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妇产科学重点归纳

2023-12-25 来源:易榕旅网


妇产科学重点归纳

 名词解释

1.子宫峡部: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称为子宫峡部,在非孕期长约1cm。

2.月经:是指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

3.卵泡闭锁:生育期每月发育一批(3-11个)卵泡,经过募集、选择,其中一般只有一个优势卵泡可达完全成熟,并排出卵子,其余卵泡发育到一定程度通过细胞凋亡机制而自行退化,称卵泡闭锁。

4.排卵:卵细胞和它周围的卵丘颗粒细胞一起被排出的过程称为排卵。

5.黄体:排卵后卵泡液流出,卵泡腔内压下降,卵泡壁塌陷,形成许多皱襞,卵泡壁的卵泡颗粒细胞和卵泡内膜细胞向内侵入,周围由结缔组织的卵泡外膜包围,共同形成黄体。

6.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月经周期的调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主要涉及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下丘脑分泌GnRH,通过调节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调控卵巢功能。卵巢分泌的性激素对下丘脑-垂体又有反馈作用,三者之间相互调节、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完整而协调的神经内分泌系统。

7.精子获能:精液射入阴道内,精子离开精液经宫颈管、子宫腔进入输卵管腔,在此过程中精子顶体表面的糖蛋白被生殖道分泌物中的α、β淀粉酶降解,同时顶体膜结构中胆固醇与磷脂比率和膜电位发生变化,降低顶体膜稳定性,此过程称为精子获能(需7h)。

8.顶体反应:卵子从卵巢排出,经输卵管伞部进入输卵管内,当停留在输卵管处等待的精子与卵子相遇,精子头部顶体外膜破裂,释放出顶体酶,溶解卵子外围的放射冠和透明带,称为顶体反应。

9.着床:是指晚期囊胚侵入到子宫内膜的过程,也称植入。 10.希克氏征(Braxton-Hicks收缩):自妊娠12-14周起,宫缩稀发、不规律和不对称,随妊娠进展而逐渐增加,但宫缩时宫腔内压通常为5-25mmHg,持续时间不足30秒,不伴宫颈的扩张,这种生理性无痛宫缩称为希克氏征。

11.黑加征:停经6-8周时,双合诊检查子宫峡部极软,感觉宫颈与宫体之间似不相连,称为黑加征。

12.胎产式:是指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

13.胎方位:是指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

14.异常妊娠:种植部位不在宫腔内或在宫内生长发育的时间过短或过长,即为异常妊娠。

15.流产: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称为流产。

16.生化妊娠:早期流产中,约2/3为隐性流产,即发生在月经期前的流产,也称生化妊娠。

17.稽留流产:又称过期流产,指胚胎或胎儿已死亡滞留宫腔内未能及时自然排出者。

18.复发性流产:指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3次及3次以上的自然流产。 19.早产: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间分娩者。(妊娠<34周,糖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

20.足月产: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足周期间分娩。 21.异位妊娠(EP):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习称宫外孕。 ..

22.过期妊娠:平时月经周期规则,妊娠达到或超过42周(≥294日)尚未分娩者,称为过期妊娠。

2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以往无心脏病病史及体征,突然发生以左心衰竭为主的全心衰竭,称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 24.胎儿窘迫:是指胎儿在子宫内因急性或慢性缺氧危及其健康和生命的综合症状。

25.死胎:是指妊娠20周后胎儿在子宫内死亡。

26.前置胎盘:妊娠28周后,若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口,位置低于胎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

27.胎盘早剥: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

28.子宫胎盘卒中:又称为库弗莱尔子宫,胎盘早剥内出血急剧增多,血液积聚于胎盘与子宫壁之间,胎盘后血肿压力增加,血液浸入子宫肌层,引起肌纤维分离、断裂甚至变性,当血液渗透至子宫浆膜层时,子宫表面呈现紫蓝色瘀斑。 29.胎膜早破:临产前发生胎膜破裂,称为胎膜早破。

30.羊水过多:妊娠期间羊水量超过2000ml,称为羊水过多。 31.羊水过少:妊娠晚期羊水量少于300ml者,称为羊水过少。 ..32.围产期:指从妊娠满(即胎儿体重≥1000g或身长≥35cm)至产后一周。 .28周33.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是指FHR>160bpm或<110bpm,历时10分钟。

34.加速:指宫缩时胎心率基线暂时增加15bpm以上,持续时间>15秒,是胎儿良好的表现。

35.分娩:妊娠满28周(196日)及以上,胎儿及其附属物自临产开始到由母体娩出的全过程,称为分娩。

36.缩复作用:宫体部平滑肌为收缩段,子宫收缩时肌纤维缩短变宽,间歇期肌纤维不能恢复到原来长度,经反复收缩,肌纤维越来越短,使宫腔内容积逐渐缩小,迫使胎先露部下降及宫颈管逐渐缩短直至消失,此为子宫间歇期的缩复作用。 37.生理缩复环:由于子宫肌纤维的缩复作用,子宫上段肌壁越来越厚,而下膜肌壁被牵拉越来越薄,子宫上下段的肌壁厚薄不同,在两者间的子宫内面形成的一环状隆起,称为生理缩复环。

38.衔接: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称为衔接。

39.先兆临产:出现预示不久将临产的症状,称为先兆临产。

40.临产: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约30秒,间歇5-6分钟,同时伴随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和胎先露部下降。(用强镇静药不能抑制宫缩)。 41.胎头拨露:宫缩时胎头露出于阴道口,露出部分不断增大,宫缩间歇期,胎头又缩回到阴道内,称为胎头拨露。

42.胎头着冠:当胎头双顶径越过骨盆出口,宫缩间歇期时胎头不再回缩,称为胎头着冠。

43.复合先露:胎头或胎臀伴有肢体(上肢或下肢)作为先露部同时进入骨盆入口,称为复合先露。 44.产后出血(PPH):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时超

过1000ml,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 45.胎盘滞留:胎盘多在胎儿娩出后15分钟内娩出,若30分钟后胎盘仍不排出,将导致出血。

