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的
为辨识公司范围内影响安全的危险因素,评价其风险程度,确定一般和重大风险,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以预防、降低或消除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2 范围
危险源的辨识范围应覆盖所有的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包括:
1——规划、设计(重点是新、改、扩建项目)和建设、施工、运行等阶段; 2——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 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7——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 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9——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等。 3 频次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管控的时机:常规活动每年一次,非常规活动开始之前。 4 依据
4.1×安委办【2019】61号关于《××省生产经营单位“双控”机制建设评估办法(试行)》的通知 和《××省生产经营单位“双控”机制建设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文件
4.2《××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
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4.3《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5 原则
5.1根据本公司的安全生产的实际运行情况,成立风险管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由风险管控小组,组织各项目进行风险辨识和分级管控。 5.2公司风险管控领导小组成立 成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主持人: 副组长: 成 员:
5.3各级职责
组长职责:负责组织安全风险分级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领导小组成员做好组织、协调、计划、实施、总结、归纳、汇总、上报、专家审核等过程的工作,批准重大及重要的风险清单。
副组长职责:负责体系建设工作组织协调、过程培训、技术指导,完成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文件编制,对体系建设过程中各部门提出奖惩建议。 组员职责:具体落实安全风险分级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工作,完成各自区域内的风险点识别、风险分级及风险评价,对评价结果负责。
其他部门:按照“分级管理、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企业生产、工艺、设备、电气等部门及人员积极按照企业部署,成立本部门风险管控工作小组,完成本部门、本业务范围内的风险点识别、风险分级及风险评价,对评价结果
负责。 6 工作程序
6.1 首先对所有人员进行风险管控培训。
6.2 编制风险源统计表及设备设施清单和作业活动清单。
6.3 选用(JHA)法对作业活动、(SCL)法对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管控。
6.4 根据风险管控准则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合理取值,综合评价风险等级。
6.5 对重大风险及评价出的隐患制定补充措施并落实整改,将风险降为可接受。
6.6 最后对所有人员进行评价结果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掌握、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7 风险管控方法
7.1公司根据需要,常规活动每年一次,分析采用以下方法:
公司发动员工参与风险评估,管理人员与员工一起参与风险评估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采用工作危害分析(JHA)和安全检查表法(SCL)。 7.2进行风险评估时的程序:
(1)作业危害分析主要采用工作危害分析(JHA),由岗位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对本岗位的所有作业活动列出清单,并进行工作危害分析(JHA),上报公司评价小组进行会审,对不合格者提出修改意见返回岗位再进行修改,修改后公司风险管控小组再进行会审和确定。
(2)设备设施的危害分析主要采取安全检查表(SCL)分析,由岗位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列出设备设施清单,按安全检查表(SCL)分析进行,上报公司评
价小组进行会审,对不合格者提出修改意见返回岗位再进行修改,修改后公司风险管控小组再进行会审和确定。 (3)风险信息的更新
A、在下列情况下安全检查表(SCL)分析记录和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进行更新;
---工艺指标或操作规程变更时; ---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 ---技术改造项目;
---有因为事故、事件或其他而发生不同的认识; ---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 ---其他变更。
B、如果没有上述变化时,部门一年进行一次评审或检查风险识别的结果。 ---对作业活动我们选择工作危害分析(JHA);
---对设备设施我们选择安全检查分析(SCL)的方法进行评价;
---非常规活动在开始之前,按照作业活动采取工作危害分析(JHA)的方法进行评价。
7.3工作危害分析(JHA)
7.3.1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管控,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7.3.2作业危害分析(JHA)是对作业活动的每一步骤进行分析,从而辨识潜在的危害并制定安全措施。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等活动列入控制措施。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
7.3.3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基础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进行分析。
