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资特岗招教系列7: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反射学说的教育意义

2020-02-08 来源:易榕旅网


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反射学说的教育意义(教育启示)

文/张晓全

内容摘要:

教育意义:让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同时匹配,使学生产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两种刺激尽可能不进行匹配,即便已经形成不良习惯,要采用消退的办法干预不良习惯的发展,直至不良习惯消退或者消失;对不同的学习材料合理利用分化和泛化:当相似的材料出现时,要建立牢固的条件反射,使其产生分化,对反应能产生相同后果的材料,适时的使用功能习得性反应泛化,促使学生的学习从一种情景迁移到另一种情景。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说是指个体经过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的多次匹配而产生的只对条件刺激就能产生反应的现象,其主要原理包括条件刺激必须同时或接近同时发生,且条件刺激必须在先发生,如果刺激得不到强化,就会消退甚至消失。在反应初期可能会出现分辨不清即对相似的条件刺激产生相同的反应叫泛化,能分辨清楚即只对条件刺激做出反应而对相似的刺激不做反应叫分化。

其理论的教育意义:

1.为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物质的或精神的刺激必须要同时或者近于同时发生,以便形成刺激核反应的联结。比如小学生上学前家长做好上学准备,如准备学生喜欢的学习用具等,或者在上学前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老师在上课前要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其在紧随其后的学习中得到满足,以便尽可能快的建立刺激和反映的联结,从而使学生学会对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为了消退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就要有意识的减少引起不良习惯的诱因的发生,即尽可能减少引起不良习惯的条件刺激的出现,或者即便出现也不立即甚至故意拖延二者发生的时间,是形成的不良习惯得不到强化而逐渐消退。比如对学生过多的上网习惯,改变的方法尽可能减少能上网的机会,或者即便能上网,也不能随时上网,时间上要尽可能不能同步,以便不能形成稳固的刺激核反应的联结,或者逐渐消退已经形成的联结。由于完全消退已经建立的联结远比建立联结要困难,因此及时发现问题,不要等不良习惯形成后再去改正,那样就困难多了。

3.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针对不同的教学材料合理利用分化和泛化。当材料的物理维度相似或接近时,应着重对材料进行有效的区分,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不同的反应。比如:汉字“戊”、“戌”、“戎”、“戍”比较接近,教师为了学生能真正掌握,教学的时候就要着重对它们进行区分,以避免学生产生泛化。对那些能产生相同效果的材料则要适时的采用泛化手段,以便产生学习正迁移。比如:小学数学里学习的行程问题和初中物理所学的运动学,其原理是一样的,这时就要学生产生泛化,以便形成正迁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