46.羊水栓塞: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DIC、肾衰竭等一系列病理改变的严重分娩并发症。

47.子宫破裂:指在妊娠晚期或分娩期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发生裂开,是直接危及产妇及胎儿生命的严重并发症。

48.产褥期: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正常未受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通常为6周。

49.恶露:产后随子宫蜕膜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称为恶露。

50.产褥感染:指分娩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其发病率为6%。

51.产褥病率:指分娩24小时后的10日之内,每日测量体温4次,间隔4小时,有2次体温≥38°C(口表)。

52.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 53.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54.卵巢巧克力囊肿:即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在卵巢时,因囊肿内含黑褐色、似巧克力样糊状陈旧血性液体而得名。

55.子宫脱垂: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阴道口以外,称为子宫脱垂。

56.转化区:又称为移行带,因其位于子宫颈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交接部,又称为鳞-柱状交接部,是宫颈癌的好发部位。

57.梅格斯综合征:镜下见由梭形瘤细胞组成,排列呈编织状,卵巢纤维瘤伴有腹腔积液或胸腔积液者,称为梅格斯综合征。

58.库肯勃瘤:即印戒细胞癌,是一种特殊的卵巢转移性腺癌,原发部位在胃肠道,肿瘤为双侧性,多保持卵巢原状或肾形,镜下可见印戒细胞。

59.葡萄胎:因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间质水肿,而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间借蒂相连成串,形如葡萄而得名,也称水泡状胎块。 60.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简称功血,是由于生殖内分泌轴功能紊乱造成的异常子宫出血,分为无排卵性和有排卵性两类。

61.闭经:表现为无月经或月经停止,分为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

62.原发性闭经:指年龄超过13岁,第二性征未发育,或年龄超过15岁,第二性征已发育,月经还未来潮。

63.继发性闭经:正常月经建立后月经停止6个月,或按其自身原有月经周期计算停滞3个周期以上者。

64.不孕症:是指女性无避孕性生活至少12个月而未孕。

第二章 生殖系统解剖

1.阴道穹窿中后穹窿最深,与直肠子宫陷凹(道格拉斯陷凹)相邻,临床上可经此穿刺或引流。

2.子宫颈粘膜单层高柱状上皮在子宫颈阴道部转为复层鳞状上皮;交接处是子宫颈癌的好发部位。阴道无腺体,粘膜有复层鳞状上皮覆盖。

3.白带组成:宫颈分泌物、阴道渗出物(非阴道腺体分泌)和脱落的上皮细胞。 4.子宫体与子宫颈的比例:青春期1:2,育龄期2:1,绝经后为1:1.

5.子宫峡部在非孕期长约1cm,在妊娠末期达7-10cm,形成子宫下段,成为软产道的一部分。其上端为解剖学内口,下端为组织学内口。 6.子宫内膜表面2/3为功能层(致密层和海绵层),发生周期变化而脱落。

7.圆韧带:维持子宫前倾位置;阔韧带:子宫动静脉和输尿管从其基底部穿过,能限制子宫向两侧倾斜;主韧带:固定子宫颈位置、防止子宫下垂;宫骶韧带:维持子宫前倾位置。

8.输卵管:8-11cm,间质部(最窄、最厚、易出血)、峡部、壶腹部(受精常发生于此)、伞部(拾卵)。

9.育龄期妇女卵巢大小约4cm×3cm×1cm,重约5-6g,表面无腹膜,由单层立方上皮(生发上皮)覆盖。

10.卵巢动脉:腹主动脉发出;子宫动脉、阴道动脉:髂内动脉前干分支发出;阴部内动脉:髂内动脉前干终支。

11.骨盆的重要韧带:①骶结节韧带;②骶棘韧带:即坐骨切迹宽度,是判断中骨盆是否狭窄的重要指标。

12.真假骨盆以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及骶岬上缘的连线为界。真骨盆又称小骨盆,是胎儿娩出的骨产道;坐骨棘位于真骨盆中部,肛诊或阴道触诊可触及,是分娩过程中衡量胎先露下降程度的重要标志;两坐骨棘连线的长度是衡量中骨盆横径的重要径线。

13.邻近器官:尿道、膀胱、直肠、阑尾、输尿管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1.女性一生分为胎儿期、新生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性成熟期、绝经过渡期、绝经后期七个不同的生理阶段。

2.性成熟期是卵巢功能最旺盛的时期,绝经提示卵巢功能衰竭。

3.月经初潮:是青春期的重要标志,年龄多在13-14岁之间,月经周期一般2-8天;月经血呈暗红色,有血液、子宫内膜碎片、宫颈黏液、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有纤维蛋白溶酶,所以一般不凝。

4.卵巢具有生殖和内分泌双重功能:即产生卵子并排卵、分泌女性激素(包括少量雄激素,其主要来源于肾上腺)

5.卵泡自胚胎形成后即进入自主发育和闭锁的轨道,且不依赖于促性腺激素。 6.始基卵泡是女性的基本生殖单位,也是卵细胞储备的唯一形式。

7.始基卵泡→窦前卵泡(卵泡增大,颗粒细胞出现A、E、FSH)→窦卵泡(直径500μm,在窦卵泡发育后期,即前一卵巢周期的黄体晚期及本周期卵泡早期)→排卵前卵泡(卵泡发育的最后阶段,即格拉夫卵泡,直径可达18-23cm) 8.排卵前卵泡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卵泡外膜→卵泡内膜→颗粒细胞→卵泡腔→卵丘→放射冠→透明带。

9.排卵多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排卵后7-8天黄体功能达到高峰,孕激素也达到高峰;9-10日黄体开始退化,退化后白体形成。

10.E:排卵前24h达到第一次高峰,排卵后7-8天黄体成熟时达第二高峰;P:排卵后7-8天黄体成熟时达高峰。A:女性主要来自肾上腺。

11.E(雌激素)的生理作用:①使子宫对催产素敏感性增强,适于引产;②使阴道上皮增生、角化,糖原增加;③使宫颈口松弛,黏液分泌增加,稀薄透明,拉..

