔、书、磁带、鞋袜,在学校附近的餐馆做杂工,周末赶回家浇灌8亩麦地。在兼顾学业和谋生之时,他牺牲了几乎所有的休息时间。为了带好捡来的妹妹,洪战辉费尽心血。每天晚上,他都让妹妹睡在内侧,以防父亲突然发病伤及妹妹。妹妹经常尿湿床单、被子,他就睡在尿湿的地方,用体温把湿处暖干。从高中到大学,他将妹妹一直带在身边,每天都保证妹妹有一瓶牛奶和一个鸡蛋,自己却常常啃方便面。在怀化念大学的日子里,他安排妹妹上了小学,每天不管学习多忙,都坚持接送妹妹,辅导妹妹功课。
第二课 家庭剧场
用心 爱心 专心
5
说课人 谢爱武
第一、 二节“侦探”爸爸 学习,学习,还是学习
(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原因,学会化解与父母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2、过程与方法:提高正确认识自己和父母的能力,尽量避免与父母发生冲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反省自己的言行,构建和谐融洽的亲子关系 教学重点:学会化解与父母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今后尽量避免与父母发生冲突 教学方法:情境设置、小辩论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听歌曲《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想一想自己与父母之间有什么矛盾或冲突发生?(学生简单说一说)
二、新课开始(活动开展) (一)情境设置 1、出示材料
一家三口各自忙活,电话铃声打破了平静。父亲在客厅接听电话后叫:“儿子,找你的!”儿子忙去接电话,但父亲仍站在他的旁边。儿子不耐烦地说:“打给我的电话,你站在我这儿干吗呢?父亲随即进了卧室,突然,儿子发觉电话声音变小了,并伴有杂音,顿时火冒三丈。
请同学们猜猜看,接下来父亲和儿子之间会发生什么呢? 2、 情境在现 要求: (1)、学生可自由组合,两人一组。 (2)、结合生活实际,自编台词,尽情发挥。 3、学生表演
4、活动小结与评价 (二)设置问题
父子二人已经产生了冲突,接下来是让矛盾扩大,还是让矛盾化解? (三)小辩论赛
1、 学生自由组合成正、反两方 正方:父亲听儿子电话是无可非议的 反方:父亲不能侵犯儿子的权益
2、 学生辩论(选两名代表相互记分)
3、 活动小结:由于双方互不忍让,导致矛盾进一步扩大。但这对我们家庭有着巨大的影响,不利于和睦亲子关系的建立。因此,我们要学会化解亲子矛盾。
4、 讨论交流(按学习小组展开讨论)
(1)讨论主题:如何化解这对父子之间的矛盾?
(2)经验交流:学生先自由发言,然后选择两种较好的方法记下来。 三、新课总结
1、 教师评价本节课学生的表现。
2、 学生反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与父母相处得到了什么启示? 3、 教师总结陈述:
用心 爱心 专心
6
家是我们避风的港湾,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虽然“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念好“经”又有何难,只要学会理解与尊重父母,就能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四、课外作业
行动体验:运用你的聪明才智去化解近期与父母的冲突。
教学目标:
第三节 剧场内外(1课时)
用心 爱心 专心
7
1、知识与能力:懂得分析与父母矛盾冲突的原因,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以及与父母交往的主要策略;培养与父母沟通和商量的能力;学会避免冲突与解决冲突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采用事例分析法、情境教学法、模拟课本剧等方法,让学生体验与父母沟通的要领;通过讨论、讲述、情感体验等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自我感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学生能体会父母对子女的心情和期待,正确对待父母的教育,坚持正确的看法和行为,常与父母交流与沟通。
教学重点: 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以及化解与父母冲突的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架起沟通的桥梁,顺利解决与父母的冲突,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完全做到,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方法: 合作与探究 情境教学法、事例分析法、角色表演法、讨论法、讲述法、情感体验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音乐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视频歌曲——《吉祥三宝》 2、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与此相关的话题——《剧场内外》。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第二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家庭剧场。
二、学习新课。 1、同学们阅读教材16页,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冲突——父母不尊重子女的隐私“母女舌战”。
【情境展示】——表演课本剧《日记风波》。
下面有请我们的表演者上台,表演妈妈与女儿之间的冲突——日记风波。 【剧情】:
妈妈边帮孩子整理房间,边想:孩子上中学了,不再象以前那样什么都对我说了,也不和我撒娇了,也不知道现在的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唉„„ 这是什么?(原来是一本日记)
妈妈拿着日记本,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翻开了日记。由此引发了一场冲突┅┅ 女儿: 看到妈妈在看自己的日记,扔下书包,冲上去一把抢过日记本,大声责问:“妈,你凭什么偷看我的日记!”
