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在教学中成长

2022-09-17 来源:易榕旅网


在教学中成长

教学相长是教育永葆活力的主题之一,我们的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自己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有两件事使我感触良深,受益匪浅。

一、转换角色 诚心地给予帮助

《学会放手》是一篇写关于女儿周岁学走路,父亲从不放手到放手,孩子从依赖不会走到独立行走的事,其父母从中受到了启发。我——一名小学教师,也有所悟。

在人生的道路上,从孩子学走路始(是孩子教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家长怕孩子摔,而死死地抓住(包括以后啥活都不让干,啥班都让学),误认为这是爱护。结果是个性强的会反抗,家长越坚持不让做,孩子越是要做,家长越坚持让学的孩子反而不爱学,即产生逆反,长期下去,孩子则成长为具有破坏性的性格,走向教育者希望的反面。个性懦弱的孩子将不会真正的长大,由于他习惯双手被别人死死地抓住,自我没有了平衡感,一旦放手必将摔倒,有可能自此一蹶不振,因为他从来没有独立过。小学教育亦是如此,当教师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培养孩子的人格,不以爱心和孩子平等相处,而是自以为是的强制性的“灌”和“压”,也必将导致受教之人强者“退学”,弱者“呆板”,无法调动学生的潜力,不利孩子健康成长的漩涡中不能自拔。

反过来,只要从培养周岁过后的孩子独立行走始,家长认真仔细地从孩子蹒跚学步的表情,摔倒后的表情了解孩子的个性,从而明确应给孩子给予怎样的帮助。使个性懦弱地孩子变得坚强,欲独立,产生顽强的意志,体验成功的喜悦。使个性倔强的孩子不逆反,会接受善意的帮助,愈挫愈奋,长此以往,学校教育承前启后,何怨小树不成材。

总之,人生之路崎岖多波折,无一帆风顺。要使孩子成人成才,经得住风吹雨打,确需对成长中的孩子给予必要的教育,有时甚至是严厉的,也可能是强有力的帮助。但不论教育还是帮助,终无法替代孩子自身的成长。要想使孩子走得更稳,成长的更健康,就不要死死地抓住孩子,硬硬的束缚孩子,那不是帮助,而是控制。

希望生活中的人们,多给予别人以诚心地帮助,少一些控制,希望每一位教师,特别是幼儿、小学教师也从中汲取营养,使成长与教育、学习和传授变得人文化,和谐化。愿施教者和受教育的个体教中学转为学中教,施教者及时引导,真心爱护,诚心帮助受教者,自主探究,合作互助,饶有兴趣地走上我要学的良好道路,最终成人成才。

二、让书香飘荡在校园上空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学生离开校园的时候,带走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让天性有展现的空间,让智慧有表达的机会,让美德在习惯中扎根,让梦想在勤奋中实现。

他明确地指出了教育的两个主旨:教育学生探索真知、理解社会真谛、认识自我价值和培养学生心灵光辉、激扬科学理性、张扬人文精神。

对此,我有切身体会。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孩子们平时的生活较城里的学生相比,显得非常乏味。如何让我们的孩子也能从狭小的空间里走出去,是每一个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观察,我发现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以往学生平时的阅读量很小,每天读来读去都是教材中的20多篇课文,有些学生手中勉强有几本书。也大都是《十万个为什么》《一千零一夜》《小学生作文》之类,而《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想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在教学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一时难于解答。可是,发动学生又把疑难解决了。有位学生问老师“蜘蛛的网能粘住小飞虫,甲虫等等,它自己却不会粘住,是什么原因?”教师想不到学生会提出这个问题。教师随机应变,发动学生,说:“你们想想吧!看谁能想出来?”有个学生回答说:“因为蜘蛛身上有油,所以粘不住。”教师接着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答:“我在《动脑筋爷爷》那本书上看到的。”由于学生多看课外书,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增加了科学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恰当地用上许多是在教材没学过的词语,可见,学生是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因此,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平时,教师要注意适当地介绍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读物让他们阅读。教师还要启发学生运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学生广泛阅读,必能丰富知识,开拓思路。

为此,我于2012年春在班级中开展书本阅读活动。每周从校图书室为学生借阅图书,人手一本,要求学生每晚必读,同时把每周一、三、五下午课前20分钟定为班级读书时间。

我重视图书内容的选取,着重为学生借阅人物传记类、科普类、文学类等方面的书,也借一些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书籍。为了让学生读有所获,我引导学生每周根据兴趣写1-2篇读后感。同时,每月举办一次班级读书汇报会,同学们在会上交流各自的读书感想,氛围热烈。

现在这些学生已经小学毕业,语文素养大有提高,每每见他们在一起谈古论今,一副满腹经纶的神态,我顿生欣慰之情。

如今,回首自己为学生所做的一切,发现正是苏霍姆林斯基大声疾呼老师们应该做的。我想,只要老师们重视书本阅读,认真地开展好“书香校园”活动,我们的语文教学必将大有可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