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
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部署要求。为促进郫都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推进现代乡风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让农耕文化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中得以进步和升华,促进农民群众持续增收、农村社会繁荣稳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本文针对郫都区在展开工作中的举措及成效、存在问题及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乡风文明;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一、近年来工作举措和成效 (一)新农村建设举措及成效 1.干部带头建设
郫都区战旗村村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规划先行,以旅助农、一三互动”思路,带领村民将全村1500余亩耕地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了规模化经营,建成面积达8.3万平方米的集中安置区,4000万元的农业产业化企业——蓉珍菌业被吸引到这座村,全村300多农民成为“车间工人”,实实把一个小山村建成了远近闻名的新农村。先后荣获“全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村”“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战旗5季花田AAA级景区”等殊荣。
农科村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是“农家乐”的发源地。在农业技术员专业培训后,全村村民开始种花,如今全村花卉面积数百亩,农家旅游接待户百余户,形成了以农科村为中心的花木盆景生产、销售基地。2012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村民自治管理
针对村民反映的入户道路修建等重大事项,青杠树村组织村民召开主题院坝会集体商议,通过村集体资金补助、村民筹资完成入户道路路基建设和村主要道路建设,自主成立“青杠树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以此为市场主体向成都农商银行进行融资,全力争取市、区配套的公共设施配套资金,实践推动田园城市建设。 唐昌镇柏木村村民主动集资拓宽入院公路,安装简易路灯。 (二)建设基础文化设施工作举措及成效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各镇(街道)主要道路已基本硬化,大部分镇(街道)完善供水设施和污水排水管道建设,并加大农村绿化、环境卫生(垃圾处理)治理。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重点实施村庄建设规划,大力推动“村村通”、“村村绿”建设,村庄面貌明显改善。
2.公共设施基本建成
图书馆、文化馆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全区综合文化站、文化活动室标准化建设基本完成,公共文化服务站对外免费开放。 3.加强文化阵地建设
打造“一园五点三示范”核心价值观示范点,推进“两园三楼五院”试点建设。制定《郫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在友爱镇场镇入口以扬雄命名扬雄广场,利用节庆活动、百姓故事会、道德讲堂等开展扬雄文化相关文艺活动。 4.文化活动供给丰富
每年如期举办“望丛赛歌会”,连续4年举办“郫县豆瓣博览会”;三道堰镇龙舟会;安靖镇“非遗节”分会场和刺绣艺术节成为蜀绣之乡的重要载体;古城镇每年鸟笼制作比赛、棕编展示活动;红光镇每年举办纪念毛泽东视察红光“3.16”朝会;打造“鹃城讲坛”“四进社区”和“书香郫都·全民阅读”等新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三)文明村镇、推动移风易俗工作举措及成效 1.“三美”示范村创建
由各镇(街道)作为三美活动责任主体,区级相关部门作为责任单位,结合各地实际,注重历史文化资源和特色产业发展项目,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的特色文化,结合郫都区“四改六治理”农村环境治理,以“四有”手段为抓手,以“四入”活动为载体,以“四类”设施为基础,建设“四化、三提高”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创建文明村镇
制定《郫都区区级文明村镇创建工作行动方案(2017年-2020年)》,每年申报创建及验收命名一批文明村镇。截至目前,郫都区有全国、省、市、区级文明村47个,文明镇2个,全区共129个村,13个镇,总占比34%。 3.开展移风易俗工作
区文明办督促各镇(街道)落实推荐菜单,各村形成“一村一策”、“一村一特色”。中心村、白云村等村加强院落环境整治,改水改厨改厕,将垃圾分类收集且及时清运,并进行无害化处理;郫都区利用暑期与区内高校联合,前往各村开展移风易俗志愿服务活动。 二、工作问题及难点
(一)村民参与志愿服务较难
农村虽比以前在各方面都有巨大的发展,但村民参与志愿服务这一方面还处于极不平衡状态,致使许多活动在农村难以开展,少了文化活动的熏陶和中华优秀精神的传播,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村民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 (二)“身边好人”评选活动较难开展
在农村,由于此类活动得不到相应的重视,加上消息闭塞,使得工作不能有效开展,很多人从不知道身边好人等的评选,更不用说让他们推选自己身边的好人。
(三)基层工作人员配置及能力不足
由于基层工作任务繁杂、人手紧张,许多工作不能够及时下达至村民,加上基层工作人员多为常住村民,对于国家政策及发展方向拿捏不到位,导致工作落实不力。
(四)与预期效果有差距
各村承担着道德讲堂、法制大讲堂、百姓故事会、党员夜校、未成年人活动、科普活动、室内文化活动等多项活动,由于人手紧张,缺乏指导,活动效果不理想。
三、建议
(一)引领村民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定期在各村举行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在丰富村民日常生活的同时,让他们感受到志愿服务活动的温暖,并利用各种形式积极向村民宣传志愿服务的内涵与作用,提高村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二)推进“身边好人”评选工作。围绕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五个类别,深入农村宣传好人事迹,并发挥道德讲堂作用,讲好家风故事、道德故事,以“好人”为原型创作各类文艺节目在村演出,提升村民
道德意识,引导他们积极推选自己身边的“好人”。
(三)增强工作人员配备及能力培训。配备人员时,将工作能力与群众所向结合,不仅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精神,还要有为村民服务的决心;深入农村对基层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其次,经常邀请村干部代表参与区、市上的相关会议及培训,增强他们对国家发展动向的了解、提高他们的工作层次。
(四)合理分配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在村根据村民实际情况进行活动开展,上级合理分配各类道德文化活动频率,并适当增加专项人手,对村相关干部进行定期专业培训,提高工作效率与效果。 四、弘扬农耕文化的作用
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利于拓展农业功能,促进郫都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能够进一步开拓创新,不断丰富内容,努力把农耕文化节打造成文化传播的平台,交流合作的平台,招商引资的平台,壮大产业的平台和繁荣商贸的平台,让农耕文化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中得以进步和升华,为促进农民群众持续增收、农村社会繁荣稳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农耕文化为传承华夏文明、弘扬传统文化搭建了重要的平台,为展示郫都区农耕文化风采,彰显郫都区开放开发形象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对郫都区各村的新农村建设产生积极影响,对加强区域协作、扩大文化交流、助推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张璐(1992年—)女,汉族,陕西省渭南市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