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民俗文化的研究
羌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背景,它在多年前是形成中华少数民族的重要因素,它与藏族、彝族联系十分密切。羌族把自己本族的民族文化也传播到其他民族地区,因此许多民族多多少少都保留着羌族的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时间的推移,羌族人民不但创造了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还创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能体现出羌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展现羌族深厚的民族特色文化底蕴。这为我们音乐工作者研究羌族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是理清羌族文化脉络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
一、转山会
转山会是羌族人民重要的民俗节日,每年农历4月初八,羌民们为了祈祷国泰民安、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举行了转山会。中国文革期间,转山会这类民俗文化活动被披上迷信色彩,渐渐被其它民俗活动所取代。30年后,转山会又陆续恢复。每年的转山会羌族人民会准备祭山神的祭品,羌人们要杀肥壮的毛牛、山羊、绵羊,蒸“瓦达”(羌族特有的用荞面和豆腐做成的蒸饺),用荞面做成不同色彩的猪、羊、狗,以此来感谢山神的保佑,保佑这一年来的五谷丰收,感谢上天的眷顾。早些年,转山会只允许男人参加,年轻力壮的男子在腰间插旗子一边唱一边转山,来庆祝转山会的顺利举行。后来,随着社会进步,男女平等的意识建立起来,每逢转山会男女老少都会盛装打扮,带上砸酒、祭品参加节日活动。转山会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祭祀活动,活动场所由释比选出一座山,在山上用石块垒成两米多高的塔形。转山会由释比主持,祭祀时在塔前放上一坛砸酒,把晾干的柏树枝点燃,杀鸡、宰羊,把鸡血、羊血洒在塔子的周围,端上三刀头(羌族人民称为一块三斤重的猪肉)。随后,释比开始做法,唱着经文,祈祷来年丰调雨顺,边击打羊皮鼓、边唱经。此段唱经结束,把羊角挂在塔顶,男子们把腰间的五彩旗子插在塔子上。男女老少跳着萨郎舞,唱着羌族山歌,互相敬酒,烤好的羊肉也互相分享。第二个部分是跳萨郎舞。
祭祀结束,年轻的男子们拿着五颜六色的旗子返回村寨,游行村寨的时候,每家每户领一份祭了山神的羊肉。民间有个说法,吃了祭了山神的羊肉会保一家人平安,有吉祥的寓意。在游行村寨送羊肉的过程中,羌民们跳起了萨郎舞,互相送祝福。
二、人生礼俗
最早人的祖先创造了文化,文化经过时间推移演变成仪式性方式在某种程度上约束着人们的行为。从而有了现在的“祭”与“礼”之说。羌族这一古老的民族特别重视礼仪,从不同的礼俗文化活动的丰富多样性可以看出羌族古老文化传统的仪式感。这种仪式感是羌人的魂,不论开心与悲伤无时无刻地伴随着羌族人民走完一生。羌族人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礼俗,从成年、成家、结婚、生子,每个阶段的礼俗中,羌人民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使其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一)吉尔波特(成人冠礼)
成人礼是人生发展历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礼仪,各个民族都有成人礼的存在,区别在于礼仪内容不同,形式也不同。追溯到最早西周时候的礼仪称为冠礼,在历史的进程中成人礼慢慢进入人们的视线,现在,一些少数民族依然保持着“冠礼”的习俗。羌族的民俗文化中冠礼依然占有重要的地位。羌族的成人礼用羌语称作吉尔波特,预示着羌民已经达到成年可以将其纳为社会的一员,同时也肩负着保护羌民族的平安,传承羌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羌人举行成人礼的年龄锁定在14岁与18歲之间,主要以生理成长情况和实际劳动能力相结合来考量。传统的“吉尔波特”是邀请德高望重的释比老人到家中来,用“桑叶”祛除屋里不干净的东西(不吉祥的污秽),释比唱着经文向上天许下美好的愿望。然后请亲人们进屋,围着火炉而坐,正式进行“吉尔波特”仪式,接受仪式的青年人穿着新衣跪在释比面前,此时释比拿着杉树枝(寓意先祖在上),受冠青年人的舅舅在释比的指导下,
把代表先祖赠送的物品羊毛线围在青年人的脖子上,在它的眉心处点上猪油,祈祷天神保佑。接下来,释比坐着念着经,其内容是:“自盘古开天辟地,先祖们造世间万物和人,祖先们生在什么年代尚不能知晓,但是他们的灵魂一直都在,如同大山上的岩石永垂不朽。羌族子孙世世代代受其庇佑,一生平安。”释比念完唱经,受冠的青年人在释比的引领下围着自己的屋子绕几个圈,祈祷神灵赐福,保佑自己幸福平安、健康成长。
