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南京市秦淮区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2023-09-12 来源:易榕旅网
2020~2021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秦淮区】试卷分析

总评:本次秦淮区期中试卷整体难度中等。从知识分布看,基础和课内阅读文本约57%。课内古诗和文言文为基础考查,课内阅读为《济南的冬天》,部分题目月考时已出现。课外阅读文本难度较低,但题型经典,皆为常考题型。值得注意的是作文“从___到___”,开放性较强,选材要求贴近成长生活。

模块字音字形字词含义基础(27分)书写诗文默写文学名著《朝花夕拾》诗歌鉴赏《天净沙﹒秋思》(5分)课内文言文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12分)手法赏析文言字词句子翻译通假字文意理解信息筛选概括课内现代文阅读《济南的冬天》(13分)字词含义重音停连修手法及辞赏析文意理解课外现代文阅读《桑格格当官记》(13分)作文《从____到____》(30分)写人叙事30作文专题行文思路修辞赏析人物情感分析文章主旨分析33423312432245秋季第七讲期中复习秋季第二讲秋季第五讲暑期第六讲秋季第二讲暑期第四讲重点讲解“乐景衬哀情”暑期第一讲及秋季课前测暑期第一讲及秋季课前测暑期第一讲及秋季课前测暑期第一讲及秋季课前测暑期第五讲画面描绘分值4131092秋季课前测及第七讲期中复习暑期第七、八讲专题讲解暑期第四讲备注秋季课前测秋季课前测2020年【秦淮区语文】七上期中试卷+答案一(27分)

1.根据语境完成题目。(8分)“有朋自远方来”,美丽秦淮欢迎你!白天,你可以在人声鼎沸的夫子庙听市声彼.此应和,尽享人间烟火气;夜晚,荡舟秦淮河上,在jié然不同的风景中感受静mì氛围,.别是一番滋味。相信丰富多彩的秦淮画卷可以让每一位远道而来的朋友兴尽而返,收获属于自己的美好(喜出望外(1)给加点字注音。(2分)人声鼎(.jié()沸应和(.静mì()各得其所)。(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然不同)(3)从括号中选一个词语替换画线句,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1分)(4)请用正楷字体抄写“有朋自远方来”。(3分)....有朋自远方来

2.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春回大地,“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1)______________”;瞧那新柳,“碧玉妆成一树高,(2)______________”何等精神;看这故人,“(3)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无尽心酸。秋意动人,俯瞰大海的曹操咏叹“(4)__________,洪波涌起”;身处军营的岑参感慨“(5)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将要远游的李白对月抒怀“(6)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冬雪飘飞,谢太傅即兴一问“(7)______________”引出了两个绝妙的比喻:“撒盐空中差可拟”“(8)______________”。残夜将尽,冬春交替,这样的奇特景象被王湾定格在《次北固山下》的两句诗中:“(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开展“读书会友——《朝花夕拾》专题探究”活动,你和小隐、小萌同学合作完成了下面几项任务。3.小隐探究了“鲁迅的活动轨迹”,他用以下三幅地图呈现了自己的探究成果,请你帮他把备选文章篇目一一对应地填写到地图下方的括号里。(3分)(备选文章:《琐记》《藤野先生》《无常》)()()()4.小萌和你围绕“鲁迅和他的朋友圈”展开了以下探究活动。(6分)(1)小萌认为“阿长”这个微信名过于普通,请你结合书中内容为她重新取一个微信名_________(“长妈妈”除外)。(2分)(2)你根据书中内容判断出了以下两位留言人的真实姓名。(2分)①_________留言:老迅,什么时候回绍兴我们继续喝酒去。②_________留言:读书须读正经书,做学问才是头等大事。(3)小萌公布了鲁迅好友名单,你认为有一个人不应出现在名单上,并结合书中内容简要说明了理由。(2分)(好友名单:阿长、衍太太、远房叔祖、寿镜吾、藤野先生、范爱农、陈莲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43分)