丝度增长;④促进骨中钙的沉积,促进水钠潴留;⑤对下丘脑和垂体具有正、负反馈作用。

12.P(孕激素)的生理作用:①使子宫对催产素敏感性降低;②使阴道上皮细胞脱落;③使宫颈口闭合,黏液分泌减少,粘稠,拉丝度减少;④对下丘脑、垂体..只有负反馈作用;⑤促进水钠排泄、使基础体温升高0.3-0.5℃。 13.子宫内膜周期:增殖期(主要受E作用,月经周期第5-14日)、分泌期(E,P的共同作用,月经周期第15-28日)、月经期(月经周期第1-4日)。

第四章 妊娠生理

1.受精后第4日早期囊胚进入宫腔,着床于受精后6-7天开始。

2.着床:定位(透明带消失,晚期囊胚接触子宫内膜)→黏附(晚期囊胚粘附在子宫内膜,囊胚表面滋养细胞分化出外层的合体滋养细胞和内层的细胞滋养细胞)→侵入(囊胚完全埋入子宫内膜中且被内膜覆盖)

3.着床的条件:①透明带消失;②囊胚细胞滋养细胞分化出合体滋养细胞;③囊胚和子宫内膜同步发育且功能协调;④孕妇体内分泌足够量的孕酮。子宫有一个极短的窗口期允许受精卵着床。

4.脐带中有1条脐静脉,含氧较高,经静脉导管进入下腔静脉;2条脐动脉,90%的肺动脉血经动脉导管进入脐动脉;左右心房之间有卵圆孔。胎儿体内无纯动脉血,而是动静脉混合血。

5.妊娠16周出现能使羊水进入呼吸道的呼吸运动,胃肠功能基本建立,能吞咽羊水。

6.胎儿附属物:胎盘、胎膜、脐带和羊水。胎儿-胎盘的建立为母胎之间物质交换的基础。

7.胎盘的结构:①羊膜:光滑,无血管、神经及淋巴;②叶状绒毛膜:胎盘的主要结构,母儿物质交换在悬浮于母血的绒毛处进行;③底蜕膜。 8.胎儿血和母体血不直接相通,之间隔有绒毛毛细血管壁、绒毛间质及绒毛滋养细胞层,构成母胎界面,有胎盘屏障作用。

9.胎盘的功能:物质交换、防御功能、合成功能、免疫功能。

10.胎膜:由平滑绒毛膜和羊膜组成;主要是维持羊膜腔的完整性。

11.hCG由胎盘合体滋养细胞分泌,在受精10日后可自母血清中测出,是诊断早孕最敏感的方法,产后2周消失,是唯一不随妊娠增长、胎盘增大而增加的激素。 12.E:妊娠早期由卵巢黄体产生,妊娠10周后主要由胎儿-胎盘单位合成。 13.脐带:足月妊娠的脐带长约30-100cm,平均55cm,脐血管周围有胶样组织华通胶(保护脐血管)。

14.羊水:妊娠期羊水量逐渐增加,妊娠38周最多,约1000ml,40周约800ml。早期羊水为无色澄清液体,足月妊娠羊水略浑浊、不透明,含大量激素和酶,弱碱性(pH:7.2),主要保护胎儿和母体。妊娠中期以后主要来自于胎儿尿液。 15.妊娠期子宫逐渐增大变软,容量5000ml,增大1000倍,重量1100g,增加近20倍。子宫增大主要是肌细胞的增大(不是增加)、延长。

16.子宫内膜在受精卵着床后称为蜕膜,分为底蜕膜、包蜕膜和真蜕膜三部分。 17.妊娠时宫颈管内腺体增生、肥大,呈紫蓝色,色素沉着、分泌物增多(酸性,与羊水鉴别)。

18.妊娠期间胎盘分泌大量E刺激乳腺腺管发育,分泌大量P刺激乳腺腺泡发育。有蒙氏结节。

19.妊娠32-34周母体心排出量和血容量达到高峰。

第五章 妊娠诊断

1.早期妊娠:第13周末之前;中期妊娠:第14-27周末;晚期妊娠:第28周及以后。妊娠早期超声检查是确定宫内妊娠的金指标。 2.早期妊娠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停经、早孕反应、生殖系统的变化、乳房变化(蒙氏结节等)、尿频,妇科检查有黑加征。

3.中晚期妊娠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子宫增大和胎动,听到胎心音能确诊妊娠为活胎。体征与检查:①子宫增大:36周时最高;②胎动:妊娠18-20周,3-5次/h,在28-32周达到高峰;③胎体:在20周后经腹壁触到胎体,24周后触诊能区分胎头、胎背、胎臀和胎儿肢体;④胎心音:妊娠19-20周可听到,正常110-160次/min。

4.胎动过频,示胎儿急性缺氧,是胎动消失的前驱症状;胎动消失后,胎心音在24h内消失(此时胎儿无法救活)胎心音过低是缺氧的表现。在24周以前,胎心音在脐下正中、稍偏左或稍偏右可听到,24周后一般在胎儿背侧听得最清楚。 5.枕先露以枕骨(O)、面先露以颏骨(M)、臀先露以骶骨(S)、肩先露以肩胛骨(Sc)为指示点。枕左前(LOA)为正常胎方位。

第六章 异常妊娠

1.胚胎或胎儿染色体异常是早期流产最常见的原因。

2.早期流产的临床表现是先阴道出血后阵发性下腹部疼痛,而晚期流产则是先出现腹痛,后出现阴道流血。

3.先兆流产: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出血少,处理:保胎。

4.难免流产:宫颈口已扩张,有时可见胚胎组织或胚囊堵塞于宫颈口内,出血较多。处理:明确诊断后立即刮宫(可同时静滴催产素引产)。

5.不全流产:宫颈口已扩张,宫颈口有妊娠物堵塞及持续性血液流出。处理:①及时清宫;②出血多有休克者,应同时输血输液,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6.完全流产:妊娠物全部排出,妇科检查时宫颈口已关闭。

