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研究·
服刑人员出监前焦虑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
龚文进
敖小玲
摘要:本研究目的在了解服刑人员出监前焦虑情绪状况的基础上,探讨服刑人员出监前焦虑与人格
特质之间的关系。方法从广东省粤西某监狱筛选出刑满前半年到一年左右的服刑人员,再用随机抽样法筛选出200名服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随机访谈20名服刑人员和10名管教警察。结果服刑人员出监前焦虑显著高于常模,出监前焦虑与自信心、聪慧性、情绪稳定性、焦虑感显著正相关,并且自信心与情绪稳定性对服刑人员出监前焦虑形成在统计学上具有预测意义。结论服刑人员出监前焦虑较为普遍。帮助服刑人员塑造自信、稳定的健康人格,降低服刑人员的焦虑水平,是当前监狱心理矫治工作刻不容缓的任务。
关键词:服刑人员出监前焦虑人格特质个性倾向相关研究
1.前言
在我国,随着犯罪预防研究的不断发展,罪犯心理矫治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自80年代起,我国监狱系统开始注意到心理学对罪犯改造工作的重要作用,多数监狱都设立了心理咨询室,积极开展罪犯心理健康、人格特征和心理矫治的研究。服刑人员在刑满出监前半年到一年期间,他们会产生明显的矛盾心理,既渴望回归社会,但又对社会充满种种担心和顾虑,形成焦虑心理。深入研究出监前焦虑,对不同人格特质的服刑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出监前焦虑心理辅导工作,从而使他们能在刑满释放后迅速地适应社会生活,减少重犯率,这是研究者和社会所关心的问题。因此,了解服刑人员出监前的焦虑情绪,并对服刑人员人格特质和出监前焦虑进行相关性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出监前,一般是指服刑人员在刑满前半年至一年左右的这段时期。出监前为不安定期,是服刑人员容易出现问题的关键时期,在情绪方面突出表现为焦虑。学者刘居祥等[12]从时代特征分析到,服刑后出监的环境与服刑人员的预期和其就业能力间的
差距,使得服刑人员深陷到社会环境“大突变”的包围中。每名临近出监的服刑人员都会难以掩饰其即将出监的喜悦,但长期的监狱生活使他们面对回归社会的现实,面对家庭、择业等问题产生焦虑感。这种焦虑感越临近出监越严重,有的服刑人员甚至提出不愿意离开监狱。郭震威等[13]做过一个调查,95%以上的刑期较长的罪犯都担心经过长期封闭的监禁生活,出狱后会适应不了社会、跟不上社会发展步伐、会被社会淘汰,越是年轻的罪犯,这种担心越强烈,从而产生焦虑情绪。
综观近十年的研究我们发现,目前对服刑人员出监前焦虑和人格特质相关性的研究存在几个问题:一是出监前焦虑还没有一个科学性定义,这方面的研究与文献也相当缺乏;二是仅仅对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做宏观的研究,而忽略了按服刑时间进行细化的研究;三是目前对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态的研究大多把焦虑与人格分离,没有深入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因此无法建立一个有效的预测机制或系统。
本研究对服刑人员出监前焦虑与人格特质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索性研究,通过探讨服刑人员出监
作者简介:龚文进,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广州中医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应用心理教研室老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习
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敖小玲,广州中医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应用心理专业学生。41
·应用研究·
社会心理科学第23卷总第100期2008年第6期总第522页
前焦虑的形成机制及心理发展机制,为我国此类研(PD13)犯罪思维模式。罪犯个性分测验对测试对究积累相关的理论资料。
象的文化程度没有什么特殊要求。不过,对于文化程度比较低的对象,应采取由主试念读的方式进行测试。整个测验由144道题组成,一般需要20-50分钟。每道题目设有两个可供选择的答案,即
2.1研究对象
从广东省粤西某监狱筛选出,刑满前半年到一年左右的服刑人员,再用随机抽样法,从中抽取200人,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2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88份,有效率94.0%。
2.2研究工具2.2.1焦虑自评量表