读书滋味长。你和小隐、小萌边阅读边交流,乐在其中。(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第5~10题。(17分)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5.为帮助小隐更好地理解画线句,你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句的画面。(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小萌觉得“小桥流水人家”前后句都写了凄凉的景色,改成“破桥浊水人家”才更符合语境,你谈了自己的意见。(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7.小隐在翻译文章时,不明白以下加点字的意思,请你帮他解释一下。(3分)(1)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_.(2)太丘舍去_________.(3)入门不顾_________.8.小萌用横线画出了不理解的句子,你将它们翻译成现代汉语,帮助她理解。(4分)(1)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友人惭,下车引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小隐把“尊君在不”误读成了“家君在不”,你听到后从语文知识的角度指出了他的错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下面是小隐和小萌对这篇文章的认识,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B.文章中的“惭”“下”“引”等词表现了友人知错后惭愧的心理。C.元方虽然年幼,却是一个不卑不亢,能坚决维护父亲尊严的孩子。D.文章重点写了陈太丘和友人的活动,批评了陈太丘不守承诺的行为。)(3分)A.这篇文章是一篇志人小说,很好地体现了《世说新语》的写作特点。(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3题。(13分)济南的冬天(节选)老舍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儿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11.小隐请你说说作者笔下济南冬天的山有哪些特点。(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你和小隐、小萌就文中语言的品析,展开了讨论。(7分)小萌:“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这句话里“慈善”是什么意思?你:(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小萌:那么,朗读这句话时,你会重读哪个词语呢?你:(2)我会重读“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小隐:“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这句话里的“照个影儿”用得很好。你:是的,它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好在(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小萌:我们也用拟人手法写一句话吧。我先来。桂花树在风中欢笑。你:(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3.下面是小隐和小萌对文章的理解,你指出错误的一项是(..A.济南的冬天给人带来幸福感,不同于一般北中国的冬天。B.作者笔下的景物充满灵性,体现了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C.这篇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结构,层次分明,衔接松散自然。D.本文语言颇具特色,生动活泼,明快纯净,蕴含情味。)(3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13分)桑格格当官记桑格格

