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摘要:南昌市是江西的省会城市,自古有“吴头楚尾”之称。南昌从建制到现在已经过了若干个历史时期,从今天南昌的空间格局可以看到南昌的发展变化之快,并且从各方面来说南昌这个中部城市的省会城市,崛起的潜力还是挺大的,接下来我就针对南昌市的历史背景,空间扩张的过程,空间扩张的动力机制来分析南昌这个潜力城市。
关键词:南昌 历史背景 空间扩张 动力机制
南昌,江西省省会,全国62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他不仅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流传古今,更以八一起义英雄城而闻名于世。襟三江而带五湖,南昌自古即为祖国东南的交通枢纽,政治经济,文化重镇。 一、地理概况
(1)地理位置及占地面积
南昌市位于东经115°27′-116°35′,北纬28°09′-29°11′。地处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东北方濒临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全市以平原为主,东南地势平坦,西北丘陵起伏。平原面积2649.72平方公里,岗地低丘面积2548.27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204.37平方公里。全市平均海拔25米。
(2)行政区划
南昌市的行政区划简化为五区四县:五区即东湖区,西湖区,
1
青云谱区,青山湖区,湾里区。4县即南昌县,进贤县,安义县,新建县。全市共设29个街道办事处,483个居民委员会,31个乡,49个镇,1158个村民委员会。
(3)气候特征
南昌气候湿润温和,属亚热带季风区,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秋季短,冬夏季长。年平均气温18.6,极端最高气温39.2,极端最低气温-6.9.年降水量1228.4毫米,降水日为164天,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6.2%。年日照时间1785.6小时。年平均风速1.9米/秒。年无霜期290天。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适合植物,花卉生长,是营造“花园城市”的理想地区。冬季持续异常偏暖,春季强风雹天气少,汛期降水少,盛夏高温天气多,秋季干旱严重。
(4)水资源
从近几年的水文和气象数据统计可以看出现在南昌市的年最高水位,最低水位,平均水位(此三者均以八一桥水面为例),降水量,日照时数,等逐年下降,但是蒸发量,风速等却逐年增加。
二、南昌市的空间扩张 历史过程
南昌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江南古城,又是一座富有光荣革命斗争传统的英雄城市。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古城,2000年被评为全国卫生先进城市,2001年被国家授
2
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在新石器晚期(约5千年前),南起青云谱,北至艾溪湖一带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开始了南昌人文史的初页,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命颖阴侯灌婴渡江定豫章郡,进而平定南方。灌婴于公元前201年在南昌筑成,以“昌大南疆“寓意而取名南昌。南昌在历史上多次更名,南昌,豫章,洪都,英雄城传名甚广。1926年设市,1928年拆城墙,1949年5月南昌解放。1949年到今天南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古代南昌城到今天的南昌城市变化
汉城 公元前201年灌婴筑豫章郡城。周长10里84步,面积辟6门,面积2平方公里。
唐城,周20余里,八门,面积6平方公里。
北宋词,周31里,16门,14平方公里,城市合一。南宋时,北城内移,辟12门。
明城 将沿江城墙“去江三十步”,周14里,7门,建富大有堤防赣江洪患。
3
清代 保持明城规模,以东大街(象山北路)为中轴线,城西官署商行,城东贫民居住区。羊子巷连接广润门,系马桩连接进贤门通绳金塔。瓦子角以南古地名保留多,对照南昌市地图,看路网的继承性。
(1)1905年清末的城市形态,此时的南昌市范围比较小。
(2)近代至1949年的形态,
此时的南昌市的范围较1905年朝着外部扩张。全市共设立七个行政区,其中六,七为农
业区。
4
(3)1949-1964年
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修建新道路解放西路、北京西路、青山路、上海路,布置城南工业区、城东工业区、城北工业区。
(4)1965-1984年
文化大革命期间,城市用地扩张缓慢,局限与新工业区与老城市之间的充填。对照图7和图8,在城东还有罗家集工业区。江北的文教区、
工业区发育缓慢
(5)1985-2002年
城市用地主要充填80年代以前没有用完的地。城市用地首先沿发展轴伸展,然后在发展之间充填。1992年开始建设经济开发区。分别包括2个国家级,2个省级,8个县级经济开发区,依次是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环绕中心城区),南昌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环绕中心城区);南昌银三角开发区(第二圈),南昌桑海开发区(第二圈);南昌民营科技园环绕中心城区(环绕中心城区),南昌向塘开发区(第二圈),南昌
5
小蓝工业园(第二圈),南昌昌东工业园(环绕中心城区),南昌长堎外商投资工业区(环绕中心城区),南昌昌南工业园(环绕中心城区),进贤工业开发区(第二圈),安义县凤凰山工业开发区(第二圈)。
2002年以后南昌市跨江发展有了实质进展,一江两岸格局
已见端倪。
南昌无时无刻的都在进步发展着,根据不同时段南昌的建成区的面积可以看出南昌市的空间格局正在逐年扩大。(如表一)
表一,南昌市不同时期的主要建成区面积
年度 面积(km2)
2005 205
1976 1989 1995 1998 1999 2000 2001 2004 98.80 50.47 61.65 70.33 70.52 72.37 73.94 85 2007 210 6
