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训练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3页的例1、 例2、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把若干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通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 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小棒、圆片、三角形。 预习要求:
1、试一试:你能利用身边的物品摆一摆、算一算吗?比比谁写得多。
( )÷3=( )……() 2、比一比:
(1)有余数的除法和以前学过的除法有什么不同?
(2)比较第一题中所写算式的余数和除数,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动手分,并完整的说说10除以2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初步感知 1.出示10÷2
(1)请学生口算,师板书。问:如果这10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等于5的含义。
学生动手操作,指名说自己分小棒的过程、结果。
(2)分组操作,进行记录。 2.如果把这里的10根小棒,每人分3根,可以怎样分呢? 学生独立分一分, (1)问:如果每人分3根,最后把10根都分完了吗?剩下的填一填 1根为什么不继续分下去呢?比一比,同样是10根小棒,如果每人 分2根或者每人分3根,分得结果有什么不同? (2)如果还是这10根小棒,每人分4根、5根,分得的情况 又会怎样呢? 3.出示表格,并填完整。 每人分几根 2 3 4 5 汇报: 分给几个人 还剩几根 5 0 学生根据自己填写的结果汇报交流 指名口头列式 1)问:通过自己动手分一分,你觉得根据最后得到的结果不同,学生口答 可以分成几种情况?哪几种? 有剩余的情况出现时,你们为什么不再继续分下去呢? 交流: 1)说明:根据分得的结果,可以分为正好分完的和分后有剩余 的两种情况,像这种正好分完的,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齐读算式,指名2)像这几种分后有剩余的情况,仍然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说说算式中各部分如:把10根小棒,每人分3根,分给了几人,还剩几根? 问:按要求列式。(板书:10÷3) 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10和3分别表示什么? 的名称。 学生独立完成,汇问:最多可以分给几人?也就是说明10里面最多有几个3?有报填写情况,教师没有全部分完?还剩多少?(板书:……1(根)) 板书。指名说说算说明:没有分完的,在商的后面写上6个点,再把剩下的数写式的意思。 上,这个数叫余数。(板书: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 学生讨论,再指名
3)问:这题为什么要写余数?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4. 揭题: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有余数的除法。
说
5. 通过刚刚的学习,如果每人分4根,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 来吗?
学生理解题意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在什么情况下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有余独立摆一摆,后填数的除法来表示?余数表示什么?
一填
小结:在平均分时,如果分到一定程度,剩下的已经不够再分 为一份时,就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表示。
二、学习例2。
1.引导学生明确题意,思考、说明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8根摆2个正方形可以怎样列式表示,并板书算式。
汇报交流、小结
2.引导学生用12、13、14、15、16根小棒分别摆正方形,要用 什么算法表示摆的结果?
让学生根据自己摆的结果将除法算式和表格填写完整。
学生按要求分一分,后口述分的过
3.汇报交流:比较除法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你有什么发现? 程,再填写算式,强调:每次剩下的小棒不够摆的情况下才有余数,所以余数必指名板演,说说算须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1
式中的意思及各数的名称。
1)出示题(1),请学生按要求分一分,再将括号填写完整。 学生独立完成填空指名口述分的过程。
问:为什么剩下的2个圆片不再分5份?
2)出示题(2),学生分一分,再将算式补充完整。 指名说说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及算式的含义。 问:为什么有余数?
后小组汇报、交流异同。
指名说一说
2.完成想想做做2
1)出示图,请学生说说图意,再出示(1)(2)题。 2)生根据不同的描述完成填空。
3)比一比:14÷4 =3(瓶)……2(朵)与14÷3=4(朵)……2(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小组讨论)
师小结。
3. 完成想想做做4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获得了什么?
作业设计: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板书设计: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10÷2=5 10÷3 =3……1(根)
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
教学反思:
同桌互相说一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