我当过最大的官,是劳动委员。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刚开学,老师居然一改指定班干部的规定,宣布这一次可以由同学们自荐。我思考着要不要抓住这个机会,自己到底能得到什么样的官?想得十分周密和具体:首先我学习一般,而且很调皮,老师一贯不喜欢我,如果去觊觎太高的位置不现实;其次我在班上没什么背景,人缘也不算好,争夺热门职位也会引发众怒。而劳动委员是中队长级别的官员,不低;但是在整个中级职称中,劳动委员是个苦活累活,成绩好的优等生不屑这样的差事。在正式“自我推荐”这堂课上,黑板上用粉笔写着一溜班干部的官职,每一个都闪闪发亮,官职下面,等着填上新名字。赤裸裸的权力诱惑啊。果然,几个从没有当过官的同学,争先恐后地自我推荐了“班长”“副班长”“文娱委员”,老师都微笑着摇摇头,说,某某,你坐下吧,你看看你平时的表现,以后再说。我看着那些坐下的满脸通红的家伙心中暗暗嘲笑,知己知彼才百战不殆啊。真是太简单、太幼稚了!老师拒绝他们的同时,态度温柔坚定地指定了上学期就当官的几个同学,只不过,上学期的“学习委员”这次当了“组织委员”,上学期的“班长”换成了“副班长”……然后,在推举“劳动委员”的时候,半天都没有人举手。老师正为难,我举了。老师望着我:“你确定你想当劳动委员?这是个苦差事呦!”我说:“我不怕。”多年之后,我仍然觉得这是我一生中难以超越的荣耀时刻。我觉得自己伟大、坚韧、崇高。就这样,经过精密考量,我成了劳动委员。戴上“两道杠”的时候,我差点哭了。晚上在被窝里把这个臂章亲了又亲。而且我又耍了个心眼:我跟我妈说的可不是劳动委员,而是文娱委员。我妈高兴坏了,她认为她一直没有得到发挥的艺术细胞果然成功遗传给了我,在单位得瑟了好几天。我没有一天不戴着这个臂章去上课的。以前我上课就像是个多动症,前面聊两句后面扯两下,到处扰民。现在不了,从头到尾我都坐得笔直!一张小脸像是向日葵似的注视着老师,她走哪我转哪。以前玩得好的几个同学笑话我是“弼马温”,暗示我的官职内涵有问题。我很生气,但是不和他们一般计较。毕竟我戴着“两道杠”而他们没有,这是铁的事实。我去学校门口买大头菜赊账,都按时归还了。因为卖菜的老太太笑眯眯地对我说:“我相信你,你是个中队长!”我还红着脸解释:“不是啦,班长才是中队长,我、我只是中队委……”这是积极的一面,还有一面可就不这么好玩了。以前的劳动委员都是每天放学前在黑板上写上第几小组打扫卫生,第二天早上来检查,把结果报告给老师就可以。我呢,以身作则。写上打扫小组之后,我不走,每天和这几个人一起打扫,谁都不许偷懒,检查完每一个细节才能走。一次,几个捣蛋的人商量好全跑了。那天,我一个人扫了整个教室。终于扫好摆好之后,我咬牙坐在教室门口,看着蒙蒙黑的天,内心百感交集。整个学期,老师并没有对我的工作提出表扬。我有点灰心,但也在坚持。我觉得再怎么样,为官一任就要尽力做好,不管人家怎么说。暑假之后,新的学期来临,又一次“自我推荐当班干部”的活动要拉开帷幕了。居然还有几个同学也要自荐当“劳动委员”!真是不在其位不知其苦哇!他们把手举得老高,没想到老师居然说:“经过一学期的考察,证明这种方法并不是很好,这一学期还是由老师来指定吧。”我哼哼冷笑了两声,默默把臂章取了下来。虽然我早就给自己做了“没啥了不起”的心理辅导,但当把臂章交给老师的时候,突然眼泪就流下来了。老师看见我哭了,温柔地说:“不用了,有新的,这个你留着做个纪念吧。”(选自《不留心,看不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有删改)14.小隐请你帮忙在空缺处填入两个合适的动词,完成对文章情节的梳理。(2分)想官→(1)____官→当官→(2)____官15.读文赏句,你在文中画出了自己最欣赏的句子,并把妙处写在下面。(2分)一张小脸像是向日葵似的注视着老师,她走哪我转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小萌认为下面句子加点部分蕴含的人物情感是一样的,你仔细阅读后否定了她的看法,并说出自己的辨析结果。(4分)(1)戴上“两道杠”的时候,我差点哭了。晚上在被窝里把这个臂章亲了又亲。.....(2)虽然我早就给自己做了“没啥了不起”的心理辅导,但当把臂章交给老师的时候,突然眼泪就流下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听到小隐和小萌在讨论“桑格格是不是好官”这个话题,你加入其中,结合文章内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30分)

