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医疗服务行业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例文

2021-09-01 来源:易榕旅网
中国医疗服务行业报告

前言

1.医疗服务市场迅速扩容

2.医改政策将深远影响医疗服务市场格局

3.民营医院和诊所:政策利好,创新是成长的驱动力 3.1民营医院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前言

中国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巨大,并且在人口老龄化、城镇化、财富增长以及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因素的驱动下迅速扩容。2013年我国卫生消费总额3.2万亿元,在过去9年保持了17.2%的复合增长率。然而相对于高收入国家7.7%的水平,我国医疗卫生支出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6%。考虑到人口和消费的巨大基数,不难看到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在将来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与此同时,医改政策正向纵深发展。政府持续加大投入以确保全民享有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也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以提升服务质量满足民众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新医改的深入为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行业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在深远地影响市场格局。

民营医院相对于公立医院仍处于弱势,但在政策的强力支持下正步入飞速发展的阶段。机构投资者和产业资本纷纷涌入,借助资本的力量,民营医院将更快地实现资源整合并加速市场扩张,在管理、医疗技术、服务质量以及规模化运营各方面实现升级。然而市场的飞速扩张往往伴随着更高的风险,因而审慎的决策必不可少。我们认为民营医院战略定位上应当综合考虑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供需状况以及医改和税收政策,结合自身实力以确定恰当的医疗服务板块和进入模式。

就增长点而言,我们看好四个服务板块。其一是高端医疗。高端医疗将会出现在服务地域上的下沉,同时以往热门专科在服务人群上也会出现从一般民众向富裕人群的转移。另外将医疗和旅游相结合的服务也有望成长起来。其二是专科连锁。服务性和可复制性强的细分专科细分领域有望出现投资热点。与此同时,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尤其是医疗人才流动性加强后,民营医院有望进入技术壁垒更高的专科领域。其三,综合医院方面,资金、人才、管理各方面都意味着更高的进入壁垒,但同时也意味着建立起公众知名度的医院的地位将难以被撼动因而先动优势明显。因此,各路资本对于综合医院的布局将会提上日程。另外,对生活质量的重视以及保健意识的增强也将推动健康服务领域飞速发展,资本市场以及传统医疗机构对于远程医疗、移动医疗以及可穿戴设备的热忱就是最好的佐证。

公立医院在我国的医疗服务系统里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不仅提供约90%的服务量,也汇聚了优质的医疗资源和医疗人才。然而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方面将迫使公立医院重塑收入机制、提升效率削减成本,另一方面也将其推向市场并可能面临患者和人才的外流。面对新的市场格局,我们建议公立医院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改变绩效管理体系、改善患者体验、引入营销管理与患者建立稳固互信的关系、建立标准化的医疗服务和临床流程以及完善医院信息系统。

医疗服务市场迅速扩容

我国2013年卫生消费总额为3.2 万亿元,是2004 从需求方来看,人口的老龄化、城镇

水平的提高年的4.2倍,年复合增长率17.2%。虽然卫生消费 生活方式的改变、财富的增长以及全民医保制度增长飞速,在GDP总额中的占比仍仅为5.6%,低于 的推进都正在驱动医疗服务市场迅速扩容。相对高收入和中高等收入国家水平(图2),如果该占 于飞速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供给的增长步伐却比能在2020年达到卫计委在《“健康中国2020” 极为缓慢,2013年卫生机构数量为2004年的1.2战略研究报告》中所提出的6.5%-7%的目标,我 倍,卫生人员1.5倍,卫生机构床位数1.9倍。国卫生消费市场将达到6.2 - 6.7万亿元1规模。

1 根据我国2013年GDP和GDP增速估算。 估算假设GDP增速保持在7.7%。 2 人口老龄化

我国人口规模大且老龄化的速度有所加快。根据统计年鉴数据,我国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逐年提高,从2004年的7.6% 上升到2013年9.7%,已达到1.3亿人。老年人发病率高,疾病医治疗程长且常伴有并发病,同时老年人也多患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护理和用药,因此是医疗服务的高消费群(图3)。人口的老龄化势必伴随着更高的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

3 城镇化的推进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家政策的推动,我国城镇率正在不断提升,城镇人口比率从2004年的41.7%上升到2013年的53.7%。城镇化将拉动居民收入转而增加对医疗服务的消费需求。根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数据,城镇居民医疗保健的消费支出是农村居民的1.8倍。另外,城镇化还将带来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城市人群为主的疾病将会有增长的趋势,这也会推动对特殊领域的医疗需求。

