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动因分析及对策.doc

2024-04-15 来源:易榕旅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动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魏 亚 李继友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年第22期

[摘要]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近年来上升势头明显,日渐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不利因素。切实有效地解决此类矛盾,保障高校稳定的教育秩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施,建设和谐校园,探索从心理和思想层面化解此类事件的诱因,是文章着重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 大学生 心理干预 和谐社会

[作者简介]魏亚(1972- ),男,安徽颍上人,合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李继友(1963- ),男,安徽霍邱人,合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安徽合肥230022)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33-0184-03 近些年来,我国高教事业迅猛发展,高校招生规模和硬件建设都呈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高等教育出现了改革发展不断深化和持续稳定的良好局面。但是,从另一方面看,一些长期影响高校稳定的因素并未完全消除,影响各异的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也时有发生。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维护高校稳定有序的教学环境,已成为新形势下构建和谐平安校园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成因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一般是指各类普通高等学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所属的大学生群体,直接或间接因为各类学校及社会矛盾引发而聚合形成一定的临时群体,以非对抗性矛盾的形式,通过形成一定规模性聚集,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维护权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从而对学校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负面影响的一类群体事件,多伴有语言或肢体上的冲突。校园群体性事件的各类诱因具体表现在:(1)国际国内重大政治事件。此类因素常引发学生自发组织各类集会、游行、示威、请愿等群体性活动,以表述意愿,宣泄情感。这类群体事件一般不具有鲜明的对抗性及利益冲突,引导规范得法,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的爱国热情。但是因为涉及范围广,构成要件复杂,容易被国内外敌对势力和不法分子利用,通过制造舆论和煽动蛊惑缺乏政治经验的青年学生,从而造成危害国家安定和社会团结的群体性骚乱事件。(2)危害学生身心安全的校内外各类重大灾害性突发事件。如学校重大火灾、交通、建设工程和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学校大型集体活动安全事故,学校重大危险药品、流行传染疾病和食物中毒安全事故,学校外来暴力侵害事故,各类自然灾害以及其他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等。此类事件的突发性和破坏性,以及对学生生命财产安全的现实威胁,极易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心理恐慌,并导致不满情绪的滋生和传播,最终促成学生群体事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高校常规管理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学校在制度建设上的不完善,在具体管理措施实施上的某些生硬、片面和缺乏人性化,或因缺乏与学生群体的有效沟通而导致长期大面积持续性对学生切身利益的忽视,都将成为一种长期而隐性的不安定因素积聚和酝酿。在特定的诱因作用之下,可能会导致大学生以“挑战现实,捍卫自我”为心理特征的各类集体罢餐、罢课和游行、上访等群体性事件,目标往往直接针对学校管理层面的现实弊端。虽然此类事件影响多局限于校园及周边,但如果处置不当,不仅会导致学生群体激烈和非理智的反应,还会以学生为中心辐射至家庭乃至全社会,酝酿成普遍的社会情绪和社会事件。(4)各种涉黑群体性事件、非法传教活动以及各类恐怖活动事件。此类事件一般具有显著的公共危害性和颠覆性,对青年学生这样一个处于不稳定状态下的易感群体的影响尤其不可忽视。(5)突发的师生非正常死亡、失踪及其他可能会引发影响校园和社会稳定的事件等。 二、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特征

1.深厚的社会背景。当前高校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是整个社会发展变革过程中深层次问题在高等教育机构的集中体现。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市场经济的转型和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社会发展进程中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贫富分化、官僚腐败以及民主权利的侵害等问题的存在,使得人们面对初级阶段不可避免的复杂的社会矛盾形成了一定消极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舆论,一部分群众出现了不堪压力的应激状况,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大学生群体自我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不断增强,并拥有较高的社会期望值和强烈的参与意识,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上具有鲜明的理想化色彩。但是,社会转型时期所产生的多元价值观念激烈碰撞、利益主体分化并存以及一系列政治观念的经济化、道德观念的利己化、纪律观念的自由化和法制观念的淡薄化等社会现象,对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但社会经验不足、尚欠分析判断能力的大学生群体产生了较大的思想扰动和心理冲击,使之在理想信仰、道德观念和人生价值等问题上产生了一定的迷惑和失望情绪,并酝酿了心理上的不安定因素,成为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出现的内因。