18.根据要求写作文。(30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绍兴到南京,从东京到仙台……不仅是地点的变换,也是生命不断丰盈的过程。请以“从______到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记录你的成长故事。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字数5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秦淮区语文】2020年七上期中试卷(答案)1.【答案】(1)dǐng;hè(2)截;谧【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在学而思秋季课程大多以课前测的形式出现过。本题考查的字词均为课内字词,“人声鼎沸”出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应和”出自《春》,“截然不同”出自《再塑生命的人》,“静谧”出自《雨的四季》。针对这类必考题型,除了课上练习,学生平时要进行分类积累和复习。遵循“记少不记多”“记特殊不记普通”的原则来高效记忆。【答案】(3)各得其所【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喜出望外”和“各得其所”均在学而思语文课前测中练习过。“喜出望外”的意思是是指因遇到意外的喜事,心中非常高兴。“各得其所”的意思是表示各如其所愿,后表示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排。题干中“收获属于自己的美好”明显符合“各得其所”的意思。【答案】(4)有朋自远方来【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楷体字书写方法和要求的掌握,注意书写正确、规范与工整,字形居中,有起行顿收的笔锋,正楷字不要连笔,尽可能美观,不要涂改。2.【答案】(1)欣欣然张开了眼;(2)万条垂下绿丝绦;(3)正是江南好风景;(4)秋风萧瑟;(5)遥怜故园菊;(6)峨眉山月半轮秋;(7)白雪纷纷何所似;(8)未若柳絮因风起;(9)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课内要求必背的古诗文、文章的背诵熟练程度及对古诗文的理解程度。以上古诗文在学而思课前测中大多出现过。注意,达到背诵熟练的同时也要着重记忆一些易写错的字。平时除了对于古文的理解与积累、背诵,也要注意对诗歌的意义和情感掌握。注意“绦”“萧瑟”“峨”“絮”“生”等字的写法。3.【答案】《无常》;《琐记》;《藤野先生》【解析】本题考查名著《朝花夕拾》。学而思暑期课第七、八讲重点讲解过《朝花夕拾》。《无常》的主要内容是鲁迅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因此对应的地图是图1——绍兴。《琐记》的主要内容是鲁迅家道衰落后,饱受世人的冷眼而终于走上了与封建主义决绝的道路,同时记叙了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因此对应的地图是图2——南京。《藤野先生》的主要内容是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因此对应的地图是图3——日本。4.【示例】(1)三哼经/切切察察/睡觉摆“大”字/元旦吃福橘【解析】本题考查名著《朝花夕拾》。学而思暑期课第七、八讲重点讲解过《朝花夕拾》。“长妈妈”这一经典形象在《阿长与<山海经>》中有过重点描绘。长妈妈给年少的鲁迅购买了他梦寐以求的《山海经》,结合长妈妈将“山海经”错读成“三哼经”的情节,可以将长妈妈的微信名称改为“三哼经”。同时也可以用长妈妈的特点或其他事件代指长妈妈,如切切察察/睡觉摆“大”字/元旦吃福橘等。【答案】(2)①范爱农;②寿镜吾【解析】本题考查名著《朝花夕拾》。学而思暑期课第七、八讲重点讲解过《朝花夕拾》。①通过“老迅,什么时候回绍兴我们喝酒去”中的“老迅”可以得知此人和鲁迅是要好的朋友关系,《范爱农》中原文“他又告诉我现在爱喝酒,于是我们便喝酒。从此他每一进城,必定来访我,非常相熟了。我们醉后常谈些愚不可及的疯话,连母亲偶然听到了也发笑。”与题干中“回绍兴喝酒”这一关键信息相匹配。由此可以得知①的留言人为“范爱农”。②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小鲁迅询问寿镜吾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回事,却遭到先生的驳斥,通过原文“‘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可以得知寿镜吾先生对于学生的态度是“读书须读正经书”,而不应该询问除正经书以外的知识。因此②的留言人是“寿镜吾”。【示例】(3)我认为陈莲河不该出现在好友名单上,“陈莲河”是《朝花夕拾》中典型的庸医形象,他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没有让鲁迅父亲得到应有的医治,从而害死了鲁迅的父亲,故不该出现在好友名单上。【解析】本题考查名著《朝花夕拾》。学而思暑期课第七、八讲重点讲解过《朝花夕拾》,其中的重要人物形象也总结梳理过。