4 医疗消费需求呈现多层次、多元化 民众收入水平的提高、财富的积累以及健康观念的转变将持续推动医疗消费需求向多元化、多层次的方向发展。消费者更加注重隐私,愿意为好的服务和高质专业的医疗技术支付溢价,由此带动了高端医疗的成长;对生活质量的重视和保健知识的增加促进了康复医疗的发展;不同年龄层次的需求促使了不同专科领域的形成;从“有病才医”向注重保健的观念的转变更是拉动了健康服务产业,推动医疗服务的范畴从单纯的疾病治疗向养生、保健护理等多元化的领域拓展。医疗消费需求多层次多样化的趋势将驱动整个医疗服务产业纵向增长,而整个产业蛋糕的增长又将伴随着行业的进一步细化,推动需求向纵深发展。

4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推进

在过去几年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在广覆盖、保基本的基础上,覆盖深度也逐步提高。据发改委消息,2014年上半年,我国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医保三项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80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达到70%以上和75%左右。同时国家还积极推动大病保险,卫计生委在2014年2月发布《国务院医改办关于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大兵保险工作的通知》指出,尚未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的省份要在2014年6月底前启动试点工作。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逐步推进将持续提升民众的支付能力,拉动医疗服务需求。

医改政策将深远影响医疗服务市场格局

国务院2009年4月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打响了我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发令枪。此次医改以把基本医疗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为核心理念,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为基本原则,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在过去5年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分级诊疗的医疗服务体系已基本建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秩序的建立正在推进;覆盖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框架初步形成,覆盖面和保障深度不断扩大;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正在进行,对医疗费用的控制作用初步显现;公立医院改革进入攻坚期,围绕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所进行的机制创新不断推进。

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将持续向纵深发展,在保证全民基本医疗服务的可达性和可支付性的基础上,提升质量满足民众的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新医改的深入为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行业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开启了公立医院机制和体制改革的征程。

“在2009到2015年间,医改政策主要集中在建立基层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上,应对的是医疗服务可及性和可支付性的问题。在2016年到2020年间,我们预计中国医改政策将把重点放在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上面。”

分级的诊疗服务体系

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且多集中于大城市大医院,导致患者无论疾病严重程度都喜欢在大医院就医,大医院不堪重负而城市社区医院、乡村医院和卫生所却又所无人问津。分级诊疗的服务体系正是为了应对看病“两头难”的问题,通过建立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来引导患者在基层就医,起到合理分配医疗资源的作用。其主要措施有三方面:一是通过加大对县级医院的投资,建立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二是建立医疗联合体,开展双向转诊等机制来促进医疗资源的纵向流动;三是加强基层人才队伍的建设,通过培养全科医生,让基层医生在大医院接受培训等方式来提升基层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成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从2007年到2013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了近3.7万个。从《“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可以看到,改革重点将会是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建立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秩序,比如《方案》提出201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标率达到95%以上并要力争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

全民医保体系的建设

医保体系的建设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解决民众基本医疗需求的支付问题。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以覆盖城镇就业和非就业人口、农村人口以及城乡困难人群。在保障基本医疗需求得以满足的基础上,鼓励发展多样化的商业保险以满足民众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医保制度在覆盖面和覆盖深度上的推进以及商业保险的展开有利于提高民众的支付能力,增强医疗服务需求。另一方面是医保的支付制度的改革,结合疾病临床路径的实施对医疗费用的增长起到约束;向基层倾斜,引导民众在基层就医,促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形成并且通过纳入非公立医疗机构延伸到对非公立机构医疗人员的监管。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将会推动医保定点医院的盈利模式的转型,医院将在医保费用的约束下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

公立医院改革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改中最为核心的难点和焦点。“以药补医”形成了公立医院扭曲的补偿机制,削弱了它的公益性;医院规模过大导致了医疗资源配置的低效,也对民办医院造成了挤出作用;管理职责的不清又减弱了政府的监管作用。公立医院改革以“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为主调, 其任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机制。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部门从公立医院的具体事物中摆脱出来,而且还要完善公立医院的法人治理结构,承担具体的管理职能。具体形式主要是经营权的转让(如政府隶属机构、大型公立医院或者民营企业对其托管)和所有权的转让(管理层收购、股份合作制等)。

二、调整公立医院的收入结构,解决“以药补医”的问题。按照医改相关政策,取消药品加成之后,减少的收入“缺口”将通过增加政府收入、药事服务费和技术服务费来解决。据卫生年鉴数据,我国综合医院药品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虽然呈现下降的趋势,但在2012年仍高达39.7%,可见该项改革的难度。同时政府财政投入的增加也意味着政府需要加大对公立医院治理和运行机制的监控以提高政府投入的效益。

国务院办公厅在2014年5月发布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把推动公立医院改革被放在了首要位置,并硬性规定了各项任务的具体完成时间,显示我国医改开始向纵深方向有力推进。《任务》指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中之重,将新增700个试点县(市),覆盖50%以上的县