7.稽留流产:处理前应查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并做好输血准备,防治DIC;子宫<12孕周者,可行刮宫术,术中肌注缩宫素;子宫>12孕周者,可使用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或静滴缩宫素,促使胎儿、胎盘排出。若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应尽早使用肝素、纤维蛋白原及输新鲜血、新鲜冰冻血浆等,待凝血功能好转后,再行刮宫。

8.流产合并感染者应在控制感染的同时及时清除宫内残留物。若阴道出流血不多,先选用广谱抗生素2-3日,待感染控制后再行刮宫。若阴道流血量多,静滴抗生素及输血的同时,先用卵圆钳将宫腔内残留大块组织夹出,使出血减少,切不可用刮匙全面搔刮宫腔,以免造成感染扩散。术后应继续用广谱抗生素,待感染控制后再行彻底刮宫。若已合并感染性休克者,应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病情稳定后再行彻底刮宫。若感染严重或盆腔脓肿形成,应行手术引流,必要时切除子宫。

9.输卵管炎症是输卵管妊娠的主要病因。 10.输卵管妊娠以壶腹部妊娠最多见。 11.输卵管妊娠的结局:①输卵管妊娠流产:多见于妊娠8-12周输卵管壶腹部妊娠;②输卵管妊娠破裂:多见于妊娠6周左右输卵管峡部妊娠,间质部妊娠出血

最多,症状极严重;③陈旧性宫外孕;④继发性腹腔妊娠

12.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表现:①停经;②腹痛:流产或破裂之前为一侧下腹部隐痛或酸胀感;流产或破裂时突感一侧下腹部撕裂样疼痛;③阴道流血;④晕厥与休克;⑤腹部包块。主要体征:腹膜刺激征,宫颈举痛或摇摆痛。

13.输卵管妊娠的诊断:①尿或血hCG测定:阳性,异位妊娠时hCG水平较宫内妊娠低;②孕酮测定:血清孕酮偏低;③B超诊断;④腹腔镜检查(诊断异位妊娠的金标准);⑤阴道后穹窿穿刺:简单可靠,异位妊娠时可抽出不凝血,适用于疑有腹腔内出血者;⑥诊断性刮宫。

14.异位妊娠的鉴别诊断:与流产、急性输卵管炎、急性阑尾炎、黄体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相鉴别。

15.治疗:药物治疗的全身用药常有甲氨蝶呤(MTX)和米非司酮,抑制滋养细胞增生,破坏绒毛,使胚胎组织坏死、脱落、吸收。腹腔镜手术是治疗异位妊娠的主要方法。

第七章 妊娠特有疾病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痉挛,内皮细胞损伤及局部缺血。

分类 临床表现 妊娠期高血压 BP≥160mmHg/90mmHg,于产后12周恢复正常,尿蛋白(-) 子痫前期(轻度) 妊娠20周后BP≥140mmHg/90mmHg伴蛋白尿≥0.3g/24h,或随机尿蛋白(+) BP和尿蛋白持续升高:①血压持续升 高:BP≥160mmHg/110mmHg,②蛋白尿子痫前期(重度) ≥5.0g/24h或随机蛋白尿(+++);③持续性头痛或视觉障碍; 2.高血压:同一手臂两次测量,BP≥140mmHg/90mmHg,对首次发现高血压者应间隔4h或以上复测血压。严重高血压:BP≥160mmHg/110mmHg.

3.尿蛋白:≥0.3g/24h或随机尿蛋白≥3.0g/L或尿蛋白定型≥(+),尿常规常留中段尿,应避免阴道分泌物或羊水污染尿液。

4.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胎心监测、B超;子痫前期、子痫可视情况进行眼底检查、凝血功能系列、B超、电解质等。 5.子痫前期应与慢性肾炎相鉴别。

6.治疗:基本原则是休息、镇静、解痉、有指征地降压、利尿,密切监测母胎情况,适时终止妊娠。硫酸镁是治疗妊高症、子痫的一线药物,也是重度子痫前期发作的预防药物。(静脉给药结合肌注);

7.24h硫酸镁总量为25-30g;血清中镁离子有效治疗浓度为1.8-3.0mmol/L,超过3.5mmol/L即可出现中毒症状。

8.使用硫酸镁的必备条件:①膝腱反射存在;②呼吸≥16次/min;③尿量≥17ml/h或≥400ml/24h;④备有10%葡萄糖酸钙。

9.妊高症的并发症:HELLP综合征(以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为特点)、妊娠期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意外、DIC、产后大出血、胎盘早剥、肾功能衰竭 10.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瘙痒、黄疸、皮肤抓痕;

11.血清总胆汁酸(TBA)测定是诊断ICP的最主要实验证据(查肝功能测得),

也是监测病情及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TBA>10μmol/L可诊断,≥40μmol/L提示病情较重);

12.熊去氧胆酸是治疗ICP的一线用药;

第八章 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

1.妊娠合并心脏病在我国孕、产妇死因顺位中高居第2位(主要死因是心衰),非直接产科死因的首位;

2.①妊娠期:总血容量在32-34周达到高峰(心排出量增加、心率加快、心脏移位、大血管扭曲等);②分娩期:心脏负担最重的时期;③产褥期:产后3日仍是心脏负担较重的时期;

3.早期心力衰竭:①轻微活动后即出现胸闷、心悸、气短;②休息时心率>110次/min、呼吸>20次/min;③夜间常因胸闷而坐起呼吸,或到窗口呼吸新鲜空气;④肺底部出现少量持续性湿罗音,咳嗽后不消失; 4.凡不宜妊娠的心脏病孕妇,应在心衰控制后在妊娠前12周行治疗性人工流产; 5.妊娠晚期应提前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第三产程胎儿娩出后,产妇腹部放置沙袋,以防腹压骤降而诱发心衰。