在《朝花夕拾》中,鲁迅重点写过两个他讨厌的人,分别是“衍太太”和“陈莲河”。选择最不应该出现在好友名单中的人自然是陈莲河,毕竟陈莲河没有让鲁迅父亲得到应有的医治,从而害死了鲁迅的父亲。除此之外还需要结合书本内容以及人物形象进行说明。“陈莲河”是《朝花夕拾》中典型的庸医形象,他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鲁迅对他痛恨至极,因此“陈莲河”不是鲁迅的好友。5.【答案】时近黄昏,残阳夕照,荒芜古道之上秋风肆虐。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手牵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迈着蹒跚的步伐前行。秋风瑟瑟,乌鸦悲啼,游子愁肠绞断,一腔思乡愁苦无处倾泻,不知归期。【解析】本题考查画面描绘题,学而思暑秋课程曾多次讲解过此类题目(暑假第四讲、秋季第七讲)。做这类题目首先需要找到要描绘的景物,如夕阳、天涯等,再翻译句子。第二步需美化语言,如修饰词和修辞手法,使画面更加生动。最后需要加入想象和联想来丰富完善整个画面,比如这两句诗中没有出现但已经包含在画面中的景象。6.【答案】我觉得“小桥流水人家”更好。“小桥流水人家”所描绘出来的是一幅温馨恬淡的画面,但这样的温馨恬淡终究是别人的,诗人此时孤单一人漂泊在外,此情此景让游子更加渴望与亲人团聚,内心更添孤独悲伤。所以原诗句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内心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而“破桥浊水人家”只是在描绘凄凉画面,不能强烈突出作者内心的孤苦,且“破”和“浊”破坏了整个画面的美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和表达技巧的分析,学而思暑假课第四讲讲解过此小令的情感以及表达技巧。本题需先明确观点,原句好。接着分析它好在哪里。“小桥流水人家”描绘的是一幅温馨恬淡的画面,和作者内心的孤苦凄凉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和对比,以乐景衬哀情,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苦。再看“破桥浊水人家”,仅为凄惨画面的描绘,无强烈的反差感,对比得出原句更好。7.【答案】(1)约定;(2)离开;(3)回头看。【解析】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义,考查文本为《陈太丘与友期行》,为学而思暑期第一讲重点讲解内容。“期”的意思是“约定”,“去”的意思是“离开”,“顾”的意思是“回头看”。8.【答案】(1)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嬉戏。(2)友人感到惭愧,下了车去拉元方。【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应当注意做到字字落实,尤其是重点实词的翻译;其次要注意句子中缺失的成分如主语、宾语需要补全;最后要注意语句的通顺,不要写错别字。第(1)句重点字词为“时、戏”,“时”即“当时”,“戏”即“嬉戏”,这句话可译为“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嬉戏”。第(2)句重点字词为“惭、引、之”,“惭”即“感到惭愧”,“引”即“拉,牵拉”,“之”即“代词,代指元方”,这句话可译为“友人感到惭愧,下了车去拉元方”。9.【答案】“尊君在不”中的“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是敬辞,指的是对方的父亲,这句话是友人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而“家君”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是谦辞,指的是自己的父亲。因此“家君在不”是错误的。【解析】本题考查谦敬辞,学而思暑期第一讲重点讲解过该内容。解答这道题目的关键在于区分“尊君”和“家君”,并且知晓其具体含义,在回答这道题目时,一定要将“尊君”和“家君”的含义回答出来。10.【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文章内容,我们得知陈太丘与友人约定在正午时分见面,但是到了约定的时间,友人没有到,所以是友人失约了,文章批评的是不信守承诺的友人,而不是陈太丘。所以D选项中的“批评陈太丘不信守承诺的行为”是错误的,该题选择D选项。11.