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个人的遭遇公开课教案

2024-03-05 来源:易榕旅网


一个人的遭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 2、启迪学生反思战争的危害,珍视和平和生命。

3、理解作者对人们在面对战争伤害时表现出的坚强和善良的赞扬

二、学习方式:

采用文本研习及讨论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

一、导入

家园的毁坏,亲人的离开,都是战争给人带来的祸害。回首上个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们带来了太多痛苦的记忆,时至今日,这伤口依然在隐隐作痛,今天让我们追随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脚步,再一次去面对战争的痛苦,去感受一个俄罗斯人在战争中的命运变化……

二、课文探讨

(学生课前对课文充分预习,理解课文内容)

解题:《一个人的遭遇》

1、 一个人指的是谁?

索科洛夫,参加二战的军人.

2、这个人有怎样的遭遇?

战争被俘—————带俘逃回

家毁妻亡—————儿有出息

儿死沙场—————又得新儿

日念亡人

3、请学生谈对此的感受,揭示主题

控诉战争的罪恶,战争对人的摧残

补充:一个人仅仅是索科洛夫吗?

他是一个家庭,一个民族,甚至是一代人的遭遇

总结:控诉战争的罪恶,控诉战争对整个人类的摧残.

课外资料: 前苏联以牺牲2700万人口的代价打赢了战争,平均每个家庭牺牲一个人.

战后每个家庭就餐时都会留有一个空的位置,摆上一副没人动用的餐具.

学生找出前半部分环境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语段并赏析(每组分配一个任务)

4、设计索科洛夫收养凡尼亚这个情节对于表现文章主题的作用.

(1)如何描写这个小孩

凡尼亚【明确】分别从外貌、语言和动作等方面来描写:

外貌——“脸上溅满西瓜汁,尽是灰土,头发蓬乱,脏得要命,可是他那对眼睛呀,却亮得像雨后黑夜的星星!”

语言——“走到哪儿,睡到哪儿。”爸爸“在前线牺牲了”,“妈妈当我们来的时候给炸死在火车里了”

(凡尼亚成了流浪儿!)

动作——“他扑在我的脖子上,吻着我的腮帮,嘴唇,前额,……响亮而尖利地叫了起来……”,“他贴住我的身体,全身哆嗦”,“他用两只小手勾住我的脖子。一直没有松开。他又把自己的小脸蛋,贴在我那没有刮过的腮帮上,好象粘住了一样。”

(凡尼亚的动作近似疯狂,可以看出他对于亲情和父爱的渴望,反衬出战争的罪恶)

(2)作者设计索科洛夫收养孤儿凡尼亚的作用

主人公没有以酒精麻醉自己,了此残生,而是不停地找工作,收留孤儿,害怕自己半夜突然死去,可以看出课索科洛夫面对磨难时坚强、坚忍不拔。

主人公自己命运悲惨,却收养孤儿,关爱孤儿,体现了主人公的善良,体现了底层人民对善良人性的坚守。

(3)总结:可以看出作者设计索科洛夫收养孤儿凡尼亚这个情节使文章不仅停留于对战争的控诉,还表现了对面对战争、面对战争造成的苦难时人民所体现出的坚忍不拔、相互关爱的赞扬,使得文章超越了一般反战小说,主题表现更深刻。

肖洛霍夫在196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颁奖仪式上,他说:“作为一个作家,我认为自己的天职在于用作品向劳动的人民、建设的人民、英雄的人民表示敬意……我希望我的书能够帮助人们心灵更纯洁,能够唤起对人的爱,唤起人们积极地为人道主义和人类的进步理想而斗争。如果能多少做到这一点,我就是幸福的。”

5、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反战小说

要求:说明主题、主要人物及你推荐这本书的几点原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