第十章 胎儿异常和多胎妊娠

1.羊水胎粪污染不是胎儿窘迫的征象;

2.胎儿生物物理评分≤4分提示胎儿窘迫,6分为胎儿可疑缺氧; 3.胎儿死亡4周尚未排出者,应行凝血功能检查。

第十一章 胎盘与胎膜异常

1.前置胎盘可分为完全性、部分性、边缘性前置胎盘;

2.凶险性前置胎盘:此次前置胎盘发生胎盘植入的危险为50%;

3.前置胎盘主要表现为:妊娠期或临产时发生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 4.B超检查可确定前置胎盘的类型(妊娠28周后诊断);但妊娠中期(妊娠14-27周)B超检查发现胎盘前置者不宜诊断为前置胎盘,而为前置胎盘状态。

5.处理原则:抑制宫缩、止血、纠正贫血、预防感染;妊娠<34周,胎儿体重<1000g者在保证孕妇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延长孕周,可进行期待疗法,孕妇取左侧卧位,绝对卧床休息,禁止性生活、阴道检查及肛门检查;胎儿电子监护仪监测胎儿宫内情况,每日间断吸氧提高胎儿血氧供应。妊娠<34周可促胎肺成熟后,36周后择期终止妊娠,原则上行阴道分娩。

6.若人工破膜后胎先露部下降不理想,仍有出血或分娩进展不顺利,应立即改行剖宫产术;

7.无论是剖宫产术还是阴道分娩后,均应注意纠正贫血、预防感染; 8.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主要病因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9.胎盘早剥的主要病理改变:底蜕膜出血并形成血肿,使胎盘从附着处分离;可分为:显性剥离(外出血)、隐性剥离(内出血)、混合型出血(隐性剥离发展而来);

10.胎盘早剥内出血急剧增多,可发生子宫胎盘卒中(库弗莱尔子宫);

11.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腹痛、阴道流血、无原因早产;临床上分为3度:I度:以外出血为主,多见于分娩期;II度:常突发持续性腹痛、腰酸或腰背痛,疼痛程度与胎盘积血多少成正比;III度:剥离面积超过胎盘面积的1/2;

12.B超检查显示胎盘后血肿,胎盘异常增厚或胎盘边缘“圆形”裂开。B超检查阴性不能完全排除胎盘早剥,尤其是子宫后壁的胎盘。应避免漏诊!

13.前置胎盘与胎盘早剥的鉴别点:①后者出血常持续,而前者为间歇性;②后者胎心过快、过慢或消失;③后者严重出血易导致DIC,前者少见;④相关病史:后者常见于高血压和腹部外伤等;

第十二章 羊水量与脐带异常

1.B超诊断羊水过多或过少的标准:①羊水最大暗区垂直深度(AFV)≥8cm或≤2cm则可诊断;②羊水指数(AFI)≥25cm或≤5cm则可诊断;

2.脐带正常长度为30-100cm,平均55cm;脐带短于30cm者,称为脐带过短。

第十三章 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

1.首次产前检查一般应在6-8周为宜。

2.NT厚度:筛查畸形;羊膜腔穿刺检查:确诊胎儿是否异常最准确的方法; 3.骨盆外测量:髂棘间径:23-26cm,髂嵴间径:25-28cm,骶耻外径(左侧卧位,外测量最重要的径线):18-20 cm,间接推测骨盆入口前后径;坐骨结节间径(出口横径)8.5-9.5cm,<8cm加测出口后矢状径;出口后矢状径8-9cm;耻骨弓角度为90°,反映骨盆出口横径的宽度。 4.骨盆内测量(取仰卧截石位):对角径:骶岬上缘中点到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正常值为12.5-13cm;真结合径为对角径减去1.5-2cm,是骨盆入口前后径的长度,为11cm;坐骨棘间径:为10cm,中骨盆横径中骨盆最短的径线;坐骨切迹宽度:能容纳三横指为正常,否则为中骨盆狭窄;

5.BFHR振幅正常变动范围为6-25次,摆动频率≥6次,BFHR变平即变异消失,提示胎儿储备能力丧失。 6.早期减速(ED):下降幅度<50bpm,持续时间短,为宫缩时胎头受压引起,一般无害;变异减速(VD):下降幅度>70bpm,且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是宫缩时脐带受压兴奋迷走神经引起;晚期减速(LD):多在宫缩高峰后出现,时间差多在30-60秒,下降幅度<50bpm,是胎盘功能不良、胎儿缺氧的表现。 7.无应激试验(NST):是以胎动时伴有一时性FHR加快现象为基础的试验(无宫缩和外界负荷刺激下进行)。连续记录20min,至少有3次以上胎动并伴有FHR加速超过15bpm,持续时间>15秒为阳性(正常),胎动数与FHR加速数少于前述情况为异常(阴性)。 8.缩宫素激惹试验(OCT):即宫缩应激试验,若多次宫缩后出现重复晚期减速或变异,BFHR变异减少,胎动后无FHR增快,为阳性(异常),若BFHR有变异,胎动后FHR加快,无晚期减速,为阴性(正常)。 9.NST、OCT是为了了解胎儿储备能力。

10.Maining评分的项目:NST、胎儿呼吸运动(FBM)、胎动,肌张力(FT)、羊水量(AFV)。

11.孕妇尿雌三醇值是用于评估胎盘单位功能,24h尿>15mg为正常,10-15mg为警戒值,<10mg为危险值。足月妊娠血清游离雌三醇值低于40nmol/L时提示胎盘功能低下。

12.孕妇血清人胎盘生乳素(hPL)测定:该值于足月妊娠时<4mg/L,或突然降低50%,提示胎盘功能低下。

13.羊水卵磷脂/鞘磷脂(L/S)比值:该值>2,提示胎儿肺成熟。

14.着床前期用药对胚胎影响不大;囊胚着床后至12周是药物的致畸期,不宜用C、D、X级药物。

15.A级药物:如维生素;B级:如青霉素、红霉素、地高辛、胰岛素等;C级:如庆大霉素、异丙嗪、异烟肼等;D级:如硫酸链霉素等;X级:致畸,如甲氨蝶呤、己烯雌酚等。