妈妈: “死丫头,看你的日记有什么不对?” 女儿: “你真不道德!”
妈妈: “你怎么这么跟我讲话?我是你妈!” 女儿: “你不配做我妈!”
妈妈: “好哇!你反了你!你给我滚出去!” 女儿: “滚就滚!” (砰„„甩门而去。)
(设计意图:让学生表演生活中典型的冲突,旨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如何避免或化解亲子冲突,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2、冲突原因探究
既然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冲突不断,那么原因究竟在哪里呢?请同学们围绕上述两个小品分组快速探究。提示:每组可以从父母和子女两个角度中任选一个来分析。组代表发言,组内相互补充。
教师总结:
(1)父母爱的误区:过高的期望、过多的干涉、过度的保护、过分的关心、过多的指责以及父母本身工作、生活压力过大,情绪不好等因素。
用心 爱心 专心
8
(2)青春期的叛逆:对父母的关心不理解;言行不一致,自我要求低;不愿承担责任,不理解父母;自我意识强,不服管教;自我封闭,情绪多变等。
(3)代沟的存在: 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所带来的必然结果。由于年龄差距而导致我们与父母在生理、心理、知识、阅历、兴趣爱好、为人处世的方式等方面的多重差异。所以说,代沟存在的本身就体现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正如“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3、化解爱的冲突:我们怎样才能避免发生这些冲突呢?请同学们围绕《家庭剧场》和《日记风波》两个小品快速讨论与探究。
(小组讨论,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作以补充。) 老师:也有同学在与父母发生冲突时采取——自伤、伤人或离家出走等极端的处理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采用极端方式处理问题有可能带来哪些不良后果?)(学生思考回答) (老师讲述:八年前,浙江金华四中的学生徐力因母亲管教过严,引发仇恨心理,用铁榔头砸死了亲生母亲,震惊了全国。这使徐力不仅痛失了最亲近的人,而且必将终生遭受心灵的煎熬。
也有同学信奉“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但真的能一走了之吗? 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真实事件,新疆的一个12岁的小女孩因为被父亲责骂了几句,在零下28度的深夜偷偷离家出走,躲藏在一棵枯树洞里。等家人找到她时,已经被冻坏了,经全力抢救,虽保全了性命,但却被截了四肢!看到那孩子一脸天真的表情,真的很心痛。一个花季女孩面对的将是残缺不全的人生!也有的因离家出走而误入歧途,还有的被拐卖、被残害,给自己、给家人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也给社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而这一切仅仅是自己的不理智所导致的,所以,同学们,我们凡事要“三思而后行”,多想想这样做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
4、小品表演——“爱的独白”。
母女俩各自反省,相互致歉,都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一场风波平息了,母女俩的关系比以前更加融洽了。
师: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看来,如果我们与父母双方各退一步,放低姿态,主动道歉,尽量避免过激的言行,同样可以化解许多冲突。
三、教学回顾
本节课的教学主线索:冲突表现——原因探究——巧妙化解。(设计意图:快速回顾本节课的主线索,有助于学生梳理课堂思路,搞清楚这节课究竟学习了哪些内容。通过常规教学的三个思路,来训练强化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课程进行到这里,相信同学们或多或少地应该有自己的感悟与体验。你的收获与困惑各有哪些?你的小组是否因你而精彩?你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没有?你与他人合作了吗?评价出最佳发言人、最佳表演者以及表现最优秀的小组等等。鉴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有的项目可以放在课下进行。下面我们来说一说,本节课你的收获有哪些? ——通过学习,你认为自己的收获有哪些? 师总结升华: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要引导同学们学会与父母相处,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刚才,不少同学提到了“和谐”二字,不错,追求和谐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也是我国政府和人民不懈追求的理念。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有助于营造和谐的社会关系,进而有助于构建整个和谐世界。因此,只有营造和谐的氛围,我们的生活才能充满阳光,才能感受到温暖与幸福。
第三课 闲话“家”常
用心 爱心 专心
9
说课人 刘利娜
第一节 回眸传统(2课时)
学习目标:
了解我国的家文化传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教学重难点:
批判接受我国的家文化传统。学会同父母建立一个新家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社会的细胞是家庭。只有家庭安定了,才会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定。 2, 请大家说一说汉语中有关家的词语:
家人、家父、家常、家底、家庭、养家、东家、庄家、万贯家财、继承家产、家长里短。。。。。。 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家庭的民族,“家”的观念根深蒂固。 二、学习新课
(一)望子成龙:重视家庭教育 第一环节:家庭教育的典故
1、阅读“望子成龙”短文,复述小故事,并说说“望子成龙”的含意。 2、“养不教,父之过”的含义你知道吗?
