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活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摘要:本文依托自我概念的形成理论和自尊构建理论,对体育活动对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中学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有效的促进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强化,进而促进中学生自尊水平的提高,并且在中学生的情绪状态改善、意志品质培养、人际关系协调及心理疾病预防等方面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体育活动 中学生 心理健康 影响
前言: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类竞争的日益加剧,高考制度的不断改革,中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显示出不断扩大的趋势。为了有效疏导广大青年学生的心理困扰,各中学学校都纷纷成立了大学生心理辅导中心等机构,以积极应对这一时代提出的挑战。那么,体育是怎样促进心理健康的?至少有6种不同理论可以解释他们的相互关系,包括成就感和自信心的提高、社会因素的作用、释放压力、改变脑部的结构、提高体内镇静物质水平可以导致良好情绪。以上因素综合再一起,均可以证明规律运动可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运动是如何提高心理健康的?这是目前争论较多的话题,所以在能够站住脚的理论中可以终结归纳以下几个部分:
1、自我概念的形成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1.1、理论框架的阐释
自我不仅在社会生活中为个体所关注,而且也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一个人
的自我观念影响一个人对自已、他人及事物的关系的看法,对个体生活适应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当人们开始并且坚持进行有规律的运动计划时,随之会产生成就感和自信心,换句话说,就形成了“我能做它”的态度。根据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形成理论、自尊构建理论可知,良好的自我概念形成,可以产生较高水平的自尊,从而使人更为乐观,较少抑郁,积极参与生活,善于克服困难,长期处于较高的心理唤醒状态,使身体免疫功能显著增强,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而体育活动的多重功效,可以大力促进个体自我概念的形成,帮助个体调节自我,提高自尊。因此,中学生利用已有的各种便利条件,如时间、场地、设施、人员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对自身的心理健康的促进有重要意义.
1.2、自我的涵义
虽然研究自我已经出现了许多理论观点,积累了许多经验研究资料,但自我仍然是一个没有明确化的概念,因此,想要说明自我仍然是十分困难的事。首先,有些研究者不加区别地互换使用自我的概念和人格的概念,但更多的研究者则把自我看作是人格的一个构成部分。其次,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存在着两个自我概念,一个是self,一个是ego,分别为不同的研究者所用。Self和ego虽有联系,但还是有区别的。埃里克森就曾讨论过“I”、“self”和“ego”的区别。对于精神分析学家来说,I是我、self是自身、ego则是自我。埃里克森指出:“我们只有从自我中分离出‘我’和‘自身’,才能确定自我的范围。”他认为,“我”是个体的一切经验的觉知中心,“自身”则是“我”的对象,是各种有关自己的经验复合体。而把各种经验统一起来保持其一致性和连续性的就是“自我”。在自我知识中,主要有两个组成部分,即自我概念和自尊。自我知识的来源主要有四条途径,分别是我们的行为、思想和情绪、他人的反映及社会比较。
1.3、自我概念及其形成
自我概念即反映我们认为我们自己是什么,是关于个体对自己品质的知识总和,是一种个人建构的有关他自己的理论。这种“理论”依据于有关自己的经验,包括有关自己的假设,并使自己能够对自己作出预见。个体正是通过自我概念来确认自己。自我概念对于个体有以下几种重要功能:(1)使个体有关自己的经验能够得到组织和解释;(2)使个体能够增加快乐和减少痛苦,如认为自己有能力,就不断去发挥能力以获得快乐;(3)使个体保持自尊。
自我概念的形成取决于个体对自我知识的判断推测,一般过程为:自我知识的来源—→结果推测—→我究竟是什么—→达到一致的方法—→自我概念的形成。
1.4、自尊的构建
自尊是反映我们怎样感受我们自己,是正面或负面地评价自己,也就是自我评估。自尊是建立在自我评价之上。我们可以从自己的角度进行分析判断。在自我概念的基础上,我们不断在从事新的活动。一方面,自我概念可以对来自我们自己行为的信息进行组织理解;另一方面,我们自己的行为也可以反过来充实和修正我们的自我观念。这主要是由于人们了解自己的态度、能力等内在状态和特性,是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推断的。也就是说,当我们确认自己的内在状态时,我们并不比外人更便利,我们也像一个外部观察者那样,通过观察自己在做什么来推断自己的内部状态和特性。我们还可以从他人的角度进行分析判断。人们也时常依据于外来的标准评价自己。人们在进行自我评价的时候,不但接受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而且也时时主动地与他人进行比较。费斯汀格认为,当我们缺乏评价自己的“客观”标准的时候,我们便以别人作为比较的标准来进行自我评价,而且越是难以确定,就越希望与别人比较。
1.5、体育功能中增进自我功效的解读
体育属于人类总文化的范畴,它原本就是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体育的促进物质文明的强大功能亦开始显山露水,并在推动人类文化的繁荣中愈来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的功能取决于体育本身的特点和社会的需要。如果体育不具备各种特点,就不可能具备相关作用。同时,如果体育没有社会需要的刺激,体育的特点得不到发挥,同样不可能显示出它的社会功能。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体育活动具有多重功能,主要可分为个体的和社会的功能,包括健身功能、娱乐功能、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社会感情功能、教育功能、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等。科学、良好的体育活动,可以改善机能、促进健康,可以娱乐身心、陶冶情操,可以养成规范、提升交际,可以调节情绪、增强情感,可以塑造精神、传播文明等等。
