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门洞式支架专项施工方案

2022-11-07 来源:易榕旅网
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SG3标段

86#-87#墩跨村道门洞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温州市域铁路S1线SG3标段

二○一六年五月

目录

温州市域铁路S1线SG3标 86#-87#墩跨村道门洞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本工程高架桥(86#-87#)需跨越玕东村村道,因此需搭设门洞式支架以保证车辆通行。考虑到各路口车流量大小各异,拟采用单向2车道门洞式支架。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地形地貌

本标段工程沿线所经地区除局部低缓丘陵为砂类土或黏性土层外,一般均为深厚层淤泥、淤泥质土覆盖,工程地质条件较差,下伏白垩系、侏罗系基岩。地层主要为:人工填土、淤泥、含粉砂淤泥、粉质黏土、砾砂、淤泥质黏土、细砂、黏土、粉质黏土、细砂、砾砂、砾石土、粉质黏土、细砂、砾石土、黏土、砾石土,含粉质黏土角砾,含角砾粉质黏土,下伏白垩系馆头组凝灰岩。

第四系地层厚度较大,厚40~80m 不等,基岩埋深较深,淤泥、砂层、黏性土层强度低,工程性质差,地基容许承载力低。

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综合成果表(详勘)

地层代号 (2)1 (2)2 (3)2 岩土名称 淤泥 淤泥 粘土 厚度(m) 天然密度(g/cm3) 摩擦角(°) 粘聚力(Kpa) 承载力(Kpa) 5~8 15~20 2~6 45 55 100 气象与水文

根据温州市气象局提供的温州主城区气象资料,温州市域铁路

S1线一期工程沿线气象资料如下。

气象:

工程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兼受海洋对气候调节作用,建筑气候区划属ⅢA 区,具有季风显着,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照充足,雨量丰富,台风灾害频繁的气候特点。

气温:

多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达℃,极端最低气温℃;本区域冰冻日数少、高温日数少,对工程施工和安全运行都很有利。

降水量:

多年平均降雨量,日最大降雨量,年降雨量分布不匀,降雨集中于4~6 月的梅雨期和7~9 月的台风期;工程区域初夏有浙南雨季,7~9 月又多台风侵扰,暴雨较为频繁,是省内暴雨最多的区域之一,在设计、施工和运营时应予以重视。年平均蒸发量,7~9 月蒸发强烈;每年3~4 月份多大雾。在降水较少的冬季,相对湿度较小;在降水高峰期的5~8 月相对较大,尤其是梅雨期的6 月最大。

湿度: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左右,绝对湿度左右,最热月份相对湿度70%左右,最冷月份相对湿度81%左右。

风:

7~9 月又多台风侵扰,台风灾害频繁。 水文地质条件

沿线经过区域主要水系为温瑞塘河水系、永强塘河水系和瓯江水系。区内水道纵横交错,河流密布,河网交错,局部在谷地分布一些山区河流和小的溪沟,还分布一些人工水塘、小水库等。

场地地下水按其赋存介质不同主要分为孔隙潜水、孔隙承压水及基岩裂隙水。孔隙潜水分布于山前的沟谷、坡麓以及大面积的平原区

上部,主要受岩性、地貌、气象、水文诸因素控制。平原区孔隙潜水水量贫乏,水质差,直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潜水位受降水变化影响明显。

施工平面布置

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施工要求结合现场地形地貌及周边管线影响,采用门洞式支架施工。

基础:采用条形基础,基础施工满足相关要求,基础开挖施工应满足管道周边开挖要求。

立柱:采用φ630*10mm螺旋钢管立柱,钢管立柱安装过程中确保垂直度满足规范要求,结构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标高采用钢板调整,

同跨立柱顶面在同一标高,误差满足规范要求。

分配梁:采用工字钢,通过计算确定采用2I45a做为分配梁。 横梁:采用2I32a工字钢,横向间距根据碗口式脚手架布置。受力计算确定满足现场施工。严格按照《铁路混凝土梁支架法现浇施工技术规程》(TB 10110-2011)及《跨越式施工支架技术规程》(DBJ 50-112-2010)等规范施工。

支架:采用碗扣式支架,以方便梁体线性控制,施工时严格按照《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相关要求施工。 技术保证条件

基础:门洞支架基础必须满足承载力要求,基础承载力应大于250KPa,通过计算得出。施工时必须通过试验检测承载力或持力层强度,满足支架设计要求。基础预埋尺寸为900mm*900mm*20mm钢板。

立柱:立柱与基础采用预埋钢板焊接连接(大里程方向立柱预埋到87#承台里),立柱在安装过程中必须满足垂直度要求,偏差不得大于立柱高度的%,且不大于50mm。钢管立柱高度大于5m时,相邻柱间设置横向连接系。钢管顶部与底部钢板均采用4块10mm厚缀板焊接。