3、你知道“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孔融让梨”、“曾子杀猪教子”等典故吗?试简述故事内容。
4、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家庭教育的典故?“ 木兰从军”“缇萦救父”
中华民族历来以重视家庭教育著称,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
家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一个人的世界观、品质和习惯都与他受到的家庭教育有密切的关系。
第二环节:“想一想”
1、从小到大,父母对子女千种照顾,万般呵护,期盼长大成才。你是否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殷切期望?是怎样教育你的?
2、你认为哪些教育方式你能接受?哪些不能接受? (二)“家有家规”:讲究家庭秩序
第一环节:传统文化中的家庭秩序
1、我国古代有丰富的治家思想。 你知道有哪些吗? 如:《礼记》、《颜氏家训》、《朱子家训》、《三字经》、“六艺”等。
2、正确对待古代家规家法中的合理因素和不合理因素,要批判地继承。
实践营地
家是属于全家人的地方,需要大家来共同维护。建立家庭规则的好处:
规范家庭成员的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家庭生活更加有序,让家庭氛围更加融洽。
与家长制定《家庭公约》
同学们阅读并参照书中“家庭公约”范例,与父母一起制定一份家庭公约,与大家共同交流。
三、本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用心 爱心 专心
10
1、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教育。 2、中华民族历来讲究家庭秩序。 二、新课学习 (一)姓名的背后
1、中国人的姓名也体现出家庭文化的特色。 (1)姓名链接 姓是家族的标志,产生于母系氏族,由一个老祖母传下来,主要起“明血缘”“别婚姻”的作用。中国最古老的姓都带有“女”字。氏起源于父系氏族,男子称“氏”,后来合称姓氏。中国单姓3730个,复姓2498个,三字姓127个,四字姓6个,五字姓2个,共计6363个,其中收入《百家姓》438个。
(2)名 辈分的体现。
家谱 父系家族的生命史。主要由姓氏源流、堂号、世系表、家训、家传、艺文著述、家谱图像组成。家谱是一个家庭的变迁史和生命史。
2、看教材27页的家谱图,我们一起分析,从这份家谱中你发现什么规律? 男子中间的那个字可以体现辈分。
只有男子遵守家谱,体现出男子的地位。
女子起名比较灵活,可以不体现辈份。一般来说,家谱中不会记载女子名。 3、中国传统的家庭观
与家族观念相联系的是大家庭观念。
“四世同堂”被认为是理想的家庭模式,从古代到近代长期流行。 “子孙绕膝”被认为是最大的天伦之乐。 “家和万事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中国人的支持第一来自家庭,第二来自亲属,然后是宗族。血缘关系支持着社会的运作。 (二)佳节中的家文化
想一想 中国传统家文化的优缺点
1、在社会关系上,中国人比较注重家庭教育,家庭、家族等血缘关系,这样虽然在处事上容易陷于保守状态,但比较有利于人民团结和社会稳定。
2、在价值观上,中国传统家文化比较强调集体主义和集体成就。这有利于中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和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3、在妇女形象要求上,以贤妻良母为模范,妻子要协助丈夫。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在提倡妇女解放的今天正在逐渐为人们摒弃。 三、本课小结。
异域采风(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用心 爱心 专心
11
从不同方面了解东西方的家庭文化差异,并找出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摒弃不适合中国文化的。
二、教学重难点:
在不同的国家,家庭文化的差别。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日常生活中,中国人和外国人处理问题的方式有哪些不同?将你了解到的情况补充到表格里。 外国 中国 评价 在瑞士,孩子可以像伙伴孩子必须礼貌的跟父 似的直呼父母的名字。 母和其他长辈讲话。 在美国,85岁的老人请搬家 85岁的老人搬家不用 公司搬家,相处得很好的儿子自己动。 一家住得不远却不来帮忙。 美国中学生有句口号:“要 孩子花向父母索要。 花钱自己挣!”孩子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的木工修理等工作,此外还要替人推割草机、铲雪、扫落叶等。 成年子女缺钱时,只能向父 成年子女缺钱时,既可 母借贷,而不能索要。 以向父母借贷,又能向父母索要。 婚前财产公证。 不喜欢财产公证,但 现在也有这样的做法。 二.教材解析:
看教材30页的新闻剪报
说说中国和美国(西方)的家庭观念有哪些区别? 1. 在家庭观念上
中国人家庭观念强,注重家庭的重要性。外国人的家庭观念淡薄,单亲家庭的数量增多 2. 对儿童的培养
(1)美国家庭在儿童独立意识培养问题上持积极态度。中国父母背道而驰,有家长制的作风。
(2)美国家庭重视儿童自信心的建立。中国父母的做法使儿童自卑。
(3)中国父母对孩子承担的是无限责任。外国父母对子女承担的是有限责任。 3.你从东西方人的姓名中看到了哪些文化差异?