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由华裔教授Zung编制(1971)。经测试能较准确、迅速地反映伴有焦虑倾向的被试的主观感受。本测验应用范围较广,适用于各种职业、文化层次及年龄段的正常人或各类精神病人。本测试含有20个项
“是”和“否”。本测试还设有两个效度指标,如果某一效度指标没有达到必要的要求,那么就表明该测验结果可能存在严重的说谎嫌疑或者是胡乱作答,建议作废或采取重测等补救措施。根据13个纬度的标准T分数判定其属于以下哪一等级:T≤40分,属于分数低;40<T<60,属于分数中等;T≥60分,属于分数高。
2.2.3结构式访谈
为了印证量表得分反映的出监前焦虑与人格特质的相关性,探讨服刑人员产生出监前焦虑的人格原因,进行了结构式访谈。服刑人员20名,其中盗窃犯、暴力犯、涉毒犯和财产犯各5名,且都为出监前的高焦虑、有心理问题求助欲望者;管教警
2.研究对象与方法
目,采用1-4级评分,主要评定症状出现的频度。察10名,均在监狱直接从事罪犯管理教育工作3将20个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即得粗分。用粗分年以上。对管教警察的问题主要是:服刑人员近期乘以1.25以后就得到标准分,标准分50分作为焦虑症状分界值。量表协作组吴文源等人对1158例正常人(常模)测评结果分析,正评题15项平均值1.29±0.98;反向5项均分2.08±1.71;20项总分均值29.78±10.07,可作为代表常模总分均值之上限。评定的时间范围为“现在或过去一周”。
2.2.2中国罪犯心理测试个性分测试
中国罪犯心理测试个性分测试(ChineseOf-fenderPsychologicalAssessment-PersonalityInventory,COPA-PI),是司法部监狱管理局、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中央司法警官教育学院联合编制的,是中国罪法心理测试系列量表的一部。本测验是根据量表编制方法和技术结合我国监狱监管和罪犯矫治工作的实际需要编制出来的心理测试量表。COPA-PI的目的是试图对罪犯的人格特点提供客观的评价,以便能有针对性的对他进行教育或心理帮助。本测验根据监狱监管和罪犯矫治工作的需要,确定了13个个性纬度,分别为(PD1)内外倾、(PD2)情绪稳定性、(PD3)同众性、(PD4)冲动性、(PD5)攻
3.1服刑人员的一般情况
对服刑人员各项人口学统计指标做描述性分析,见表格1。
结果显示被调查的服刑人员中,户口是城镇的占20.1%,农村的占79.9%;年龄是18 ̄29岁青年组的有70.7%,30 ̄49岁中年组的有29.3%;文化程度是文盲、小学、初中、高中或中专、大学或大专及以上,分别占1.6%、30.9%、54.8%、11.2%、1.6%;初犯和累犯百分比分别是87.1%、的情绪状况如何?该服刑人员在人格上有什么倾向?其人格特质与情绪现状是否有关?如果有,请问是怎样的关系呢?对服刑人员的问题主要有:你近期的情绪怎样?是否与你的人格特质有关?如果有,你觉得是怎样的关系;如果没有,还要其他什么因素吗?
实验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
3.研究结果
PD6)报复性、(PD7)信任感、(PD8)12.9%;把犯罪类型分为以下六组,盗窃、暴力型击性、(
同情心、(PD9)自信心、(PD10)焦虑感、(抢劫、杀人、伤害)、涉毒、财产型(贪污、受(PD11)聪慧性、(PD12)心理变态倾向、贿、侵占、走私、诈骗)、性犯罪以及其他,所占42
社会心理科学第23卷总第100期2008年第6期总第523页
·应用研究·
的百分比分别是21.3%、58.5%、6.4%、2.7%、1.6%、9.6%;刑期为短刑期即3年以下的有45.2%、中刑期即3 ̄10年的有54.8%;服刑时间3年以下92.6%、3 ̄5年2.7%、5年以上4.8%。
表1服刑人员的一般情况描述
3.2服刑人员出监前焦虑的检出率与平均水平服刑人员出监前焦虑T≥50分共85人,检出率为45.0%,其中轻度焦虑38人,中重度焦虑47人。出监前焦虑总分均值为49.28±10.405,与全国常模29.78±10.07相比,存在显著差异(t=25.698,P=0.000)。
3.3服刑人员出监前焦虑与人格特质各纬度的相关性
以焦虑为因变量,人格特质各纬度作为自变量,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见表2
结果表明,与焦虑存在显著相关性的纬度分别r=是PD2情绪稳定性(r=0.235)、PD9自信心()、PD11聪慧性0.167)、PD10焦虑感(r=0.223(r=0.180)。
3.4服刑人员出监前焦虑与人格特质的多元回归分析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人格特质对出监前焦虑的影响,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其进行分析。见表3
结果如下:对出监前焦虑具有预测意义的因素有PD2情绪稳定性(B=.271,t=.236*)、PD9自信心(B=.365,t=.261**),而PD10、PD11虽然未达到显著性预测,但标准化回归系数Beta也达到较高水平,分别是1.331和1.874,表示对模型的贡献较大,对预测指标较重要。