分配梁:采用2I45a工字钢组合形式,分配梁与立柱连接采用三角钢板焊接,以保证横向稳定性;分配梁与钢管接触面必须密贴,可采用不同厚度的钢板进行支垫。同跨分配梁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高程相对误差不大于20mm。

横梁:采用2I32a工字钢,满足《装配式公路钢桥多用途使用手册》相关规定。横梁在吊装前应在地面加工完成,吊装前在分配梁上定出每处分配梁的设计位置,就位后及时与分配梁进行固定。竖向刚度满足L/1000,且不大于25mm。

支架:碗扣式支架满足规范《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的相关要求。

2. 编制依据 编制依据

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

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土建工程SG3标段《招标文件》、投标文件、施工合同文件;

《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土建工程施工设计温州特大桥第3标》及相关设计图纸;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温州市域铁路S1线SG3标监理实施细则》;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标准、规范

(1)《铁路混凝土梁支架法现浇施工技术规程》(TB 10110-2011) (2)《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4)《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 300-2013) (5)《铁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TB —2005) (6)《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8)《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2-2008) (9)《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 194-2009) (10)《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 (11)《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203-2008) (1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 50308-2008) (13)《工程测量规范》(GBJ50026-2007)

(14)《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DB11/490-2007) (15)《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 50490-2009) (16)《跨越式施工支架技术规程》(DBJ 50-112-2010) (17)《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 10301-2009) (1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2011) (19)《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2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12) (2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1991) (2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JGJ 46-2005)

(2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控制技术规范》(GB/T 50839-2013)

图纸、施工组织设计

(1)《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G3标基础施工图》 (2)《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G3标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参考资料

(1)《装配式公路钢桥多用途使用手册》 (2)《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编制范围

86#-87#段采用门洞式支架施工的简支梁。 3.施工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

表 门洞支架施工进度指标表

门洞式支架 工作项目 基础处理 立柱安装 分配梁及横梁安装 碗扣支架搭设 底模安装 支架预压 钢筋安装 预应力管道安装 穿预应力钢束 侧模安装 浇筑混凝土 首联工期(天) 3 1 2 4 1 3 3 1 1 2 1 模板拆除 养生、等强 张拉、压浆、封端 拆除支架 合计工期 1 14 1 1 39 材料计划 材料供应计划

根据方案组织材料进场,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原材料及周转材料总计划和分工号材料计划,并建立材料供应台账。及时组织其他物资材料的采购工作和前期周转材料进场,以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钢管柱、工字钢、碗扣支架、模板、钢筋、预应力等材料进场后严格按照规范及方案要求组织验收,不合格的材料严禁用在施工中。

表门洞式支架主要材料工程量统计表

(86#-87#)

序号 1 2 3 4 5 6 材料名称 基础混凝土 螺旋钢管 分配梁 横梁 槽钢 竹胶板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C30 Ф630*10mm 2I32a 2I45a I20 12*6 m3 m m m m m2 24 204 48 132 72 扩基 立柱 纵梁 横梁 单根长度12m 材料储存

材料的储存由专人管理,分类、分场地储存,环境适宜,保持干燥、通风,有防火、防潮、防盗、防虫、防污染等措施。

材料管理

所有进场材料,必须经试验室根据试验规程进行检验合格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后,由材料人员进行分类储存。标识,并定期检查,发现损坏的材料及时处理,不得使用。

周转料配置

周转料随着工程进展逐步进场,采用自行采购或租赁的方式。 材料运输采用自有和社会车辆共同组织运输,实施优势互补,均衡运输。对新材料和紧缺的材料提前组织供货。

采用大型设备施工,进场施工机械按照实用、配套、性能稳定原则成套配备,以施工机械化保障施工进度,确保工期。严禁不合格的产品、带病设备进场。

作好设备的选型和配件供应工作,设备选型力求实用、高效、耐用、易修,型号宜少不宜杂。

充分发挥机械施工高效率的特点,做到施工、保养统筹兼顾,关键控制性工程必须利用大型机械设备的优势,以缩短节点工期。 设备计划

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计划

施工中根据工程需求,做好机械设备的选型和配件供应工作,并进行动态调配。主要工程机械设备配置计划详见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表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序号 1 2 3 4 5 6 机械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汽车吊 QY50 台 混凝土汽车泵 46m 台 插入式振动捣固器 ZN50、ZN70 台 砼罐车 8m3 台 张拉设备 压浆设备 AHCK-500F 套 套 数量 1 1 6 6 1 1 备注 构件吊装 砼浇筑 砼振捣 砼运输 预应力张拉 压浆 租赁 商混站 自有 商混站 自有 自有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钢筋切断机 钢筋弯曲机 钢筋调直机 滚轧直螺纹套丝机 电焊机 圆盘锯 高压冲洗设备 手持电锯 气割设备 FGQ40A GW40 GT6/14 HGS-40B BX3-400 400MJ 300BR K950 CG1-30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套 台 套 2 2 2 2 5 4 1 2 1 钢筋加工 钢筋加工 钢筋加工 钢筋加工 钢筋加工 模板加工 冲洗 模板加工 构件加工 自有 自有 自有 自有 自有 自有 自有 自有 自有