(1)中国姓是祖先留下的,属集体,名字父母给的代表个人,体现中国文化传统,体现了集体高于个人,体现了集体主义。
(2)西方个体名字摆在家族集体姓之前,反映了西方的个人主义理念。 (3)中国姓是发源地或祖宗留下的。西方的姓是家族中的代表人。 4.父母和成年子女的关系
中国父母子女始终是一家人。即使成家立业,和父母仍不分彼此,把赡养父母看作自己的责任。美国子女一到成年,离巢而飞,父母不再抚养他们。子女一旦独立,对父母家用后就再也不会理会了。
用心 爱心 专心
12
5.老人
(1)欧洲父母退休后不向子女索取赡养费,费用由社会保障体系承担,两代人保持亲近但不涉及金钱的关系。
中国父母的养老问题由儿女解决,儿女要给父母赡养费。 的赡养:
(2)欧洲父母老了后一半选择住养成院,子女定期看望。中国父母老了后大多不愿住养老院,喜欢和儿女住在一起,由儿女照顾。 6.养老的模式
中国:反哺式:子代依赖父代建家,父代依赖子代养老。 西方:接力式:每代人只有一个义务,就是哺育孩子。 三、想一想
你觉得外国家庭文化中哪些值得借鉴和学习?哪些不适合中国文化,不能照搬或肓目引进? 外国家庭文化中注重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和自信心,尊重子女的喜好、选择和隐私,鼓励多于保护,由社会保障体系赡养老人,这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但单亲家庭增多,成年子女不注重老人的金钱和情感,我们不能照搬或肓目引进。
未来展望(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家庭的类型和中国家庭结构的变迁。
2,请同学思考中国将来赡养压力大问题的解决办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一下家庭类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知识卡:让我们共同了解一下家庭类型。(33页) 联合家庭: 主干家庭: 核心家庭: 单身家庭:
“丁克”家庭(夫妻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缩影。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中国家庭的生活方式也正在悄然发生着变革。
用心 爱心 专心
13
二、新课学习 1、学生看33页的《20世纪中国家庭结构变迁图》说说中国的家庭正发生着什么样的变革? 2、教师解析:
家庭类型主要集中在核心家庭
(1)核心家庭比例一直最高,呈增长趋势。
(2)主干家庭总体呈下降趋势,但80年代较70年代有所增长,变化不大。 (3)联合家庭呈下降趋势,趋于没有。 (4)夫妻家庭越来越多。
(5)单身家庭70年代有所下降,但从80年代开始,比例又开始上升。 3、教材讲解:
中国家庭结构的变迁轨迹:家庭规模逐渐缩小。表现在两个方面。 (1)大家庭比例逐渐降低。
(2)小家庭比例有所上升,其中核心家庭越来越占据主要地位。 4、知识应用:
想一想:现在的儿童多是独生子女,将来成家后很可能要赡养4位老人。单靠个人能做到这一点吗?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你认为中国未来的家庭会是什么样的?
解析:1,应健全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2,增多我国的养老服务机构。5、,宣传西方的一些养老观念,让老人逐步改变观念。4,子女仍要注重对老人的关心和爱护。
随着世界文化交流范围的不断扩大,中西方文化不断撞击与融合,大家互相取长补短,都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家庭模式,使家庭的发展更为和谐。 三、课后练习:
看新闻剪报《和父母做邻居》畅想一下未来的家庭模式 四、本课小结。 五、作业布置
1、你认为中国和美国的家庭观念有哪些区别?