表2SAS与COPA-PI各纬度间的相关性(r值)
注:相关系数r带有*表示相关性显著,而带有**表示相关性十分显著。
4.分析与讨论
4.1服刑人员的出监前焦虑的概况
本研究显示,焦虑的检出率为45.0%,而邵晓顺[10]等人在2001年,对青少年罪犯的情绪问题作研究,其中患焦虑症的比例为30.5%,即本研究焦虑的检出率是其1.5倍。焦虑总分均值为49.28±10.405,远远高于全国常模29.78±10.07。这说明服刑人员在出监前,刑满前半年到一年这段时间里,焦虑情绪是普遍存在的,值得我们给予高度的重视。
4.2服刑人员出监前焦虑形成的相关人格因素本研究发现,PD9自信心(r=0.167)、PD11聪慧性(r=0.180)与SAS的相关性是显著的,PD2情绪稳定性(r=0.235)、PD10焦虑感(r=43
·应用研究·
社会心理科学第23卷总第100期2008年第6期总第524页
0.223)与SAS的相关性则是十分显著,而且都为正相关。这说明情绪易变,起伏波动大,有较强的自卑感,缺乏自信心和安全感,并且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都较差,工作效率低的服刑人员更容易产生
的威胁时,就会形成较强的焦虑反应。一个缺乏自信心的个体,是难以具有良好的认知评价能力的,对自身聪慧性的评价也会很低。外界一个低强度刺激,由于个体缺乏理性分析思维能力,就不能有效
情绪稳定性分值高的服刑人员通常性情暴躁,
出监前焦虑。许多相关文献与上述结果是一致的[20]。地驾驭个体情绪。
表3
出监前焦虑与人格特质的多元回归分析
易生烦恼。面对现实中的困难和挫折时欠沉着、冷静,容易受环境支配,心神摇摆不定。情绪起伏波动大,不容易恢复平静,喜悲情绪骤变明显。情绪稳定性对出监前焦虑的影响也是通过认知系统发挥作用的。出监对服刑人员来说是一个情绪情景,每个服刑人员都渴望能早日出监,重获自由,回归社会,与家人团聚,但长期封闭的监禁生活,出狱后能否适应社会、跟上社会发展步伐、不会被社会淘汰,家人能否接受自己等都是服刑人员所担心的,而且越是临近出监,其心理的焦虑紧张越是剧烈。这种对立意向的“趋———避”冲突,就表现为焦虑,使人食欲下降、睡眠障碍、工作效率下降,这也是深入访谈中,服刑人员普遍反映的表象。
焦虑感高者表现为焦虑不安。通常忧虑抑郁,忧心忡忡。对前途缺乏信心,沮丧悲观。明显缺乏安全感,思想包袱大。时时有患得患失之感,不能正常面对现实而时时会急躁不安,心身疲乏,伴有失眠、恶梦、恐怖现象,容易出现不够理智的行为,是自残自杀的高危人群。焦虑感高者出监前更容易受到该人格特质影响,从而表现出明显的出监前焦虑。
自信心这一纬度分值高者表现为有较强的自卑感,缺乏自信心。对自己的能力和表现没有必要的信心,做事容易动摇和半途而费。与人相比自愧不
4.3服刑人员出监前焦虑与人格特质的关系进一步对出监前焦虑与人格特质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回归方程的统计量F值为2.123,
如,在众人面前不自然。关键时候容易紧张退缩,P值为0.015,可见方程存在显著。未标准化时,发挥失常。而服刑人员聪慧性分值高就表示思维迟常数项为28.358,t值为2.440,对应的P值为钝,愚笨。学识比较浅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很差,抽象思维能力差,思维混乱,缺乏逻辑性,好奇心轻,不太爱动脑子,思维不够灵活、反应不够敏捷。办事效率低。
自信心和聪慧性在出监前焦虑的形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其核心又取决于服刑人员的认知评价系统,特别是对自身能力的评价程度。心理学研究表明,自信是认知过程的动力系统,能激发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促进智力的发展。当外界刺激作用于个体,通过认知系统把刺激看作是对其一种无法适应0.016,方程的常数项存在显著。对服刑人员出监前焦虑具有重要影响的人格特质有PD2情绪稳定性(B=.271,t=.236*)、PD9自信心(B=.365,t=.261**),并且具有显著的预测能力(R2=0.137,F=213.245,P=0.015)。
所有被访者都认为服刑人员出监前都会出现焦虑情绪,但有不同程度的个体差异,人格特质13个纬度对焦虑产生存在重要的影响,而且主要情绪稳定性和自信心,还有聪慧性。服刑人员对自己或其他服刑人员、管教警察对服刑人员在人格特质对44
社会心理科学第23卷总第100期2008年第6期总第525页
·应用研究·
出监前焦虑的相关性评价基本一致。这表明量表测量结果与访谈结果是一致的。在访谈中还发现,引发这些人格特质最终导致焦虑产生是某些外界因素。如,服刑人员的身份、社会支持度、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等。