主要测量、检(试)验设备配置表

现场拟投入试验设备及测量仪器设备见下表。

表 试验设备及测量仪器配置计划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仪器名称 全站仪 水准仪 钢卷尺 对讲机 含气量测量仪 塌落度桶 电子秤(30kg) 温度计 回弹仪 100*100*100试模 弹性模量试模 单位 数量 套 套 把 部 台 套 台 个 个 组 组 1 2 2 2 1 1 1 3 1 型号 / DSZ2 50m / CA-3型 100*200*300mm JZC-30TSE / ZC3-A 出厂编号 / / / / 735 / 生产厂家 拓普康 苏州一光 雄狮 / 上海路达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天津三思试验仪器有限公司 备注 F405002 福州科迪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1055 / / 安徽省芜湖县温度计厂 山东省乐陵市回弹仪厂 河北北方建筑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沧州东方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10 100*100*100mm 6 150*150*300mm

4.施工工艺技术 技术参数 钢材相关参数

Q235钢材抗拉、抗压和抗弯容许强度设计值[δ]=145Mpa,抗剪强度设计值[V]=85Mpa,弹性模量E=×105MPa=×108KN/m2;

I45a工字钢:

截面抵抗矩:WX=1430cm3=143×10-5m3, 截面惯性距:IX=32240cm4=×10-6m4; 碗扣脚手架立柱容许长细比[λ]=150; 钢管截面特性:

外径 (mm) 630 壁厚(mm) 10 截面积(cm2)? 惯性矩(cm4) 截面模量(cm3)? 回转半径每米长质(cm) 量(kg/m) 钢管立柱:

钢管立柱采用φ630*10mm钢管。

材质 Q235 容许弯曲应力(MPa) 145 容许剪应力(MPa) 85 φ630*10mm钢管截面面积为A=,惯性距I=;

混凝土相关参数

工艺流程

施工顺序:基础施工→钢管柱安装→分配梁安装→横梁安装→支架搭设→模板安装→堆载预压(变形观测)→调整底模标高→钢筋安装→穿波纹管及钢绞线→侧模安装加固→浇筑砼→养生→钢绞线张拉→压浆孔注浆及封锚砼施工→支架拆除。

门洞式支架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横梁安装 施工方法 准备工作

1、施工主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和熟悉设计图纸,核查设计图纸,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技术要求,详尽调查现场情况,并提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培训。

2、探明管线位置,并与管线产权单位进行沟通,上报方案获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

3、测量人员精确放样,确定基础尺寸线和钢板预埋位置。 基础施工

应避开基础及四周管线。无法避开时,基础设置应符合相关管线 安全的技术规定,必要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保护,先采用人工开挖探沟的方式探明管线位置,距管道中心线5米范围内的基础开挖采用人工开挖方式。

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底平整度、高程应符合相关要求。 基础中设置的预埋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前准确定位。

支架基础施工应符合现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F50中的规定。

根据现场的地形、地质条件门洞式支架基础在覆盖层较浅的位置采用条形基础,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施工基础前必须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施工。

条形基础采用C30混凝土,截面尺寸为×,长度为,基础顶部与底部设置3φ16@40钢筋,钢筋间距80cm。条形基础施工前先浇筑一层20cm厚C20混凝土垫层。

条形基础施工时需预埋钢板,钢板尺寸为900mm*900mm*20mm。 支架安装

(1)钢管立柱安装

钢立柱根据设计采用φ630×10mm螺旋钢管,每排布置4根,间距,在安装前根据每处墩高配齐所需钢管,在配置时不足部分采用钢板支垫调整标高,确保同跨钢管均在同一标高。

钢管立柱和基础的连接采用预埋钢板焊接形式,以保证钢管与基础的可靠连接,钢管与预埋钢板连接采用8块(100mm*100mm*10mm)厚三角形缀板进行焊接,焊缝厚度不小于8mm,保证钢管与预埋钢板连接整体稳固性,在钢立柱安装时钢管立柱必须保证垂直。

同一排钢管立柱安装完成后,横向采用[20#槽钢剪刀撑进行连接;靠近墩柱的钢管与墩柱连接成整体,可在墩柱上打设膨胀螺栓并固定(200mm*200mm*10mm)钢板,采用[20#槽钢进行连接,确保钢管整体稳定性。

(2)工字钢分配梁(横梁)

分配梁采用2I45a工字钢,2根工字钢上下面各贴一块10mm厚30cm宽的钢板。同一排的钢管立柱安装完成,应对立柱标高进行复核,检查合格后,方可吊装工字钢分配梁。工字钢分配梁在吊装前在地面需按设计要求加工完成。起吊时在分配梁两端套上绳索人工拉住绳索控制分配梁的方向,就位后及时与桩顶先点焊连接临时固定,之后松开吊勾及绳索。横梁中心与立柱中心重合。采用三角钢板(厚度10mm)将工字钢与钢管立柱顶部焊接牢固。

