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谈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2020-06-21 来源:易榕旅网
谈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作者:王瑞彪

来源:《速读·上旬》2019年第12期

摘要:长期以智力教育为主的教学体制忽视了学生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培养。在新时期下,如何开展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是摆在每位救师面前的新课题。根据目前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上长期思考和探索,我认为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的重头戏——德育相结合,应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这也是对德育教育途径的一种补充,它能为学校的德育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德育;心理;健康

“一个民族的新一代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深地休会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多么的重要,良好的心理品质对学生的发展是多么重要。在日常工作中,努力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为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一、环境与宣传

1.在班级设立心理知识专栏、悄悄话信箱,让学生们了解心理,正视自我的心理状态。我及时把学到的心理知识以文章、便条等不同方式传递给学生,和学生们分享。

2.通过介绍我校培养的优秀毕业生先进事述、成功典范,使学生正视教育,珍惜机会,把握自我,确定学习和人生目标,把握机会迎接挑战。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 二、心理辅导

1.学习方面。作为一名教师,我有这样的体会,有些学生丧失学习目标和兴趣。俗语讲“授之以鱼,不人授之以渔”。针对这种矛盾,我组织“我为什么学习”“我的学习兴趣”等主题班会,让学生们在班会上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认清自己的學习动机,认识自己的优势,善于自觉地学习。用魏书生老师的话:“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广阔大地”激励和鼓舞学生。对于个别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如听音乐学习,通过讲解心理学中的”视听干扰现象”,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中的不良习惯,自觉纠正。同时,要指导学生加强两课学习,学会辩证的学习方法、辩证的思维方法。

2.人际交往方面。人们遇到了烦恼或挫折,需要他人的支持与帮助、理解和信任,良好的人际关系正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支持系统,可以有效地减轻人的心理压力,促进自我调节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提高。

3.品德方面。个体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道德认知、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共同协调发展的过程,其核心就是道德内化,这种道德内化需要心理素质或心理结构要素的培养。如何将德育的社会化要求内化为个体的内在素质,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提高学生的行为准则,这是我做班主任工作中经常会思考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尝试着以班风建设为切入点,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当个人的良好品德与大多数人的相符时,就会形成良性的从众心理,就会为个性发展提供最佳条件。在班集体内形成一种讲正气,比学习氛国,使学生自觉加强思想修养,积极要求进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班集休中施行班干部轮换制度,充分发挥每位同学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协作意识、社交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工作实践,班干部可以更加准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促进自我发展和自我定完善。让他们在工作过程中学会交往、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培养集依荣誉感。

充分利用班会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使命感。此外,我还经常会对学生们讲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对于人的生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的认识。 针对个别同学沉迷上网的问题,我尝试着用救育和移情的方式来处理。首先追求人性的自由和现实社会是相矛盾的。网络的世界是不受社会标准、道德标准来约求的。但作为学生来讲,你是生活在一定准则下的现实人。你就一定要遵守校规。通过谈话、谈心,了解这些同学的上网动机,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有针对性的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帮助他们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来。

三、心理咨询与心理干预

当代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加之对心理健康的忽视,就有可能出现身心发展失衡,严重的影响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针对这些问题,我会建议个别学生找心理咨询师做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 四、结束语

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救育的双向结合,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或相互替代,而是两者在教育目标、内容、过程中的联系融通、相互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各有所重,相铺相成。德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延续,两者殊途同归,皆为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与道德品行而努力。将德育的社会化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培养一代合格学生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作者简介

王瑞彪(1971-),男,汉族,广东平远人,大专,小学语文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