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汉语文化负载词英译策略与中国文化国际传播

2020-08-16 来源:易榕旅网
第28卷第5期 20 1 5年1 0月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b1.28 No.5 OCt.201 5 J0URNAL 0F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汉语文化负载词英译策略与中国文化国际传播 李思乐,刘殿刚 (湖北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65) 摘要:文化的交流始于词汇,而汉语文化负载词便是带有鲜明的中国文化印记的词汇。由于翻译与文化传播之 间的密切联系,翻译汉语文化负载词时的策略选择和方法取舍会对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产生重大影响。文章认为 使用音译法和直译法等异化方法在某种程度上更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国际传播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4X(2015)05—0083—03 语言体现并承载着文化,而文化则与传播存在同构 关系。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翻译担起了语际沟通、 的两种重要的翻译策略。这一对儿术语由翻译理论家韦 努蒂提出。所谓归化,即以目标语为归宿,采取迎合目 文化传播之间的重任。汉语文化负载词是中国文化最鲜 活的民族记忆,因此翻译策略的选取会在一定程度上影 响到中国文化的传播效果。 一标语读者熟悉的表达习惯进行翻译的策略。所谓异化, 即以源语为中心,倾向于使用源语固有的表达方式进行 翻译的策略。一般来说,二者不能绝对地割裂开来,应 既相互钳制又相互配合。过度归化容易矮化源语文化, 形成文化间的“单向度”交流,而过度异化又会产生新 的民族中心主义 、什么是文化负载词 所谓文化负载词,指的就是那些带有鲜明的文化个 性的、基本无法在译人语中找到指称意义和蕴含意义相 对应的词汇。学者罗伯特认为,“不同的文化用不同的语 三、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汉语文化负载词英译方法 文化传播应该是以效果为导向的。文化传播的效果 则取决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方法及传播对象等 相互交织的因素。而具体到翻译与文化传播的互动关系 中,有学者研究认为翻译目的、翻译主体和翻译策略都 会影响跨文化传播。其实,翻译方法的选择和翻译习惯 的养成也会对文化传播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译法不同, 传播效果自然也会产生差异。 (一)音译法 音译法,顾名思义,就是用拼音对汉语词汇进行标 义范畴分解和描述世界。因此,一种文化里有的语义在 另一种语言里可能就不存在。”汉语与英语分属汉藏语系 和印欧语系,差别显而易见。正因如此,文化负载词又 被称为词汇空缺词或者国俗语义词。众所周知,语言与 思维密不可分。在中国,汉字绵延数千年,汉语言对中 国文化的建构和中国人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起了决定 性的作用。毋庸讳言,汉语里的文化负载词便是那些带 有浓厚的中国特色的,反映了中国人对人文地理、社会 历史、政治生活、民风民俗以及宗教信仰等进行文化观 照的词汇。 注译出的方法。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些词语内涵丰富, 别的翻译方法都会使翻译之“熵”暴露无遗。如“道” 一二、翻译策略与文化传播的内在关系 人类间虽有种族、肤色和语言的差异,但相似的文 词哲学意蕴深厚,属于词义完全空缺词汇,阐释起来 亦颇费周章。此时,使用音译法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类似的词语还有气、阴、阳及亩、元、斤、角等度量单 位。有些词语如太极、风水、馄饨、豆腐、胡同、乒乓、 荔枝、二胡、人参等具有相应的指称意义,但是相互割 化进化史及跨越边界的互联互通使文化存在较大的共 性,为翻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前提,而文化间的个性则 使可译性成为了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其实,带有 鲜明文化个性的词汇并非不可译,而是如何译的问题, 因为翻译本身不仅是个学术问题还是一个政治问题。译 裂的单个词素却并不具备原始的指称意义。如风和水本 身各具有指称意义,然而只有其连缀在一起使用时才具 有“风水”的原本意义。这一类词语也适用于音译。另 者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往往会受到其赞助人、价值取向 等多方面的伦理规约。归化与异化是翻译文化负载词时 外,像中国人的姓名、城市名称、江山湖海的名称都宜 作者f酊介:李思乐(1981一),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武 汉 纺 织 大 学 学 报 2015矩 使用音译,如赵本山、王刚、木兰山、长江、汉江、黄 家湖、白沙洲等。 音译法是一种异化翻译方法,能够将原汁原味的带 有中国元素的词汇推向英语世界,增强异质文化的“间 离化”效果,激起译人语读者的学习兴趣。其次,音译 法还能与英语本身所具有的词汇进行语义切割,避免产 生不必要的误解。如“龙”的翻译就十分具有代表性。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的龙文化源远流长。而将其 借译成dragon(一种长有翅膀会吐火的邪恶之物)之后, 中国的龙在英语受众中所引发的联想意义已经完全变 质。但是,音译法并不是翻译文化专有项的万能解药, 不宜滥用。音译法如果单独使用,译人语读者还是“不 得其门而人”,因此一般配有注解为好。另外,使用音译 法时要尊重传统,对一些英语世界已经传播已久并获广 泛认可的译法,不宜另行更改。如“孙中山”的翻译应 译为Sun Yat—sen,不宜另作他译。 (二)直译法 直译法即指在基本不改变汉语词汇原有语言形式或 修辞方式的基础上将其照直翻译出来的语言转换方法。 显而易见,直译法作为一种异化译法能够基本保全汉语 词汇的文化信息,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独特内涵。如中国 传统的农历新年“春节”与英语中的新年(即元旦)并 不相同,其对应翻译“spring festival”即采用了直译法并 因此而流传甚广。汉语文化负载词中的动宾类词汇如剪 纸、号脉,偏正类词汇如长征、春卷、纸老虎等都适用 于直译法。另外,一些表现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审 美情趣的成语采用直译法更能传播出国人对这个世界的 认知,如临阵磨枪、如鱼得水、涸泽而渔、一寸光阴一 寸金等。 