(3)横梁安装

横梁采用2I32a,沿简支梁纵向设置17排。

分配梁安装好后,即可安装横梁,横梁在地面上按要求加工好后,再利用吊车将横梁吊起,调整位置符合要求后,下落至横向分配梁顶面就位,横梁吊装就位后,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加固,以保证横梁横向稳定性。横梁与其下的2I45a分配梁之间采用角钢连接焊牢。

(4)碗扣支架底托槽钢

横梁上铺设[20槽钢,间距与立杆的纵向间距一致,[20槽钢采用整长12m铺设。支架安装完毕,检查各部分连接情况,进行加固、调整。

检查验收

根据《铁路混凝土梁支架法现浇施工技术规程》TB 10110—2011相关规定要求如下:

一般规定

支架原材料及构配件进场后,应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应对支架地基、基础、支墩、纵横梁、模板等结构的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验。

支架的各类质量检测报告、检查验收记录和其他工程技术管理资料,应及时填写,并严格履行责任人签字确认手续。

支架原材料及构配件检查验收

支架原材料及构配件进场后应检查验收其材质、规格尺寸、焊缝质量、外观质量等。

新购的支架原材料及构配件应具备下列证明资料: 1 产品标识及产品质量合格证;

2 管材、铸件、冲压件等材料的材质、产品性能检验报告。 重复使用的支架材料及构配件,应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地基及基础检查验收

梁柱式支架的明挖基础质量检查项目、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数量符合下表规定:

门洞式支架基础质量检查验收表

5.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组织保障

(1)建立安全组织机构

本工程建立健全了安全组织机构,成立了安全领导小组,明确了

岗位职责。

(2)安质部及专职、兼职和群众安全员的设置

项目部配备3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成立项目安全保卫部门。施工作业班组长为项目兼职安全员,对本班组的作业场所进行安全监督检查。劳务分包队伍设置2名专职安全员。劳务分包队伍每班组或每10人必须设1名群众安全监督员。

(3)安全施工保证体系

本项目部在工程施工前按DBJ08-903-2010《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要求建立安全施工保证体系,安全施工保证体系分组织保证、工作保证、制度保证三个方面。影响因素有人为因素、客观因素。保证范围分人身安全保证、结构安全保证、施工安全保证。工程安全施工保证体系见《安全施工保证体系框图》。同时认真地编制安全施工保证计划和各项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并严格按保证计划和专项施组的要求进行管理、实施。

为切实保证现浇梁施工过程安全无事故,必须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落到实处,安全生产必须在组织保证管理制度、防止伤害事故、培训和教育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相应措施。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安全防护措施必须落实到位。

技术措施

桥梁支架施工潜在的事故类型有: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坍塌、火灾、管道气体泄漏爆炸等。为防止事故的发生,根据不同的作业,采取的技术措施如下:

预防高处坠落的安全技术措施

1、对高处作业的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体检,并定期检查。 2、当遇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天气时,停止从事露天高处吊装作业。恶略天气过后个对吊装作业安全设施逐一加以检

查;

3、雨天和雪天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凡水、冰、霜、雪、应及时清除。

4、对施工人员进行加强自我保护教育,自觉遵守施工规范。 5、危险地段增设警示、警灯、维护栏杆,夜间增加施工照明亮度。

6、购进符合规范的“三宝”、围护杆、栅栏、架杆、扣件、梯材等,并按规定安装和使用。

7、临边、交叉作业、攀登作业悬空作业,必须按规范使用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并严格加强防护措施。

8、登高时需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绝缘鞋。

9、拆除作业时,要使用专用的安全带,安全带固定在可靠位置。 10、吊装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

11、吊装作业等高用的梯子必须牢固,梯脚底部应坚实、防滑,梯子的上端应有固定措施;

12、所使用的固定式直爬梯应用金属材料制成,埋设与焊接必须牢固,梯子顶端的踏棍应与攀登的顶面齐平,并假设1—高的扶手;

13、吊装作业人员在脚手板上通行时,思想应集中。在高处使用撬杠时,人要站稳;

14、在预留孔洞的桥面,应及时用木板盖严,或及时设置安全防护栏杆、安全网等防坠落措施;

15、在从事支架和梁类构件安装时,必须搭设牢固可靠的操作台,需要在梁上行走时,应设置安全防护栏杆或绳索。

防止物体打击安全技术措施

1、所有进入施工作业现场的人员,都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无安全帽者,禁止进入施工作业现场。