2009 230 2010 260 三、南昌市空间扩张动力分析
1大城市的空间扩张的一般规律
城市是人类进行各种活动的集中场所,通过各种运输通信网络,使物质,人口,信息不断地从各地向城市流动,这种过程类似光线的聚焦作用,而城市就是各种网络中的聚焦点,或称节点。节点连同其吸引区组成结节区域。城市对区域的影响类似于磁铁效应,随着距离的增加,城市对周围区域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并最终被附近其他城市的影响所取代。城市的空间扩张能够成功需要三大因素,即创新生源地,仔细选定扩散的中心和制定一份周密细致的扩散战略。
城市的空间扩散有三种基本类型,即传染扩散,等级扩散,重新区位扩散。现象从一个源生点向外做空间扩散,如果是渐进的,连续的过程,我们称之为传染扩散。对人文现象的空间扩撒来说,采取完美的传染扩散的方式是很少的,因为在现象的扩散过程中,地理距离并不总是起着非常强大的影响作用,社会等级,城市规模等级有时候也在起着十分明显的作用。这种扩散属于等级扩散,对较容易接受的地区先进行扩散影响为主。在传染扩散过程中,加入扩散导致更多的接受者,那么就称之为扩张型扩散,反之,如果接受者的数量没有增加,仅仅发生了原有接受者的空间位移,被称之为重新区位扩散。
大城市空间扩张的一般规律是符合中心地理论,增长极理论和核心-边缘理论,由于城市中心的人口逐渐增多并且商业化越
7
来强,形成较高的经济水平,城市人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因此要求更大的空间进行活动,为了适应此种现状必须进行城市的扩张,同时这也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必要过程。
2南昌市的空间扩张规律
南昌市有其优越的地理条件,交通便利,是京九铁路线的必经之地,流动性的人口也越来越多,与周边城市的交流增加,继而可以带动南昌市的经济发展;据有关调查显示近年来南昌市的迁入率也逐年增加,因此,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促使南昌的格局向外部扩张,南昌市的空间扩张规律总的来说是从老城区这个中心地开始,逐渐向边缘扩散,形成三大圈层(如下图)。
三大圈层:南昌初步形成功能完善、若干城市副中心镶嵌其
8
中的中心圈,瑶湖、昌南、九龙湖、乐化、梅岭等“五大组团”镶嵌其中的中部圈,组团范围以外的南昌县向塘镇,新建县长堎镇,进贤县民和镇、李渡镇,安义县龙津镇等“五个重点镇”建设为重点的外围圈。据悉,“三大圈层”的发展布局规划,有利于逐步打造出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都市经济圈,有效拓展了城市扩张发展的空间。
3南昌市空间扩张的动力因素
城市的发展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城市的空间扩张,城市的空间扩张的动力因素主要是经济的发展。当然还有其他方面如政策带动,人才培养的需要等。
(1)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经济的发展会吸引跟多的人群迁入,人口增多则必须扩大占地面积,经济的发展也会使产业结构逐渐发生转换,由第一产业逐渐向二,三产业过渡,第三产业以教育和服务行业为主(如下图所示),人们就需要享受更高级的服务来满足自己现有的生活。因此需要更大的空间来从事这方面的活动。 (2)政策的促进作用
地方政策的变化也会带动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从国家级的经济区到地方性的经济区的建设,要建设必须要占用地,在城市的内部由于占地面积小,因此必须扩张用地以满足工业发展的规模需要。2009年国家颁布了一个南昌为中心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政策。政策的发布有利于南昌市的建设。
9
项目 1978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7 2008 2009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29.3 26.8 24.2 21.9 16.2 10.9 6.2 6.1 6.1 49.2 48.4 52.6 39.7 45.4 45,8 54.3 55.4 55.3 21.5 24.8 23.2 38.4 38.4 43.3 39.5 38.5 38.6 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比例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3)教育改革,人才培养的需要
近年来由于高校的渐渐扩招,招生人数越来越多,国家对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因此加大了对各高校的监督力度,要求达到一定的校园面积才可办学,因此各高校纷纷在另择新校址,以响应国家的号召。
结束语:南昌市的空间扩张是一个长期而又艰难的过程。由于地处我国中部省市,没有沿海城市优惠的政策实施的早,但是随着东部地区先富起来带动我们江西的发展,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曙光很快就要到来。
10
参考文献:
【1】许学强 周一星 宁越敏 《城市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
社 2009年3月第2版
【2】江西统计年鉴
【3】南昌年鉴 南昌市人民政府主办 南昌年鉴编辑部编 2002 【4】南昌市统计年鉴 2001年-2010年
【5】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1年-2010年
【6】肖细军,章定富,曾艳 浅析工业园区与南昌城市发展,江西
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9月第3卷第3期
【7】_顾朝林, 姚鑫, 徐逸伦, 林炳耀, 张京祥. 《概念规
划:理论·方法·实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
【8】南昌市市志 1-7册
【9】江南都市报 2010年12月5日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