2、你从东西方人的姓名中看到了哪些文化差异?为什么存在差异?
第一单元检测(2课时)
一、选择题:(共20分)
单项选择题(把正确的选项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8分)
1.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假如我不存在了,他们就空留一份慈爱,在风中蛛丝般飘荡;假如我生了病,他们的心就会皱缩成石块,无数次向上苍祈祷我的康复,甚至愿灾痛以十倍的烈度降临于他们自身,以换取我的平安;我的每一滴成功,都如同经过放大镜,进入他们的瞳孔,摄入他们心底;假如我们先他们而去,他们的白发会从
日出垂到日暮,他们的泪水会使太平洋为之涨潮。面对这无法承载的亲情,我们不应该 ( )
A.珍惜自己的生命,关爱父母的健康
B.加强与父母的沟通,给父母更多精神上的慰藉
C.认为现在我们的任务是学习,等将来有了物质基础,再好好回报父母 D.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2.洛克菲勒是美国著名的石油大王,他很少打骂孩子,但他对子女的教育是严格的,子女们靠自己打工挣得学费,他的儿子小约翰逊继承了父亲重视节俭,严格教育子女的家规。
用心 爱心 专心
14
洛克菲勒的做法 ( )
①说明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也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②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 ③文中父亲教育子女有方 ④洛克菲勒做法太“古董”了,现在不时兴这一套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有人说父爱如山,母爱如灯。山在远处巍峨,灯在近处温暖。“山在远处巍峨”是指 ( )
A .父亲对子女不抚养 B.父亲对子女不教育 C.父亲对子女没有爱 D.父亲辛勤劳作,无怨无悔
4.“孔融让梨”这一典故,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在家庭交往中要 ( )
A.学会谦让 B.学会做人 C.孝敬父母 D.不贪小便宜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
5.有一位小朋友在作文中这样写道:“我的家庭就像一个稳定的三角形,爸爸、妈妈和
我,我们互相关爱,谁也离不开谁。”这句话告诉我们 ( )
A.家庭是温暖的 B.家庭成员之间应互相关爱,才能构建和谐的家庭 C.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港湾 D.和谐的家庭需要父、母亲共同努力去维护 6.春节、清明、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都是关于“家”的节日。下列不属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是 ( )
A.端午节 B.圣诞节 C.重阳节 D.感恩节
7.丽丽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高中以后,日记中多了许多小秘密,丽丽便把它放在自己的小抽屉里锁起来,这引起了妈妈的怀疑。有一天,妈妈趁丽丽不在家,撬开了抽屉,偷看了日记。对此丽丽正确的做法是 ( )
A.指责妈妈为什么看她的日记 B.很生气,但对妈妈表示理解,走近妈妈,沟通情感
C.从此对妈妈不理不睬,冷落相对 D.向父母敞开心扉,打消妈妈的疑虑和担心
8.下列体现父母与子女出现代沟的是 ( )
A.小云在家听流行歌曲,妈妈说心烦,要她关掉 B.小勇喜欢足球,经常向爸爸要钱买《足球报》,爸爸说他不务正业
C.妈妈与圆圆到商场买衣服,圆圆看中的妈妈不肯买,妈妈看中的圆圆不喜欢 D.吃饭时爸爸和文文分析学习下降的原因
二、请你辨析(10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
9.一位父亲,每天都很晚回家,难得那一次在天黑前回来了。他发现五岁的儿子正倚门等他。还没说话的父亲先听到儿子的问话:“爸爸,你一个小时赚多少钱?”父亲说:“你很想知道吗?那我告诉你,我能赚20元。”儿子转身走进自己的房间,捧出一堆皱巴巴的零钱,对爸爸说:“我攒了好长时间,现在终于有了20元,你明天能早点回家吗?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饭。”
请对以上父子的言行进行分析。
用心 爱心 专心
15
三、请你进行观察与思考(20分)
10.32年前,哥俩同时瘫痪,医生断言他们活不过20岁;32年来,母亲张桂兰寻遍大江南北,但所有药方都没能起效。32年来,张桂兰一天不辍地照料儿子,多次晕倒在他们身边;32年后,一部3万字的以研究治疗肌肉营养不良为题材的小说《秋叶舞语》在网上发表。“因为不能见面/看不到彼此的容颜/所以心与心才越过凡俗的障碍/紧紧依偎/因为相隔天南海北/伸出的手不能相牵/所以那长长的一声叹息/才会久久徘徊。”“尽管身残了,但有个好妈,我们的心灵健康而阳光;虽然生命随时会消失,但有妈在,我们很温暖„„”每个读完的人,都潸然泪下。2005年5月,兄弟俩开始在网上开店。首笔生意赚了50元,因信誉好,订货单越来越多,如今他们月收入上千元。母亲张桂兰对记者说:两个儿子是我的骄傲!