2、易产生飞溅物的场所,机具设备要有严密的隔离防护,机具

设备、手持电动工具的旋转部位,要装设防护罩,以免发生飞溅物伤人。

3、多层作业、交叉作业等处作业时,在作业的上方,必须设有安全的防护设施或者采取隔离措施,防止坠落物品伤人。

4、登高作业使用的电(气)焊工具和照明,手持电动工具应绑扎牢固,避免滑落伤人。

5、任何场所施工作业都必须将材料、物品置放整齐且安全可靠,不易倾覆。

6、高处作业时工具用毕应随手放入工具袋内。不准采用抛掷的方法传递物品或工具。

7、不准将材料、物品、工具等放在有坠落危险的地方,如预留孔、各类结构边缘和设备设施的临边处。

8、支架或模板上,安全平台堆放材料、设备、其他物品不允许超过设计负荷,要做好工完场清工作,尤其高处作业完成或下班时要及时清理工作面上未固定的物品和固体废弃物,防止坠物伤人。

9、避免交叉作业时,要密切观察头顶上方和周围,不准在起吊物下作业或停留,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10、施工作业中的脚手架、安全操作平台、拦杆应符合要求,脚手架拆除作业时,脚手架下方必须设立安全警戒线。

防止触电的防范措施

1、加强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管理和用电知识的宣传教育。 2、使用合格的电器设备,采用“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3、在用电设备、箱变、集电线路工作,工作前用合格的验电器进行验电,确认无电压后方可工作。

4、线路停电送电作业时,要规范操作,防止触电。 5、根据不同的施工环境正确选择和使用安全电压。

6、经常开展电气安全检查工作,对电线老化或绝缘降低的机电

设备进行更换和维修。

7、电动机械设备按规定接地接零。 8、手持电动工具应增设漏电保护装置。

9、吊装作业起重机的任何部位与架空输电线路边线都要保持可靠的安全距离;

10、构件、设备运输时,构件、设备或车辆与高压线净距不得小于2m,与低压线净距不得小于1m,否则应采取停电或其他保证安全的措施;

11、吊装作业使用的电焊机的电源线必须要架高,手把线绝缘要良好,电焊线如与钢丝绳交叉时应有绝缘隔离措施;

12、使用行灯照明时,电压不得超过36V;

13、在雨天或潮湿地点作业的人员,应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 防止机械伤害的防范措施 1、机械设备要安装固定牢靠。

2、增设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和断电保护装置。 3、对机械设备要定期保养、维修,保持良好运行状态 4、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和调试,消除机械设备的不安全因素。 5、操作人员要按规定操作,严禁违章作业。 防止起重伤害的防范措施

1、加强起重安全管理、学习,起重作业必须遵守《装吊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和《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2、起重作业人员须经有资格的培训单位培训并考试合格,才能持证上岗。

3、起重工是特殊工种,起重工作开始前,工作负责人必须向所有工作班人员,交待技术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项。起重工作必须由专人负责指挥,使用统一的标准信号,操作人员必须集中听从指挥人员的指挥。起重机械、起重索具,严禁超负荷使用。汽车式、轮胎式起重

机,必须在支好支腿后才允许起吊重物。

4、重大、特殊的起重工作,须制定专门技术、操作措施,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执行。

5、起重机工作结束后,臂杆、吊钩应置于规定方位,各控制操作杆拨回零位。

6. 有下列情况,不准起吊 (1)指挥信号不明。

(2)吊物重量超过起重机允许负载。 (3)吊物捆绑不牢。 (4)起重机械安全装置不灵。 (5)吊物上有人。

(6)吊物埋于地下,情况不明。 (7)光线不足,视线不清。 (8)吊物边缘锋利,无防护措施。 (9)液体盛放过满。 (10)斜拉斜拽。

7、经常检查起重机械的刹车制动装置、限位装置、安全 防护装置、信号装置是否齐全及灵活性。

8、严格检验和修理起重机机件,如钢丝绳、链条、吊钩、吊环和滚筒等,报废的应立即更换。

9、起重机运行时,禁止任何人上下,也不能在运行中检修。上下吊车要走专用梯子。

10、起重机的悬臂能够伸到的区域不得站人。

11、吊运物品时,不得从有人的区域上空经过;吊装区域要拉设好安全警示线;吊物上不准站人;不能对吊挂着的物品进行加工。

12、起吊的物品不能在空中长时间停留,特殊情况下应采取安全保护措施。

13、起重机驾驶人员接班时,应对制动器、吊钩、钢丝绳和安全装置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时,应在操作前将故障排除。

14、开车前必须先打铃或报警。操作中接近人时,也应给予持续铃声或报警。

15、确认起重机上无人时,才能闭合主电源进行操作。 16、工作中突然断电,应将所有控制器手柄扳回零位;重新工作前,应检查起重机是否工作正常。

17、当司机维护保养时,应切断主电源,并挂上标志牌或加锁。如有未消除的故障,应通知接班的司机。

防止火灾的防范措施

1、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全员消防安全意识,经常性地开展全员消防安全教育和应急培训,深入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 50720-2011)的要求,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通过全员培训教育、技术交底、火灾应急演练与评价、案例警示教育等多种方式,提高全员消防安全意识和防火灾技能,特别是要将遇险撤离(逃生)作为险情处置、有效保护生命的第一措施告知全体作业人员。必须教育员工在遭遇险情时,应立即向处于危险环境的作业者发出撤离(逃生)告警信号;且必须在确认无次生灾害风险发生的前提下,方可开展自救和有组织救援工作,并及时按规定报告当地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和企业上级主管部门。