第十五章 正常分娩

1.早产: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期间分娩;足月产: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足周期间分娩;过期产:妊娠满42周及以上分娩。

2.分娩发动是炎症细胞因子、机械性刺激因子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3.宫颈成熟是分娩发动的必备条件;缩宫素与前列腺素是促进宫缩的最直接因素。

4.产力:子宫收缩力(宫缩)、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统称腹压)、肛提肌收缩力。 5.宫缩特点:节律性(临产的重要标志,不随意、有规律的阵发性收缩并伴有疼痛)、对称性、极性、缩复作用。

16.中骨盆平面:骨盆最小平面,骨盆腔最狭窄部分; 6.病理性缩复环是子宫破裂的先兆。 7.双顶径(BPD):为两侧顶骨隆突间的距离,是胎头的最大横径,足月时平均约9.3cm.中骨盆前后径:11.5cm;中骨盆横径(坐骨棘间径):平均10cm;骨盆出口共同的底边是坐骨结节间径(出口横径):平均9cm;出口后矢状径:平均8.5cm; 8.矢状缝和囟门是确定胎位的重要标志。

9.胎先露的分娩机制:衔接、下降(贯穿分娩全程,是胎儿娩出的首要条件)、俯屈、内旋转(若枕左前则向右旋转45°,胎头于第一产程末完成)、仰伸、复位(枕左前向左旋转45°)及外旋转、胎肩及胎儿娩出等一连串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

10.先兆临产:假临产(临产前1-3周)、胎儿下降感(临产前1-2周)、见红(临产前24-48h,分娩即将开始比较可靠的征象)

11.总产程:≤24h,急产<3h,滞产>24h。①第一产程:又称宫颈扩张期,初产妇11-12h,经产妇6-8h;②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初产妇1-2h,经产妇<1h;③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5-15min,不应超过30min。

12.潜伏期:指从临产出现规律宫缩至宫口扩张3cm,需8h,不超过16h。活跃期是指宫口扩张3-10cm,需4h,不超过8h.

13.肛门检查:在宫缩时进行,了解宫颈软硬度、厚薄,宫口扩张程度,是否破膜,骨盆腔大小,确定胎方位以及胎头下降程度。

14.接产准备:当初产妇宫口开全、经产妇宫口扩张4cm,且宫缩有力时。当胎头拨露使阴唇后联合紧张时,开始保护会阴。胎头娩出后,仍应注意保护会阴,不要急于娩出胎肩,应先以左手自鼻根向下颏挤压,挤出口鼻内的粘液和羊水,以减少胎儿胸部娩出后吸入羊水和血液。

15.会阴切开指征:会阴过紧或胎头过大,估计分娩时会阴撕裂难以避免者或母儿有病理情况急需结束分娩者。

16.胎盘剥离征象:①宫体变硬呈球形,下段扩张,宫底升高达脐上;②剥离的胎盘降至子宫下段,阴道口外露的一段脐带自行延长;③阴道少量流血;④在产妇耻骨联合上方轻压子宫下段时,宫体上升而外露的脐带不再缩回。

17.新生儿阿普加评分法体征:心率、呼吸、肌张力、反射、皮肤颜色(反应最

灵敏)。8-10分属于正常新生儿。5分钟及以后评分是反应复苏效果,与预后关系密切。

18.预防产后出血:①加强宫缩:胎儿娩出后肌注催产素10U;②正确处理胎盘因素;③避免软产道损伤:若损伤,及时缝合;④观察产后出血量:正常<300ml;⑤注意排空膀胱。

第十六章 异常分娩

协调性(低张性)

子 子宫收缩乏力 宫

收 不协调性(高张性)

缩 急产(无阻力时) 异 协调性 常 子宫收缩过强 病理缩复环(有阻力时) 不协调性

1.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子宫收缩具有正常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但收缩力弱,多属于继发性宫缩乏力,对胎儿影响不大。

2.不协调性宫缩乏力:子宫收缩的极性倒置,多属于原发性宫缩乏力,即产程开始就出现宫缩乏力,需与假临产相鉴别。这些产妇往往有头盆不称和胎位异常,易出现宫内窘迫。处理原则:调节子宫收缩,恢复正常的节律性和极性,在宫缩恢复协调性之前禁用缩宫素。

3.协调性宫缩乏力处理:加强子宫收缩:①人工破膜:适用于宫口扩张≥3cm、无头盆不称、胎头已衔接而产程延缓者,在宫缩间歇期进行(防止羊水栓塞);②缩宫素静滴:从4-5滴/分即1-2mU/min开始。应用缩宫素时必须达到

200-300MU时,才能引起有效宫缩。若10min内宫缩≥5次、宫缩持续1min以上或FHR异常,应立即停止滴注缩宫素(禁用麦角新碱);③地西泮静推:使宫颈平滑肌松弛,软化宫颈,促进宫口扩张,适用于宫口扩张缓慢及宫颈水肿时。 4.跨指征阳性提示头盆不称,入口平面狭窄。

5.骨盆入口平面狭窄:初产妇呈尖腹,经产妇呈悬垂腹,经检查胎头跨耻征阳性 6.骶耻外径<18cm,阴道分娩难度增加;骶耻外径<16cm,行剖宫产。

7.相对性骨盆狭窄:足月胎儿体重>3000g,其他条件允许时可试产2-4小时为宜,试产后胎头迟迟不能入盆,宫口扩张缓慢,或出现胎儿宫内窘迫,应及时行剖宫产术结束分娩。

8.阴道分娩的条件:①孕龄≥36周;②单臀先露;②胎儿体重为2500-3500g;④无胎头仰伸;⑤骨盆大小正常;⑥无其他剖宫产指征;

9.产程曲线异常:①潜伏期延长:>16h;②活跃期延长:>8h;③活跃期停滞:活跃期宫口扩张停止>4h;④滞产:总产程>24h。

第十七章 分娩期并发症

1.产后出血的原因:子宫收缩乏力(最常见)、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

2.出血的处理原则: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失血性休克;防止感染;

