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教改下“茶馆式”教学的感悟

2023-05-24 来源:易榕旅网
浅谈教改下“茶馆式”教学的感悟

浅谈教改下“茶馆式”教学的感悟

摘要:随着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中地不断推进与深化,历史教学改革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尤其是近年来,连云港市教育局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并实施的“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给课堂带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在历史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论文关键词:教改,茶馆式教学,感悟

经过一年的实践与摸索,本人在历史课堂教学方面获得了一些较浅显的感悟。现总结如下: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转变学习方式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个'导'字上,即导学、导问、导思、导法、导行,做一个学生学习的出色策划者、组织者,做一个导演。学生必须进行大量语言实践,这是老师的讲授哪怕是精讲所代替不了的,老师要为学生的这种实践多创造契机、提高效率。同时,与学生建立坦诚、平等的兄长、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无话不谈,激烈争辩的课堂氛围,敢于说“不”、敢于提出尖锐的问题的思维习惯等等。这样,不但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样地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尊敬和亲近,也迎合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挥了学生的潜在主体作用。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原有学习状态,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打造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模式

传统教学的一个弊病:以教师为中心,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全部教学设计理论都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规范办学的背景下,以“学”为中心开展课堂教学,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能学不教”的基本原则,笔者所在的连云港市正推行“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所谓“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指的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灵活的运用自学质疑、交流探究、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运用六模块,建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对话交流、动态生成、合作共享,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的课堂。“六模块”建构课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从“教师引导”、“学生配合”的师生合作方式,到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案的编写突出灵活、实用、科学、有效,在让学生明确一课的学习目标后,一般分成四个板块,即“走进课本”(一般用填空的形式,让学生自主研读课本,小组内交流批改)、“交流探究”(一般用材料解析的形式,小组内讨论、探究、展示)、“知识梳理”(一般用知识网络的形式,让学生归纳、概括出本课的知识要点、学生讲评、教师适时点拨)、“巩固升华”(一般选用近几年的中考真题或仿真题检测学生掌握程度,学生讲解、教师精讲点拨)。学案的制作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三、创设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体验性”,强调“经历”,强调“感悟”。从教学的角度讲,就是要鼓励学生对课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一个激发生命力的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

经过实践与研究,我发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达成,应贯穿并渗透于整个学习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中心应放在语文学习的“体悟”上,它是和风细雨,潜移默化的。所以教师应关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教育与审美体验,让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得到熏陶和感染,在鉴赏

体悟中培育学生审美情趣和健全的人格。

当然,要让学生获得体验和感悟,仅仅有教师细致的分析和精辟的见解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要激发学生的兴趣。“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