2、健全动火审批制度,杜绝违章违规动火作业,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动火审批制度,明确工序动火作业和审批权限,将动火(明火、电气焊、其他火源使用)安全纳入日常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当中,动火管理责任必须落实到人,动火作业必须在办理动火许可证后进行。

3、动火许可证的批准人收到动火申请后,应到具体作业现场查验并确认动火作业范围防火措施落实后,才可签发许可证。动火作业

的审批资料应留存至项目竣工验收移交后止。

4、动火许可证中必须明确作业工序与位置、作业时间、操作人员、监护人员姓名,动火现场可燃物安全距离、灭火器(储水箱、沙箱、其他必要工器具)配置等情况。动火作业全过程必须设置专门人员旁站监护。

5、动火作业完成后,监火人需对现场进行复检,在确认无火灾隐患后,方可准许动火操作人员离岗,监火人须在许可证上填写作业完成时间,签认后送交审批人。

6、、加强临建消防安全,严防临时设施火灾,临时用房、临时设施的布置应满足现场防火、灭火及人员安全疏散的要求。施工现场办公用房、宿舍、发电机房、变配电房、可燃材料库房、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固定动火作业场等应纳入施工现场总平面布局,制定专项防火措施、落实防火责任人。施工现场临时办公、生活、生产、物料存贮等功能区宜相对独立布置。

7、配齐临时消防设施,做到防患于未然,施工现场应设置灭火器、临时消防给水系统、防火沙箱、应急照明等紧急消防工具、材料或设施。施工现场灭火装置、措施等配置类型应与可能发生的火灾类型相匹配。灭火器的最低配置标准和最大保护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灭火器的配置数量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的有关规定经计算确定,且每个场所的灭火器数量不应少于2具。

8、加强施工现场用电、用气管理,严格按章合规操作,施工现场供用电设施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 50194-93)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有关规定。

9、电气线路应具有相应的绝缘强度和机械强度,严禁使用绝缘老化或失去绝缘性能的电气线路,严禁在电气线路上悬挂物品。破损、

烧焦的插座、插头应及时更换。

10、普通灯具与易燃物的距离不宜小于300mm,聚光灯、碘钨灯等高热灯具与易燃物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

11、生活区照明用电应全部采用安全电压,空凋、用电取暖设备应与照明用电分路统一设置、统一管理,计算机和手机充电插座等应与临建用房统一规划管理。

12、储装气体的罐瓶及其附件应合格、完好和有效;严禁使用减压器及其他附件缺损的氧气瓶,严禁使用乙炔专用减压器、回火防止器及其他附件缺损的乙炔瓶。

13、气瓶应保持直立状态,并采取防倾倒措施,乙炔瓶严禁横躺卧放。氧气瓶与乙炔瓶的工作间距不应小于5m,气瓶与明火作业点的距离不应小于10m。

14、用于疏散的爬梯及设置在脚手架上的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临空面设置高度不小于的防护栏杆。

15、外脚手架、支模架的架体宜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搭设。外脚手架的安全防护网应采用阻燃型安全防护网,作业场所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其指示方向应指向最近的临时疏散通道入口。

16、动火施工安全规定:动火前应做到“八不”;动火中应做到“四要”;动火后要做到“一清”。

(1)动火前“八不”:

1)防火、灭火措施不落实不动火; 2)周围的易燃杂物未清除不动火;

3)附近难以移动的易燃结构未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不动火; 4)凡盛装过油类等易燃液体的容器、管道,未经洗刷干净、排除残存的油质不动火;

5)凡盛装过气体受热膨胀有爆炸危险的容器和管道不动火; 6)凡储存有易燃、易爆物品的车间、仓库和场所,未经排除易

燃、易爆危险的不动火;

7)在高空进行焊接或切割作业时,下面的可燃物品未清理或未采取防护措施的不动火;

8)未有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不动火。 (2)动火中“四要”: 1)动火前要指定现场监火人;

2)现场监火人和动火人员必须经常注意动火情况,发现不安全苗头时,要立即停止动火;

3)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要及时扑救; 4)动火人员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动火后“一清”:动火人员和现场监火人在动火后,应彻底清理现场火种后,才能离开现场。

现浇混凝土工程模板支撑安装的安全技术措施

1、支撑系统的选材及安装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础上的支撑点应牢固平整,支撑在安装过程中应考虑必要的临时固定措施,以保证其稳定性;

