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实验课后作业
1.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室提供了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选择 (选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 (选填“前侧”或“后侧”)观察,直至蜡烛B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确定焦距时所做的实验,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此时所成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所成像如图乙,要使像能够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 (选填“上”或“下”)调整.
(3)在上一步实验调整好像的位置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蜡烛适当 (选填“左”或“右”)移.
3.小丽同学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 高度上.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
(3)实验过程中,小丽发现当蜡烛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与像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 (填“上”或“下”)移动. (5)通过实验观察可知,在图乙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 .(填符号) 4.小柯在测量某铁块的重力时,发现铁块的重力超出了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一时又找不到其他测量工具,为了测出该铁块的重力,他找来木棒、细铁丝等物品进行如下改进:
步骤一:将细线系在木棒的A位置,在木棒的左端绕上适量的细铁丝,使木棒处于水平位置平衡,如图甲. 步骤二:用手指勾住弹簧测力计的B处,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如图乙. 步骤三:在木棒左端挂上铁块,右端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如图丙
(1)步骤一中,“在木棒的左端绕上适量的细铁丝,使木棒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防止 测量结果的影响.
(2)步骤三中,当木棒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如图丁所示,则该铁块的重力是 N. 5.小徐同学利用导体甲和导体乙各一个、电流表一只、电流表一只、滑动变阻器一个、电键一个、电源和若干导线,探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1)小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尚有一根导线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在图中正确连接. (2)在实验中,该同学用两个不同导体进行多次测量,并记录有关数据,请你帮该同学完成表中两个栏目的设计(填写栏目).
实验次数
导体
1 2 3 4 5 6
乙 甲
/ / / / / /
/ / / / / /
6.在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1)连接电路前,开关必须 .
(2)请根据图甲中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实物连接成完整电路(导线不允许交叉). (3)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电源电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电流表坏了 B.滑动变阻器短路 C.电阻处接触不良 D.电阻短路
(4)排除电路故障进行实验,多次改变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示数保持不变,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其中第5次实验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其读数为 A.
实验次数 电阻R/Ω 电流V/A
1 5 0.6
2 10 0.3
3 15 0.2
4 20 0.15
5 25
(5)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 (6)实验结论是: .
探究性实验参考答案
1.解:
(1)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A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3)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不会变化.
(4)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会出现在光屏上,所以,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
故答案为:(1)薄;(2)前侧;等效替代法;(3)不变;(4)不能.
2.解:(1)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并移动光屏,直到白纸上的光斑最小,这个光斑是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到焦点的距离为11.0cm,则凸透镜的焦距为11.0cm.
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把蜡烛从远处向凸透镜远离时,物距在不断增大,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所以当蜡烛逐渐远离凸透镜时,烛焰所成的实像将变小.
(2)蜡烛在燃放中不断缩短,向下移动,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中央,可向上移动光屏;或向上移动蜡烛或向下移动凸透镜.
(3)近视眼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原来会聚的光线推迟会聚,蜡烛向左远离凸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故答案为:(1)11.0;放大;投影仪;左;变小(2)下;(3)左.
3.解:(1)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完整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图中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50cm处时,即u>2f时,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3)实验过程中,当蜡烛成实像时,物距减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像距与像都变大.
(4)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变短,根据“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可知,像会向光屏的上方移动. (5)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同一;(2)缩小;照相机;(3)变大;(4)上;(5)B.
4.解:(1)在木棒左端绕上适量的细铁丝,使木棒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防止木棒自身重力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由图丁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2N;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G×=F×(1﹣) 解得:G=3F=3×2.2N=6.6N.
故答案为:(1)木棒自身重力;(2)6.6.
5.解:(1)将电流表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应再将电流表的负接线柱与滑动变阻器下面一个接
线柱相连,如图所示:
(2)要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应多次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并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分析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关系得出结论,所以栏目中应填写导体两端的电压U/V,导体中的电流I/A.
故答案为:(1)见上图;(2)导体两端的电压U/V;导体中的电流I/A. 6.解:(1)为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2)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变阻器按一下一上的原则串联接入电路中,如下所示:
(3)经分析,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电源电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电阻处接触不良,而导致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了;
(4)图丙选用电流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12A;
(5)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当换上不同的电阻时,根据分压原理,电压表示数要改变,根据控制变量法,要控制电压不变,所以,在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6)分析表中数据有,电阻变为原来的几倍,通过的电流变为原来的几分之一,所以得出的结论是:电压一定时,通过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故答案为:(1)断开; (2)如上所示; (3)C; (4)0.12;
(5)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6)电压一定时,通过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