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短视频发展环境下《微电影创作》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2024-04-02 来源:易榕旅网
短视频发展环境下《微电影创作》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作者:白丽娜

来源:《青年时代》2020年第23期

摘 要:短剧,通常具有新颖的故事、激烈的矛盾冲突、耐人寻味的悬念设置,能在短时间内爆点频出,吸引观众。基于以上特点,短剧训练与《微电影创作》课程提高学生剧作能力的教学目标一致,能有效提高学生文本故事的创作能力,可成为《微电影创作》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和实验项目。下文,笔者将就此展开具体分析。 关键词:短视频;《微电影创作》;教学内容;改革 一、引言

当下,宽带网络、无线应用、移动终端日益普及,移动视频用户规模不断扩大,传统影视行业不断升级为网络影视产业。在此背景之下,网络大电影、微电影、网剧等新的呈现方式应运而生,不断催生着浅阅读、碎片化、交互式生活。各类智能剪辑软件的开发、视频社交平台的发展壮大,打破了传统影视行业精英艺术的垄断地位,营造出一片大众狂欢、虚拟社交的乐土。在这一情形下,短视频乘势而上、乘风破浪,迅速成为网络影视行业的一匹黑马,以“微时长制作、微周期摄制、微规模投资、微平台播出”为主要特征的微电影和以抖音、快手等新型社交平台为媒介,以大众参与、即时发布为传播样式的网络短视频,已进入大众生活,广为传播。

二、短视频发展背景下《微电影创作》课程教学内容思考

2010年,微电影《一触即发》以故事化的叙事手段、明星阵容和强大的制作团队,突显出了“瞩目风范、震撼表现”的品牌精髓。同年的《老男孩》用更加饱满朴素的故事情节掀起一场青春怀旧的热潮。这两部微电影“道不同,也相谋”,推动了国内微电影的进一步发展。纵观微电影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自微电影诞生之初,便与广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触即发》为凯迪拉克汽车品牌进行营销,《老男孩》嵌入了科鲁兹的汽车宣传。用微电影的手段进行软性营销,用一个为品牌量身定制的故事,深入地表现企业精神与文化,进而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高度认同和无限忠诚,这种微电影广告的形式,很快受到品牌方和广告主的青睐,为微电影赢得了发展空间,时至今日仍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然而,剧情类、实验类微电影的发展或多或少受到了短视频行业的冲击。剧情类微电影多是影视爱好者、学院派学生等参与制作,以表达自我、反映现实、先锋实验为主要内容,草根参与、雅俗共享,让阳春白雪的电影艺术成为大众表达的形式。“土豆”认为,“人人都是生活

的导演”,相信每个年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相信这一平台能帮助年轻人创造出更好的影像作品,表达自己对生活和对时代的看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微电影来展现个性,表达自我。显然,微电影不应仅仅成为广告的附庸,微电影作为“网络电影”细分市场后的产物,原本就应具有关注社会的价值和促进思考的力量。因此,在《微电影创作》教学过程中,微电影广告和剧情类微电影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微电影广告尝试进行微电影营销训练,剧情类微电影通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思路,让学生在“微”的体量之下,完成一次对电影艺术创作的训练,旨在通过不同的剧组分工,让其完整体会从策划拍摄到制作完成的过程,让其在实践中感知电影创作,明确不同环节、不同岗位应注意的问题,进而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审美能力。严格来讲,《微电影创作》课程对剧情类微电影的训练,是一次综合性的练兵,是一次学院派式的尝试,是在考虑学生拍摄大电影现实条件困境下的选择,但并未放弃对电影质感、艺术标准的要求。

随着短视频的迅猛发展,视频行业内逐渐崛起了UGC(用户原创内容)的作者,微博、秒拍、腾讯微视、快手、今日头条等纷纷入局。国内出现了以社交娱乐和内容聚合为主的短视频生态。一些主流媒体也加入到短视频行业,提供优质内容、专业生产内容、PGC(专家生产内容),视角也更加丰富,提供具有文化品位的高品质短视频,UGC内容开始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不少媒体既能做平台,又能做内容,有的甚至有数量众多的拍客遍布全球,源源不断的提供专业内容。在这些短视频中,美食、城市、美妆、时政、娱乐等不同类型的内容应有尽有。其中,短剧、微剧成为短视频行业的竞争新风口,是吸粉最快的一种形式,快手就专门设立了小剧场。这类视频,一般30秒到1分钟或3到5分钟为一集,有的每集之间各自独立,剧情上毫无联系,有的每集剧情上紧密联系,成为系列连续短剧。类型上悬疑、恐怖、古装、家庭伦理、侦探、爱情等应有尽有,内容上每集之内必有爆点,有的甚至有多个爆点。这类视频短剧,本质上仍是网络短剧,只是以竖屏形式出现,能训练学生的剧作能力和不同风格影像作品的类型制作能力,可成为微电影创作中又一重要的教学改革内容。 三、短视频(短剧)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刍议