(市)、5亿农村人口。药品加成在县级医院的取消势必加大对财政补助的需求,当地政府有可能加速推动公立医院改制和托管,为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行业打开了一个窗口。另外《任务》还强调了公立医院的规划布局,提出在原则上不再扩大公立医院规模,这也为社会办医留出了空间。

多元化办医

我国医疗供给严重滞后,同时公立医院运营效率较低,导致医疗供需失衡。多元化办医的基本方向是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本质满足基本医疗需求,同时引进社会资本补充医疗服务满足多元化的需求。社会资本的参与不仅可以增加供给还可以激活市场竞争倒逼公立医院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自2009年以来国家多次出台政策支持社会资本办医,力度也不断加强。在2014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中,政府再次就放宽准入条件,优化办医政策环境以及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做出部署,而各地也在实施细则中逐步推进。比如北京不仅取消医师多点执业在地点数量的上限而且在办理程序上也无须经过医院审批。商务部下发通知,允许境外投资者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苏省等7个省(市)设立外资独资医院。随着各项要求在未来各地实施细则中进一步落实,民营医院的发展还将加速。

各市、区政府应发挥政府平台的作用,整合区域性公立、私立医疗资源及周边资源,如医疗后勤、体检、研发等,促进形成“医疗生态圈”,充分发挥有限资源的协同效应。当然,这一整合资源的任务亦可以由商业机构担当,利用上下游供应链的合作关系,凭借网络消费者平台实现以轻资产整合重资产建立生态圈的目标。

民营医院和诊所:政策利好,创新是成长的驱动力

“要在行业里取得领先地位,民营医院就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提高。正如美国JCI所提到的那样,要不断提高品质,不断创新产品,不断地完善服务”

3.1 民营医院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政策支持不断加强,将持续利好民营医院

198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卫生工作改革的若干规定的报告》,提出“放宽政策,简政放权,多方集资,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路子”,由此拉开了我国社会资本进入医疗行业的帷幕。在过去30年,社会资本办医政策经历了1985年到1992年的初探阶段,1992年到2005年的市场化推动阶段,2005年到2009年的市场化之过的争论和反思阶段,在2009年新医改发布之后逐步明晰。中国医改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战略目标,因而“保基本”将会是基调,公立医院作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主体,将保持在医疗卫生服务行业中的主导地位。与此同时,政府将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行业共同发展,其目的有三,一是通过多元办医增加医疗卫生资源,缓解供需矛盾,满足大众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其次是运用民办医疗分流患者,为政府腾出资源以提升基本医疗服务,其三是发挥民营医院的“鲇鱼效用”,激活市场竞争推动公立医院提高效率和质量。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十二五”医改规划,明确提出2015年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要达到总量的20%2,同时配套政策在放宽社会资本准入标准和改善社会办医环境方面变得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加实在,对公立医院的改革力度也逐步加大(表1)。可以看到,中央政策的不断加码以及在各地实施细则的落地将持续利好参与市场化竞争的民营医疗企业和参与公立医院改革的医疗服务企业。

民营医院发展迅速,但与政府制定目标相距仍远,增长空间大

我国民营医院在近几年呈现飞速增长的态势。截至2014年6月,全国民营医院已经发展到11737家,是医改前数量的两倍多,在2008到2013年间保持了约16%的复合增长率,同时民营医院数量占全国医院数量的比例也由2008年的27%上升到2014年6月的47%,呈现出公立医院数量占比减少、民营医院增长的趋势。不仅仅是民营医院数量,其提供的服务量也快速增长,2014上半年的诊疗人次数达到14581万人,出院人数为866万人,较去年同期分别上升14%和19%。虽然民营医院数量占比已接近一半,但诊疗人次数和出院人数仅为全国服务量的10%左右,反映民营医院规模偏小、服务能力相对较弱的状态,与国务院 “十二五”医改规划提出的在2015年达到服务总量20%的目标还相距较远。我国医疗消费市场是个快速扩张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随着新医改的深化和市场医疗服务资源配置机制的逐步建立,民营医院市场份额还将继续提升,保持快速增长。

资本助力行业加速成长,投资风险和机遇并存近年来,在政策环境利好而医疗服务供需又极不平衡的情况下,我国掀起了投资医院的热潮。借助资本的力量,民营医院能够实现在流程管理、人力资源、仪器设备等各方面的资源整合和提升,同时还可以加速市场扩张,做大规模并提高品牌知名度。在强大资本的推动下,民营医院的发展有望提速,不仅在服务的量上快速增长,在医疗质量、服务内容等方面也实现升级。