根据自我知识来源的四条途径,在我们的行为、思想和情绪、他人的反映及社会比较中,体育活动的诸多特征与其高度融合。如体育本身就是通过个体以身体的积极参与而实现的,身体的参与就会表现出实际的行为,无论是自觉的或不自觉的,主动的或被动的,亦或是合理的或不合理的,这些生动而实际的行为表现一直贯穿于整个体育活动之中。如个体在参加体育活动过程中,会产生丰富的思想和情绪,进入还是退出,挑战还是回避,坚持还是放弃,高兴还是愤怒,痛快还是拘束,光荣还是羞耻等等,这些思想的斗争和情绪的变化伴随着生理、条件、情境的不断变化而变化。如个体在无论是单个进行还是群体开展的体育活动中,总会受到队友、对方以及第三方甚至周围环境人士的评价,从技术战术,服装设备,作风面貌,精神品德等,都会评出一个好坏强弱之分来。再如由于任何一项体育活动中均全面渗透着竞技理念和竞技规则,而成熟的竞技标准可以轻而易举的让参与其中的个体与他人进行比较,并得出客观而准确的评价结果。从以上解读来看,体育无疑对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强化,进而提高个体自尊的水平,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2、社会因素的相互影响
通常运动是与其他人一起进行的,在运动中可以产生友谊,发生有趣的事并会引起个人的注意力,生活必须与人相处,在形形色色的社会交往中表现出不同的社会适宜性,人与人相处的好就意味他的社交适应力强,反之对社会适应力差的人对其自身的健康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并容易产生心理疾病和生理疾病。体育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在一定的规则与方法制约下,开展公平、公正、激烈的竞争,有利于提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协调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增强责任感,遵守社会规范,可见,体育在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是有特殊的教育作用。
3、改善情绪状态、减轻压力
不良情绪是导致生理和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适宜的体育活动能直接给人带来愉快和喜悦,并能降低紧张和不安,从而调控人的情绪,改善心理健康状况。体育锻炼的情绪效应有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两种。温伯格(Weinberg)等人研究报道,一次3O分钟的跑步可以显著的改善紧张、困惑、焦虑、愤怒和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同时,伯格(Berger年)研究认为,长期有规律的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情绪的改善。因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改善不良情绪,使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参加体育锻炼者感觉更加轻松疲劳程度转轻,并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同样,运动者看起来精神更好,自信心更强,工作学习效率更高,很少感到沮丧,并且健康水平较高。另外调查表明参加运动者被问到为何参加运动时,他们普遍的回答时“为了良好的心理和健康的身体”。为了提高心理健康和减轻压力这一目的,调查种发现,78%的人说他们运动是为了保持健康,54%的人说为了提高健康的感觉,50%的人是为了控制压力,47%是为了控制体重。
4、培养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的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意
志品质即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较高的自尊水平,可以增加个体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在困难面前容易产生乐观豁达、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在体育活动中要不断克服客观困难(如气候环境条件的变化、身体素质与能力的限制或意外等)和主观困难(如紧张、畏惧心理、失意、疲劳等),参与者越努力克服困难,也就越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并能把从中培养起来的坚强意志品质转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对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铺就良好的精神基础。
5、预防心理疾病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中学生中心理疾病的比率明显升高。到1998年底,全国大学生患心理疾病的比率已达到20%以上,而且还在呈上升的趋势。这说明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来大,在中国,因患心理疾病被迫退学的学生人数占因病退学总数的64%,高居病退的首位。大量研究表面,体育活动能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美国一项调查显示,1750名心理医生中有80%的人认为体育锻炼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消除焦虑症的治疗方法。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对学生做跑步试验,发现跑步可以减轻学生在考试期间的焦虑情绪,而且发现适当的步行(达到最大吸氧量的35%~65%)也能降低焦虑状态和血压。有人认为有氧练习可以提高脑部血流和氧气的输送,从而不断提高心理状态。动物研究表明,有规律的运动可导致脑部结构发生持久性的变化,包括产生额外的血管分支和神经末梢,而且运动训练可以明显地改变脑电波的活动。脑部分泌的多种化学物质或神经介质,还有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素肾上腺等,以证明这些物质的失调与抑郁症及其他的心理障碍有关。运动可以通过维持脑内这些物质来治疗和预防抑郁症。