短剧以剧情取胜,环环相扣的情节设计、层出不穷的反转冲突,叙事动力持续,尤其是系列连续短剧给用户提供了持续消费短视频的可能。其剧情紧凑、节奏明快的特征,更易于让观众沉浸其中。特别是在当下短视频无论在内容(如歌唱、吃播、段子、美妆等)还是形式(如热门BGM、智能特效等)上的竞争都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具有持续关注度、具有原创生命力的短剧将成为未来短视频行业的竞争热土。相较于其他类型的短视频,短剧具有一定门槛,除了对剧情内容和节奏的要求,对服化道和场地的要求也较高,因此需要传统的影视手段介入。事实上,当下短剧的制作水平依然参差不齐,其中不乏制作精良、故事出彩之作。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下的短剧也存在如下问题:从内容上而言,由于过分强调反转、爆点,剧情雷同、风格相似的作品越来越多,剧作套路越来越明显,爆款短剧的推出也越来越依赖于原创故事的魅力。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专业影视资源势必会向视频短剧方向倾斜。

这时,微电影教学也要与时俱进,把《微电影创作》课程教学内容结合市场环境进行适当改革,在课程中加入相关短剧的训练。一方面,这是因为短剧同样需要重视剧本的质量和精良的制作,与课程的教学目标一致;另一方面,无论是微电影还是短剧,都是“后影视艺术时代”的产物,都是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发展应运而生的产物,都要依托一定的视频播放平台,二者从广义上都可归为网络短剧。但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仍需要对二者进行细分,明确每个项目的教学重点。微电影广告、剧情类微电影、短剧是本课程相对重要的三个项目,剧情类微电影和视频短剧虽然都要讲故事,都重视情节的构建,但是二者的训练方向却有所不同。 短片一词,最早是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而产生,是世界电影史的开端。因此这里的短片一般是相对于长片而言的,是从艺术标准的角度进行考量的。笔者所谈到的微电影和短视频,则更强调它们的网络性,传播内容的大众性、社会性及传播的互动性。短视频中的短剧和微电影最大的区别在于,剧本越来越精简,短视频可看作是比微电影更“微”的形式(不能仅从时长考量),是具有广泛参与性和社交属性的能更快传播的形态;短剧要把浓缩的精华在短时内高效传达,因此要求剧情设计紧凑,节奏通常较快,单刀直入、高潮迭起、爆点频出。这种剧作思路更关照受众的互动感,与剧情类微电影强调的叙述感不同。短视频行业未来竞争的关键是拥有差异化、高质量、高产量的内容生态,在短视频平台打造短剧,就要摆脱剧作套路,制作优质内容,打造口碑和品牌。

在课程教学中,加入短视频(重点是短剧)的教学内容,第一,要厘清短片、微电影、短视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找到“短片”的特质,训练学生的短片思维。第二,要明确微电影和短视频(重点指短剧)在剧本创作中的差异,积累短剧的剧作经验。例如,短剧的内容比较跳跃,与传统故事的沉浸式体验不同,在创作中应有所侧重。第三,要体会手机竖屏拍摄的技法要求,积累竖屏拍摄的经验。第四,要让学生明确短视频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就目前的短视频行业来说,盈利模式仍然是比较传统的,会员付费、粉丝经济(打赏等)、广告(贴片广告、植入广告)等。让用户为短视频内容付费,是短视频行业理想的发展策略,但要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建立短视频数据库。目前来看,短视频数据库并未真正建立起来,深耕垂直内容,细分市场,这也是当下众多平台为生产内容而投入巨资的重要原因。

长远看来,优质的短视频創意要新颖,情节要独特,制作也势必越来越精良。目前来看,爆款短剧实际并不多,打造短剧头部账号,创作不同类型的短剧,打造原创IP仍然需要苦心孤诣,不盲目从众。微电影本身就是应运而生的产物,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移动终端的普及,《微电影创作》课程教学内容也应结合具体的媒体环境发展而进行相应调整。

作者简介:白丽娜(1988—),女,汉族,山西太原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电影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