7.3.4对于每一步都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给自己提出问题,危害导致的事件发生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其严重性也应识别。然后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进行风险评估。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控制措施。 7.3.5识别各步骤潜在的危害时,可以按下述问题提示清单提问。 1)身体某一部位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 2)工具、机器或装备是否存在危害因素 3)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 4)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滑到、绊倒或摔落 5)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推、举、拉用力过度而扭伤 6)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 7)是否存在过度的噪音或震动 8)是否存在物体坠落的危害因素 9)是否存在照明问题
10)天气状况是否可能对安全造成影响 11)存在产生有害辐射的可能
12)是否可能接触灼热物质、有毒物质或腐蚀性物质 13)空气中是否存在粉尘、烟、雾
以上仅为举例,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应根据实际工作进行作业分析。 7.3.6工作危害分摊主要目的是防止从事此项作业的人员受伤害,原则是不能使他人受到伤害,不能使设备和其他系统受到影响或受到损害。
分析时不能仅分析作业人员工作不规范的危害,还要分析作业环境存在的潜
在危害,即客观存在的危害更为重要。
工作不规范产生的危害和工作本身面临的危害都应识别出来。我们在作业时常常强调“四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保护别人不受伤害。在识别危害时,应考虑造成这四种伤害的危害。
7.3.7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很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个单元。每一个单元可以分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作业危害分析的主要步骤是: 1) 确定(或选择)待分析的作业; 2) 将作业划分为一系列的步骤; 3) 辨识每一步骤的潜在危害; 4) 确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辨识之前列出作业活动清单。 7.4安全检查表法(SCL)
7.4.1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是基于经验的方法,是分析人员对拟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的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再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
7.4.2安全检查分析表分析可用于对物质、设备、工艺、作业场所、装置或操作规程的分析。编制的依据主要有: 1)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 2)国内外事故案例和企业以往的事故情况; 3)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 4)分析个人的经验和可靠的参考资料;
5)有关研究结果,同行业或类似行业检查表等。
7.4.3用安全检查表分析危害时,要全面分析以下危险因素:
温度等工艺参数的过度波动;反应停留时间的变化;防火、安全间距、消防道路与装置间距;消防器材数量;安全设施状况;作业环境等等。在识别危害时都应考虑到。
7.4.4用安全检查表对设备设施进行危害识别时,应遵循一定的顺序。先识别厂址,考虑地形、地貌、地质、周围环境、安全距离方面的危害,再识别厂区内平面布局、功能分区、危险设施布置、安全距离等方面的危害,再识别具体的建筑物等。对于一个具体的设备设施而言,可以按系统一个一个地检查,或按部位顺序检查,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或从前往后都可以。
7.4.5安全检查表分析的对象是设备设施和作业场所等,检查项目是静态的物,而非活动。故此所列检查项目不应有人的活动,即不应有动作。
7.4.6项目列出之后,还应列出与之对应的标准可以是法律法规的规定,也可以是行业规范、标准或本企业有关操作规程或工艺卡片的规定。有些项目是没有具体规定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由熟悉这个检查项目的有关人员确定。应该清楚,一个检查项目对应的标准可能不止一个。检查项目应全面,检查内容应该细致。应该知道,达不到标准就是一种潜在危害。
7.4.7检查项目和检查标准列出后还应列出现有控制措施。控制措施要列报警、消防、检查检验等耳熟能详的控制措施,还应列出工艺设备本身带有的控制措施。
7.5 风险评价和分级
企业根据确定的评价方法与风险判定准则进行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判定应遵循从严从高的原则,将各评价级别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
一般风险和低风险等风险级别,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评价出其他级数评价级别的企业在进行风险分级划分时参照以下原则,结合自身可接受风险实际进行划分。
——E级\\5级\\蓝色\\可接受危险:班组、岗位管控。
——D级\\4级\\蓝色\\轻度危险:属于低风险,班组、岗位管控。
——C级\\3级\\黄色\\显著危险:属于一般风险,部室(车间级)、班组、岗位管控,需要控制整改。
——B级\\2级\\橙色\\高度危险:属于较大风险,公司(项目部)级、部室(车间级)、班组、岗位管控,应制定建议改进措施进行控制管理。
——A级\\1级\\红色\\极其危险:属于重大风险,公司(项目部)级、部室(车间级)、班组、岗位管控,应立即整改,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停产整改,需要停产整改的,只有当风险降至可接受后,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 8 风险管控准则
公司风险管控准则采用风险矩阵法:
根据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和后果的严重程度(S)确定风险度(R)。即R =L×S
8.1风险管控准则制定依据: 1)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2)设计规范、技术标准;
3)公可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4)公司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 8.2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LEC) 表B.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分数值 10 6 3 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分数值 完全可能预料 相当可能 可能,但是不经常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0.5 0.2 0.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很不可能,可能设想 极不可能 实际不可能 当确定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时,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则危险性越大,规定连续出现在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时10,而非罕见地出现在危险环境中定为0.5,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和中建值,如表B.2