该得到逐步改善,特别要重视人格缺陷者的心理辅导与心理训练,适时开展心理咨询,纠正服刑人员的不良心理和行为,以帮助他们完善人格;在服刑人员出监前,帮助其理清出狱后可能面临的各种压力,学会心理调适方法,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健全心理防卫机制,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塑造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为即将出监的服刑人员提供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首先是心理测量,特别是情绪状态方面的测量,全面了解掌握出监前服刑人员的心理状态,然后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包括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训
5.建议
5.1在正确认知中塑造积极的人格,消除出监前焦虑
同样的刺激对不同的个体,或者对同一个体在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就是个体的认知系统。认知是个体对自我及其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和把握,产生出监前焦虑的重要因素。塑造健全人格,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武装服刑人员,帮助其提高认知水平,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1)帮助服刑人员学会悦纳自己,建立自信心。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不断化解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的矛盾,学会正确对待挫折,自信不自负,自谦不自卑,不苛求自己,也不放纵自己,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在同等条件下,别人行,我更行,从而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随时找到自信,伴随快乐。(2)帮助服刑人员学会悦纳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德国心理学家霍尼认为,人际关系失调是焦虑的根源。要多看他人之长,宽容他人之短,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样可以免除许多心理困惑。让服刑人员学”;二是“我能行!”;会说三句话:一是“太好了!”。三是“你有困难吗?让我来帮你吧!
5.2学会转移不良情绪,构建情绪稳定性焦虑本身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由于受固定思维模式的限制,有焦虑的服刑人员总是紧张顾虑,对任何事情都担心害怕,情绪波动很大,进行无法进行日常的工作生活,陷入焦虑状态。运用转移法就是要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刺激情境转移到其它事物上去,或主动去从事其他活动的自我调节方法。适当地使用放松技术并从事转移注意力的活动,以降低焦虑水平,如增加交往活动、增加劳动、锻炼身体等。
5.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
服刑人员的心理教育长期以来被忽视的现象应不同的时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和行为表现,练、心理讲座等。
5.4加强教育改造,更好地掌握适应社会的技能
服刑人员普遍文化程度偏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自我的评价与认同,进而容易产生焦虑情绪。根据服刑人员服刑后期的特点和改造工作,进行专门的教育改造,是提高即将出监的服刑人员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措施。可设立专门的出监教育机构,配备专职人员,把服刑后期的服刑人员集中起来,进行出监教育。同时,要突出技能教育。即将出监的服刑人员,最为担心的就是自己出监后如何在社会上立足的问题。所以出监教育应减少或停止文化教育,全面实行技能教育。成立服刑人员就业指导中心,为即将出监的服刑人员提供就业咨询和就业信息。
6.结论
(一)服刑人员出监前焦虑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
(二)服刑人员出监前焦虑与人格特质中的自信心、聪慧性、情绪稳定性、焦虑感显著正相关。
(三)自信心与情绪稳定性是服刑人员出监前焦虑形成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陈艳,肖丽娟等.大学生人格倾向与焦虑的
相关研究.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45
·应用研究·
社会心理科学第23卷总第100期2008年第6期总第526页
2007,2(4):16~19
[2]LA··珀文.人格科学[M].上海:华东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1.