【答案】①温暖可爱,小山将济南围了一个圈,济南人在冬天是面上含笑、心里有着落和依靠的,感受到了济南冬天的“温晴”,展现了阳光朗照下济南小山温暖可爱的特点;②娇美秀气,按空间顺序依次描写了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秀美景色,展现了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娇美秀气的特点;③淡雅诗意,将城外山坡上小村庄的雪景比作“水墨画”,展现了城外远山淡雅的特点。【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筛选概括题,学而思暑假课第五讲有过详细讲解。题干中要求写出济南冬天的山的特点,可以定位到选段的第2、3、4段,分别用自己的语言概述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山的特点即可。12.【答案】(1)“慈善”在文中指冬天的济南气候温暖舒适,让人感到特别舒服。(2)慈善;“慈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3)将“垂柳”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柳枝的柔美和水的清澈,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4)(示例)百灵鸟在空中歌唱。【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词语的含义。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词语的本义,分析语境义,然后联系作品内容和作者感情去推断其具体含义。结合题干要求,此处只用答出“慈善”的语境义即可。“慈善”在文中指冬天的济南气候温暖舒适,让人感到特别舒服。(2)本题考查重音,重音是为了适应传情达意的需要,对语句中的某些词或者短语以重读形式加以强调。本句重读“慈善”,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且能强调人们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3)本题考查修辞手法赏析题,在学而思秋季课第二讲中有过详细讲解。可用上“点、析、评”三步走的方法。题干中手法已经点出,考生可加以解释,接着分析其内容,效果词加上被描写对象的特点,最后结合内容评析情感。“照个影儿”是“垂柳”发出的动作,所以是将“垂柳”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垂柳”爱美的情态,也从侧面反映了“水”的清澈与温情,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4)本题考查仿写句中修辞手法的运用。题干中要求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仿写,运用上“……在……”的句式即可。1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C选项这篇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结构”表述错误,此选段采用的是“总分结构”,在写完济南冬天的山水景色后并没有加上总结,故选择C项。14.【答案】(1)争官/荐官(2)卸官/换官【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行文思路,既给文章分层并概括层意,为学而思暑假课程第六讲重点讲解题型。首先我们要分析已知信息,由“想官”“当官”这两个已知词,我们可以发现由动词+官组成,且是从桑格格角度出发进行概括。接下来根据已知信息判断答题区间,“想官”对应第2段,“当官”对应6-10段,由此筛选出第二空对应3-5段,第三空对应11-12段。3-5段为同学们自我推荐的过程,最终以桑格格自荐收尾,从情节概括的角度来看“荐官”较为合适,但已给信息是从桑格格角度出发,所以这里建议“争官”。11-12段为重新选举劳动委员的过程,以桑格格取下臂章收尾,从情节概括角度来看“换官”较为合适,但从桑格格角度进行概括,推荐“卸官”。15.【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脸”比作“向日葵”,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我”上课听讲的专心,体现了“我”当官之后的转变,上课不再说话,坐得笔直听老师讲课,表达“我”的兴奋与喜悦。【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赏析,学而思秋季课程第二讲曾作重点讲解。