2、支撑系统的立柱材料选用钢管材质和规格应符合设计和安全要求;

3、立柱底部支撑结构必须具有支撑上层荷载的能力,禁止使用砖及脆性材料铺垫。当立柱支撑在地基上时,应验算地基土的承载力;

4、为保证立柱的整体稳定,在安装立柱的同时,应加设水平拉结和剪刀撑;

5、立柱的间距应经计算确定,按照施工方案要求进行施工。采用多层支模,上下层要保持垂直,并应在同一垂直线上。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控制技术措施

1、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以上者,应编制用电组织设计。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以下和

设备总容量在50KW以下者,应制定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

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编制及变更时,必须履行编制、审核、审批程序。

3、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经编制、审核、审批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临时用电工程定期检查应按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对事故隐患必须及时进行处理,并应履行复查验收手续;

5、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网临时用电工程,必须采用TN-S接地、接零保护系统,采取“三级配电”、“两级漏电保护”模式;

6、当施工现场与外电线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的接地、接零保护应与原系统保持一致,不得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地。

吊装作业时预防高处落物伤人的安全技术措施 1、吊装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

2、应避免在高空作业面的正下方停留或通过,禁止在起重机的起重臂或正在吊装的构件下停留或通过;

3、设置吊装作业禁区,禁止与吊装作业无关的人员进入; 4、吊装作业人员所使用的工具、零配件等,应放在随身佩戴的工具袋内,不得向下抛掷;

5、在高处用气割或电焊切割作业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火花落下伤人;

6、构件或设备安装后,必须检查连接质量,只有连接确实安全可靠,才能松钩或拆除临时固定工具。

临边作业的安全控制要点及技术措施

1、进行临边作业时,必须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2、进行临边作业时,必须设置防护栏杆、挡脚板,并挂安全立

网进行封闭;

3、临边外侧靠近施工便道时,设置防护栏杆、挡脚板、封挂安全立网外,防止施工中落物伤人;

4、凡患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等疾病的人员不宜从事建筑施工高处作业活动。

应急预案

切实做好门洞式支架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促进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提高项目部安全管控工作能力,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特编制应急救援预案。通过应急救援,提高项目对突发事故的应急能力和协调能力,提高全体员工防范事故的安全意识。在一旦发生事故时,能做到处变不惊、临危不惧、有条不紊地开展救援工作,使人民的生命和国家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点。

应急救援组织及职责

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由安全总监担任,各小组组长分别由经理部分管领导或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担任。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见下图。

组长常务副组长 副组长通讯联络组技术支持组消防保卫组抢险救援组后勤保障组处理善后组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

六个小组职责和分工:

(1)通迅联络组(组长:张建久,组员由办公室、调度成员组成)

①负责收集指挥部、当地政府、当地气象部门的天气气象变化情况,一有异常及时汇报给领导小组。

②联络各相关部门和人员;如医院、派出所、当地政府及参与救援的相关人员。

③及时汇报现场信息给领导小组同时传达领导小组的各种指令。 (2)技术支持组(组长:许起勋,组员由工程部成员组成) ①负责为救援提供技术支持,配合专家组制定救援方案。 ②及时汇报现场信息给领导小组同时传达领导小组的各种指令。 (3)消防保卫组(组长:王家嘉,组员由安质部及现场群安员组成)

①负责现场的安全保卫工作和交通管制工作。

②负责现场的保护,进行拍照录影,为事后查明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供素材。

(4)抢险救援组(组长:孙亮,组员由现场分管副经理、领工员组成)

①迅速组织急救人员开展急救工作,协同警卫人员转移人员和设备到安全地区,同时利用各种医疗物资做初步的急救,而后配合当地医院工作人员进行抢救,争取把伤亡人数降到最低。

②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抢救情况,同时负责统计伤亡数字。 ③听从整体的调度,抢救伤员,防止事故的扩大及二次事故的发生。

(5)后勤保障组(组长:朱凤琴,组员由综合办、物设部组成) ①负责应急物资(包括食品、饮用水、救护工具、防护设备、医用药品等)的储备。

②事故发生时,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及时供应,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③办理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宜。

(6)处理、善后组(组长:李能善,组员员项目班子成员及部室主任)

①负责对事故的起因进行调查,提供事故发生发展的具体科学的文字说明。

②负责清理现场人员、设备损失。

③对伤亡人员的身份进行确认,保管伤亡人员的物品,协助医院做好伤员得医疗工作,并通知其家属。同时落实伤亡人员家属的车辆和食宿,做好相应的安抚和接待工作。

④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好伤亡人员家属赔偿和安抚工作。

⑤办理领导小组交办的相关事宜。 报告程序

具体上报程序为:现场第一发现人→应急救援办公室值班人员→应急救援小组(办公室主任)→经理部值班人→经理部应急救援小组负责人(项目经理)→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1应急救援办公室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报告,由组长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一旦启动应急预案,应急小组成员立即赶赴现场;