直译法属于浅层翻译,仅能译出原有词汇的字面意 义。有的词汇比如一些菜名就不适合直译,如狮子头、 龙抄手等。如果直译出来,就会让人贻笑大方了。直译 虽好,但也有陷阱,要注意识别“假朋友”。如“糖人” 不能直译成candy man,因为后者专指那些毒贩或喜欢哄 骗小女孩的坏人。其次,要注意考证目标受众对有些词 汇直译的接受度。譬如,“红楼梦”不宜直译,因为英语 里面的“red”容易让人联想到暴力等,这也是为什么大 卫・霍克斯在翻译书名《红楼梦》时没有采用直译的原因。 (三)意译法 意译法指的便是一种舍弃汉语文化负载词的文化意 象而注重其语义传达的翻译方法。直译讲求形式的对等, 而意译讲究意义的传达。意译法属于深层翻译,是一种 归化译法,它省略了对汉语文化负载中某些文化信息的 繁复缛节的交代而直接瞄中靶心,信息传达明确而简洁。 譬如,“黔驴技穷”本出自典故,又有一地名“黔”和 一动物意象“驴”,而采用意译后,直接将其本意即“仅 有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译出即可。类似的词语还 有如欢天喜地、藕断丝连、一心一意、快马加鞭、沉鱼 落雁等。另外,某些用音译法和直译法都不好翻译的词 汇,便可采用意译法。如“探花”一词的翻译,意译不 失为中上之策。但是此类名词采用此法时一般会对文化 背景稍加解释,因此译文会显得比原词冗长。 (四)套译法 所谓套译,就是借用英语具有相似的语言形式和语 义功能的词汇来翻译相应词汇的方法。各种文化存在一 种“共核”,套译法作为一种典型的归化译法,就是利用 文化的这种同一性,在词汇的语用与语义上达成最大限 度的文化等值,以此降低目标受众对异质文化的陌生感。 因此,汉语谚语、成语及俚语的翻译多用此法。有些词 语反映了英汉民族完全相同的价值认知,如英语里面的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与汉语里面的“趁热打铁” 竟然对得如此工整。类似的词语还有比如隔墙有耳、如 履薄冰、火上浇油、晴天霹雳、以眼还眼和以牙还牙等 等。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一类词语意义基本等值但文化 意象(或植物、或动物、或其他)略有不同的词语。如 汉语里说“落汤鸡”,英语里面却是“落汤猫”;汉语里 面是“害群之马”,英语里面则是“害群之羊”;汉语里 是“热锅上的蚂蚁”而英语则是“热砖上的猫”。之所以 出现这样的不同,是由于不同的动植物在两种文化的隐 喻意义和联想意义的差异引起的,翻译时需细加区分。 使用套译时也须提防貌合神离“假朋友”,如怒发冲冠与 英语中的make one’S hair stand on end,看似对得工整, 其实则不然。 (五)加注法 加注法指在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过程中通过补充 词汇背景知识等超文本内容对译文进行文化补偿的处理 方法。加注法通常可分为文内注和文外注两种。文内注 即在译文中进行同步加注的方法,随举随释。文外注在 词汇的翻译中一般放在页脚处,因此亦称脚注。加注法 是翻译汉语文化负载词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承担着 将中国的特有的文化景象介绍给英语世界的重任。如对 “龙虎斗”和“围棋”的翻译中就可以使用加注法。需 要注意的是,加注法一般不单独使用,是音译、直译及 意译的一种辅助译法。加注法也不宜使用太频繁,否则 会影响译文的连贯性和可读性。 四、结语 词汇翻译是一切翻译的起点。从这个意义上讲,汉 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选择,不仅决定着中国民族文 化能否真正走出去还将决定其能够走多远。勒菲弗尔和 巴斯内特所提倡的翻译的“文化转向”也关注着翻译背 后文化的深层次交流问题。不可否认,归化有其独特优 第5期 李思乐,等:汉语文化负载词英译策略与中国文化国际传播 85 势,能够与译人语读者达成文化语境的共襄,缓和文化 (1】):72-73. 冲突,实现快速有效的信息沟通。而从中国传统文化对 【2] 陈宏薇,李亚丹.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 外传播的角度考虑,异化则因能较好地保留汉语文化负 出版社,2013. 载词的文化特性而成为此类翻译的更好的选择。因为毕 [3】 黄天源.直译和意译新探【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8,(1): 竟,我们当前更需要的是一种文化自信,而不是一味地 75-78. 屈服于处于强势地位的英语文化。 【4] 刘明东,何晓斓.翻译对跨文化传播的影响[J].外语学刊, 2011,(2):120—124. 参考文献: [5】 刑杰,甘露.文化外译之中国特色词汇:策略比较及影响因 【1】 陈丹.文化视域下的汉语成语翻译探析[J】.语文建设,2014, 素[J].上海翻译,2014,(4):39—51. Translation Strategy of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LI Si—le.LIU Dian-gang (School ofForeign Languages,Hubei University ofChinese Medicine,Wuhan Hubei 430065,China) Abstract:Cultural exchanges begin with vocabulary and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refer to the vocabulary characterized by distinctive Chinese culture.Due to the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translation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the choice trnaslation strategy in rtnaslating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will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intem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culture.The paper holds that foreignization methods such as transliteration and literal translation are more favorable to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cultrue to some degree. Key words:culture-loaded words;translation strategy;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