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美术
1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美术的主要门类及艺术特点。
2、通过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入门知识,提高视觉感受能力。
3、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2学情分析
美术作品是基于人们对自身生活需要而创作的,是人们对生活及事物的原始感受的一种载体,是基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本课的内容就是从这种基本观念入手,让学生首先明确什么是美术作品,美术作品是如何形成的。在这一点上。教材中选择国内外有代表性的优秀艺术家作品,同时也特点明显、种类相对完整的优秀作品。选择主流美术题材作品,进行文化引导和心理建构,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和表达能力。在重点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与广泛文化情境联系在一起,才能扩展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3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美术不同门类及特点。
难点:掌握不同门类的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美术的主要门类及艺术特点2、通过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入门知识,提高视觉感受能力。3、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1
4.1.2学时重点
重点:了解美术不同门类及特点。
4.1.3学时难点
难点:掌握不同门类的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
4.1.4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纸杯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 收集相关作品、纸、笔。
教师 多媒体课件、空白纸杯。
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一张纸能做什么,请你用行动告诉我。
学生用手中的空白纸动手操作。
学生完成美术作品。
1
教师:你们觉得哪些是美术作品?学生发言。
教师小结:
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载体,塑造可观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式。它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书法篆刻、新媒体艺术等。
2、对比油画《父亲》和中国画《粒粒皆辛苦》,找找在题材、造型方式、工具材料有哪些相同点还有异同点。学生发言。教师归纳小结:不论是绘画创作还是其他的美术形式,是作者与他人进行艺术信息交流的工具。
学生完成表格,教师提问:你们认为是什么决定了绘画的形式?
引出其他工具材料及美术形式。
(活动之一)
教师出示一个纸杯。它可以是绘画,可以是设计,可以是雕塑,甚至它还可以成为建筑。
请学生利用空白纸杯,完成一件美术作品。
要求:
1、独立或合作完成。
2、阐述作品构思及所要表达的内容。
3、学生发言。
教师小结。
小展览:展示学生带来的作品。
对学生收集的作品进行分类。
5、作业布置。
1
要求:
(1)选出两张学生喜欢的作品。
(2)设计一个欣赏该作品的表格
(3)对美术的疑问(寻找一个问题)
(4)教室布置。
5.布置下节课内容及要求。
4.2 第二学时
4.2.1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美术的主要门类及艺术特点。
2、通过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入门知识,提高视觉感受能力。
3、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4.2.2学时重点
重点:了解美术不同门类及特点。
4.2.3学时难点
难点:掌握不同门类的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
4.2.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主题海报
1
课前准备
(学生)纸、彩笔、
(教师)多媒体课件、艺术设计图片。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收集上一课布置的内容。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与本课内容衔接。
2、由学生校服的校标导入(将问题与校标结合)
让学生谈谈对标志的认识,导出设计艺术。
(活动之一)出示几张不同类型的图片:快餐的标志,饮料包装,广告招贴画。
请学生说出所代表的设计种类。
教师总结:艺术设计包括平面设计(如标志设计)、立体设计(如包装设计、服装设计)、空间设计(如室内设计)等
3、(活动之二)作品欣赏。
请学生说说这是什么主题的海报?
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兰堡奇特的想象力,没有人会想到土豆可以分裂上色,可以在平面上展示空间效果。兰堡开创了一个先例,他将土豆玩到极致,将土豆的深度分离当成一种享受和创作,在摆弄中获得灵感,在享受中积极思考
4(活动之三)分组探究,完成手抄报。
包括标志设计、包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报贴设计、新媒体艺术等。
要求:
(1)各组合作完成一份手抄报,介绍一种设计艺术。
(2)必须留有一部分区块评论别组的优点。
(3)完成后教室里展出。
1
5、复习两节课的内容,总结美术的门类。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