机构投资者热捧医院和医院管理类企业。医院并购活跃,产业资本抛出橄榄枝 医院和医院管理类企业在过去几年受到风险投 医疗服务行业越来越被视作未来消费的增长热资机构和私募股权投资机构(VC/PE)的青睐且 点,大型企业纷纷通过并购、参股等多种方式交易规模不断增大。2013年到2014年7月一年 涉足和拓展医院投资,因而2013年以来医院并半的时间里,VC/PE融资交易量和披露交易金额 购活动极为活跃,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并购交分别已占到过去10年总量的27%和39%,达到 易数量和交易金额均创新高,分别占过去10年15宗和2.5亿美元。投资领域以专科医院为主, 总量的35%和64%。就并购交易的买方企业来过去10年专科医院VC/PE融资交易量占总量的 看,65%来自药企和医疗器械企业(其中药企84%,如鼎辉创投相继投资了安琪儿医疗、伊 占58%),投资动力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占有美儿、新世纪儿童医院和温州康宁医院;红杉 医院这个强大的销售渠道,实现产业链的延伸中国也投资了安琪儿医疗、北大国际康复医发挥协同效应;二是看好医院的获利能力,企以及兰景口腔。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专 业试图打造大健康产业集团。如复星医药在先科医院不象综合医院那样大而全因而投资金后投资了高端品牌医院和睦家和3家民营医院较小,培育周期也相对较短。其次,我国大部 之后,在2013年再举收购三级甲等医院禅城医分民营医院采取与公立医院差异化的经营策略院60%的股份,现已形成沿海高端医疗和二三所以多以特色专科为经营项目,而其中服务线城市专科和综合医院相结合的医疗服务业务为导向、可复制性强的连锁专科医院增长性强 的初步布局,并计划在2015年达到1万张床位成为投资热点。就综合医院而言,具有清晰的 的规模3。甘肃独一味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也盈利模式的医院集团如凤凰医疗和上海仁济医 在2013、2014年先后收购7家医院,并在2013疗也获得资本追捧。 底更名为“恒康医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反映其在制药和医疗上下游的战略布局。并购交

无论是为了获取投资回报,还是实现整体的产 因此在短期内将医院做大做强的风险较高。其业布局,可以看到医院投资机遇和风险并存。 次,我国民营医院普遍存在财务、内控等方面既有金陵药业收购宿迁人民医院将其转亏为 的不规范操作。如果要将民营做大并实现资本盈,天图资本投资凤凰医疗获得超过8倍的回 对接,如何将流程、管理制度规范化将是必须报 ,也有化源集团并购新乡5家医院的3年后黯 要应对的问题。其三,我国医院管理没有成熟然退出,双鹭药业出让新乡中心医院东区医院 的管理模式,

投资后的运营将是另一难点。最所持股份。医院属于重资产行业,建设和运营 后,资本密集进入必然推高医院的估值,将进成本高且培育周期长,同时医院项目的成功在 一步增加投资成本和风险。因此选择恰当的时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医疗服务团队的技术能力, 机和目标市场、运用相应的投资和管理方式提升医院价值是投资成功的必备条件。

高端医疗服务

高端医疗是针对富裕人群所提供的个性化、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据德勤2011年对消费者的调查显示,仅有21%的消费者对医疗体系满意,在对服务价格敏感度不高或者享有高端医疗保险的情况下,消费者自然会转向高端医疗。可以看到,国民收入的提高,中高收入人群的崛起,商业保险的发展以及民众健康意识的加强还将持续推动我国对高端医疗的需求。与此同时,政府为了保证基本医疗需求得以满足已提出限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的供应量 ,进一步拉大高端医疗的供需差距,因此民营医院在该板块有望保持快速增长。我们认为高端医疗服务还将出现三个趋势。

高端医疗在地域上的下沉。高端医疗的目标客户主要为在国内工作的外籍人士和中国本土高端人群如企业家、高级管理人员、富商以及名人。这类人群目前多聚集于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因此高端医疗医院和诊所也多分布于一线城市。随着国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以及大型城市的辐射效应的发挥,高端医疗会向二线城市扩展。如和睦家早期运营主要集中于北京和上海,而目前已扩展到无锡、广州和天津并计划在将来向成都、青岛等二线城市延伸。

早期一些热门的专科领域在服务人群上的转移。我国民营医院早期的经营项目主要是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的专科领域,竞争激烈且同质化严重,因而选取高端专科医疗服务以获得和公立医院和其他私立医院差异化定位成为应对之策。如和美医疗正是顺应了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中高端人群的崛起以及对于妇儿健康越发重视的趋势,同时也是为了应对中低端妇女专科医疗服务同质化竞争的问题,从早期的中端妇女专科医疗服务向高端妇儿医疗转型。

医疗旅游在全球呈现一个快速增长的态势,消费者选择去医疗质量较高而价格相对较低的国家接受治疗并观光旅游如印度、泰国。我国具有相对较低的医疗服务价格,高水平的专业人员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从长期来看我国医疗服务的供给将在政策的带动下日趋丰富,医疗旅游有望成为新的热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