3.宫缩乏力的原因:产程延长(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高症)、精神因素、子

宫因素(剖宫产史,子宫肌瘤,巨大胎儿,肌瘤剔除术后)、药物因素(镇静剂、麻醉剂、子宫收缩抑制剂);

4.胎盘因素:胎盘滞留、胎盘植入、胎盘部分残留。 5.子宫破裂的原因:①瘢痕子宫(常见);②梗阻性难产;③子宫收缩药物使用不当;④产科手术损伤;

6.先兆子宫破裂的表现:①子宫呈强直性或痉挛性过强收缩,产妇烦躁不安,下腹部剧痛,出现少量阴道流血等;②病理缩复环;③膀胱受压充血,出现排尿困难及血尿;④因宫缩过强、过频,胎儿触不清。

7.不完全性子宫破裂:子宫肌层破裂,浆膜层完整,宫腔与腹腔不相通;

8.完全性子宫破裂:子宫肌壁全层破裂,宫腔与腹腔相通,多见于梗阻性难产,易被误诊为其他急腹症或先兆临产。

第十八章 正常产褥

1.产后42天开始避孕;

2.恶露的特点:①血性恶露:含大量血液,鲜红色,量多,持续3-4日;②浆液恶露:含多量浆液,色淡红,持续10日左右;③白色恶露:含大量白细胞,色泽较白,持续约3周干净。

第十九章 产褥感染

1.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产褥感染、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心脏病及严重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产后发热者,首先考虑产褥感染。

2.孕期和产褥期感染以厌氧菌感染为主,其中脆弱类杆菌可引起血栓性静脉炎; 3.产褥感染的三大主要症状:发热、疼痛、异常恶露;

4.产褥感染的病理改变:①急性外阴、阴道、宫颈炎;②子宫感染;③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和急性输卵管炎;④急性盆腔腹膜炎及弥漫性腹膜炎;⑤血栓性静脉炎:“股白肿”;⑥脓毒血症及败血症;

第二十二章 外阴及阴道炎症

1.外阴及阴道炎症是妇科最常见疾病; 2.滴虫阴道炎的病原体为阴道毛滴虫,以性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外源性感染); 3.滴虫阴道炎的主要症状为阴道分泌物异常(稀薄脓性、泡沫状)、外阴瘙痒;最常见的诊断方法是阴道分泌物湿片法,镜下可见活动的阴道毛滴虫;初次治疗...选择甲硝唑,性伴侣同时治疗。

4.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病原体为假丝酵母菌,属机会致病菌,内源性感染。分泌物白色稠厚呈凝乳或豆腐渣样;治疗药物为咪康唑栓剂,制霉菌素栓剂,克霉唑栓剂,氟康唑。

5.细菌性阴道病:分泌物有鱼腥臭味。首选甲硝唑。

6.萎缩性阴道炎:阴道分泌物增多,血性白带,绝经后性交疼痛。补充雌激素治疗。

第二十三章 子宫颈炎症

1.慢性宫颈炎的病理:慢性子宫颈管黏膜炎、子宫颈息肉、子宫颈肥大;多无症状,少数可有阴道分泌物增多,淡黄色或脓性,性交后出血,妇科检查发现子宫颈呈糜烂样改变;

第二十五章 子宫内膜异位症

1.内异症在卵巢、宫骶韧带最常见;

2.主要症状: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

3.血清CA125可能增高,腹腔镜检查是确诊内异症的标准方法。

4.治疗:对于希望生育者一般不用期待疗法,应促使其妊娠。假孕疗法(甲羟孕酮及醋酸炔诺酮)和假绝经疗法(达那唑)是内异症的常用方法;药物卵巢切除(亮丙瑞林、戈舍瑞林);重者行手术治疗。

第二十七章 子宫脱垂

1.体征:阴道前后壁膨出、阴道粘膜增厚角化、宫颈肥大并延长;

2.临床分度:①I度:轻型:宫颈外口距处女膜<4cm,未达处女膜缘;重型:宫颈已达处女膜缘,阴道口可见宫颈;②II度:轻型:宫颈脱出阴道口,宫体仍在阴道内;重型:宫颈及部分宫体脱出阴道口;③III度:宫颈与宫体全部脱出阴道口外;

3.治疗:①非手术治疗:放置子宫托;②手术治疗;

第二十九章 子宫颈肿瘤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1.CIN与HPV感染、吸烟、性生活过早等密切相关; 2.可分为I-III级,其中高级别(III)为癌前病变; 3.子宫颈细胞学检查(宫颈刮片)是早期子宫颈癌筛查的基本方法(可与高危型..HPV DNA检测联合应用),子宫颈活组织检查是确诊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的最..可靠方法;

4.子宫颈锥切是主要的治疗手段(LEEP和冷刀锥切术);

子宫颈癌

1.主要组织学类型是鳞癌(外生型最常见),其次是腺癌; 2.转移途径:直接蔓延(最常见)、淋巴结转移;

3.主要症状:接触性出血,老年患者常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阴道排液有腥臭味;

4.诊断:子宫颈细胞学检查和高危型HPV DNA检测、阴道镜检查、子宫颈活组织检查的“三阶梯”程序;

5.治疗:手术和放疗为主,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

第三十章 子宫肿瘤

子宫肌瘤

1.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有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常见于30-50岁妇女;肌瘤局部组织对雌激素的高敏感性是其重要因素;

2.按肌瘤与子宫肌壁间的关系分类:①肌壁间肌瘤;②浆膜下肌瘤:易发生蒂扭转,不会引起月经改变;③粘膜下肌瘤:向宫腔方向生长,最易发生月经改变; 3.巨检:较子宫肌层硬,形成假包膜;