传统民俗文化必然受到社会发展的考验,随着时间的发展吉尔波特的隆重程度也产生着一些变化。在上世纪50年代,羌族“吉尔波特”已经变成羌族人民祭祀、还愿的重要民俗活动。大型的祭祀活动之后,受冠的青年跟着释比来到祭祀白塔旁,释比诵经唱着羌族人民的历史,抒发着对本民族的精神和情感,同样为受冠者点上猪油,祈祷神灵保佑。有时对身披红绸的山羊进行放生仪式,这是一个良好的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以此可知羌民族在很早之前就有独特教育的前瞻性。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羌族人民也从神灵庇佑脱离出来,这就面临着羌族“吉尔波特”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吉尔波特”面临着失传的危机,但是羌族人民的民族凝聚力还在,民族文化传承意识还在不断地延续。
年轻人的社会责任感对和谐社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现在的羌族年轻人逐渐走出传统家庭文化的局限性,他们与社会紧密联系,社会责任感也逐渐加强。“吉尔波特”是塑造羌族年轻人的良好机会,羌族的成人冠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有服务于社会的文化功能,并慢慢地发展成适应社会需要的人生礼俗仪式。
“吉尔波特”传承人相关信息。陈德明“吉尔波特”代表性传承人,茂县黑虎乡小河坝村人,生于1932年12月,其父亲也是“吉尔波特”传承人,从小看着父亲给青年人举行成人礼,熟练地掌握了黑虎乡区域的成人冠礼仪,他是属于族群传承。马前国,男,1964年7月生,“吉尔波特”代表性传承人,汶川县雁门乡萝卜寨村人。余世荣,男,1948年
1月生,“吉尔波特”代表性传承人,汶川县龙溪乡阿尔村人。
(二)木吉珠(婚俗礼仪)
民间传说羌族婚俗是女神木姐珠下嫁人间时制定,不允许随意更改,所以现在还延续着严格的婚俗礼仪制度。羌族人民为纪念女神木姐珠即把婚俗礼仪命名为“木吉珠”,以此为代词称谓。羌族的婚礼有两大特点,第一婚礼是圣神的,第二每个人有注定的姻缘。这为音乐研究者提供了详实的民俗文化素材。
羌族人民结婚顺其姻缘,定婚之前会找释比挑选一个良辰吉日,订婚时,女方不能在现场,由双方父母负责接待男方以及亲朋好友。双方父母吃了“大定酒”、“小定酒”后,男方把送给女方的聘礼放在神台上,经过释比诵经(经文内容是和和美美、白头到老),订婚礼仪结束。
正式的羌族婚礼要进行三天。第一天“女花夜”,第二天“正宴”,第三天“谢客”。女花夜主要适用于商定“木吉珠”,新娘家准备好砸酒来招待远方来参加婚礼的朋友们,大家一起跳舞,通宵唱歌来祝福这对新人白头到老。三天之中最有特点的是“女花夜”。“女花夜”新娘必须由年长的女性送到亲友家過夜,当晚不能留在自己家中。第二天是“正宴”,这一天是正式迎娶新娘的日子,男方家配备花轿到新娘家。新娘唱起《哭嫁歌》,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跪拜离别父母。唱完《哭嫁歌》,新娘的闺蜜为其梳头换上新衣,穿上绣花鞋,戴上银饰品。父母为新郎做的衣物为嫁妆,让女儿带给男方,新娘由其亲哥哥或亲弟弟送上花轿。送亲者抬起花轿,乐队吹起唢呐,高高兴兴送新娘出嫁。此时新娘离别之情油然而生,手蒙着脸忍不住哭泣。走进男方家,仪式正式开始,新郎新娘拜天地,释比吟诵经文对新人送上祝福,新人正式成为夫妇。这天,男方在屋外设“坝坝宴”(露天里摆的宴席),客人们饮酒、唱歌、跳舞进行一天一夜的狂欢。“谢客”婚礼第三天是谢客,
是由新郎家摆宴席,感谢各位宾客参加婚礼,此意在于答谢宾客。婚礼结束后的第三天,新郎和他的兄弟背着酒和肉,新娘和她的姐妹们一同返回娘家,娘家准备回门酒赠予亲友再次为一对新人送上祝福。此时,婚礼圆满结束。
木吉珠(婚俗礼仪)传承人相关信息。何建,男,北川羌族自治县青片乡尚武村人,1970年2月生,他是羌族木吉珠(婚俗礼仪)市级传承人。他曾跟随苏世珍、苏伯英学习羌族婚俗,传承方式属于亲属传承。王国炳,男,茂县三龙乡纳呼村人,30岁跟随父亲学习婚礼礼俗,属于亲族传承,其父亲的羌族茂县羌笛制作以及演奏都非常有特色,对民俗民间习俗有较全面的了解。陈兴发,男,茂县黑虎乡小坝三龙乡纳呼村人,40岁开始跟随师傅杨年第学习羌族婚礼习俗,其师傅杨年,男,1922年生,是三龙乡区域掌握民间习俗最全面的人之一。陈兴发继承师傅衣钵,42岁能独立主持羌族的砸酒开坛仪式、羌族婚礼仪式、羌族祭祀仪式等。
总之,羌民族在现代社会中依然传承着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渐渐变成羌族人民在社会生活中的习惯。并常常作为群体活动增加族群联系的最佳手段,羌族人民对民间习俗有一种天生的崇尚感。从羌族人民的民俗文化中笔者得到一些启示,学会人与人相处,学会人与自然相处。崇尚本民族的信仰,以崇高的信仰来推动羌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