表B.2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 分数值 10 6 3 关于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由于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变化范围很大,因此规定其分数值为1-100,把需要救护的轻微伤或较小财产损失的分数规定为1,把造成多人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可能性分数规定为100,其他情况的数值均为1与100之间,如表B.3
表B.3事故发生的可能性(C) 分数值 后果 分数值 后果 频繁程度 连续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分数值 2 1 0.5 频繁程度 每月一次暴露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罕见地暴露 100 40 15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灾难数人死亡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7 3 1 重伤 轻伤 引人关注,不利于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 风险值B求出之后,关键是如何确定风险级别的界限值,而个界限值并不是长期固定不变,在不同时期,组织应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风险级别的界限值,以符合支持改进的思想,表B.4内容可作为确定风险级别界限值及其相应风险控制策划的参考。 表B.4风险等级划分 B值 >320 160-320 70-160 20-70 <20 危险程度 极度危险 高度危险 显著危险 一般危险 稍有危险 风险等级 1 2 3 4 5 企业根据表B.4的风险等级划分原则,对辨识出来的危险逐一进行风险评价,列出风险评价表,见表B.5。
企业归口管理部门将各部门通过上述方法辨识的危险源加以汇总,列出本企业的危险源清单并进行风险评价(表B.5)。 表B.5危险源清单及评价一览表 序号 危险源 活动 风险责任危险源风险评价 /场等级 部门 类别 所 L E C D 备注 附件C 作业风险分析法(风险矩阵)
作业风险分析方法(风险矩阵)英国石油化工行业最先采用。就是识别出每个作业活动可能存在的危害,并判定这种危害可能产生的后果及产生这种后果的可能性,二者相乘,得出所确定危害的风险。然后进行风险分级,根据不同级别的风险,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的数字表达式为:R=L*S 其中: 代表风险值;
代表发生伤害的可能性; 代表发生伤害后果的严重程度。 C.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取值
对照表E.2从偏差发生频率、安全检查、操作规程、员工胜任程度、控制措施五个方面对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评价取值,取五项得分的最高的分值作为最终的L值。
表C.1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
偏差发赋生 值 频率 验) 施) 安全检查 操作规程 (意识、技能、经锁、报警、应急措员工胜任程度控制措施(监控、连无检查(作不胜任(无上岗每次作业)标准或无操作规程资格证、无任何5 业或每不按标准或从不执行培训、无操作技月发生 检查(作操作规程 能) 业) 有监控措施但不能检查(作不够胜任(有上满足控制要求,措每季度业)标准不操作规程不岗资格证但没有施部分投用或有时4 都有发全或很少全或很少执接受有效培训、投用;有应急措施生 按标准检行操作规程 操作技能差) 查(作业) 练。 发生变更监控措施能满足控后检查(作发生变更后一般胜任(有上制要求,但经常被业)标准未未及时修订岗资格证、接受停用或发生变更后每年都及时修订操作规程或3 有发生 或多数时多数操作不能不足,曾多次应急措施但未根据候不按标执行操作规出错) 准检查(作程 业人员不清楚。 业) 每年都标准完善操作规程齐有发生但偶尔不2 或曾经按标准检执行 发生过 查、作业 较好,但而偶尔作;有应急措施但全但偶尔不培训、经验,技能锁偶尔失电或误动格证、接受有效制要求,但供电、联胜任(有上岗资监控措施能满足控变更及时修订或作培训、但经验技不能及时恢复;有但不完善或没演无应急措施。 有措施从未投用;无任何监控措施或出错) 每年只演练一次。 高度胜任(有上监控措施能满足控标准完善、操作规程齐岗资格证、接受制要求,供电、联锁从未发按标准进1 生过 行检查、作行并有记录 丰富、技能、安全作;有应急措施每业 意识强) C.2事故发生的严重程度(S)取值
对照表C.2从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法律法规符合性、环境破坏和对企业声誉损坏五个方 面对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取值,取五项得分最高的分值作为其最终的S值。
情况基本无影响本岗位或作业点 完全符合 不符合公司规设备、设施没有造成公众影 次事故直接经济损 章制度要求周围受影响响 21至2人轻伤失5000元及以上,1 万元以下 引起省级媒体报 造成1至2人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 道,一定范围内造 重伤3至6人失在1万元及以上,不符合事业部作业点范围 轻伤 成公众影响 内受影响 程序要求 10万元以下 4|3至6人重伤或失在10万元及以上,潜在不符合法/造成作业区 域内环境酸/引起国家主流媒 1至2人死亡 次事故直接经济损 体报道 律法规要求 坏 严重职业病100万元以下。 表C.2危害事件发生的严重程度(S)
年至少演练二次。 全,严格执有效培训、经验从未失电或误动等人员伤财产损失、设法律法规环境破坏 声誉影响 备设施损坏 一次事故直接一般无符合性 级 害情况 1 损伤 经济 失在完全符合 基本无影响 5000元以下 1至2人一次事故直接不符合公轻伤 经济损失5000司规章制 造成1至一次事故直接2人重经济损失在一不符合事做作业点范围业部程序万元及以上十6人轻伤 万元以下 1至2人死亡,3一次性事故直潜在不符至6人重接经济损失在要求 内受影响 元以上,一万度要求 元以下 受影响 设备设施周围本岗位或作业点 没有造成公众影响 2 引起省级媒体报道,一定范围内造成公众影响 3 伤,3至造成作业区或引起国家主流媒体合法律法内环境破坏 规要求 报道 4 伤或严十万元以上,重职业100万元以下 病 3人及以一次事故直接造成周边环境引起国际主流媒体5 上死亡,经济损失在违法 破坏 7人及以100万元及以报道 上重伤 上 C.3 风险矩阵
确定了S和L值后,根据R=L×S计算出风险度R的值,据表C.3的风险矩阵进行风险评价分级。(注:风险度R值的界限值以及L和S定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依据具体情况加以修订,至少不能低于国家或地方法规要求.) 根据R的值得大小将风险级别分为以下五级:
R=L*S=17-25; 关键风险(I级), 需要立即停止作业: R=L*S=13-16: 重要风险(II级),需要消减的风险: R=L*S=8-12: 中度风险(III级),需要特别控制的风险 R=L*S=4-7: 低度风险(IV级),需要关注的风险 R=L*S=1-3: 轻微风险(V级), 可接受或可容许的风险 表C.3风险矩阵(R) 可能性L 严重性S 1 2 3 4 5 1 2 3 4 5 2 4 6 8 10 3 6 9 12 15 4 8 12 16 20 5 10 15 20 25 1 2 3 4 5 C.4风险分级 风险等级 应采取的行动/ 实施期限 度 控制措施 20-25 不可容忍风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立即 险 且应对 改进措施进行评估。 15-16 巨大风险 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立即或近序; 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 9-12 中等 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 加强培训及沟通。 4-8 可容忍 2年内治理 期整改 可考虑建立错做规程、作业指导书但需要条件具备定期检查。 时整改 <4 轻微或可忽无需求采用控制措施,但需保存记录。 略的风险
附件D风险管控建设(示范)企业成果
尽管实施风险分级管控的企业最终目的是有效控制事故发生率,但风险分级管控是过程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而过程则是需要通过一系列文件来体现的。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示范企业成果清单 (建议案)
D.1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指南》应明确风险点识别依据、识别方法、识别结果统计方法;明确风险评价方法、分级标准、管控措施、不同级别风险发布信息;
----《指南》应明确工作方案编制、开展步骤、阶段划分、关键环节、注意事项等内容
D.2 建设过程记录信息 (1)作业岗位清单
(2)岗位作业内容清单(含作业步骤)
(3)风险点(危险源)辨识标准(或依据、风险点排查表) (4)风险点(危险源)辨识结果信息统计表 (5)风险点(危险源)风险评价原始信息表 (6)风险等级分布信息表 (7)重大风险信息表
(8)重大风险控制措施方案统计表 D.3最终样本成果内容
(1)《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2)风险等级发布信息表
(3)重大风险信息统计表(一级风险) (4)重大风险控制措施方案统计表(风险库) (5)安全风险分布图
——注;以下情形直接确定为重大(D级/2级/橙色)风险: ——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
——发生过死亡重伤、亚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及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 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 ——涉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
——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10人及以上的经风险
评价确定为最高级别风险的。 9风险的控制
9.1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时应从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这五类中进行选择
9.2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应考比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经济合理性、经运行情况及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服务
9.3设备设施类危险源通常采用以下控市措施:安全屏护、报警、联镇、限位、安全泄放等工艺设备本身固有的控制措施和检查、检测、维保等常规的管理措施
9.4作业活动类危险源的控制措施通常从以下方面考虑:制度、操作规程的完备性管理流程合理性、作业环境可控性、作业对象完好状态及作业人员技术能力等方面。
9.5不同级别的风险要结合实际采取一种或多种措施进行控制,对于评价出的不可接受风险,应制定补充建议提施并实施,直车风险可以接受。 10风险分级管控
风险分级管控应遵风险越离控层级越洲的原则,上级负贞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并级落实具体措施。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叫能导致严平后果的作业活动应平点进行管控。
企业应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和企业组织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的管控层线,一般分为公司(厂)级、部室(车向级)、班组和位级,也时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对风险管控层级进行增加或合并。
编制风险分级管理清单,企业应在每一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后,编制包括全能风险点各关风险信思的风险分级清单,并按规定及时更新。
11风险告知
企业应建立安个风险公吉制度,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叫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根据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将设备设施、作业活动及工艺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应采取的措施通过培训方式告知各岗位人员及相关方,使其掌握规避风险的措施并落实到位。 12文件管理
企业应完整保存体现风险分级管控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应包括风险分级管控制度、风险点统计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以及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危险源统计表(参见附录B4)等内容的文件化成果:涉及重大、较大风险时,其辨识、评价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和改进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
13风险信息的更新和持续改进
企业每年至少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并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和公布。
企业应主动根据以下情况变化对风险管控的影响,及时针对变化范围开展风险分析更新风险信息:
——法规、标准等增减、修订变化所引起风险程度的改变:
——发生事故后,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对相关危险源的再评价:
——组织机构发生重大调整:
——风险程度变化后,需要对风险控制措施的调整:
——根据非常规作业活动、箭增功能性区域、装置或设施以及其他变更情况等适时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14相关记录资料
风险管控信息台账、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台账、隐患治理信息台账、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清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