2.事件构成要件的特殊性。和一般社会群体事件相比,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具有几个方面的特征:(1)主体特定。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主体一般由在校集体寄宿的大学生组成,年龄一般以17~23岁为多。他们思想解放,精力充沛,充满理想主义色彩和追求真理、正义的火热情感;他们关心政治,关注社会发展,传承了“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学子“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优良传统;他们青春勃发,交往活跃,又不乏简单率真,敏感冲动,属于“易感易控”的特定群体。因此,正确的疏导和教育在青年学生的人格塑造和行为规范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诉求明确直接,方式相对简单温和,指向清晰。大学生生活环境相对简单,在校时间有限,一般难于积聚长期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因此,这类群体事件一般不具有鲜明的政治目的,不具有预谋性和颠覆性,也不具有深层次的经济根源,多以表达爱国思想感情的政治需求、改善学校具体管理制度和解决具体经济利益问题的社会生活需求为主,一般采取静坐、罢餐、罢课、阻拦车辆和道路以及上访、请愿、集会、游行、示威等形式,主要指向具体制度和具体矛盾,不具有阶级性和对抗性。(3)具有鲜明的心理活动机制。大学生群体具有高密集性和不稳定性的生存特征,学生个体心理一般具有冲动性、发泄性和从众性的基本特征。在群体性事件中,一般学生作为旁观者,常常对临场的事件具有强烈的应激性反应,变得易激怒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情绪化,低估自己行为带来风险的可能性。正是这种潜意识促成大学生在假设自己是较为安全的心理状态下积极参与群体活动,并通过各种方式宣泄情绪,为群体事件推波造势。 3.事态发展往往呈现两种相反倾向交织的状况。一方面,高校学生群体基于利益的共同性,在行为上具有极强的联动性,能够在短时间内通过串联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并迅速集结成庞大规模。加之我国政府和社会历来有对学生群体持宽容态度的传统,青年学生也缺乏对自我行为可能产生的长期后果的清醒认识,难于在群体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慎重思考、严格自律,最终导致行为的失控和偏激。因此,此类事件具有典型的爆发性和不确定性。另一方面,高校学生处于学校教育的高级阶段,心智日趋成熟化和理性化,具有越来越强的社会感和现实感。他们背负家庭的美好期望和社会的远大责任,从主观愿望上看,绝不愿意因自己一时的冲动而葬送美好前程。因此,在参与学校群体事件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多抱有“从众”“罚不责众”以及“明哲保身”“不做出头椽子”的侥幸心理,这就使得这类群体事件同时也有易控性的重要特征。

以上分析表明,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因其客观成因的确定性和主体的特殊性,决定着这类事件本身的基本特征,即非对抗性和心因性。因此,精神层面的关注和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对于防范和化解此类矛盾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三、建立心理干预的必然性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根源,除却社会矛盾长期存在的客观动因之外,从心因的角度分析,实质上是面临人生与社会双重转折阶段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在特定外界诱因下的真实反应。从主观层面上看,往往多缘于青年学生心智上的非理性、思想上的不成熟以及情绪上的不稳定等心理和精神因素,即普遍存在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具体表现为对感情、家庭、生活、社会、学习及事业等各方面所形成的痛苦、焦虑、迷惑、绝望、消极、麻木不仁和无所适从等各种非正常精神及心理状态。这种现象不属于精神疾病的范畴,只是个体的一种非正常、非均衡的心理状态,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不可避免性,同时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因此,既不必谈虎色变,将其归属于心理变态范畴,也不应放任漠视,而应当高度关注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客观存在与群体事件发生的必然联系。基于这一认识,结合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非对抗性和可预防性,尝试从心理因素介入,建立心理干预机制,应该能够有效化解大学生群体性事件酝酿发展的主观根源,从根本上显著降低此类事件发生的概率,以保障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建设。 四、探索心理干预的可行之路

1.正确认识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存在的客观性和长期性。当前,中国目前正处于人均GDP由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关键时期,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经历过这样一个“既是黄金的发展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的转型阶段。因此,我国的群体性事件具有由这种世界现代化进程决定的普遍性。利益结构多元化、利益差别扩大化以及利益对立关系的尖锐化,成为这一时期利益冲突的典型特征,并具有长期性和不断引发各种社会“阵痛”的必然性,而这种客观的社会大环境也必然导致高校这样一个特定“小社会”里学生群体性事件存在的客观性。因此,对于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类群体性事件,应当持科学理性、实事求是的态度去看待和分析。矛盾既由发展引起,也应当能够通过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得到妥善解决。