4.肌瘤变性:①玻璃样变:即透明变性,最常见;②囊性变;③红色样变:肌瘤迅速增大,多见于妊娠期或产褥期,不明原因剧烈腹痛;④肉瘤样变;⑤钙化; 5.主要症状:经量增多和经期延长,下腹包块、白带增多,压迫症状等;

6.治疗:无症状肌瘤一般不需治疗,特别是近绝经期妇女;不能用激素治疗,一般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手术治疗:肌瘤切除、全子宫切除、次全子宫切除;

7.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多能自然分娩,但应预防产后出血;

子宫内膜癌

1.转移途径:淋巴结转移(最常见)、直接蔓延、血行转移;

2.主要症状:绝经后及绝经过渡期阴道流血,尚未绝经者表现为月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紊乱;

3.诊断性刮宫是其重要的诊断方法;组织学检查是确诊依据;血清CA125会升高; 4.手术治疗是首选;孕激素治疗主要用于晚期或复发癌,也可适用于极早期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患者;

第三十一章 卵巢肿瘤与输卵管肿瘤

1.女性生殖器三大肿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 2.转移途径:直接蔓延、腹腔种植、淋巴结转移;

3.并发症:①蒂扭转:一经确诊,应尽快行手术治疗;②破裂:③感染;④恶变; 4.血清CA125水平更多用于病情监测和疗效评估;血清AFP检测对卵黄囊瘤也特异性诊断价值;

5.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①良性肿瘤病程长,逐渐增大;多见于20-50岁;多为单侧,边界清楚;CA125<35u/ml;②恶性肿瘤病程短,迅速增大,多为双侧,恶病质,血清CA125>35u/ml;<20岁,>50岁多见;

6.卵巢良性肿瘤鉴别诊断:①卵巢瘤样病变;②输卵管卵巢囊肿;③子宫肌瘤;④腹腔积液;

7.卵巢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①子宫内膜异位症;②结核性腹膜炎;③生殖道以外的肿瘤:如腹膜后肿瘤、直肠癌、乙状结肠癌等;

8.治疗:卵巢肿瘤一经发现,应行手术;以手术为主,辅以放化疗综合治疗。 9.畸胎瘤:①成熟畸胎瘤:又称皮样囊肿,属良性肿瘤;②未成熟畸胎瘤:属恶性肿瘤,多见于年轻患者,主要为原始神经组织; 10.无性细胞瘤:未分化中度恶性,对放疗最敏感;

11.卵黄囊瘤:又名内胚窦瘤,恶性程度高,产生AFP,对化疗十分敏感; 12.颗粒细胞-间质细胞瘤:①颗粒细胞瘤:能分泌雌激素;②卵泡膜细胞瘤;③纤维瘤:良性,可有梅格斯综合征;

第三十二章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TD)

葡萄胎

1.完全性葡萄胎的临床表现:①停经后阴道流血(最常见);②子宫异常增大;③妊娠呕吐;④子痫前期征象;⑤甲状腺功能亢进;⑥腹痛;⑦卵巢黄素化囊肿; 2.自然转归:hCG逐渐下降,首次将至正常水平的时间约9周,最长不超过14

周;(足月产、流产、异位妊娠为4周) 3.鉴别诊断:流产、双胎妊娠;

4.处理:清宫:在输液、输血准备下进行,选用吸刮术(大号吸管); 5.随访:必须定期随访1年;可靠避孕1年;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1.侵蚀性葡萄胎、绒癌、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等统称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标志物为hCG,妇科肿瘤中对化疗最敏感者; 2.侵蚀性葡萄胎全部继发于葡萄胎妊娠,一般于葡萄胎清宫后半年内发生;而绒癌既可继发于葡萄胎妊娠,也可继发于非葡萄胎妊娠; 3.凡继发于葡萄胎(于葡萄胎清宫一年后发生)、流产、足月妊娠、宫外孕者均为绒癌;

4.转移性滋养细胞肿瘤:最常转移于肺,其次是阴道;

5.血清hCG水平是GTN的主要诊断依据,hCG测定4次高水平呈平台状态(超过4周hCG仍持续高水平);B超检查是诊断子宫原发病灶最常用的方法; 6.组织学诊断:镜下若见到绒毛或退化的绒毛阴影,则为侵蚀性葡萄胎;未见绒.............毛结构者为绒癌;但组织学证据对于GTN的诊断不是必须的。 .

7.滋养细胞肿瘤解剖学分期:①I期:病变局限于子宫;②II期:病变扩散,但仍局限于生殖器官(附件、阴道、阔韧带);③III期:病变转移至肺,有或无生殖系统病变;④IV期:所有其他转移;

8.治疗:采用以化疗为主、手术和放疗为辅的综合治疗。

第三十三章 生殖内分泌疾病

功血

1.单纯型增生为最常见的子宫内膜增生类型; 2.诊断性刮宫确定子宫内膜病变; 3.治疗:功血的一线治疗是药物治疗;

1)止血:对大量出血者,要求性激素治疗8h内见效,24-48h内出血基本停止,96h以上仍不止血,应考虑更改功血诊断;①雌孕激素联合用药,如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妈富隆),血止3日后按每3日减量1/3;②刮宫术;

2)调整月经周期:应用性激素止血后,必须调整月经周期:①雌、孕激素序贯法:即人工周期,适用于青春期及生育年龄功血内源性雌激素水平较低者;②雌、孕激素联合法:常口服避孕药; 3)手术治疗;

排卵性月经失调

1.多见于生育年龄妇女;一般选用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

2.分类:①月经过多:月经周期规则、经期正常,但经量增多;②月经周期间出血:黄体功能不足时表现月经周期缩短、不孕或早孕时流产;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时表现为月经周期正常,但经期延长;

1.宫内节育器放置时间:①月经干净3-7天无性交;②人工流产后立即放置;③产后42日恶露已净;④剖宫产后半年放置等; 2.宫内节育器取器时间在月经干净后3-7日为宜。 3.人流要防止吸宫不全;

4.药物流产的适应证:妊娠≤49日;

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影像学专业 欢迎互粉:新浪、腾讯微博@总要减肥的稻草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