建议:
(1)现今中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因得到重视和关注,加强对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和疏导刻不容缓。就业困难,学习压力过大,人际关系复杂等一系列的问题是导致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中学生体育锻炼时间普遍较少,体育锻炼意识淡薄.没有适宜的运动项目、 场地器材设施不足等等这些都是导致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
(2)科研人员在对人体进行试验研究后,认为以上这些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导致心理健康的改善,虽然对于运动是怎样提高心理健康的机理还不清楚,但专家一致认为,参加有规律的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的确是具有最大的好处。
(3)根据美国运动医学院的指导方针,许多心理健康研究人员建议他们的受试者每次运动30-60分钟,每星期3-5天,运动强度为中等强度到大强度。换句话说,每天等量的运动,既可以提高心肺的健康,降低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疾病的发生率,还可以提高大脑的精神健康。
浅谈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当代中学生处于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面临诸多矛盾、冲突,加上他们生理、心理发展以及学习生活的特殊性(独生子女),常常会使他们产生这样那样的不良心理,因此,如何在初中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如何疏导学生不良的心理是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事情。在新的体育课程改革下,我在体育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体育课上学生不良心理状况及成因:
在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心理健康不良因素主要有:①害怕心理;②逆反心理;③依赖
心理;④焦虑心理;⑤孤独心理;⑥自责心理;⑦过敏心理;⑧冲动心理;⑨反感心理;⑩异性心理。
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生理和心理、体质和学习成绩以及不良个性心理等方面的缺陷。如有的学生身材矮小、肥胖,体弱或有某些方面的残疾等,他们在练习中因怕做不好动作被别的同学讥笑而产生对运动的恐惧感,导致心理失衡,或怨天尤人,或自抱自弃,从而造成较重的心理负担。又如:在考核或成绩评定时,总觉得教师给别的同学的分数与评价比自己的高,怀疑教师不公正、有偏向,在进行集体项目的比赛时,总认为自己的技术水平对取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突出自己,表现自己为中心,这样做又往往得不到教师的肯定。而对这些内心无法平衡,又难以从正常途径宣泄,从而造成在学习时心理极不稳定。有些学生由于身体素质基础差,或者学习动作时接受、掌握动作的能力差跟不上正常的教学进度。在平常学习时,与那些身体素质好、成绩好的学生比较时,总觉得自己既使再努力也技不如人,无法赶上其它学生,从而在练习时放不开思想包袱.显得胆小、怯懦、缩手缩脚,结果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从而产生自卑心理。有些学生虚荣心强,爱出风头。喜欢在课堂上引起教师和其它学生的注意,爱表现自己。遇到一些自己力不从心的动作时,知道自己完不成,也要为了“面子”硬撑着去做,结果失败。久而久之,这种挫折失败的阴影会使其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以后,既使对自己能做的练习,也不敢表现自己,怕万一失败而被其它同学讥笑,被人看不起等等。
二、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初探
1、优化课堂心理环境,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1)、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优化体育课堂心理环境的前提,课堂心理环境主要是教师行为的产物。教师心理健康、情绪稳定,在教学中能使学生在一种心情平静、愉快而活泼
的气氛中学习。相反,教师情绪的失控,往往会导致师关系冷漠和教学气氛的紧张。心理健康的体育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修养和师德修养,有较强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能真诚地接纳学生,理解与尊重学生,创设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
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优化体育课堂心理环境的核心。教学既是对师生关系的教学,同时也是对同学关系的教学。在良好的人际关系背景下,师生之间的积极关系所带来的积极情感,合作支持的态度和良好的情绪气氛,都将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与活动要远远多于其它课堂教学,也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3)、设计科学合理有效的场地与器材。体育课大多在室外进行,复杂多变的环境,给小学生上体育课带来一定的干扰。所以应在课前画好场地,放好教具,使之整洁、美观、富有吸引力。例如在教学前滚翻时,把垫子放成梅花型,让每两个学生都能拥有一个“花瓣”,让学生一到场地,就感到心情舒畅,愉快有趣,渴望快点上课。