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关系.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04,22(2):104~106
[20]韩红艳.王智.农村高中生人格特征与考试焦
虑的相关研究.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2):77~79
[3]JerryM·Burger.人格心理学[M].北京:中
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3
[4]陈明华,卢建平等.比较犯罪学[M].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1992:253
[21]ClaudiaH,MichaelK,LillyB.Theimpactofpersonalityandtaskcharacteristicsonstressandstrainduringhelicopterflight[J].InternationalJAviationPsychology,1991,1(4):301~3l8.
[22]BertschyG.Relationsbetweenmooddisor-dersandpersonality[J].RecentDataEncephale,1992,18(2):187~92.
[23]叶仁敏.斯皮尔伯格状态特质焦虑手册[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5
[5]张文,刘艳红.犯罪人理论的反思与重构[J].中外法学,2000,(4):385~406
[6]陈仲庚,张雨新.人格心理学[M].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7]Longato-StadlerE,afKlintebergB,Garpen-strandH,OrelandL,HallmanJ:PersonalitytraitsandplateletmonoamineoxidaseactivityinaSwedishmalecriminalpopulation[J].Neuropsychobiology,2002,46(4):202~208
[8]许燕春,邱鸿钟.服刑罪犯心理健康状况调
查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92~93
Abstract:ObjectiveTounderstandanxietystatusamongprisonersduringthelaterstageoftheimprisonmenttodiscusstherelationshipbetweenpersonalityandanxietyandtoprovidereferenceforthepsychologicaltherapyoftheprisonsystem.Toconsolidateandtestthetreatmenteffectoftheprisonersbeforetheirreleasefromtheprison,andfurtherhelptheprisonerstopsychologicallyprepareforreturningtosociety,preventandreducere-peatingoffending.MethodsAtotalof200prisonerswhowouldbereleasedinsixmonthstoayearorso,werese-lectedfromaprisoninwesternGuangdongandinvesti-gatedbymeansofCOPA-PIandSAS.Andrandomin-terviewswerecarriedoutamong20prisonersand10su-pervisorypolice.ResultTheanxietylevelamongprison-ersisobviouslyhigherthanthatofthenormalprisoners.Theprisoners’anxietybeforereleaseisassociatedwithPD2,PD8,PD9andPD10.Therewasasignificantdif-ferenceininternalandexternalorientationandthesenseoftrust.ConclusionsTheprisoners’anxietybeforere-leaseiscommonamongtheprisoners.Helpingthepris-onerstodevelopsoundpersonalityandreduceanxietyistheimmediatetaskofthecurrentpsychologicaltreat-ment.
Keywords:AnxietybeforereleasePersonalityPrisonersCorrelation
[9]柴荫,于晶妮.850例在押犯人的人格特点研
究.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7):779~780
[10]邵晓顺.青少年罪犯焦虑抑郁特征研究.应
用心理学,2001(2):28~32
[11]翟恩波.青少年罪犯心理焦虑及对策.心理诊
疗,2004,3(2):42~45
[12]刘居祥,孙孟起.服刑人员不良心理及矫治.
中国行政管理,2005(9):40~42
[13]郭震威,尚波.罪犯后期改造问题研究.河南
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12(4):13~16
[14]吴宗宪.西方犯罪学史.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494
[15]左从现.运动员人格特征与赛前焦虑、心
境状态的相关关系.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26(2):71~75
[16]任华能等.医学生焦虑抑郁情绪与人格特
征的相关性.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1):
953~954
[17]刘宝玲.某中等卫校学生考试焦虑及其相关
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02,23(2):169
[18]范妮,肖计划,贾艳滨.医学生考试焦虑及其
与人格特征关系的初步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2,10(3):192~193
[19]李权超,李健.某部军人人格特征及其与
4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