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病人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
本文分析了急诊病人的心理特点,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were analyzed, and relative nursing measures were brought forward.
[Key words] Patients of emergency department; Mental characteristic; Nursing care
随着整体护理模式的深入开展,以及抢救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急诊病人往往发病急、病情重而需要紧急救治,心理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此时,如果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就会缓和紧张情绪,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消除各种心理障碍,有助于转危为安;否则,在病人心理高度紧张之时加上抢救时的各种恶性刺激就会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因此,作为急诊护士,不但应具有熟练的抢救技术,还要了解各种病人的心理特点,根据不同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的做好心理护理,使病人就诊时有安全感,增加满意度,从而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1]。
1 急诊病人的心理特点
1.1 焦急、焦虑
急诊科面临的大多数病人是那些突发性疾病病人,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胰腺炎、脑出血、周期性麻痹病人等,由于起病急骤,病势险恶,躯体症状(发热、呼吸困难、疼痛等)明显,并且大多数病人对疾病的病因、转归不明确,因而产生焦急心理,希望尽快得到诊治;还有些病人由于遭遇意外事件:如车祸、火灾、溺水等,此时病人瞬间突然丧失心理应付机制,有强烈求生欲望,渴望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因为发病急骤,有的患者身边无亲属或同伴陪伴而备感不安,有的因在单位或家庭中担任重要角色,使其放心不下工作或家庭负担而显得顾虑重重,焦虑不安。
1.2 紧张、恐惧
由于忽然遭受意外、伤害或病情急剧恶化等原因而前来就诊,急诊患者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再加上大多数病人对疾病缺乏了解,对病症后果无法预测,对医院环境、抢救设备和各种操作技术陌生,很多患者常表现出精神紧张、恐惧不安。例如大多数外伤病人对出血、创伤或是医疗手术器械会本能的产生恐惧心理,多发心脑血管类疾病的中老年人,他们普遍会认为自己病情严重,十分危险,随时可能死亡,因此精神极度紧张,求生的欲望自然导致心理恐惧的产生。
1.3 急躁易怒
急诊病人由于病情急、危、重,心理上难以承受, 自制能力下降,易产生急躁心理,就诊时稍有不顺,病人就会怨言很多,脾气暴躁,甚至对外采取攻击态度。如酗酒的病人往往失去理智,处于极度兴奋状态,有的还伴有外伤,不待简要了解受伤过程和部位就大怒,误认为没有及时处置,或认为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不好,因而出现暴躁行为,甚至有辱骂、殴打医护人员的过激行为;有些服毒自杀、伤残、久治效果不佳的患者,因为对生活治疗失去信心而抗拒各种治疗与护理,表现为不与医护人员合作,自行拔除各种导管,或者大吵大闹;还有些患者因考虑到药费、治疗费与自身经济实力的矛盾,往往会认为收费过高,或因就诊过程中医疗程序的繁琐、不合理导致心烦,或因划价、交费等服务不热情而“积怨在心”,在这种情况下,急诊护士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病人的过激言行[2]。
1.4 悲观绝望
这类患者常见于服毒病人及慢性病病人,由于对生活失去信心及对疾病的绝望,而产生悲观绝望心理;也有些患者因车祸、工伤等致残或突然失去亲友,受到过度的意外打击而处于不敢或不愿意接受现实的状态,因而产生悲观绝望心理;还有些年轻患者,富于理想,但学习、工作、前途、谈情说爱、婚姻不如意时,瞬间发生绝望轻生行为。这类病人常表现为表情淡漠、情绪极度低落、沉默寡言、对周围的刺激无反应、不愿别人打扰。
2 护理对策
2.1 护士应主动、热情接待病人
由于急诊病人的特殊性,多数情况下,第一个迎接病人的是护士。护士应积极主动、热情地接待病人,建立起信任和谐的护患关系,形成良好氛围。在护患的接触时间里,护士可观察病情的同时了解其心理状态,使病人尽快适应急诊环境,放下包袱,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早日康复。
2.2 根据病情及时进行护理评估
急诊病人就诊时,护士应迅速接诊,亲切耐心询问病情,并且根据病情进行望、触、叩、听等基本护理检查,尤其侧重于对生命体征的观察及发现潜在的护理问题。急诊病人需要尽快抢救和治疗,需要在最短时间内,用最快速度、最有效的措施制止生命活动终止或缓解急性发作症状。如车祸致外伤病人,有开放性伤口,就应立即就诊,马上通知医生,畅通绿色通道,联系手术室及时手术。
2.3 注重形象美,给病人以良好印象
急诊护士应注重着装,衣帽整洁,态度和蔼,在第一时间内给病人及家属留下一个好印象,消除他们的疑虑,给人一种安全、可信赖的感觉。
2.4 急诊护士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
娴熟的技术是消除病人负性心理的一剂良方,它会使病人信任你、相信你、依赖你。因此急诊护士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和业务水平,应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各种培训及再教育,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从而不断增强病人及家属的信心。急诊护士在患者面前要沉着、冷静,动作要敏捷、到位,慌慌张张的行为会让病人以为病情严重,无法救治。另外,抢救室布局不要过于肃穆,设法消除或缓解紧张气氛,使病人有安全感。
2.5 做好心理疏导
对于悲观失望的病人,护士应同情、关心、体贴病人,将护病、护身、护心有机地结合起来,紧紧抓住宣泄疏导这个先决条件,有意识让患者倾诉若衷,解除紧张抑郁情绪。同时尊重、同情患者,在护理上重视用耐心和忍让的态度感化病人,既关心病人病情的发展及生活需求,又不迁就病人,用语言护理艺术主动,热情、耐心细致的与病人交谈,交谈中,对病人的隐私保密,给予鼓励安慰,使病人从烦躁易怒、消极沉闷、悲伤痛苦中解脱出来,从而认识自我,了解社会, 以调动其积极情绪,主动调节不良情绪,引导正确对待人生中的挫折,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社会和家庭的理解与配合,从而消除心理负担,使良好的情绪状态与治疗效果同步发展。对病人的偏激言行应忍耐切忌争吵,对服毒病人更应给予热情的治疗和照顾,并帮助他们解决一些思想问题,增加生活的勇气,千万不能训斥、嘲讽,也不要发怒和抱怨家属。
2.6 创造良好的就诊环境
急诊科要本着方便患者、关心患者的原则,提供整洁、安静的就诊环境,通过便捷的服务,尽可能减少病人的不方便以及对医院环境的不熟悉而导致的无安全感。
2.7 对病人家属应做好心理工作
急诊患者多病情重,家属常表现为惊恐、不知所措、紧张不安、心烦意乱或流泪哭泣、长吁短叹。护士应理解患者家属的心情,在抢救患者的同时要重视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协调好与患者家属的关系,从言谈举止上给其适当的安慰和必要的心理指导,让其知道如何配合医务人员保证抢救工作能顺利进行。医务人员应将与患者病情有关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给患者家属,使其能及早了解与患者疾病有关的信息,消除其不必要的顾虑。对比较镇静有主见的家属,可如实告诉其病人的情况以及准备采用的诊断治疗方案。因病人往往容易接受家属的意见,因此医护人员应争取家属通力合作,让其向病人做好说服解释工作,以便使各项检查治疗顺利进行,从而为救治赢得时间。
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良好而有效的心理护理在促进急诊患者康复以及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方面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只要广大急诊护士充分重视研究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并提出更多切实有效的护理对策,急诊护理事业必将走上一个新的台阶,从而为广大患者的康复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曾学君,李学军. 急诊病人心理特点与预诊技巧[J].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7):866.
[2]冯继云. 心理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作用[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4):5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