2、精选教学内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要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照顾他们体育兴趣,满足现实的体育需要。尽可能扩大选取范围,增加一些选项课、专项课、开放式教学课。如利用游戏,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活动项目,通过游戏,学生的思想、智力、意志、体力得到锻炼提高,特别是对那些有自卑感、较孤僻的学生,多让他们参加集体竞快的游戏活动,因为在游戏中,让学生分成几小组。每一组的学生为了在集体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就会互相督促,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形成好的群体力量,同组的同学就会互相呐喊助威,从而促使学生间进行正常的感情交流,克服了一些不良的个性品质,使情感得到升华,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个性发展。比如,在换物接力赛的时候,我们要求学生所换的物体都必须立起来,不得倒下,否则要重新回去立好,跑回队伍时,一
定要从右边归队,一次错就扣该队一分,这时,各组前后同学纷纷互相提醒,增强了学生的集体凝聚力,学生之间关系也很融洽,抛弃了那种不愉快的情绪。又如,让体育素质较差、但责任心强的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担任裁判,通过他秉公执法,同学也不会轻视他,让学生养成尊重裁判,遵守规则的习惯。使这些学生不会因为体育素质较差而有自卑感心理。在这些活动中,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培养。
3、采用灵活教法,突出心理健康教育。
1)、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互帮合作快乐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着重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学习的习惯。互相帮助、探讨学习,使学生在交往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也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
2)、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团结拼搏奋发进取精神。教学中运用游戏,能够使学生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团结一致,奋勇拼搏。如:团结一致过黄河,集体跳长绳游戏比赛,接力跑游戏等集体游戏活动。通过对游戏规则的了解和参与游戏活动,培养了学生团结一致,努力拼搏夺取胜利的精神品质,同时让学生在比赛中也体验到胜利的喜悦。
4、课后小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①、设疑法。讲课时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课后进行思考。②、提问法。通过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去评价、辨别。③、暗示法。教师利用心理学原理,让学生对课堂上自己的表现进行回忆,自己评价。④、议论法。教师就课中某一环节,特别是学生的看法和评价不一样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热烈讨论,自己找出正确的答案。其次,体育教学中有许多竞争性比赛或游戏,肯定会产生“失败”的一方。这些学生在一定时间内会产生精神和心理上的压抑,应注意消除他们的心理疲劳和心理障碍。教师可用
简短、幽默的语言或小故事去启发他们,用真诚的目光去鼓励他们,使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去获得成功。
另外,学生具有个体差异,各个阶段心理状态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情况,有的放矢地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督促学生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得到真正的健康。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
摘要:教育家洛克有句名言:“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全的身体。”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与人交往越来越需要加强合作与交流。现代社会不仅需要一个人有充足的精力,也需要有灵敏的头脑、拼搏的精神、承受挫折的压力的心理能力。
关键词:健康 心理健康 体育运动
一、 健康与心理健康的涵义
健康不仅仅是一个人没有疾病,不体弱,而是指人的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处于良好的状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在逐渐提高,以往“无身体疾病即是健康”的生物健康观已经不再是公众认可的健康标准,取而代之的是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的健康观。
二、 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许多关于中小学心理问题的调查报告都已表明,青少年心理问题趋于严重,近年发生的一些恶性事件,如学生往学校水井投毒案、中学生杀母案、学生之间报复杀人案还有很多学生的厌学逃学现象等,这些现象都与我们中小学忽视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的成长发展出轨有直接关系。
三、 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的主动活泼过程,它可以有效地塑造人的行为方式,因此也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有学者认为,游戏和竞技体育具有下述心理健康价值:
(1)能增强安全感和自发性;
(2)能提高独立性;
(3)能解除紧张;
(4)有助于形成友谊;
(5)能提高自己的价值观。
体育运动之所以能够促进心理健康,主要是因为:
1、 改善情绪
健康、稳定的情绪能使人对现实保持积极的态度,有效地从事学习、工作。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为郁积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发泄口,尤其可使用受挫折后产生的冲动得
到升华或转移,可心消除轻微情绪障碍,减缓和治疗某些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等。
2、 培养意志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有明确的学习和生活目的,并有达到目的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行为。其行为表现出果断、坚韧、自制的毅力。体育运动一般伴有艰苦、疲劳、激烈、对抗、竞争等特点。在参加运动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意志努力。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人的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互相帮助、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质品质,使人保持积极身上的心理状态。
3、 人际关系和谐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宽容、热情、友爱、合群等到品质,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体育运动过程中存在着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的相互交往性,这种交往性可以使群体中成员,在体育运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产生情感上的相互感染、沟通,从而增进了解。由于体育运动的集体性和公开性,在体育运动中的人际交往,能够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融洽关系,团结协作,这也助于心理健康。
4、 自我认识正确
一个具有正确的自我观,就意味着他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体育运动有助于认识自我。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的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竞争的成功可以提高自信心和抱负水平,可以获得同伴和集体的承认,从而可以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社
会价值。体育还可以有助于自我教育。在体育运动中暴露自己的缺点发现自己的优点,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对自己的潜能和长处发扬光大,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努力改正和克服,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
5、 行为适度
心理健康的人行为协调,反应适度。行为协调是指人的行为是一贯的统一的,而不是反复无常的;也表现为在相同或类似情况下的行为的一致性。反应适度,指既不异常敏感,也不异常迟钝,刺激的强度与反应的强度之间有着相对而言稳定的关系。体育运动大多是在规则的规范要求下进行的活动,是在“公正、公开、公平”的宗旨下进行的活动,在体育运动中,每一位成员都会受到规则的约束,个人的行为要符合规则要求,因此,体育运动对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规范有着重要和积极作用。
6、 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
合作与竞争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体育运动是在规则的要求下,使双方在对等的条件下进行的体能和心理等方面的较量。这种竞争就是追求卓越成绩的努力,证明自己或本队比对手更强,更出色。同时,体育运动又包括个人和集体项目,在一个集体中,每个成员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相互合作。因此,要求每位成员的一切行为都要有整体意识,要从全局出发,要抛弃个人的私心杂念,为加强和发挥整体力量而努力。当然,这种合作不局限在同一个集体内,还应包括对手、观众、裁判等方面的合作。不尊重对手、观众,不服从裁判的判罚,比赛就无法进行。因此,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地培养人的合作与竞争意识。通过中小学积极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身心并进,是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方面,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丁雪琴《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1998.5
[2]周成林 《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1997.5
[3]《体育心理学》
[4]《中国学校体育》
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以及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经济对现代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未来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况且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