(1)孩子为什么说:“我们很温暖,我们的心灵很阳光?” (5分)
(2)母亲为什么说“两个儿子是我的骄傲?” (5分)
11.中国的大文豪鲁迅曾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写道:中国的“圣人之徒”„„以为父对于子,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若是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
(1)你是如何看待鲁迅的这段话的?你赞成这段话的观点吗?(4分)
(2)对于我们家的传统文化,我们应当持什么态度去看待呢?(4分)
(3)你还能收集一些有关中国传统家文化的诗歌、俗语和小故事吗?(2分)
四、请你进行活动与探究(20分)
12.一个美国人从中国回国,他的朋友请他谈谈观感。他说:“在中国吃一餐饭,要打架三次。”他解释说:“一进餐厅,为了推让座位,主客就开始互相拉扯;接着上菜,主客又要你推我挡一番;最后为了付账,更会开展一场精彩激烈的争夺战。”
用心 爱心 专心 16
(1)这则幽默主要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2)请你根据平时的观察和了解,列举我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在文化与习俗上存在的差异。(3分)
(3)面对各国文化与习俗的差异,怎样才能更好地融入当地主流文化中?(4分)
13.中学生晓东是独生子,平时父母非常宠爱他,近来,父母发现晓东的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神情恍惚,而且经常有书信和电话来往。晓东父母非常担心,不知怎么办才好。晓东父母的朋友替他们出主意,要他们偷偷拆看晓东的信件或偷听他的电话,看看晓东最近到底在干什么,以便对症下药。结果父母偷听了电话、偷拆了信后被晓东发现了。从此,晓东不再理睬父母,和父母闹起了情绪。
(1)晓东和父母之间发生了什么冲突?这种冲突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正常吗?(4分)
(2)如果你是晓东的朋友,你要去做晓东的思想工作,你将和晓东谈些什么话呢?请列出你的谈话要点。 (三个要点即可,6分)
第一单元《成长根据地》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1 C 2 B 3 D 4 A 5 ABCD 6 BD 7 BD 8 ABC 用心 爱心 专心 17
二、请你辨析
9.(1)作为孩子,尤其是一个五岁的孩子,希望父亲经常陪陪自己是很正常、正当的情感要求。也正是因为年龄小,所以不理解这也是父亲的一种爱——以自己的劳动来承担对家人、孩子的责任。(4分)
(2)父母整天为工作忙碌而不能与子女相伴,其实也是对孩子的一种爱,只是爱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与子女相伴是爱,努力工作为家庭提供经济保障也是爱。(4分) (3)我们期盼父母的爱,同时也应该多一份对父母的理解和尊重。(2分) 三、观察与思考题
10.(1)两个儿子深切地感受到了母亲无私、伟大的爱。母亲的实际行动教会了他们珍爱生命,将每天过好。
(2)儿子能感受到母亲的爱,并以自己的方式予以回报,以自己的坚强,给母亲以精神上的安慰。
11.(1)鲁迅在他作品中的这段话,实则是一种对封建礼教和所谓“家规”的一种批判。不赞成。这段话有点类似于“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陈词滥调,这是一种带有时代局限性的陈旧观念。试问:难道父亲有不对的地方,也要子女们听从吗?
(2)我们应该辩证地去看待。毕竟传统家文化流传至今,有很多内容已经脱离了时代,观念陈旧,我们应有鉴别地继承和发扬,而对于一些夹杂着封建糟粕的观念,诸如“父为子纲”之类的,我们应当坚决摒弃。
(3)如:“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河山”等,言之有理即可。 四、请你进行活动与探究
12.(1)说明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会有不同的待人处事的方式。 (2)打招呼、招待客人吃饭等。
(3)对不同文化和习俗要保持客观、平等、尊重的态度,要从欣赏的角度看其他文化,要多找共同的地方,要掌握交流的方法。
13.(1)晓东和父母之间发生了家庭冲突,这种冲突,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属于正常现象。
(2)①父母的初衷②我们渴望独立而自由的天空③冲突的后果④解决与父母冲突的策略。
用心 爱心 专心 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