2事故发生初期,事故单位或现场人员应采取积极自救、互救措施,防止事故扩大;指派专人负责引导指挥人员及各专业队伍进入事故现场组织抢险;

3事故发生后,立即组织救援救护,确定警戒区域和事故应急救援具体实施方案,布置各专业救援队任务;各专业技术人员到达现场后,迅速对事故情况做出判断,提出处置实施办法和防范措施;事故得到控制后,参与事故调查及提出整改措施;

4保护事故现场。一是控制事故处置现场的出入口,保证事故救援工作能正常开展,防止外来人员干扰正常的处置工作;二是保证可

能存在的犯罪现场证据不被破坏;三是在事故现场警戒线外围设立信息联系点,必要时设立新闻发言人,向项目部通报相关情况;

5根据需要安排附近单位组织救援队伍,并在最短的时间到达现场。救援队伍要服从现场指挥,在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的前提下,按各自分工开展抢险和救援工作;

6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时,必须及时做出标志、摄影、拍照、详细纪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7若进出现场道路被损毁,事故发生的作业队、应当尽快恢复道路,提供抢险救灾物资和特种装备,并在确保安全前提下,由项目部相关人员请求相关单位尽快恢复水电、通迅等有关设施,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8事故得到控制后,由事故应急反应组长统一布置,组织相关人员、机构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救援处置程序

1接到警报后,项目部立即组织救援。 2现场人员向项目部报告事故详细情况。

3项目部值班室接到事故报告后,值班人员向项目部领导报告后,启动应急救援方案,同时向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地方政府报告险情并请求支援。

4项目部启动救援应急预案并组织救援队伍赶赴事故现场。 5救援项目部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并安排救援工作。

6救援队伍赶到各自救援地点,同时公安及医护人员到达事故救援现场开展相关工作。

7险情得到控制,受伤人员和设备全部转移到安全区。 出现人员受伤事故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办公室:;上报内容应

描述清楚如下内容:单位名称、所在施工区域、周围显着标志性建筑物、主要路线、候车人姓名、主要特征、等候地址、所发生事故的情况及程度。随后到路口迎接和引导救援车辆。

监测监控

根据《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 300-2013相关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支撑结构进行监测。具体内容如下:

位移监测点的布置要求 1 每个支撑结构应设基准点;

2 在支撑结构的顶层、底层设置位移监测点; 3 监测点应设在角部和四边的中间位置; 监测设备要求

1 应满足观测精度和量程的要求; 2 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应经过校准或标定,且校核记录和标定资料齐全,并应在规定的校准有效期内;

监测频率和报警值

监测指标 位移 监测方法 坐标法 限 值 水平位移量:H/300 监测频率 1次/d 的80% 报警值 按限值近3次读数平均值的倍 注:H为支撑结构高度 安全应急预案的启动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启动安全应急预案: 1 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时;

2 支撑结构的荷载突然发生意外变化时;

3 周边场地出现突然较大沉降或严重开裂的异常变化时。

6. 劳动力计划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统计表

序号 1 2 3 姓 名 王成俊 王家嘉 王爽 性别 男 男 男 职务 安全总监 专职安全员 专职安全员 证件编号 发证时间 复审时间 特种作业人员

按照《安全生产法》和《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等有关规定,本工程特种作业人员均安全技术培训,经安全技术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

涉及本工程主要特种作业人员:挖掘机司机、汽车吊司机、起重信号司索工、架子工、焊工、电工等。

特种作业人员统计表

序号 1 姓名 雷世伟 王磊 谭应明 龙川 陈先慧 梁伦 范昂 王仁强 冯以均 杨小兵 李凯 周祥 职务或工种 汽式起重司机 汽式起重司机 起重工 起重工 起重工 起重工 电焊工 电焊工 建筑焊工 建筑焊工 建筑焊工 建筑电工 证件编号 有效时间 待进场施工后相关特种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完善和补充,满足现场需要。

7、门洞检算书

取腹板近墩端面积平方米,自重为吨/立方米,纵向立杆间距90cm,横向立杆间距60cm。分配梁为双拼I32a工字钢。

荷载计算采用简易计算,计算模型为点荷载的单跨梁,其中静荷载为腹板位置混凝土自重*26/2KN,支架仅m,取底模、支撑等,荷载为,合计。动荷载取施工人员、堆放荷载1KN/m2,倾倒混凝土冲击荷载:2KN/m2;振捣混凝土产生荷载:2KN/m2,则×范围动荷载为5**=。

混凝土和支架静荷载取系数;人员、堆载、混凝土浇筑、振捣等动荷载取系数。

则受力为:N=*+*(1+2+2)**=,因为为双拼I32a工字钢,则单根工字钢受力则为一半。N=*2+*(1+2+2)**2=。

单根工字钢点荷载则为2=。 采用单跨梁设计及计算软件计算相关数据,结果为合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