此类题目按照“点析评”的思路来回答,首先点出句子使用的手法并加以解释,这里巧妙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小脸”比作“向日葵”;第二步使用效果词分析对象的特点、人物的心理等,这里主要刻画桑格格上课时的专心状态;第三步结合文章主旨来评述作者或主人公的情感/品质/道理,这里主要体现桑格格的喜悦与兴奋。16.【答案】两次流泪情感不一致。第一次“差点哭了”是“我”顺利成为劳动委员之后,这是“我”经过“紧密考量”自荐成功的结果,于“我”而言,是肯定与认可,所以“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出于激动和兴奋而想落泪。第二次“突然眼泪就流下来了”是重新选取劳动委员,“我”在经历自我心理辅导之后把臂章交给老师时,出于不舍和难过而落泪。【解析】本题考查人物情感的理解。根据具体语境体会人物情感,根据人物经历进行分析。第一次“戴上‘两道杠’的时候,我差点哭了。”是“我”刚刚当上劳动委员,出于激动和兴奋想哭;第二次“突然眼泪就流下来了”是“我”在老师重新选举劳动委员时,出于内心的难过与不舍而落泪。17.【答案】示例①:桑格格是好官,她在成为劳动委员后以身作则,做出了很多改变,比如上课不再说话,从头到尾都坐得笔直;按时归还赊账;和值日生一起劳动等,虽然过程很辛苦,但是她从来没有放弃,而是选择咬牙坚持。示例②:桑格格不是好官,她成为劳动委员后没有从班集体和大家的角度出发,真真切切地为这个班级的荣誉而努力。相较之下,她更加在乎劳动委员的光环,自身的转变以及老师的肯定。失去劳动委员的官职后,她也更加注重自己内心的感受,而没有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解析】本题是开放题,两种观点都可以选择,结合文本合理解释即可。作答时要明确答题方向,如果认为桑格格是好官,需要在文中找到事例支撑,比如当官之后桑格格的积极转变。若选择桑格格不是好官,同样也需要结合内容进行评价,她做事情从来都是优先考虑自身,没有考虑他人的感受以及整个班集体的凝聚力,甚至和其他同学产生了距离感,这并不是老师设置劳动委员这一岗位的初衷,所以她并不是一个好官。18.【解析】本次作文以半命题形式出题,要求将“从____到_____”填写完整然后作文。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审题得知文章体裁是记叙文,即文章以故事讲述和人物刻画为主。可以选择的素材在导语中也有明确提示:“记录你的成长故事”。成长类作文对大多数同学来说并不陌生,甚至此类题材正是大家的素材库中最丰富的一部分,这也应和了部编教材前两单元“热爱生活”“学会记事”的要求,这与去年大多数学校考查的个人成长感悟如出一辙,因此本次作文可能会给人以“新瓶装旧酒”的感觉。但仔细审导语的话,可以发现虽然素材范围是老旧的,但写作的立意角度却有新的要求。这次出题者以大家熟悉的鲁迅为例,请考生以“地点的变化”来思考“生命不断丰盈的过程”。其实大家从鲁迅的故事里会发现,除了地点的变化和生命的丰盈,还有第三个要素,也就是时间的变化或年龄的增长。因此,这篇文章要求学生写的大概就是在成长的时间变化和地点变化中,自己收获了什么,也就是“生命的不断丰盈”。所谓“丰盈”也就是丰富、充实。所以考生需要关注的第一个要点是“生命的丰盈”,也就是自己在生活中收获了何种感悟,抑或是接触了什么知识,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诸如此类,无论是感性的体会,还是理性的知识、思维、观念,都可以作为立意和选材。第二个需要关注的,是变化的过程。文章不能上来就写自己目前如何如何,而是要展现自己由原来的状态到现在收获的一整个变化,所以文章的层次至少要有两个阶段。这一点在秋季第八讲作文列提纲这个技巧就可以应用起来——给文章的变化过程梳理思路。所以文章的层次至少要有两个阶段,而且全文来看详细写的阶段应该是改变之后阶段,亦或者是产生变化的过程,这是整篇文章的立意和中心,需要重点突出。首先需要做到心中有可写之物,然后才能具体安排次序。所以写作之前最好能列提纲、理思路。以这道题目给出的信息为例,鲁迅经历的每一次地点的变迁,都带来了个人的成长、观念的变化。三味书屋收获了知识,告别了天真顽皮的童年;在南京看清社会现实,接触了西方先进的思想风气;到仙台又认清了世界形势,同时收获藤野先生的关心呵护。以上提及的鲁迅的成长,完全可以作为自己选取素材的一个参考标签,比如进入初中有没有一门知识值得你倾心,有没有在社团或组织中锻炼自己,有没有收获哪位老师的青睐和赏识,这些变化在每个同学身边或多或少都会发生。当我们将题目的提示“翻译”过来,落实到纸面,以此发散联想,相信一定会找到自己的素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