2.加强校园人文关怀,构建心理干预联动机制。学校的主体是学生,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要围绕着学生的成长、成才来开展。只有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意愿,保障学生的各项合法权益,建立多层次矛盾化解机制,为学生营造良好心理发展环境,才能构建和谐校园,确保校园稳定。(1)从制度上,认真调查研究,坚持制度建设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切实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目标出发,努力将贯彻国家根本教育方针、维护正常教育秩序同切实解决学生学习、生活及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有机结合,做到既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一贯性,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要健全和完善正常的缓和冲突、化解矛盾的有效机制,加强沟通,理顺情绪,以期未雨绸缪,防止矛盾的积聚。(2)从组织机构上,充分调动学校党团委、各教学管理机构和学生管理机构,以及各科研团体和学生社团形成合力,发挥组织的优势,及时发现和化解学生群体非正常状态的思想苗头和心理倾向,并建设言论渠道帮助学生发表意见和建议、表达利益诉求,疏通心理焦虑与紧张,营造宽松活泼的民主和谐的校园生态;加强各类学校教育组织建设,建设学生心理咨询指导中心和良好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努力排除大学生心理潜在的不稳定因素。(3)从观念上,提倡文明、开放、理性和宽容的意识形态,努力消除愚昧、极端、仇视和狭隘因素;反对冲突斗争,提倡和谐合作,强调诚信友善,鼓励理解沟通,倡导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并尊重学生作为普通公民的基本言论自由。(4)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从严治校,认真落实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加大校内管理力度,同时积极配合综治部门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要标本兼治,完善规章制度,预防各类灾害性事故的发生,尽可能消除影响稳定的隐患,最终创造良好育人环境。 3.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实现有效的心理干预。(1)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当代大学生面临家庭、社会、时代,内部、外部,事业、生活和情感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压力,在思想上表现出一定的非理性,心理上表现出一定的不稳定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一定的偏激,是可以理解的。因此,从情感和心理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关心和引导,是化解各类心理危机、防止矛盾激化的有效方式。学校教育应在培养学生健全体魄和丰富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心理卫生,围绕世界心理卫生协会所提出的五项心理健康标准,即情绪稳定性标准、焦虑标准、人际关系和谐性标准、对现实感知的充分性标准和心理适应性标准,来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引导学生适应社会环境,保持稳定情绪。(2)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辅导监测的有效结合。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构健全、队伍人员齐备、业务素质优秀的优势,将常规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心理状态的监测与调控有机结合,相互补充,相互完善,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从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体系和心理学理论体系相结合的角度实现对学生全面的心理影响。(3)加强大学生情商教育。情商主要是指那些与认识自我、控制情绪、激励自己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等相关的个人能力。从一定程度上看,它已成为对于现代人类事业成败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因素。当前传统教育体制重智商、低情商现状的普遍存在,导致学生在自觉自律、同理心及影响力等各类情商因素方面的普遍缺乏,并成为在特定外因诱导之下,最终促成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内因。因此,在高校引入情商教育,培养学生认识和管理自身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能力、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以及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对于健全学生人格和道德素质,塑造健康心理品质,都具有极其紧迫的现实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对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处理,一方面要实事求是,客观分析事件产生的具体原因,尊重学生维护自身利益的权利,充分考虑学生的合理诉求;另一方面,考虑并尊重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以教育引导为主,从思想上和心理上更多予以理解,不能把问题复杂化、极端化,更不能将其扩大为敌我矛盾来处理。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有其产生、发展和消失的特殊规律,应当将其放在社会大背景中去观察和分析,在学校小环境中去处理和解决,在动态中认识其存在的客观性,寻找其解决的规律性,充分认识化解此类矛盾的重大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周保刚.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预防、处置工作方略[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

[2]何元庆,姚本先.构建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5(5).

[3]党国英.确立科学稳定观应对群体性事件[N].新京报,2008-07-12.

[4]时美英.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理论探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1).

[5]丹尼尔·戈尔曼.情绪智力[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